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马兴华  何长英  杨玲 《青海环境》2009,19(4):176-178
多年冻土地区自然环境既原始又脆弱,在受到人为工程干扰后,冻土层水文地质条件发生改变,将导致冻结层上水位下降,随着冻土融化会引起土壤含水量的改变,进而影响地上植被组成的变化和土壤结构的改变,造成沼泽消失,草场退化;线路工程路基填筑造成冻土上限降低,隔断地表径流,在路基上游积水,引发冻胀融沉灾害,下游补给量减小湿地或沼泽萎缩。边坡开挖使冻土层暴露地表,冻土消融,或切断地下径流,引起热融滑塌、融冻泥流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利用格尔木地区1971—2020年冻土资料分析年和四季冻土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格尔木地区年最大冻土深度总体呈不明显减小趋势。呈现下降—上升—下降—上升四个阶段。春季最大冻土深度总体呈增加趋势,未通过显著性检验。秋季和冬季最大冻土深度均呈减小趋势,秋季通过0.01的显著性检验,冬季未通过显著性检验。冻土日数逐年呈减少趋势,2014年后冻土日数减少明显。春、秋、冬季平均气温从1971—2010年逐年代升高,导致各年代冻土深度、冻土日数也逐年代减少。冻土初日逐年代推迟,冻土终日逐年代际提前。  相似文献   

3.
1956--2005年上海气象灾害时空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上海市历史气象灾害资料,对1956---2005年上海5种气象灾害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从时问变化来看,气象灾害年际变化呈波动上升趋势;从各灾种来看,1956--1985年影响上海的5种气象灾害发生的次数基本均衡,而1986—2005年暴雨洪涝和大风两种灾害成为影响上海的主要气象灾害。②从空间变化上看,浦东新区和崇明县为气象灾害高发区,而闵行区和金山区为低发区;对各灾种来说,除暴雨洪涝的发生次数和频度在市区最高外,其余4种气象灾害均是在浦东新区最高,而暴雨洪涝是各区发生次数和频度最高的,龙卷风则是最低的。  相似文献   

4.
青海省是长江、黄河的发源地,水系分外流水系和内流水系,省内湖泊多,并以青海湖和鄂陵湖著名.本文报道1987—1988年全省各类水体中的~(226)Ra、~(40)K浓度水平调查结果.调查方法1.采样与布点重点调查黄河流域(青海段)、长江干流(青海段)、澜沧江、内流河.河流设置断面28个,湖泊布点8个,水库布点5个,井水以农村饮用水为主布点30个,自来水布点40个.全省共布设各类水体采样点111个,采集平、枯两期水样135个.(一些采水点因交通、季节等枯水期未采到).  相似文献   

5.
利用玛沁县国家基本气象站1986~2015年冻土、气温、地温、降水等资料,运用气候倾向率、相关系数等统计方法分析了玛沁县的最大冻土深度的变化特征及其关键影响因子和环流背景。结果表明:近30年玛沁县最大冻土深度呈显著的变浅趋势,速率为18.7cm/10a。最大年份冻土深度达212cm,最小年份冻土深度为106cm,且在年代际上也表现出变浅的趋势。当冻土期间地面最低温度、冻土期间平均气温、汛期平均气温下降(上升)时,最大冻土深度增加(减小)。温度的上升是导致玛沁县冻土退化的主要原因,此外,冻土期间降水量的减少也不利于土壤的冻结。  相似文献   

6.
1956-2005年上海气象灾害时空变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上海市历史气象灾害资料,对1956-2005年上海5种气象灾害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从时间变化来看,气象灾害年际变化呈波动上升趋势;从各灾种来看,1956-1985年影响上海的5种气象灾害发生的次数基本均衡,而1986-2005年暴雨洪涝和大风两种灾害成为影响上海的主要气象灾害.②从空间变化上看,浦东新区和崇明县为气象灾害高发区,而闵行区和金山区为低发区;对各灾种来说,除暴雨洪涝的发生次数和频度在市区最高外,其余4种气象灾害均是在浦东新区最高,而暴雨洪涝是各区发生次数和频度最高的,龙卷风则是最低的.  相似文献   

