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 毫秒
1.
刘宁  田力威  赵宏伟 《环境工程》2016,34(4):142-145
随着建设宜居城市的热潮,景观河的建设倍受关注,传统河流自然性评价仅注重河流的生态环境,不能完全代表其适宜性。因此,以徒骇河聊城市陈口桥南至徒骇河大桥段为例,在自然性评价基础上提出适宜性评价,依据地貌、生态和水文三方面特征选取21个评价指标,基于层次分析法,构建河流适宜性评价体系,对该河段进行适宜性评价。评价结果表明,研究河段总体处于适宜状态,但个别河段的适宜性让人堪忧。构建的评价体系可为研究河段的景观规划提供理论支撑和数据支持,并为中小城市郊区景观河流评价提供方法参考。  相似文献   

2.
长江中游岸线资源丰富,开发利用价值较大。通过充分分析长江中游岸线资源特征与地质环境条件,从地质学角度构建港口码头、过江隧道与过江大桥等重大工程建设适宜性评价模型,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划定出三种工程类型一级岸线(适宜)、二级岸线(较适宜)、三级岸线(一般适宜)与四级岸线(非优先开发)区域范围。由结果可知:长江中游岸线港口码头以非优先开发区域为主,长度合计931.47 km,占岸线总长的46.71%;过江隧道与过江大桥以较适宜开发、一般适宜开发区域为主,较适宜开发、一般适宜开发区长度合计分别为1550.75 km、1224.18 km,占岸线总长的77.77%、61.39%。最后,针对三种工程类型适宜性等级特征提出相应地学对策建议,为重大工程部署规划提供地学理论依据,促进长江中游岸线资源科学合理开发利用与有效保护,以期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与国土空间规划,保护大长江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城市水资源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初探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洪阳  曹静 《上海环境科学》2000,19(6):269-271
基于中国城市缺水的历史和现状,运用系统研究的方法,对影响城市水资源系统的自然禀赋、供水能力、用水效率和排放处理等子系统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建立了包括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和方案层4个层次的城市水资源系统综合指标体系,并对评价程序和方法进行了理论分析,最后就目标层和准则层的可能评价结果建立了多维城市水资源综合评语集,对城市缺水类型进行分析,并可据此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4.
天津市不同后备水资源对比评价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为了缓解天津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困境,利用层次分析法,从水资源保证程度、调水协调难度、可供水量、工程成本、供水管网改造成本、水质、水处理成本、污水处理难度、生态环境风险等角度对天津市主要后备水源进行了综合对比评价。评价结果认为海水淡化、南水北调中线调水、地下咸水开发、海水直接利用可以作为天津市理想的后备水资源开发方案;上游水库调水、南水北调东线调水、引黄调水可以作为应急后备水源方案;污水处理后主要用作灌溉、生态、景观用水。  相似文献   

5.
江苏湿地资源旅游开发适宜性评价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用层次分析法从资源禀赋、城镇依托、交通可达性、人口经济基础四方面构建湿地资源旅游开发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旨在定量评价江苏湿地资源的旅游开发适宜性。结果是江苏126个湿地资源分布区的旅游开发适宜性总分值在36.64~72.98之间。依据各湿地分项分值进行聚类分析,将江苏湿地资源分为4种旅游开发类型,即高适宜性湿地资源、较高现实适宜性湿地资源、较高潜在适宜性湿地资源、低适宜性湿地资源。在此基础上,提出积极开发高适宜性湿地、适度开发较高现实适宜性湿地、与经济发展同步开发较高潜在适宜性湿地、暂时限制开发低适宜性湿地的建议,并提出坚持湿地资源旅游开发公益性的思想。同时对湿地资源旅游开发中一些未有定论的话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宜宾市规划中心城区工程建设地质环境适宜性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宜宾市规划中心城区的地质环境特征,建立了由地形地貌、水文、工程地质、水文地质、不良地质作用和地质灾害、活动断裂和地震效应6个评价要素和19个评价因子构成的多层次工程建设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评价指标的权重,并采用基于评价单元的多因子分级加权指数法评价模型,利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对宜宾市规划中心城区工程建设地质环境适宜性进行了综合评价,对工程建设地质环境适宜性与建设规划的协调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宜宾市规划中心城区工程建设地质环境适宜区占研究区总面积的25.78%,较适宜区占29.01%,适宜性差区占18.03%,不适宜区占23.04%,适宜和较适宜的地区可满足近期城市规划用地需求;规划中心城区用地规划整体比较合理,现有和规划建设用地的工程建设地质环境适宜性主要为适宜和较适宜。该评价结果可为宜宾市城市规划、工程建设选址、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及土地利用优化布局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对完善工程建设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体系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7.
广东是我国地热资源最为丰富的省区之一。论文通过从相关文献查询和采样的方法,共收集到广东10个不同区域的15个不同地热水的理化性质指标。重点对其pH值、离子含量、矿化度、氟含量、重金属含量、砷含量等进行分析,并结合农田灌溉水质标准对其尾水的农用适宜性进行了初评,结果表明:氟含量是限制其农用性最主要的限制因子,其次是氯化物,矿化度是第三限制因子。广东大部分地区地热水不适宜直接农用,适当稀释后可用作农田灌溉水。为了更好地补给地热水,减缓地热水资源衰减趋势,建议建立科学合理的回灌系统。  相似文献   

