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假单胞菌DLL-1在土壤生物修复中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土壤中人工接种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 DLL-1菌株能有效去除甲基对硫磷(M-1605)残留,在接种量为108/g干土,M-1605浓度为50mg/kg干土时,接种土壤中M-1605的残留期约为2d,从而减少了植物对农药的吸收,而对照土壤中M-1605的残留期为12d左右.DLL-1在土壤中的作用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减小.自然土壤中M-1605的降解过程中,DLL-1的作用是主要的,而化学降解及土著微生物的作用是次要的.人工接种的效果与接种量有关,当接种量减少为105/g干土时,人工接种对土壤中M-1605降解的促进作用不明显.对菌剂类型的研究表明,直接接种液体菌剂的效果最好,DLL-1用泥炭吸附或用海藻酸钙包埋,其效果不如液体菌剂.  相似文献   

2.
七株有机磷农药降解菌的降解特性比较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对分离自同一有机磷农药污染土壤的7株有机磷农药降解菌的降解特性进行了比较,7株降解菌都能利用甲基对硫磷为唯一碳源生长,并生成中间代谢产物对硝基苯酚.对硝基苯酚的降解经过一段延滞期,不同菌株降解对硝基苯酚的能力和延滞期有很大差异.降解菌株对多种有机磷类农药和芳香族化合物具有降解能力,其降解谱表现了一定的差异.用PCR方法从7株降解菌中克隆了有机磷农药水解酶基因.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邻单胞菌(DLL-1)在土壤中降解甲基对硫磷的性能与影响因素,DLL-1菌在江西红壤、太湖水稻土、东北黑土与河北砂壤土中均能发挥高效降解甲基对硫磷农药的作用,试验结果表明,农药浓度在1.5-450mg/kg范围内,DLL-1菌作用24h后,降解率达86.0%-95.2%,在模拟水田与旱田试验中,加菌24h后土壤中甲基对硫磷农药的降解率远达到95%以上,而对照试验中降解率仅为18.8%、42.2%,田间小区试验结果:当DLL-1菌剂用量大于3g/m^2时,在田间土壤环境中即产生明显的强降解作用。  相似文献   

4.
黄杆菌P3-2的分离及降解有机磷农药的某些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介绍从农药污染严重的棉田土中分离得一株降解对硫磷能力较强的黄杆菌P3-2.该菌还可降解杀螟松、甲基对硫磷和水胺硫磷等有机磷农药.其性能稳定,在4℃下保存30天降解能力变化不大,降解对硫磷的最适pH值为8.0.最适温度为45℃.金属络合剂如邻菲罗啉等对降解能力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铜离子有显著的激活作用,低浓度的某些有机溶剂没有抑制作用.用对硫磷作唯一碳源培养的3g湿菌体经琼脂固化后,每小时降解该农药约64mg.  相似文献   

5.
陆鹏  洪源范  洪青  蒋新  李顺鹏 《环境科学》2008,29(7):1973-1976
通过转座子介导同源重组的方法,将甲基对硫磷水解酶基因mpd导入到六六六降解菌BHC-A的染色体上, 构建了能同时降解六六六和甲基对硫磷的基因工程菌BHC-A-mpd. 对其生长特性和降解特性的研究表明, 工程菌在LB培养基中的生长特性与原始菌株没有差别, 生长至对数期A600nm值都可达到2.5;对六六六的降解特性和原始菌株相同, 可在10h内将5mg/L的六六六完全降解. mpd基因在BHC-A-mpd中稳定表达,BHC-A-mpd可以降解多种有机磷类农药.该基因工程菌的构建为六六六和甲基对硫磷复合污染环境的生物修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一株甲基对硫磷高效降解菌的鉴定及特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长期施用甲基对硫磷(MP)的污染土壤中分离到一株能以甲基对硫磷为唯一碳源和氮源生长的新型降解菌HS-D38,并利用该菌既降解MP.结果表明,该菌既在降解MP的同时,可对中间产物对硝基苯酚(PNP)进行降解.该菌既能利用苯胺类物质作为唯一的氮源生长,又能利用对苯二酚作为唯一的碳源生长.经SDS或吖啶橙消除质粒后,HS-D38降解MP和PNP的能力丧失. 表明该菌降解酶可能由质粒DNA编码.对该菌16S rDNA 进行PCR扩增、测序,运用BLAST检索分析并构建了系统进化树.结合生理生化鉴定结果,HS-D38被鉴定为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   相似文献   

