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正>陈健鹏,湖北谷城人,管理学博士,先后就读于武汉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现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环境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环境污染形势分析、环境监管体制、环境政策评估与设计、气候变化与绿色发展等。去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潜心完成了一份报告。该报告认为,我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正处在转折期,未来5~10年我国主要污染物排放的拐点将全面到来。主要污染物排放叠加总量会在"十三五"时期达到峰值、出现拐点。此报告显然给了国家决策层以信心。在今年两  相似文献   

2.
犤本刊编辑部报道犦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6月28日在北京举办《中国人类发展报告:绿色发展,必选之路》首发式。该报告是《中国人类发展报告》的第三部,是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委托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环境研究院并共同完成的。报告探索了通过中国环境、社会和政府的相互作用关系来创建通往可持续发展的权衡之路。提出中国目前正处在可持续发展的十字路口。中国有两种未来前景:一种是不合理的政策、选择和严重的不确定性,共同导致对中国环境代价高昂、不可逆转的破坏的“增长优先的未来”之路;另一种是更加主动的、以人为中心的、…  相似文献   

3.
环境保护的希望和未来在哪里?在学校,在孩子。为使孩子从小接受环境教育,从小了解我国环境污染的严重 性和污染治理的紧迫性,本刊特设"环境前沿"专栏,采用栏目主持的方式,向广大读者提供环境问题和污染治理 的前沿报告。以期促进全国环保工作的开展和全国公众环境意识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1987年4月27日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用多种文字同时向全世界公开发表了一份题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的长篇报告。该报告共12章,约37万字,论述了当今人类生存所面临的环境问题,提出了一项前所未有的实现持续发展的长期环境战略。报告引用大量的历史资料、统计数字和专家评论,全面地阐述了当今威胁地球的16个环境问题。 (1)人口激增报告中指出,全球人口将从1985年的48亿增加到2000年的61亿,到2025年将是82亿。人口增长的90%以上发生在发展中国家。1985年约40%的世界人口生活在城市,到本世纪末,约半数人口将生活在城市,而  相似文献   

5.
朱志胜 《环境教育》2007,(10):56-56
2007年16日晚7点,在北京塞万提斯学院举办了关于"全球变化:对未来的一瞥"的圆桌论坛。论坛内容涉及到全球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缩减、全球水环境恶化等环境问题。会上,西班牙及中国的研究员作了讨论报告,另外,西班牙环境部部长克里斯汀娜·纳尔伯纳女士也会出席了讲座。  相似文献   

6.
环境保护的希望和未来在哪里?在学校,在孩子,为使孩子从小接受环境教育,从小了解我国环境污染的严重性和污染治理的紧迫性,本刊特设“环境前沿”专栏.采用栏目主特的方式,向广大读者提供环境问题和污染治理的前沿报告。以期促进全国环保工作的开展和全国公众环境意识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王永刚 《环境教育》2004,(11):78-78
环境保护的希望和未来在哪里?在学校,在孩子。为使孩子从小接受环境教育,从小了解我国环境污染的严重性和污染治理的紧迫性,本刊自本期起,特设“环境前沿”专栏,采用栏目主持的方式,向广大读者提供环境问题和污染治理的前沿报告。以期促进全国环保工作的开展和全国公众环境意识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正>近日,环保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发布了《社会性别主流化与农村环境保护》的研究报告。该报告认为,我国的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制度存在一些性别盲视问题。另外,由于没有充分考虑性别比例,我国女性在环境议题上的权利受到了一定制约,在农村地区尤为显著。那么,女性参与环保有多重要?我国女性参与环保的现状如何?未来女性应怎样在环保中发挥作用?记者就此采访了国内有关人士。研究女性现状,对环保政策很必要  相似文献   

9.
本年度报告采取实地调研法和政策分析法,针对2022年我国环境经济政策实践开展系统评估,总体认为2022年环境经济政策体系建设不断完善,环境经济政策改革与创新工作取得积极进展,有力推动了高质量发展动力转换、绿色发展结构转型,在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未来需要进一步优化环境经济政策,建立健全一套更加科学合理、公平长效、激发活力的环境经济政策体系,充分支撑环境质量改善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0.
保护环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保护环境,教育为本。最近,党中央、国务院批准的“我国环境与发展十大对策”中,专门把环境教育列为一大对策;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把增强全民族的环境意识作为九十年代改革和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提交联合国的报告中明确提出,环境问题的根本出路取决于一个巨大的教育、辩论和公正参与的运动。为了总结我国二十年来开  相似文献   