8.
水是生物赖以生存的必需条件,对于我们人类而言,淡水资源在其中显得尤为重要。地球上虽然水资源丰富,但是淡水资源十分匮乏,我国西部地区、北方地区大多数地方存在水资源问题缺乏等问题,越来越稀少的淡水资源,并且许多还受到了污染,很多地方的淡水资源产生了严重的匮乏。随着环境保护的力度不断加强,对解决水资源匮乏问题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加强对污水处理技术研究、降低生产对淡水资源污染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措施。因此只有从我国水资源工程的环境这一应用进行实际的问题分析才能够得到最为全面的解决方案,所以针对于我国的水资源工程中的水资源发展可以运用层次分析法来进行分析比较,期望对其余读者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9.
呼兰县土地适宜性评价方法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地适宜性评价是合理利用土地的一项基础性工作。该文详细论述了呼兰县采用因素限制法和加权指数法对未利用土地及耕地进行适宜类和适宜等评价,指出该种方法可节省土地评价的工作量,适合目前大多数具有一定开发历史的县级土地适宜性评价工作。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眉山港为对象,从自然环境、建设基础和社会经济等三方面全面考虑,建立了眉山港生态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德尔菲法、模糊综合评判原理对眉山港三个港区的生态适宜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彭山港区、东坡港区、青神港区的生态适宜性得分分别为3.6014、3.7818和3.6303,三个港区均具有良好的生态适宜性。  相似文献   

11.
水是生命之源,农村水利对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文中介绍了水利对于制约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发展农村水利事业的对策,最后强调要加强农村水利建设,营造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12.
干旱半干旱地域灌区水资源综合效益评价体系研究   总被引:36,自引:2,他引:36  
干旱半干旱地域灌区农业发展,既受水资源短缺制约,又受生态环境和社会因素的影响。论文基于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观点,认为灌区水资源优化配置必须考虑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和综合影响。文中建立了灌区水资源综合效益评价的数学模型。在分析该区水资源利用特点基础上,提出了综合效益评价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类等44项评价指标。应用层次分析法(AHP)原理,对构建的模型进行了研究。并以陕西省宝鸡峡灌区为例,利用所建模型进行了综合评价。评价结果可为灌区水资源评价、管理及节水规划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深入推进,治理模式优选逐渐成为制约村污治理成效的关键.针对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模式判据缺失的现状,结合北京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背景,系统梳理北京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历程和治理现状,采用费用效益分析方法,建立基于两级临界距离的治污模式判据,以通州区潞城镇治污模式优化作为案例研究,验证治污模式判据的时效性....  相似文献   

14.
改进的模糊层次分析法在南苕溪临安段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6,他引:9  
南苕溪是太湖的源头水系,其水质状况对杭嘉湖平原居民饮用水安全和太湖流域的污染治理有重要意义.为了了解南苕溪的水质状况,在临安段开展了2年的水质监测,分别在2009年7月、10月和2010年1月、4月采集了水样并进行水质评价.同时,为了克服以往模糊层次分析法存在的低估污染的严重性及不能评价劣Ⅴ类水质的缺点,建立了一个改进...  相似文献   