7.
两株毒死蜱降解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降解特性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采用富集培养的方法,从农药生产企业的废水处理系统中分离驯化出两株能够降解毒死蜱的菌株HY-2与HY-4,在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分析的基础上,又对其16S rDNA序列进行了分析,并研究了其对毒死蜱和其它有机磷农药的降解特性.结果表明,2个菌株均属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ns),HY-4对毒死蜱的降解能力大于HY-2.2个菌株降解毒死蜱的适宜条件为:外加葡萄糖浓度3g·L-1,培养温度35℃,初始pH值8.0,毒死蜱初始浓度80mg·L-1,接种量20%(体积比,菌体密度:稀释到所配菌悬母液(OD600=2)的0.5倍).酵母膏含量对降解的影响表明,当添加3g·L-1的葡萄糖时,最适的酵母膏含量为1g·L-1,而不添加葡萄糖时,最适的酵母膏含量为5g·L-1.2个菌株对甲基对硫磷的降解研究发现,HY-2和HY-4对初始浓度为100mg·L-1的甲基对硫磷60h的降解率分别达64.7%和88.7%;然而,2个菌株对初始浓度为100mg·L-1的三唑磷60h的降解率仅为13.3%-14.2%,降解率较低.  相似文献   

8.
纳米锐钛型TiO2催化超声降解甲基对硫磷农药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高温活化处理过的纳米锐钛型TiO2 为催化剂,研究了各种因素对有机磷农药的代表性化合物———甲基对硫磷超声降解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纳米锐钛型TiO2 的作用下,甲基对硫磷的超声降解效果明显优于单纯使用超声的降解.降解过程符合一级动力学反应.在超声波频率40kHz,输出功率5 0W ,催化剂用量10 0 0mg·L- 1 ,pH为5 0 0 ,温度为2 0℃,甲基对硫磷水溶液初始浓度5 0mg·L- 1 的条件下,5 0min时的降解率即可达到95 %以上.  相似文献   

9.
探讨了镉(Cd)对铜绿假单胞菌(P.aeruginosa)SH1处理壬基酚(NP)的影响.结果表明,P.aeruginosa SH1的生物量随着Cd2+浓度的增大有明显的降低,10 mg·L~(-1)Cd2+存在时,菌株在24 h的生物量下降27.1%;Cd2+的加入对于菌体吸附NP有较大影响.对于活菌,低浓度Cd2+(0.5 mg·L~(-1))能够促进P.aeruginosa SH1吸附NP,而高浓度Cd2+(≥5 mg·L~(-1))的加入起抑制作用.对于失活菌体,低浓度Cd2+的加入对于菌体吸附NP无显著性影响,而高浓度的Cd2+能够促进吸附作用;降解实验结果表明,胞内酶的降解速率要远远大于菌体.不同浓度的Cd2+对菌体和胞内酶降解NP有着不同的影响.当体系中存在高浓度Cd2+时,胞内酶和菌体降解NP均受到抑制,胞内酶受到的抑制作用更显著.低浓度的Cd2+对菌体降解NP有促进作用,而对胞内酶降解NP无显著性影响;胞内酶对NP的降解过程符合一级动力学反应模型,Cd2+浓度为0.5 mg·L~(-1)时降解速率最快,半衰期为5.5 h,而菌体降解NP则不能很好地通过一级动力学模型进行拟合.  相似文献   

