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龙哲 《安全》2020,(1):1-6
为进一步解决我国作业场所粉尘职业危害问题,保障劳动者的职业健康,践行《健康中国2030》国家战略,本文采用资料分析、问卷调查、政策研究、专家咨询等方法,分析与梳理了我国作业场所的粉尘职业危害现状、尘肺病发病的主要特征、粉尘防控存在的突出问题。基于分析与研究,提出加大防尘技术支撑机构建设力度、加强粉尘防治重点科技攻关、提高粉尘防治信息化水平以及职业健康人才队伍建设等粉尘危害防控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近几年来对我国部分煤矿采煤工作面粉尘状况的调查,测试和煤矿粉尘粒度分布分析结果。通过测试分析证明,不同煤种的煤被外部能量破碎时,它的产尘量、产生的粉尘的粒度分布及粉尘中呼吸性粉尘含量不同;各种煤直接破碎产生的粉尘和矿井空气的浮游粉尘的粒度分布均符合罗辛——拉姆勒(Rosin——Rammlar)分布规律;采用一般常规防尘措施(如煤体注水、洒水、喷雾降尘等),对粒度较粗的粉尘有一定降尘效果,可改善粉尘作业环境,而对工人身体健康影响较大的呼吸性粉尘降尘效果不显著,造成矿井浮游粉尘中呼吸性粉尘含量增加。为此,今后防尘工作重点应加强对呼吸性粉尘控制技术的研究,推广、应用对呼吸性粉尘除尘效率高的防尘措施,大幅度降低矿井中呼吸性粉尘.使煤矿尘肺病发病率有较大降低。  相似文献   

3.
煤矿井下粉尘监测、防治技术的现状与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粉尘危害职工身体健康,威胁矿井安全生产,缩短设备、仪器使用寿命,是我国煤矿普遍存在的五大自然灾害之一.粉尘监测与粉尘防治是解决粉尘问题的两个有效且不可分割的手段.介绍了井下粉尘监测仪器及监测方法;总结了目前粉尘防治的四种思路:减尘、降尘、排尘、隔尘,提出减尘是粉尘防治最根本的方法,并详细论述了防治技术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存在的一些问题.最后,展望了粉尘监测、防治技术的发展趋势,期望为我国煤矿粉尘监测、防治工作及以后的研究工作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全工班呼吸性粉尘测定及防尘措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呼吸性粉尘对矿井工人身体健康的危害,对煤矿综采工作面、综掘工作面、炮掘工作面等进行分工种个体性的全尘和呼尘监测,测定了各工作面粉尘(全尘和呼尘)的浓度、粉尘分散度和SiO2浓度。其结果表明:全工班呼吸性粉尘测定的方法更加真实可靠,更真实地反映了呼吸性粉尘对井下各操作工种的致病危害,测得的各工作面各工种的呼尘浓度均高于国家标准。通过数据的分析以及工人的建议,提出了一些新式的、有效的防尘措施来降低呼吸性粉尘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相似文献   

5.
我国粉尘职业危害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薄以匀  吕琳 《安全》1998,19(1):4-7
我国各类工矿企业接尖人数超过千万。尽管工人的劳动条件比以前有很大改善,尘肺病得到一定控制。但是,由于粉生防治设备和技术、劳动卫生监督和管理、尘肺病识别和预测等方面的问题,尘肺病仍是我国最严重的职业病之一,在患病人数、发病率、增长幅度方面居世界首位。特别是随着工业迅速发展,接尘人数增加,一些乡镇企业和三资企业的经营者忽视劳动卫生管理,对防护资金投入极少,造成作业环境更为恶劣,使粉尘职业危害形势更为严峻。文中通过剖析一些典型行业和企业的粉尘职业危害,说明目前国有大中型企业粉尘作业环境改善较多,而众多的集体企业、中小型企业问题严重,乡镇企业和部分三资企业更加突出。文中特别指出呼吸性粉尘是导致尘肺发生的主要因素,要防治尘肺,重点应加强对呼吸性粉尘的研究,以便寻求更有效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6.
邝卫 《劳动保护》1998,(1):39-42
对呼吸性粉尘监测工作的再认识邝卫从对全尘监测改进为对呼吸性粉尘的监测无疑是一个进步,应该继续鼓励和推广包括个体呼吸性粉尘监测在内的呼吸性粉尘监测工作。但是,要把科学性与可行性结合起来,要从我国26万个千差万别矿山企业的实际出发,要允许企业依照有关法规...  相似文献   

7.
我国的粉尘职业危害现状及预防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呼吸性粉尘及其中的游离SiO2是导致尘肺病的主要原因。应最大限度地利用国外的研究结果,根据我国国情,加强对呼吸性粉尘控制技术的研究。同时,国内有关部门应尽早建立和完善呼吸性粉尘检测技术,加强监测制度和劳动卫生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建立起使经济投入和治理效果最佳的科学评价体系,将尘肺病的发生控制在尽可能低的水平下  相似文献   

