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天津市经济社会呈发展态势,公众的环保意识逐渐增强,在生产活动中垃圾废弃物逐年增加,社区作为公众生活主要载体,生活垃圾分类成为社区治理重点工作.总体来看当前社区垃圾分类治理,存在公众"看客心理"诱发破窗效应、专业知识匮乏制约生活垃圾分类精准性、企业单一运营制约生活垃圾分类可持续发展和边界性导致生活垃圾分类成政府独角戏等问...  相似文献   

2.
朱宁  秦富 《环境保护》2023,(Z1):49-51
源头分类是破解农村生活垃圾污染难题的重要手段,事关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成效。本文基于实地调研,归纳总结现阶段农村生活垃圾源头分类现状和困境。研究发现,农村地区已经开展或推行生活垃圾分类,以政府和村集体投入为主;农村居民对生活垃圾的危害认知水平较高,生活垃圾分类以不分类和二分类为主。农村生活垃圾源头分类仍然存在农村居民了解程度低、投入不足以及相关奖惩措施和配套设施不健全等问题。因此,应通过强化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和分类指导,完善法律法规和奖惩措施,以及发挥农村居民主体作用等措施进一步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源头分类。  相似文献   

3.
生活垃圾分类新模式:产业链整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活垃圾分类与处理是现代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点内容。我国推行垃圾分类试点工作尽管已达20年之久,但是实际成效依旧不容乐观。如何推动居民主动参与,如何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化、资源化与无害化,成为各大城市发展的关键。本文通过文献和理论回顾,从全产业链的视角出发,分析生活垃圾分类产业链的驱动力、关键要素和价值创造;重点解析资源共享、运营协作和目标协同对产业链整合过程中价值创造的影响关系,尝试构建生活垃圾分类产业链整合路径,为国内垃圾分类发展模式提供创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2022年4月24日,生态环境部公布“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名单。居民社区作为社会治理的重点场域,能否实现社区生活垃圾源头准确分类处理是影响生态环境友好“无废城市”建设与发展的关键环节。故有必要推动社区环卫一体化,建立智慧、科学、精细、清洁的社区生活垃圾智能分类基础设施体系。相关研究显示,随着垃圾分类政策法规文件逐步落实,各类生活垃圾占比也在逐渐发生变化,其中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占比逐渐提高,其他垃圾的占比逐渐降低,同时厨余垃圾纯净度的提升也为其焚烧发电之外的资源化利用途径奠定了基础。分析典型居民社区特点及其内部生活垃圾分类转运处理环节存在的突出问题,着眼于标准化、模块化、集成化的智能垃圾分类集成装备,与AI分类智慧大脑智能管理、调度、维护平台,提出了典型社区生活垃圾智能分类基础设施体系配置原则,并于北京市通州区马驹桥镇居民社区开展了布置案例分析。该研究结果可为推动京津冀及全国城市社区垃圾智能分类与清洁收集体系规划建设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5.
<正>近日,天津港保税区城环局、社区办、规建局组织召开了社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推动会,会上推行居民社区垃圾分类办法,并对各单位职责分工进行部署,到今年底,保税区居民社区垃圾分类覆盖率将达到70%以上。根据《保税区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实施方案》,今年,保税区管委会将在万科新里程、岭尚家园、意境兰庭、名居花园、湖滨悦城花园、金悦华庭等6个小区大力推进垃圾分类工作。依照天津市生活垃圾分  相似文献   

6.
日前 ,辽宁省环保局在沈阳万科花园新城举行垃圾分类回收试点小区仪式。这标志着辽宁正式启动了社区垃圾分类回收试点活动。沈阳万科花园新城有居民 1 5 0 0户 ,是开发和管理较成熟的社区之一。记者在这里看到 ,每个单元门前均设置一组回收箱 ,分装可回收、不可回收和有毒有害垃圾 ;社区的主要出入口和社区活动场所 ,设置了 8个有毒有害垃圾回收箱 ;小区的灯柱上挂着宣传旗 ,小区的宣传板、橱窗向居民介绍垃圾分类回收的意义及分类方法等基本环保知识 ;由省环保局制作的《绿色社区》环保宣传手册已每户 1份 ,数百个可回收垃圾袋已发放到居民…  相似文献   