15.
水污染治理技术评价对了解技术现状与技术水平具有重要意义。针对洱海流域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技术特点,建立了全量化的技术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与技术水平3个方面共8项指标,基于专家咨询和层次分析法,提出了技术效益评价的计算方法,并对洱海流域5项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技术〔湖湾周边直接入湖污水处理技术、厌氧塘+表流湿地技术、兼氧膜生物反应器(FMBR)处理生活与养殖混合废水技术、农村生活和养殖污水处理集成技术、厌氧池土壤净化槽集成技术〕进行评价。结果表明:5项技术综合效益(A)得分为6.11~8.19,其中厌氧池土壤净化槽集成技术、农村生活和养殖污水处理集成技术等级为优秀,其余3项技术等级为良好。基于技术评价结果进行技术应用决策时,应根据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分项评价结果因地制宜地选择适用技术。  相似文献   

16.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水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在简要分析我国水污染现状及成因的基础上,针对我国农村水污染情况,探讨了几种适合防治农村水污染的技术,并提出农村水污染防治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农牧交错区水土资源系统平衡对于保障区域农牧业发展至关重要。以宁夏盐池县为例,以乡村振兴目标为导向,运用物元模型开展水土资源系统承载潜力评价,揭示影响水土资源系统承载力变化的驱动因素,以及影响水土资源的短缺因素,探讨乡村地域水土资源失衡的区域分异特征,以及经济社会与资源生态双重导向的优化路径。结果表明:(1)盐池县水土资源系统承载力呈叉字型对称空间分布态势,整体承载力处于中等水平,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其中花马池镇、惠安堡镇的承载能力较高,麻黄山乡、王乐井乡和大水坑镇的水土资源承载力明显较低。(2)盐池县乡村地域水土资源耦合协调差异明显,整体处于拮抗耦合阶段,镇区耦合协调度较高,乡村地区则相对较低。(3)水资源与土地资源利用缺乏同步性,水资源利用滞后地区应选择水资源适应性管控措施和生态保育+水源涵养的山水林田湖综合体构建,土地资源利用滞后地区应结合土地工程治理措施与产业结构调整,推进落实“三主三分”土地资源优化布局。研究结果可为农牧交错区农业转型发展和乡村振兴工程落地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为了准确把握目前贵州省水资源安全所处状态,文章从综合效益、水资源利用效率、水资源保护、管理水平、水资源可持续性5个方面23个指标建立了评价体系,并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贵州省水资源安全进行了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贵州省现阶段水资源安全状态处在亚安全等级,综合效益不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低下以及水资源管理水平落后等因素制约了全省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何昭丽  王瑞方 《自然资源学报》2021,36(12):3215-3231
干旱区旅游业在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加剧了地区的水资源供需矛盾。针对中国干旱区水资源禀赋及旅游产业的特点,提出干旱区旅游业用水供需适配性评价模型。按照旅游业产值对地区生产总值贡献率、旅游业从业人员占地区就业人员比例、地区水资源禀赋约束等指标,构建综合测算干旱区旅游业用水供给量测算模型;从旅游“食、住、行、游、娱、购”全要素视角,建立由餐饮水足迹、住宿水足迹、能源水足迹、游览水足迹、购物水足迹等账户组成的旅游业用水需求量测算模型;针对“供给”与“需求”水量的数量关系,利用组合分析方法,构建旅游业用水供需适配性程度指数评价模型,并设定评价阈值,测算干旱区旅游业用水供给与需求适配性程度的评价等级。实证分析了新疆2025年旅游业用水供需适配性程度,得出结论:为使旅游业用水维持在“供需基本平衡”或“供需平衡”的状态,新疆旅游业规模最高发展速度应在15%以内,同时新疆政府必须保持社会用水量年均节水率在0.95%及以上;而如某年发生突发性事件,则其之后年份的旅游业规模发展速度可放宽至2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