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北京市海淀区非正规垃圾填埋场为例,分析了非正规垃圾填埋场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对非正规垃圾填埋场的治理思路、技术方案,提出非正规垃圾填埋场治理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2.
<正>垃圾卫生填埋是处置垃圾的最终手段。垃圾填埋场的正规设计、建设、运行是保证垃圾正确处理的前提。目前,非正规垃圾填埋场在垃圾填埋场中还占有相当比重,给垃圾的无害处理留下隐患。通过对非正规垃圾填埋场与正规垃圾填埋场的调查分析,可得出它们各自的特点。为了在治理非正规垃圾填埋场中能够使相关方面正确识别非正规垃圾填埋场,现将非正规垃圾填埋场的特征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基于1991—2018年期间的相关报道,通过单因子和內梅罗指数法、地下水质量评分法等方法及SPSS 24.0和Origin 2017等分析软件分别对我国正规、非正规生活垃圾填埋场地下水中的主要污染指标进行了评价,通过累计污染负荷比法分别对其进行了识别,并分析了正规与非正规填埋场地下水的污染特征与差异,以期为我国不同类型的生活垃圾填埋场地下水污染的修复和治理提供指导.结果表明:我国正规生活垃圾填埋场地下水中已报道检出污染指标共计89种,非正规共计93种;其中在非正规填埋场地下水中,有机物、无机盐以及重金属污染指标的数量都较之正规的更多.正规、非正规生活垃圾填埋场地下水中普遍性、局部性和点源性的主要污染指标差异明显,虽然两种不同类型的填埋场地下水中均普遍存在有机物(高锰酸盐指数)、无机盐(氨氮、氯化物、硝酸盐氮)和重金属(铁)污染指标,但是在非正规填埋场地下水中还普遍含锰和砷,局部含汞;在正规填埋场地下水中,普遍含汞,局部含锰.同时,我国正规、非正规生活垃圾填埋场地下水质量综合评分F值分别为7.69和8.11,都属于极差级别,表明无论是正规还是非正规填埋场,其地下水都已受到了严重污染,其中非正规的污染程度明显高于正规的.因此,生活垃圾填埋场对地下水的污染应引起社会的关注,尤其应加强对非正规生活垃圾填埋场地下水污染的修复和治理.  相似文献   

4.
韩存亮  肖荣波  李义纯 《环境》2013,(Z1):33-36
本文介绍了广州市生活垃圾的处理现状,并分析了非正规垃圾填埋场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从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完善城市环卫管理运行机制,改进垃圾处理技术与设备,尤其是加强对非正规垃圾填埋场及周边区域环境的监测、风险评估与有效治理等方面为实现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与污染防治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上庄非正规垃圾填埋场为例,对填埋年限10年以上的非正规垃圾填埋场垃圾的综合利用进行分析。经过10余年的降解,垃圾已相对稳定,称为矿化垃圾,其成分以类腐殖质土壤为主,根据其物化性质,可用作填埋场日覆盖土;经晾晒后可用作营养土。矿化垃圾中的塑料、橡胶、玻璃、建筑垃圾等均可回收利用,实现垃圾的减容减量和资源化,这对于北京市非正规垃圾填埋场的治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垃圾填埋场由于建设时期久远,相关标准、规范缺失,中国仍存在大量非正规生活垃圾填埋场.“十二五”期间,国家开始对即将停用的非正规填埋场进行封场整治,要求各省上报整理工作量.文章对“十二五”期间,各地非正规填埋场的存量整治工作进行统计整理,从统计数据来看,非正规填埋场存量整治工作量巨大,未来仍需大量时间和财力投入才能彻底完成全部工作.  相似文献   

7.
科学的非正规垃圾填埋场的调查评估是相关部门正确决策的基础,也是未来修复后评价的依据,本文以海南省某垃圾填埋场为例,通过取样监测分析和现场周围环境实地调查,从污染源、迁移途径、污染受体三个方面,对其13项环境风险影响因子赋值,并综合分析定量评价,本非正规垃圾填埋场环境风险评估得分为24.环境风险等级为低风险.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河北省秦皇岛市某生活垃圾填埋场陈腐生活垃圾处置工程设计实例。工程建设规模为500 t/d,采用分选+建筑垃圾破碎制砖+塑料清洗制颗粒+可燃垃圾气化制备+可燃气体发电的循环经济工艺。该工程的实施可解决非正规垃圾填埋场占地及由陈腐垃圾带来的一系列环境问题,使占用的土地资源得到释放,同时使垃圾各组分得到综合利用,为非正规垃圾填埋场的处理处置和垃圾的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生活垃圾填埋场具有处理量大、工艺简单、运行费用低等优点。但其也会产生大量的填埋气体和渗滤液,会对周边的公众健康和环境构成严重威胁。如何规范垃圾填埋场的环境管理,保证污染治理设施正常运行,成为政府部门和企业自身环境监管的当务之急。通过分析垃圾填埋场工艺流程、产污节点和治理技术,深入分析垃圾填埋场环境监管的重点,为实现其规范化管理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游洋洋  梁增强  霍宁 《环境工程》2023,(12):264-269+311
非正规生活垃圾填埋场产生的渗滤液易对地下水环境造成严重污染,为了精准评价劣Ⅴ类水质和同类水质间的差异,引入水质标识指数法对典型非正规垃圾填埋场地下水水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由于浅层地下水与生活垃圾渗滤液直接接触,导致各监测点地下水中氨氮、高锰酸盐指数、氯化物指标单因子水质评价结果分别为66.362~255.3251、13.89~40.036、15.111~21.417;各监测点地下水综合水质评价结果为9.645~25.9521,均为劣Ⅴ类;最小值出现在2005年以前垃圾填埋区。受隔水层对污染物的有效阻隔作用,微承压水水质较潜水层水质显著好转,各监测点地下水综合水质评价结果为3.100~3.700。从空间分布特征看,不同填埋区潜水或微承压水单因子水质评价结果均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填埋区潜水水质综合评价结果存在显著差异,而微承压水综合水质评价结果差异不显著。研究成果对于今后我国垃圾填埋场地下水水质评价和环境管理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1.