7.
城市生活垃圾对城市及周边的生态环境带来了沉重的压力,成为制约城市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之一。在对武汉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处理的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针对现阶段武汉市生活垃圾以末端处理为主而源头分类不足的问题,借鉴国外城市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回收处理的相关经验,提出加强源头分类处理的社区垃圾分类回收处理模式,并提出了城市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回收管理的具体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8.
中国生活垃圾分类政策制度的发展演变历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系统考察我国垃圾分类政策的演化过程、阶段特征和取得成效,是合理制定和有效执行垃圾分类政策的重要基础,有助于新时代垃圾分类体系和垃圾分类制度的加快建立和实施。以垃圾分类政策制度的历史演变为主线,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垃圾分类政策历史发展划分为5个阶段:1)基于垃圾回收利用的分类收集启蒙阶段(1957—1991年);2)生活垃圾分类法律法规制定的初期阶段(1992—1999年);3)基于垃圾分类实践的分类标准制定阶段(2000—2015年);4)生活垃圾分类制度筹建阶段(2015—2016年);5)生活垃圾分类制度的确立和实施阶段(2017年至今)。分析表明,我国初步形成了符合国情且较为完善的垃圾分类政策制度体系,垃圾分类制度的实施,可显著改善生活环境,节约资源,提高社会文明水平,对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推广生活垃圾分类收集与资源化利用有助于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本文综述了我国生活垃圾分类发展历程;收集了国家和地方在推广生活垃圾分类过程中所做的工作;提炼出了生活垃圾分类过程中还存在的障碍和瓶颈;并给出了相应的对策.本文分析表明,我国生活垃圾分类经历了开始(20世纪90年代)、试点探索(2000~2015年)和快速发展(2016年至今)3个阶段.目前国家和地方正逐步采用可操作性强的垃圾分类方法、融合互联网+的宣传方式、实用性的法规章程、完善的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循环链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甚至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还逐步向市场化方向发展.我国将走出一条切实可行、可复制、可推广的高效生活垃圾分类模式.后期加强全民参与及大众自觉回收的责任意识、出台更细化具体、操作性强的实施方案、重视学校儿童的垃圾分类教育、充分利用国内拾荒人员,对快速推进我国生活垃圾分类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每年产生的生活垃圾数量也在逐年上升。在居民小区建立垃圾分类站,从源头上控制垃圾混合,这样才能与垃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有效对接,实现垃圾分类处理的完整链条,真正做到生活垃圾的资源化和无害化。  相似文献   

11.
我国快速城市化的过程中,城市人口迅速集聚,垃圾产量急剧上升,解决“垃圾围城”的现实问题成为大部分城市环境治理中的重点,化解垃圾分类处理难题成为环保研究的热点。自2017年生活垃圾分类政策推行以来,我国垃圾治理从减量化阶段迈向资源化阶段。在政策实施过程中,老城区逐渐暴露出垃圾收集设施不能满足居民需求,垃圾中转设施污染严重等问题。基于这一现实问题,以城区面积较大、城市更新较慢的沈阳市中心城区为例,核算沈阳市垃圾分类治理后产生的各种效益。利用空间网络分析和选址分析,对沈阳市中心城区垃圾处理站进行优化,使站点建设数量大大降低,服务覆盖范围大幅提升。最后,从源头分类、产业发展和空间优化3方面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2.
本团队首先通过实地调查和资料汇总对广州市居民小区垃圾分类处理体系现状作了简要分析,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基于物联网的居民小区垃圾分类收集系统,以便为广州市及其他省市居民小区进行第一个垃圾分类收集环节管理决策提供参考及实际应用。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垃圾分类意识的提高,基于物联网的居民小区垃圾分类收集系统可以从发达的家庭小区推广到各城镇家庭社区,最后覆盖农村各家庭,从而加快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环境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2011年上海市“百万家庭低碳行、垃圾分类要先行”活动日前在杨浦区新江湾城社区文化中心启动。上海市今年将第一步先在18个试点街道的100个示范小区,完成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体系建设。作为2011年度上海市政府实事项目,“百万家庭低碳行、垃圾分类要先行”预计在今年年底前逐步扩展到全市18个试点街道的1009个小区,建立生活垃圾分类处置体系,占全市小区的10%。  相似文献   

14.
于泳 《福建环境》2001,18(3):39-39
巴黎即将逐步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收集。有了这个措施 ,生活垃圾实现再循环指日可待。自 1 997年底以来 ,第 1 3区的大部分区域进行的垃圾分类收集取得了实效 (每栋住宅楼内配备 4个垃圾箱 ) ,有 96%的本区居民赞成分拣。为最大限度地分开收集和再循环 ,巴黎市政府将为居民配备 4个垃圾箱 :黄色盖的用于装包装物(包装纸、食品用砖形盒、塑料瓶、金属罐 ) ;蓝色盖的用于装玻璃 ;绿色盖的装食物垃圾和不可再循环的垃圾。巴黎的垃圾分类收集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 ,在 2 0 0 0年春季 ,在第 1、5、7、1 1和 1 3区 ;第二阶段将在 2 0 0 1年秋季…  相似文献   

