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类引起的环境变化,特别是富营养化和由于气候变化和太阳活动而导致的自然环境条件的波动影响着波罗的海各鱼类和群体的繁殖和生长.在过去几十年间,人类影响的重要性明显增加,在很多情况下掩盖了自然因素.高速的开发降低了一些有价值的鱼的种类,影响了一些种类的支配层次.海洋深层的氧消耗使得某些海洋种类的生存条件日益恶化.随着船舶压舱水而引入的大量非本地种类严重地影响着生态系统和鱼类类群.对于海洋的这些变化的总体影响、残留的和淡水种类可能会产生预想不到的结果.鱼类资源应该根据其自然单元(种群)进行适当的评价和管理.根据全球气候过程的周期性波动,应该着手进行鱼类区系结构和丰度变化的长期预报工作.  相似文献   

2.
相对于数量和品种都更为繁多的岩洞鱼类而言,地下水中的鱼类在世界上任何地方都较为稀少.这部分原因可能是由于知识的不完整,这是这些鱼类的生活环境极难为人类所探测的后果(Femandez和de Pinna,未发表资料).一般情况下在这种环境中对鱼的采样都是间接完成的,通过在天然水库或者自然水洞中投放诱捕器或者是从井中拉网捕鱼.Proudlove[1]"综合分析了地下水中鱼类的自然保护状态,发现这些鱼主要易受5种因素影响:生活环境恶化,水文条件人为变动,环境污染,过度捕捞,及外来品种入侵.由于这些鱼生活在较小的区域,而且数量较少,因此任何危害都会产生严重后果.一些种类已经受到关注和保护,而大部分却没有.  相似文献   

3.
时空变化Reid和Mandrak对伊利湖中近岸鱼类生物量的时间序列变化作了1项研究,这些鱼类主要受鲤科鱼影响,研究表明,夜间采样的丰度较大、种类较多、结构也较集中,而季节变化比昼夜之间的差别对鱼类种群结构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4.
瑞典四大湖(维纳恩、韦特恩、梅拉伦和哈马伦湖)的鱼类资源极其丰富,分布有红点鲑、鲑、鳟、白鲑、河鲈、梭鲈,、白斑狗鱼和鳗鲡等经济物种.研究表明,筑坝、航运、富营养化和过度开发等所产生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会对湖中的经济物种产生影响,导致湖中原有物种资源的种类组成发生变化.由于近年来的人类活动的影响,上述湖泊中原有鱼类组成中的优势种群发生了变化,一些物种消失了,一些新的物种在湖中出现,其原因主要是富营养化、鳗鲡和龙虾丰度的改变以及过度捕捞.过度捕捞在某种情况下是大湖的渔业生产引起的--在一个捕食者和竞食者同时存在的环境中,如果食物资源非常充足,鲑科鱼类以及梭鲈等鱼类在生活史上会倾向于在性成熟状态下生长,但在常规可捕规格的选择性调控下,这些物种会因产卵群体太小而导致资源量急刷下降.  相似文献   

5.
拟建项目位于松花江中游是鱼类重要通道的江段.是连接松花江下游与上游的鱼类活动、交流的通道,是黑龙江和松花江下游一些洄游鱼类上溯至上游产卵的通道.建坝后由于阻隔影响,将丧失松花江中游鱼类重要通道的作用,因此在枢纽处建立鱼道是必要的.根据江段的自然条件而确定过鱼设施方案及其相关参数.  相似文献   

6.
根据乌梁素海实地调查和资料分析 ,对乌梁素海鱼类种类、区系特征、鱼类种群现状及变化进行分析 ,并提出保护鱼类种群及鱼类资源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胶州湾环境变化对海洋生物资源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根据近年来胶州湾水域的研究,分析胶州湾周围区域的人类活动、胶州湾水域的环境变化以及胶州湾浮游植物的生态变化过程,揭示了人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营养盐Si、水温对海洋生态系统影响,确定了海洋生物资源下降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在人类的活动中,营养盐Si的缺乏和水温的上升就会引起海洋生态系统食物链的基础改变,就会引起海洋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行改变,造成海洋生物资源的下降。作者认为,在人类的活动中,首先要考虑输入大海的营养盐Si,其次要关注大海的水温变化,为海洋生态的持续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海洋生态系统的动力问题,如可观测的化学-生物量的时空变化是由于生物和物理过程决定的.预报海洋系统的未来发展需要有一个理论框架.如模型,而这个模型是根据对相关的各个不同过程的研究和了解而发展的.从理论上描述海洋系统的自然方法似乎是把化学生物模型与环境模型结合在一起.但是,环境模型相对比较先进,而化学-生物过程的定量理论描述比较落后.本文讨论了一些关于发展相容理论的方法和问题,指出了海洋生物学模型和海洋学模型耦合的潜在盖处.  相似文献   

