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台湾省地震的时间分布特征,得到了台湾省地震的时间间隔△T 与其出现频次 N_(△T)之时的关系式:台湾省 Ms≥6.0地震:lgN_(△T)=2.28-2.33·lg△T台湾省 Ms≥7.0地震:lgN_(△T)=1.64-0.33·△T本文还讨论了上述关系式在地震预报中的应用问题。  相似文献   

2.
基于断层弹性位错理论及断层滑动非均匀模型,用三维有限元方法计算了发震断层逆断、正断和水平走滑三种不同活动方式下的地表变形,探讨了断层不同活动方式下的地震应变与位移的分布规律及震级、断层倾角对地震地表变形分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地震地表变形影响因素很多,如地质构造条件、岩性介质特征、断层活动强度、断层产状和区域构造应力场等,但分布形态最终取决于断层活动方式,变形大小则取决于断层活动强度,其它均为局地因素,只影响分布形态的局部扭曲。断层不同活动方式下的地震地表变形分布各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特点,这些分布特征可为地震研究及近活动断层建筑工程抗震设计或加固防护参考。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河淮地震带历史地震和现今地震活动特征的研究 ,初步认为研究区地震活动存在准周期性变化。研究还发现 ,该区地震活动与中国大陆地震活动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灾害学》2019,(1)
选取了1996-2017年国内18次震例,统计新浪网对地震死亡人数的报道数据,利用对数函数对震例进行了数据拟合,结果表明:(1)地震死亡人数与其被报出的时间所呈现的曲线有着很好的相关性,死亡人数越多,确定最终死亡人数的时间也就越长。(2)地震死亡人数接近总数的报出时间越短,表明救援能力越强。从18次震例中体现出我国的地震灾害的救援能力以及地震灾害响应情况在各个震级档中较为一致。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我国20次强震及中强震前丰富的前兆资料为基础,研究了各种地震前兆的时间依赖关系与空间分布。所得结果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前兆的分类。根据其物理特性可分为两个基本类型。A 类前兆实际上反映了未来地震的震源外围应力场的有规则的前兆变化;B 类前兆则可能是某些不规则的偶然因素作用的结果;2.前兆的时间依赖关系。3.前兆的空间分布。4.前兆时间与未来主震震级及震中距的关系。最后,对所得结果及其在地震预报中的应用进行了简要的讨论。  相似文献   

6.
安徽霍山地区是历史上中强地震多发地区.近几年,霍山小震突然持续平静,是近二十年地震活动最低水平,已引起有些学者的关注.本文试图对该区地震活动特征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讨论与地壳屈曲有关的相关问题,它将依据地壳屈曲的结果,用找最不稳定位置的方法,说明地震活动呈条带、网络分布的可能原因,同时对相关地震的跨越分布和强震前兆灵敏点的不连续分布也作了力学解释。值得提出的是,从地壳屈曲导出的失稳优势方向分布与呈网络图象分布的唐山、海城、渤海等强震的发震构造其走向是一致的。这就部分地回答了,为什么在一不大的区域中,唐山—邢台一线上的强震发震构造为北东向,而海城—渤海一线上强震发震构造为北西向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本文将下扬子地区的地震分布分为陆地(Ⅰ区)和海域(Ⅱ区)两个部分,指出它们的地震活动自1800年以来可以分为三个活动时段,并具有相似的发展进程。通过分析对比,对该区的地震活动趋势作出了估计。  相似文献   

9.
文中通过分析聊考带历史上的3次6级以上强震前后的活动图象及1983年11月7日菏泽5.9级地震前后强震活动及中小地震活动增强的特征,认为聊考带的强震活动可能是华北南部地区大震的前兆,指出聊考带附近地区的中小地震活动增强可能作为本地震带强震前的信息。  相似文献   

10.
地处鲁西、豫北交界的东明地堑,是华北地震区南部地震活动的重要场所之一。1937年荷泽7.0级地震,1502年濮城6.5级地震以及目前发生的小震,都与东明地堑的构造活动密切相关。本文对此作了分析,并根据东明地堑的构造活动特征,对今后的地震活动趋势做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利用震级残差法和山东地震台网地震资料,修定了现行量规函数R_1(△),得到了比R_1(△)更适用于山东地区的区域量规函数R_3(△)。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以《中国地震等震线图集》为根据,探讨了我国境内历史地震的某些特征,初步建立了等震线图为任意双轴对称形状或单轴对称形状时的地震危险性分析的计算公式;结合我国历史地震等震线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符合我国历史地震特征的几种衰减模型,主要包括(?)椭园衰减模型、园衰减模型、带形衰减模型和钟型衰减模型;并用数例说明了上述各种模型的可行性与可能性。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微波信道的传输能力、信噪比和噪声特性的分析,阐明苏南地震台网利用微波传输地震信息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本文综述第四纪活动断层特征,根据第四纪活断层和地震活动性资料可以判定地震潜在危险性,作者强调了第四纪活断层研究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工程地震学中所指的“面源”属于这样一类潜在震源区——区内发震断层的位置和走向都是不确定的.这类潜在震源模型特别适合于那些历史上少震且无充分证据判定发震构造及走向的地区(例如上海市及其邻近地区)的地震危险性分析.本文详细讨论了地震危险性分析中关于面源对场地影响的计算公式,结合计算实例指出:在选定潜在震源区的几何形状和获得地震动参数(或烈度)衰减规律的经验公式时,既要符合实际观测资料、又要尽可能利于数值计算.最后,给出了相应的微计算机计算程序.  相似文献   

16.
甘青地震区震源优势分布在10-30公里深处的中地壳.NWW,NNW,近E-W和NE向四组地震条带交织成网,以前二者为主,呈菱形格局.NWW向地震条带受深断裂和地壳深度变异带控制;NNW向地震条带受壳内新构造断裂活动控制.它们构成的菱形网络与现代隆起和盆地构成的条-块状构造和地貌十分吻合.  相似文献   

17.
本文提出了地震烈度模糊综合评判的实用计算方法.通过对震害区房屋破坏程度的调查,考虑各类房屋的震害对烈度评定的影响,应用模糊数的运算规则,模拟出各类房屋震害判定的实际烈度,最后进行综合评判.与其它几种烈度评定方法比较,用此方法评定烈度,准确性高,速度快,不仅适用于震后等烈度线的勾划,而且适用于地震历史资料的整理.  相似文献   

18.
根据两次地震的烈度分布,认识到地震的震时效应与地震大小——烈度与震级的相似关系确是肯定的。反之,分析了两次地震前具有震兆意义的地震活动图象:震前的空区、广义前震与震群,注意到现象的重现性是很好的(即两次地震前均出现相同的现象),但与震级大小的相应关系并不存在。作者认为后者可能只是一种构造活动的反映而未必与震源有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本文运用水准测量资料反演了一九八三年菏泽5.9级地震的断层参数。由垂直形变资料反演得到的地震断层力学性质的讨论,说明菏泽地震是受近东西向主压应力的作用,破裂面是北西方向左旋剪切正断层。震前,震区受左旋剪切作用,极震区完整块体处于闭锁状态,大小满城断裂首先反映出这种剪切作用,在作用平缓的前几年,断裂产生蠕动;而在震前作用力强化时产生突变式的预位移。  相似文献   

20.
岩石力学模拟实验表明,影响b值变化规律的因素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1)介质的性质;(2)应力的变化方式;(3)环境因素;(4)构造体的存在.阐明这些因素的影响对于探索利用b值实现以震报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