10.
巨大芽孢杆菌LY-4对土壤中杀虫单农药的降解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探明杀虫单高效降解菌LY-4进入土壤后的生存状况及对杀虫单农药的降解动态,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室土壤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没有外加菌时,杀虫单在土壤中的降解是缓慢的;加入降解菌后可使杀虫单的降解大大加快,当土壤中杀虫单含量一定时,随着菌量增加.杀虫单的降解加快;当菌剂量一定时,则存在一个最适降解浓度,对应此浓度,由外加菌所贡献的净增加降解率最高,而单位菌剂量对杀虫单的绝对去除量随杀虫单浓度的升高而增加.实验还证明该降解菌对外加营养的依赖性小,适应性较强  相似文献   

11.
甲氰菊酯降解菌JQL4-5的分离鉴定及降解特性研究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1  
洪源范  洪青  武俊  张忠辉  李顺鹏 《环境科学》2006,27(10):2100-2104
从农药厂废水处理池的活性污泥中分离到1株能以甲氰菊酯为唯一碳源生长的细菌,命名为JQL4-5.根据其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DNA(GenBank Accession No.DQ177525)序列相似性分析,将该菌株鉴定为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 sp.).该菌株在24h内对20 mg/L的甲氰菊酯的降解率达到99.8%.降解甲氰菊酯的最适温度为30℃,pH为7.0,降解速率与初始接种量呈正相关.酶的定域试验表明,降解甲氰菊酯的酶为胞内酶.  相似文献   

12.
吐温80降解菌的分离及其性能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从生活污水污染的土壤中分离纯化得到一株高效降解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吐温80的菌株,经鉴定为假单胞菌(Pseudomonassp.),其降解吐温80的最适温度和pH值为30℃和6.5。该菌株在吐温80浓度高于5000mg/L情况下仍然可以旺盛生长。72h内可以将5000m g/L吐温80溶液降解98.6%,使其剩余浓度<70mg/L。  相似文献   

13.
高效降解菌处理多菌灵农药生产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从多菌灵农药生产废水的排放口附近土壤中分离得到14株多菌灵生产废水的高效降解菌,其中13号菌能高效降解多菌灵农药。5号菌能高效降解废水中的中间产物邻苯二胺。经鉴定.这2株菌均为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将这14株高效菌混合培养后与活性污泥分别投加到SBR反应器。通过正交试验得到各自的量佳工艺条件.同时比较出水的COD去除率。结果表明。采用高效菌处理多菌灵农药废水.COD去除率比活性污泥法高出29.1%。  相似文献   

14.
工程菌及其固定化细胞对有机磷农药的降解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抗性库蚊酯酶基因,引入原核表达载体pRL439,转化大肠杆菌HB101细胞,获得表达.通过酶切、Southern杂交鉴定重组质粒.研究了重组菌酯酶的活性,重组质粒pRL-B1表达的酯酶具有高酶活并能高效降解酯酶的特异性底物a-乙酸萘酯(a-NA)和β-乙酸萘酯(β-NA);经对重组菌进行细胞固定化后降解有机磷农药对硫磷(1605),反应时间短,降解效率高.  相似文献   