7.
沱江内江段,沿江两岸土地肥沃,水源充足,交通方便,是工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江段。解放以来,由于粮食和经济作物的发展,促进了化肥工业的发展。内江市全区的化肥工业,相继建成于六十等代与七十年代,多集中于内江各县市。因化肥生产工艺设备落后,技术力量薄弱,管理水平跟不上生产形式的发展,环境保护工作没有引起重视,生产过程中的污染物,随大量的工业废水排入沱江,使沱江水体受到污染。通过1983年对内江段九个化肥企业的工业污染源调查,对化肥生产中污染物的产生与排放状况及其影响进行了定性定量的分析,并根据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了污染物资源化治理污染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青藏公路是西藏连接内地的大动脉,其中格尔木至拉萨段通过约550公里长的多年冻土区,公路铺筑沥青路面后,改善了公路的通行能力。伴随着输油管线的铺设,沿线居民点增多,大型建筑物修筑,这些不断增长的人类经济活动必然影响和改变着公路沿线的生态环境,引起多年冻土变化。本文列举大量实例是为了说明保护冻土环境的重要性,以便引起有关部门足够的重视。冻土环境变化“冻土环境”的涵义随多年冻土区开发的深入在逐渐扩展,它不仅是自然环境,同时也是受人类活动影响的工程技术环境、农牧业生物环境及社会经济环境。多年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青海省东部地区主要路段为气象灾害风险普查对象,通过现场调查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评估法及统计分析法,针对挑选确定的隐患点气象灾害风险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所普查交通沿线的主要气象灾害为道路结冰、强降水和积雪,衍生的次生灾害为塌方、泥石流等。气象灾害风险点路基岩土类型大部为砂土和碎石土,植被覆盖率分布极不均匀,道路形态为弯道或坡道。隐患点致灾气象因子临界值,由强降水造成路面有明显积水的临界值为24h降雨量达10mm;降雪天气致灾因子临界值为24h降雪量2.5mm;道路结冰灾害影响临界值为路面结冰持续时间大于等于2d。  相似文献   

10.
以唐山市2003—2008年的噪声监测数据及调查资料为依据,通过对环境噪声现状、变化趋势的分析,发现唐山市环境噪声源主要为社会生活噪声、工业噪声、交通噪声和建筑施工噪声等,提出了相关防治对策,主要有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高环境法制意识;严格执行环保审批制度;加强交通噪声的管理;做好合理的规划。  相似文献   

11.
青海省玛沁县大武镇北山血陇沟于2010年7月发生泥石流灾害,造成下游河源新村、日进村近150户家庭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失,部分单位房屋围墙倒塌,泥石流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320余万元,危害性较大。在此背景下,文章在对泥石流形成的地质环境进行详细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其发育特征,取得了其动力学参数,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建议,为泥石流治理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2014年7月青海气象灾害特点及气象服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4年7月青海省气象灾害最显著的特点是种类少(仅3种)、频次高、损失大,为近7年少见。月内共发生气象灾害30起,其中暴雨洪涝17起、冰雹11起、次生地质灾害泥石流2起,灾害主要分布在西宁、海东、海北、海南和黄南地区。经分析发现,北方冷空气与副热带高压边缘暖湿气流的共同作用,造成了2014年7月青海降水分布不均,暴雨日数偏多,大范围大雨出现时间早,位置偏北,是致灾的主要原因。文章总结分析了气象灾害发生的特点及预报服务情况,旨在为今后气象服务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基于2009—2010年的4次调查数据,对大辽河口河流段与近海区典型污染物浓度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大辽河口河流段与近海区均以氮污染问题最为突出。  相似文献   