15.
推行我国农村垃圾分类和集中处理的法制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今,国内各地逐渐开始重视生活垃圾分类立法。虽然各地的垃圾分类相关立法已有所建树,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工作也在陆续开展,但是,我国的生活垃圾分类还未达到政府宣传、公众预期的效果,目前尚无国家层面的垃圾分类专门法律。本文基于实地调研和分析,探讨了加强农村垃圾分类和集中处理法治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了农村垃圾分类和集中处理的法律制度和机制建设需求,分析了现有立法的缺陷和改进思路,并从立法制定与修改、体制创新与健全、制度体系的构建、机制创新等四方面对我国农村垃圾分类和集中处理的法制建设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公民的环境意识逐渐提高。但是公民通过什么具体的途径和方式来参与环保,还是一个新的课题。北京市宣武区精神文明办。环保局、环卫局、白纸坊街道办事处北置物业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以及民间环保组织北京地球村和社区居民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建立了一种新的模式一绿色社区。绿色社区就硬件而言,包括绿色建筑、社区绿化、垃圾分类、污水处理、节能和新能源等硬件设施。根据现有的实际情况,宣武区绿色社区的特点是以实施垃圾分类为主,辅以节水、节能、绿化等措施。1999年4月,宣武区环卫局建立了全国首家垃圾分类清运系统,并在建功…  相似文献   

17.
邓俊  徐琬莹  周传斌 《环境科学》2013,34(1):395-400
对北京市600个分类示范试点社区进行垃圾分类收集现状调查,并基于调查数据分析得出,目前试点社区分类正确率和投放正确率均不高,知晓率是影响分类正确率和投放正确率的重要因素,知晓率根据知晓深度分成两个等级,分别为75.6%和15.5%,而社区大多数居民约60.1%垃圾分类知晓程度保持在一个初级水平,24.4%居民不知道垃圾分类,分类正确率和投放正确率较低,分别为4.5%和31.2%,宣传、教育的力度和深度不够,也未形成有效监管机制.居民对社区垃圾分类建议得出,认为应该加强分类知识宣传的居民最多,占36.84%;其次认为加强垃圾分类正确投放监督的比例也达到35.39%.总体认为软实力建设应提高的居民占90%以上.因此,提出持续采用多种媒介提高垃圾分类宣传力度和深度,并结合多种培养方式引导居民参与操作实践.此外,构建软硬结合的垃圾分类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完善操作强的监管机制,长期持续对居民进行督促,并将垃圾分类作为社区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考核指标,整体提高行政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8.
基于社区分类的厦门市家庭生活垃圾产量及其形成机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家庭生活垃圾与公众生活密切相关,是城市固体废弃物的重要组成部分.明确家庭垃圾产量的影响因素对于理解垃圾产生格局和和后续的管理评价有重要意义.社区是家庭生活垃圾管理的最基本单元,而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引起了城市社区的多样化.因此,本文根据住房制度改革进程中的不同阶段,将社区分为建于20世纪80年代福利分房时代的旧式社区,2000年改革后的后市场力量主导的商业社区和介于上述两种社区之间的过渡社区.通过空间抽样选取厦门市20个居住小区,分别于夏季和冬季进行为期1周的采样.结果发现,家庭生活垃圾产量呈不均衡分布.通过多元回归建立了家庭生活垃圾产量驱动模型,结果表明,旧式社区的家庭生活垃圾产生以经济驱动为主,过渡社区以家庭结构的驱动为主,商业社区以生活习惯的驱动为主.通过社区分类,可以更好地解释家庭生活垃圾产生的机制,有助于进一步对家庭生活垃圾管理和减量引导做出科学决策.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论证了政府主导垃圾分类事务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指出垃圾分类事务具有主客体双重复杂性,而推进垃圾分类事务必须兼顾社会可操作性与专业可操作性;设计了政府主导下的垃圾分类体系构架,并明确其中关键节点是投放环节的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和收运环节的环卫部门及垃圾收运企业。  相似文献   

20.
当前,垃圾焚烧发电已成为生活垃圾处理的主流工艺。但随着生活垃圾分类制度逐步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势必会导致用于焚烧发电的垃圾原料发生明显改变。基于此,从不同角度分析了垃圾分类对垃圾焚烧发电产业发展的影响。为适应分类后焚烧垃圾物理化学性质的改变,现有垃圾焚烧发电工艺需相应调整,尤其是热值升高,将大幅提升吨垃圾发电量,显著提高项目的经济效益,有利于激发企业自主投资运营的积极性。政府可依据焚烧发电产业市场行情,灵活调整相关补贴和优惠政策。垃圾焚烧发电产业有望进一步实现完全市场化运行,其发展模式也有望呈现为“全民参与+EPC”模式。对于生活垃圾的处置,政府的“参与、监管”角色也将向单一“监管”角色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