15.
产酸白腐菌处理碱性造纸黑液的机制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复杂的黑液污染体系内, 探索了产酸白腐菌处理碱性造纸黑液的机制。用该菌处理碱性造纸黑液5d以后,pH值从8、9降至1,COD去除率为73%,黑液中固形物与可溶木质素随着时间增加。研究结果表明,黑液碱性是影响产酸白腐菌生长的限制因子之一, 产酸白腐菌可以通过产酸代谢调节黑液碱性以适应与改变环境,同时通过木质素酸析及吸附效应降低黑液COD,此时,白腐菌对黑液中木素降解作用处于次要地位,说明使用产酸白腐菌进行造纸黑液的处理具有明显环境效应与巨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16.
甘氨酸法生产草甘膦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母液,该母液属于《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的危险废物,成分复杂,含有较高含量的难降解有机物、盐、草甘膦、COD和总磷等污染物,对生态环境和人体的潜在危害大. 膜处理/高温催化氧化、多效蒸发/定向转化两种组合工艺对母液都可以进行较好地处理,能够去除母液中的大部分污染物,然而处理过程中会向环境排放废气和废水,也会产生磷酸氢二钠、焦磷酸钠、氯化钠等废盐. 母液处理产生的废盐的危险废物属性不明,使得对其的管理混乱,且废盐综合利用和处置的环境风险都很大;由于缺乏甘氨酸法草甘膦废盐污染控制标准,阻碍了其综合利用;母液处理产生的废水的污染物排放标准缺失,致使废水的环境风险无法得到有效管控. 针对母液产生和处理现状以及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建议从优化生产工艺实现母液减量化、利用组合的母液处理工艺、《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增加母液处理产生的废盐、制定甘氨酸法草甘膦废盐污染控制标准和农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5个方面全面提升母液的环境风险防治水平.   相似文献   

17.
To enhance the removal efficiency of malathion in the wastewater from organophosphate pesticide mill, a bacterium, Acinetobacter johnsonii MA19, that could degrade malathion with cometabolism was isolated from malathion-polluted soil samples using enrichment culture techniques. Four kinds of additional compounds, sodium succinate, sodium acetate, glucose, and fructose were tested to choose a favorite carbon source for the cometabolism of strain MA19.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sodium succinate and sodium acetate could promote malathion biodegradation and cell growth. The investigation results of effects of sodium succinate concentrations on the malathion biodegradation indicated that the more sodium succinate supplied resulted in quick degradation ofmalathion and fast cells multiplied. Zero-order kinetic model was appropriate to describe the malathion biodegradation when the concentration of sodium succinate was more than 0.5144 g/L. The degradation rate constant (K) reached the maximum value of 3.5837 mg/(L·h) when the mass ratio of sodium succinate to malathion was 128.6 mg/mg. The aquatic toxicity of the malathion was evaluated using the test organism, Limnodrilus hoffmeisteri. The data obtained suggested that the toxicity of malathion could be ignored after 84 h biodegradation. Our result demonstrates the potential for using bacterium A. Johnsonii MA19 for malathion biodegradation and environmental bioremediation when some suitable conventional carbon sources are supplied.  相似文献   

18.
采用土壤室内培养,气相色谱仪测定的方法,研究了毒虫畏和倍硫磷2种有机磷杀虫剂的复合污染物在红壤中的降解规律.结果表明:在复合污染下,倍硫磷的降解显著快于其在单一污染下的降解;土壤水分饱和条件下,倍硫磷的降解与对照差异不大,而毒虫畏的降解量在加入农药后的前21d比对照高33.3%~1 250%;在土壤干旱条件下,倍硫磷的降解量比对照略有降低,而毒虫畏的降解量在前期则比对照显著增加;施用氮肥能促进复合污染物的降解;在去除有机质的红壤矿物中,倍硫磷的化学降解量比对照降低22.4%~30.8%,而在加入农药后的前21d,毒虫畏的化学降解量比对照增加42.1%~2 370%,随后又下降.因此,复合与单一农药的污染物在土壤中的降解规律是不同的,复合污染的有机磷农药在土壤中的降解是相互影响的.  相似文献   

19.
甲胺磷农药污染对土壤动物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应用甲胺磷农药对土壤动物进行污染模拟实验。结果表明,甲胺磷农药对土壤动物有明显影响,并随着甲胺磷溶液处理浓度的增加,土壤动物的种类和数量显著减少;多样性系数,高处理浓度时为3.7596,低处理浓度时为5.7962,对照组则为8.5714。大型土壤动物蚯蚓的染毒实验表明。甲胺磷对蚯蚓有明显的致死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