9.
海洋生态系统的动力问题,如可观测的化学-生物量的时空变化是由于生物和物理过程决定的.预报海洋系统的未来发展需要有一个理论框架.如模型,而这个模型是根据对相关的各个不同过程的研究和了解而发展的.从理论上描述海洋系统的自然方法似乎是把化学生物模型与环境模型结合在一起.但是,环境模型相对比较先进,而化学-生物过程的定量理论描述比较落后.本文讨论了一些关于发展相容理论的方法和问题,指出了海洋生物学模型和海洋学模型耦合的潜在盖处.  相似文献   

10.
石旭初 《环境》2000,(9):26-27
自然生物种类,尤其是鸟、哺乳动物和鱼类这三种与人类生活最贴近的物种的高速灭绝,向人类发出了严正的警告:滥伐森林,滥杀动物,滥捕鱼类的最终结果,就是人类自身生存条件和环境变得越来越艰难,最后像恐龙一样,导致自我毁灭。  相似文献   

11.
1.许多海洋哺乳动物的群体由于人类活动而受到严重摧毁。主要是由于猎取、捕获、使它们的生长环境受到破坏,繁殖地受到干扰,有些种类在某些地区还受到严重污染的影响。 2.七十年代初,海洋哺乳动物,特别是大鲸受到威胁的状况日益得到公众的关注,这导致了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通过了一项关于保存海洋哺乳动物  相似文献   

12.
曹港程  沈金生 《自然资源学报》2022,37(12):3153-3166
海洋牧场建设是中国扩增海洋碳汇,实现碳中和战略目标的有效途径。碳汇具有明显的外部性,只有确定合理的补偿标准才能调动海洋牧场建设经营者积极性。以海洋牧场中藻类、贝类、鱼类、甲壳及其他类经济性碳汇资源为研究对象,利用最优化模型核算了碳汇资源生态价值的补偿标准。研究结果表明:藻类、贝类、鱼类、甲壳及其他类的生态补偿标准分别为134.94元/t、820.05元/t、782.39元/t、3764.16元/t,补偿标准存在种类间差异性。研究结果可为优化当前海洋牧场生态补偿政策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3.
人类对于浩瀚海洋的探索从未止步,而步伐的加快得益于70年前被誉为"海洋之父"的雅克-伊夫·库斯托发明了水肺和单人潜水艇,让人类潜到海洋深处的梦想变为现实.70年过后,在同一片海洋里,雅克·库斯托的孙子菲利浦·库斯托延续着人类对海洋最初的好奇,活跃在蓝天大海之间,推动着世界民众对环保事业的关注.  相似文献   