8.
赵瑞华 《劳动保护》1989,(12):31-32
当前,世界各国都在下力量尽量缩小粉尘控制空间,即把粉尘控制范围局限在作业场所人所活动的狭小区域内,控制措施集中于减少真正危害人体健康的呼吸性粉尘。实践证明,要求作业场所空间内各处全粉尘浓度完全符合卫生标准,不仅是无意义的,而且在现行技术上是不可能的。由此提出,对粉尘监测,强调监测所有作业者活动范围。内的呼吸性粉尘浓度;对防尘手段,强调规避措施,即从采矿巷道布置方面着手,使作业场所操作人员活动空间成为无粉尘区域或低粉尘区域,避开高粉尘区域。 笔者认为以上观点是正确的,因此,我国矿山企业现行的由专业人员固定某一地点…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尘肺危险环模型的结构、原理,并以尘肺危险环模型为基础,从呼吸性粉尘危害程度分级、呼吸性粉尘监测与治理及呼吸性粉尘管理等几个方面探讨了尘肺病的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10.
谭西顺 《安全》1994,(4):13-14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许多有机物广泛用于生产中,在生产过程中常常产生大量的有机粉尘,这些粉尘严重危害着工人的生命安全和健康。为此,本文就烟草行业的职业危害及其防护予以介绍。 1、烟草粉尘的主要成份 烟叶的化学成份较复杂,但主要成份为三大类:一类是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二类是含氮化合物,主要是蛋白质  相似文献   

11.
呼吸性粉尘监测是世界各国在控制粉尘危害方面采用的一种有效技术,目前国内的冶金行业正在推广试行呼吸性粉尘监测技术,以达到逐步取代原总粉尘监测技术之目的,然而在此项工作中还存在着监测方法与管理标准之间的混乱,就此问题进行了初步分析,并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矿山粉尘严重危害矿工身体健康,现有全尘监测方法存在许多弊端,必须进行改革,采用与国际接轨的呼吸性粉尘监测方法,从此法在我国的试点情况和大冶有我以金属公司的实践来看,全面推广的时机基本成熟。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运用个体呼吸粉尘监测方法对黑色冶金采选矿山主要接尘工种监测结果和用X射线衍射法测定的二氧化硅含量,并对18个工种进行危害程度分级,确定主要的结尘工种,明确防护重点,减少尘肺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国家卫健委批复国家卫生健康委粉尘危害工程防护重点实验室由国家卫生健康委职业安全卫生研究中心联合北京科技大学和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共同组建,该重点实验室对标国内外前沿技术和科技方向,聚焦若干制约我国粉尘危害治理的关键科学问题,开展粉尘危害工程防护的重点难点理论、技术、材料和装备的科技创新攻关,强化粉尘危害的源头治理,为...  相似文献   

15.
根据中国矿山粉尘危害及监测工作的实际情况,结合近几国内呼吸性粉尘监测试点试验与国外的技术水平,提出了建立中国矿山呼吸性粉尘监测体系的设想。作者认为应健全国家,省及3级监测机构;采用个体呼吸性粉尘接触浓度测定方法,规定严格有序的检测程序与标准以及完善直接为监察工作服务粉尘检测战略。  相似文献   

16.
《劳动保护》2023,(3):86-87
<正>国家卫生健康委粉尘危害工程防护重点实验室关于尘毒危害工程防护先进事宜技术指南(2022年)的公告(职卫研[2023]12号)[2023年2月16日发布]【内容提要】为深入贯彻落实《职业病防治法》《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2021—2025年)》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等相关要求,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职业健康重点工作安排,国家卫生健康委粉尘危害工程防护重点实验室(简称“重点实验室”)组织国家卫生健康委职业安全卫生研究中心和上海市化工职业病防治院,围绕重点实验室主要职责,  相似文献   

17.
论地质勘探作业呼吸性粉尘监测与控制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论述了开展地勘作业呼吸性粉尘监控技术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国内外概况,并对地勘作业呼吸性粉尘监控技术研究对象,基础,内容,任务和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作为重要的矿产资源,石棉以其良好的性能得到广泛应用。由于石棉开采和石棉相关产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石棉粉尘对作业人员身体健康造成严重损害,石棉被列入我国卫生部发布的高毒物品名录。为有效控制石棉粉尘对作业人员的健康危害,在对我国石棉矿山和相关产品生产企业广泛调研基础上,辨识了石棉矿山开采、石棉制品生产过程存在粉尘危害的作业及特点,分析归纳石棉生产加工典型工序的粉尘危害因素。结合我国自然环境、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等因素,研究了我国石棉粉尘危害严重的原因,并提出控制石棉尘粉尘职业危害的建议对策,以期为达到降低或消除石棉相关产品生产企业石棉粉尘危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为解决大型选煤厂粉尘污染问题,提出了粉尘在线监测与智能喷雾相结合的降尘技术.以同煤集团塔山选煤厂输煤系统为研究背景,采用理论分析、现场实测及数值模拟等方法对输煤系统尘源扩散机理进行了研究.采用κ-ε湍流模型、欧拉模型和离散相模型(DPM)进行模拟,选择SIMPLE算法进行计算.模拟结果与实测数据基本一致.结果表明:在诱导风流的作用下输煤系统粉尘质量浓度较大,并以给料机及导料槽为中心径向逐步降低;同时,粉尘在线监测与智能喷雾降尘技术能有效降低输煤系统空间粉尘质量浓度,改善作业环境,空间粉尘质量浓度保持在国家标准以下.  相似文献   

20.
个体呼吸防护装备作为重要应急物资在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和安全生产事故应急处置中起到重要作用,能有效阻挡粉尘、飞沫、病毒等气溶胶颗粒物进入肺部,保障人员健康。本文首先总结了世界范围内个体呼吸防护装备的发展历史,其次分析了3种主要个体呼吸防护装备的工作原理与优缺点,重点研究了个体呼吸防护装备呼吸阻力、过滤效率、密合程度、佩戴舒适性和视野等5个性能评价指标的重要性及主要影响,最后提出了个体呼吸防护装备高效低阻、佩戴舒适、可生物降解、重复使用、智能调控等5个发展方向,应加强研制更安全、更舒适、更智能、更可靠的个体呼吸防护装备,最大程度保证作业人员和救援人员的职业健康和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