城市垃圾填埋场建设是城市基础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对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处理将直接影响到周围水环境的治理,因此必须针对这一问题展开深入研究。本文首先分析了目前城市垃圾填埋场的建设情况以及对渗滤液的处理情况,同时并探究了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对水环境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展开了对城市垃圾填埋场水环境污染控制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国外生活垃圾 (MSW )填埋场再生的状况 ,并结合其再生过程中产生的问题 ,对我国垃圾填埋场现阶段运行和管理中存在的不足 ,提出我国垃圾填埋场填埋过程中应该注意加强的事项。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简易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污染问题,提出了4种适合简易垃圾填埋场垂直防渗治理的技术措施:混凝土防渗墙、振动沉模防渗板、高压喷射灌浆防渗和帷幕灌浆;并根据4种技术措施的特点,提出了各自适用的工程地质条件和技术优势。并以西北某市简易生活垃圾填埋场治理工程为例,提出了垂直防渗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分析城市生活垃圾和污泥填埋场产生恶臭物质的种类与污染特点和当前恶臭污染治理的方法基础上,针对我国目前填埋场恶臭治理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提出了综合治理思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析了简易垃圾填埋场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简易垃圾填埋场的治理目标和功能设置,并以某填埋场为例,提出了综合治理方案,对提升简易垃圾填埋场的垃圾处理功能和环境保护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研究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在对我国生活垃圾填埋场的污染控制管理和技术现状进行调查和试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我国生活垃圾填埋场新的污染控制标准.对修订前后的标准的主要内容进行了比较,并分析了主要的修订内容,包括可以直接进入生活垃圾填埋场处置的废物类型、进入生活垃圾填埋场共处置的生活垃圾焚烧飞灰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的条件、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污染控制标准等.此外,将我国新颁布实施的标准的主要内容与国外先进标准进行了比较,并分析了实施修订后的标准的技术经济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17.
填埋场存量生活垃圾的治理已成为近年我国环境保护的重要工作。陈腐垃圾的资源化利用是保证填埋场治理工作顺利开展的关键。就填埋场陈腐垃圾的主要成分——腐殖土和可燃垃圾(以塑料为主)的综合利用研究现状进行了论述。目前腐殖土的主要利用技术有作为废水处理的生物填料、填埋场覆盖土以及绿化土和栽种基质,可燃垃圾的主要利用技术包括焚烧发电、水泥窑的替代燃料、微波裂解等。通过分析发现,现有腐殖土和可燃垃圾资源化处理技术存在处理量相对较小,设施处理能力不足的问题。因此,陈腐垃圾的资源化在采用现有多种技术的同时,应开辟新的途径。项目研究可为生活垃圾填埋场陈腐垃圾的综合利用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丽江是滇西北一座生动而非凡的名城,它集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世界记忆遗产三项桂冠于一体,是"茶马古道重镇","南方丝绸之路"要塞,特色鲜明,开发投资潜力无穷。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的选址涉及多方面因素,该文通过对丽江市生活垃圾填埋的历史与现状、填埋量、填埋场分布等状况的分析,用层次分析法对正在使用填埋场进行适宜性评价,文章分析了导致污染的主要环境地质问题,对已污染填埋场的治理和未来填埋场的选址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文章通过对大型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库区施工难题的分析,阐述了垃圾填埋场库区工程施工地下水丰富地区如何使用纳基膨润土垫GCL、危岩、滑坡地段库区边坡治理、施工期间水土保持等难题,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海积平原区某非正规垃圾填埋场地下水氨氮污染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结合天津市海积平原区水文地质条件,构建了某非正规垃圾填埋场地下水溶质运移模型,并将该模型用于预测分析垃圾填埋场地下水氨氮污染迁移规律.采用敏感性分析研究了渗透系数、孔隙度和弥散度等参数的变化对模拟结果的影响.模拟评价了地下水氨氮污染抽出处理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氨氮污染羽在10年内最大迁移距离为648 m,污染面积达到368667 m~2,高浓度氨氮污染羽主要分布于南部浅层潜水含水层.抽出处理方案效果不佳,易导致氨氮污染羽的拖尾和反弹效应.本研究可为海积平原区地下水氨氮污染治理、修复提供理论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