14.
乌鲁木齐城市灾害特征及对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乌鲁木齐市地处欧亚大陆腹地 ,三面环山 ,地形复杂 ,气候多变 ,生态环境脆弱 ,是多种灾害频繁发生的主要地区之一。乌鲁木齐每年都有程度不同的灾害发生 ,特别是人为灾害———环境污染。近年来 ,随着城市人口密集和社会发展 ,生命线工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使人为灾害发生的频次越来越高 ,城市灾害所带来的损失和破坏性也在大幅增加。因此 ,研究如何防御和减轻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对城市和环境的破坏 ,已成为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5.
基于交通可达性的山东省旅游经济空间格局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测度山东省17城市交通可达性、旅游经济水平的基础上,通过旅游交通指数、空间关系配置等进一步研究了交通可达性与旅游经济水平两者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山东省交通可达性、旅游经济水平的变异系数分别为0.3797、0.6362,区域差异均较大,但原因不尽相同。2济南、青岛、潍坊、烟台为高交通—高旅游型,威海、临沂、济宁、泰安、淄博为"较高交通—较高旅游型",日照、德州、聊城为"较低交通—较低旅游型",莱芜、滨州为"低交通—低旅游型";菏泽为"较低交通—低旅游型";东营、枣庄为"低交通—较低旅游型"。3山东省交通可达性促进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但并不完全是其决定性因素。济南、青岛、泰安、淄博的旅游交通指数较高,济宁、东营的旅游交通指数最低。  相似文献   

16.
正"2018年是普查全面实施阶段,"在生态环境部29日举行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办公室主任洪亚雄表示,今年上半年将完成清查建库和试点工作,明确普查调查对象和调查技术方案,下半年将开展并完成入户调查、数据填报等工作,形成数据库,建立并逐步完善各类污染源档案。全国污染源普查是重大的国情调查,依据《全国污染源普查条例》,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于2007—2009年开展。"经过10年,环境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污染物排放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7.
以重庆市区县为样本,通过交通区位指数与经济发展水平指数建模,运用主成分分析、相关分析和弹性系数法分析了2005—2015年重庆市交通区位演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的时空响应与弹性关系。研究表明:①重庆市的交通区位指数呈空间异质化同向增长趋势,均值由2005年的0. 3491增至2015年的0. 4828,高值区域呈"圈层—轴线"状扩展;②重庆市经济发展水平指数的均值由2005年的0. 0659增至2015年的0. 4310,呈现空间自相关性,高值区集中在主城区周围和万州区,呈"中心—圈层"状递减态势;③交通区位指数与经济发展指数表现出显著相关性,拟合优度R2的值由2005年的0. 7293增长至2015年的0. 7456,不同的区域表现出不同的弹性格局,内部交通高弹性区域呈现出"点—块"状格局,外部交通高弹性区域呈现出"片—轴"状格局。  相似文献   

18.
吴绛枫 《环境教育》2016,(Z1):20-23
正2015年12月20日11时40分,深圳市光明新区凤凰社区恒泰裕工业集团后侧发生一起山体滑坡事故,导致工业园区多幢厂房侧塌,多人被困。截至2016年1月6日,失联人员总数77人,事故现场已发现58名遇难者。12月25日,国务院深圳光明新区"12·20"滑坡灾害调查组经调查认定,深圳滑坡灾害由受纳场渣土堆填体滑动引起,不是山体滑坡,不属于自然地质灾害,是一起生产安全事故。当日晚,深圳市委市政府向所有遇难者表示哀悼,向所有遇难和失联人员家属、受伤人员  相似文献   

19.
三峡库区耕地转型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三峡库区重庆段2000年和2015年的土地利用数据,借助Arc GIS平台与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在乡镇尺度上分析了三峡库区重庆段2000—2015年的耕地转型空间特征,并从自然、社会经济、区位等方面剖析了三峡库区重庆段耕地转型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2000—2015年三峡库区重庆段的耕地数量分布呈现明显的"南增北减"的地域差异特征,土地转型以耕地和林地互相转换为主。(2)地理加权回归结果表明,同一影响因素在不同区域对耕地转型的作用方向与作用强度不同,发生相同耕地转型的不同区域,影响因素也各不相同。因此,各级地方政府在开展耕地相关工作时,要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耕地资源。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呈不断扩大的趋势,科学准确地评价城市灾害应急能力,是提升城市应急管理水平的前提。基于应急管理的全过程,从灾前准备、临灾预警、灾中处置和灾后恢复四个方面建立城市灾害应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应用层次分析法结合专家调查法构建评价模型,对河南省各城市灾害应急能力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河南省城市灾害应急能力整体呈现北高南低的空间格局;各城市中,郑州市灾害应急能力最高,其次为焦作市,信阳、驻马店、南阳和周口四市灾害应急能力最低,其他城市灾害应急能力居中。通过评价结果对比可发现各城市灾害应急能力差距所在,找到针对性的对策措施,为提升河南省城市灾害应急能力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