14.
气候波动和人类活动对滦河流域径流变化的定量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气候波动和人类活动对流域水文循环过程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定量评估它们的影响是水科学研究中的热点问题.论文以滦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利用基于SWAT水文模型的径流变化定量分离方法评估了气候波动、人类活动和土地利用变化三者分别对滦河流域径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960—2010 年期间,滦河流域的径流深呈现显著的下降趋势.在变异Ⅰ期(1980—1994 年)和Ⅱ期(1995—2010 年)内,气候波动和人类活动对径流减少的影响量都在增加,且人类活动一直是径流减少的主要影响因素.土地利用对径流变化的影响,在变异Ⅰ期为负的影响,在变异Ⅱ期为正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拉鲁湿地生态环境及动植物物种资源变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春 《自然资源学报》2005,20(1):145-151
2001~2002年对拉鲁湿地近50年(1951~2000年)生态环境和动植物资源变化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受近50年拉萨城市发展、资源开采等人类活动的影响,拉鲁湿地的面积、水环境、植物种类、植物群落和动物物种均较20世纪50年代初期(早期)发生了较为显著的变化。其主要变化特征为:①湿地面积由早期的12km2锐减为6.2km2;②湿地由终年积水演变成季节性积水,水位梯度也由早期的0.3~0.8m增大为0~1.5m;③湿地植物物种在数量上较早期增加了13科31属32种,但原生的湿生植物物种却有所下降;④湿地植物群落已由早期芦苇和苔草群落占绝对优势的状况演变为多种植物群落共生的格局;⑤湿地鸟类和鱼类的种类及数量变化显著,目前湿地中鸟类常见物种仅剩5种,鱼类仅剩鲫鱼和鲤鱼2种,且均为人工放养的外来鱼种。  相似文献   

16.
一、鱼类资源的状况鱼类向人类提供了大量的蛋白质.有32个国家从海洋食物获取34%或更多的动物蛋白质.世界消费18%的动蛋白质或6%的总蛋白质来自鱼类.因此,鱼类资源的开发是人类摄取动物蛋白的一个重要来源。鱼类产量的多少也就成为人们关注的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7.
<正>海洋几乎覆盖了地球表面的四分之三,孕育着世界上超过半数的生命。对于地球来说,海洋是生命的摇篮,健康的海洋对我们的星球、我们的未来至关重要。需要让我们重视的是,目前,全球40%的海洋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一半以上的海岸带栖息地正在退化,三分之一的海洋鱼类资源被过度捕捞,全世界的  相似文献   

18.
根据国内外有关海洋疾病的研究报道,综述了引起海洋疾病频发的原因及其带来的危害。气候变化是影响海洋疾病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沿海经济的发展以及沿海人口的剧增,使我国海洋环境承受着前所未有的环境污染所带来的压力;人类行为引发和加快了多种复杂的发病模式以及生物自身免疫力的变化,这些主要因素导致海洋疾病的频繁暴发,海洋退化已成为环境科学研究者越来越关注的焦点。海洋疾病给海洋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对人类健康、海洋经济等造成严重的影响。本文提出气候变化、人类行为、生物免疫以及疾病动力学之间的关系是未来海洋疾病的研究重点,同时提出了针对海洋疾病的指导对策。  相似文献   

19.
阿亮 《沿海环境》1999,(3):30-31
红树林和珊瑚礁是热带和亚热带海域中富有特色的浅水海洋生物群群落,被认为是所有生物群落中最富有生产能力、种类繁多、美学上极富盛名的生物群落之一.珊瑚与藻类共生而形成完整的生态系统,为鱼类资源提供生存环境和营养供应地.在已知的海洋鱼类中有1/4生活在珊瑚礁带中,故具有海洋中热带雨林之美称.但是,它的生长极为缓慢,一般所看到的形体可谓是千年锤造之作,一旦破坏,礁鱼将失去栖身地.  相似文献   

20.
黄海常见鱼类体内汞含量的种内和种间差异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海洋鱼类体内的汞含量及其影响因素是研究汞在海洋生态系统中生物放大效应的关键问题.为探明黄海鱼类体内汞含量的种内差异和种间差异,于2012年8~10月采集了9种共164条常见经济野生鱼类,用直接测汞仪测定了鱼体肌肉中的汞含量(总汞),同时测量了每个样品的体长、体重,并分析了不同种鱼类的食性和营养级.164条鱼类样品肌肉中汞含量(以干重计)变化范围为0.025~0.526μg·g-1,平均值为(0.124±0.096)μg·g-1.同一种鱼类,汞含量与体长、体重显著正相关.营养级大于2.8的捕食性鱼类体内汞含量高于营养级小于2.8的滤食性鱼类.此外,体重增长快的鱼类在生长稀释作用下,肌肉中的汞含量也较低.结果表明,体长、体重是影响黄海常见鱼类体内汞含量种内差异的重要因素,食性、营养级水平和体重增长速率的差异是影响黄海常见鱼类汞生物累积种间差异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