11.
河北省环境保护形势及治理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环保产业》1999,(6):44-45
河北省环保局在编制省环境保护“十五”计划和2015年长期规划过程中,开展了大量的前期调研工作,形成了“河北省环境现状和形势分析”等专题研究系列报告。本刊节选其中未来环境保护形势及治理对策的建议等有关内容,供读者参考。———编者“九五”期间,河北省高度重视环境...  相似文献   

12.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访华团在副主席卡利德先生的率领下7月初抵达北京,向我国政府有关人员介绍其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是经1983年联合国38届会议通过成立的,独立于联合国系统的一个机构。委员会主席是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委员来自21个不同的国家,它的使命是:重新审理关键的环境与发展问题,提出处理这些问题的富有创造性的、具体的和现实的行动建议、提高公众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委员会认为:在本世纪尾声来临之时,矿物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使地球变暖,这意味着农业遭受灾难,主要港口和低地将被淹没;工业化学品将耗竭大气臭氧保护层;能源生产的酸性物质排放将使湖泊和北部森林置于死地;每年大量的热带森林区在斧  相似文献   

13.
正1987年以布伦兰特夫人为首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发表了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在这份报告中,可持续发展被定义为:″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如此定义的发展是美好的,它表征和描述了一种兼济天下的人类情怀与理想。因而、可持续发展一经提出,便得到了世界的首肯,迅速从国际报告话语蔓延成为家常语言。  相似文献   

14.
<正>企业环境报告制度是推动企业环境信息公开规范化的技术支撑,有助于完善实施细则、倒逼企业转型、促进公众参与。分析了推进企业环境报告制度面临的各方面障碍,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2015年"两会"期间,环境保护部部长陈吉宁在答记者问时强调,要加大信息公开,让所有的污染源排放暴露在阳光下,让每一个人成为污染排放监督者。作为污染防治与公众监督的实践形式,环境信息公开已经成为经济社  相似文献   

15.
郇庆治 《绿叶》2014,(9):11-16
1987年以布伦兰特夫人为首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发表了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在这份报告中,可持续发展被定义为:“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如此定义的发展是美好的,它表征和描述了一种兼济天下的人类情怀与理想。因而,可持续发展一经提出,便得到了世界的首肯,迅速从国际报告话语蔓延成为家常语言。  相似文献   

16.
本年度报告采取实地调研法和政策分析法,系统评估2023年我国环境经济政策实践进展,总体认为环境经济政策体系不断健全完善,为美丽中国建设与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提供了重要推动力,在生态文明治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为宏观经济全面绿色低碳发展转型及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加快实现提供了重要支撑。未来,需要更加强调环境经济政策的科学性、系统性、经济性和制度化建设,深化环境经济政策创新,实施统筹谋划、综合调控、集成应用,在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中发挥更加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王元楣  王民 《环境教育》2009,(11):17-20
一、澳大利亚联邦层面的环境教育行动计划 澳大利亚在环境教育领域一直处于世界前列,在环境教育政策方面出台过不少有关的文件,如2000年发布的“为了可持续的未来:环境教育国家行动计划”。这部行动计划强调了包括正式教育和非正式教育在内各机构组织在环境教育方面的合作;特别关注原住民及其生存环境;提出环境教育不应仅仅停留在环境问题上而应注重切实的行动。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环保产业》2003,(11):38-38
加拿大在世界水资源排行榜上名列前茅,尽管如此,加拿大政府还是非常重视水资源的利用,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据悉,加拿大在水的利用方面经历了开发、管理和可持续水管理3个阶段。1970年前是水开发阶段,重点强调开发水资源工程建设;1970~1987年期间是水管理阶段,当时的水管理理念是只将水作为一种消费性资源,主要着眼于如何向当代社会提供足够的水资源;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了“我们的共同未来”的报告,报告提出了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从而使加拿大的水务事业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可持续水管理阶段。为实现水资源的可…  相似文献   

19.
资讯     
《绿叶》2007,(1)
我国首次发布《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科技部、中国气象局、中国科学院等六部门近日发布了《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这是我国编制的第一部有关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影响的国家评估报告。评估报告指出,在“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下,中国以对全球环境事务负责任的大国态度,在可持续发展的框架下,积极制定并实施了减缓气候变化的国家对策。随着中国未来经济的持续发展,使GDP的碳排放强度较大幅度地持续下降,到本世纪中叶,将争取实现碳排放量的零增长乃至负增长。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废旧塑料市场据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提供的数据,目前中国废…  相似文献   

20.
基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于2011年年底面向全球发布的《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环境后评估》报告,全面总结了世博会在选址、规划、建设、运营和后续利用等全过程探索应用的低碳理念和宝贵实践,系统提出了"低碳世博"对城市未来发展的启示和借鉴,为国内外发展中城市和其他大型活动的组织实施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