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活性污泥处理含铬废水进行了试验研究,探讨了活性污泥用量,废水酸度,接触时间,温度等条件对除铬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废水pH值=3-10,Cr^3 ≤20mg/L范围内,按铬与活性污泥重量比为1/600投加活性污泥,去除率可达95%以上,处理后可达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2.
用沸石处理含铬废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9,自引:1,他引:29  
对用沸石处理含铬废水进行了试验研究,探讨了沸石用量、废水酸度、接触时间等因素对除铬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废水pH≥4,Cr3+≤300gm/L时,按铬与沸石量比1∶500投加沸石进行处理,铬去除率大于99%,出水可达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3.
用液膜技术处理含铬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TBP-SPan80-煤油液膜体系处理含铬废水,在优化条件下经过10min的液膜分离,铬离子浓度可由152mg/L降至0.5mg/L以下,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4.
酵母菌-活性污泥法吸附处理含铬电镀废水的性能   总被引:15,自引:5,他引:15  
研究了解脂假丝酵母(Candida lipolytica 1977)、产朊假丝酵母(Candida utilis 1225)和活性污泥处理含铬电镀废水的吸附与还原性能.结果表明,解脂假丝酵母对废水的pH适应范围广.当pH=3.2~6.0时,25g/L菌体对电镀废水中30.2 mg/L总铬的去除率达85.0%;对27.7mg/L Cr6+的还原率高达100%.2株酵母协同处理电镀废水,可以有效的提高铬的生物吸附效率,对30.2 mg/L 总铬的去除率达91.1%.曝气生物吸附法研究结果表明,该法是本研究中处理含铬电镀废水最有效的方法.10g/L酵母菌,5g/L活性污泥处理50.3mg/L 总铬、46.2mg/L Cr6+水样8h后,去除率达93.8%;而当污泥浓度为10g/L时,去除率高达99.5%.  相似文献   

5.
采用 FXT(Fanzhi Xunhua Tougbu)活性污泥法处理催化裂化含酚废水,处理效果良好。当进水挥发酚浓度6.99mg/L 出水0.0094mg/L,去除率99.87%。对中小型新建污水处理场,在推广和普及方面具有实用性。  相似文献   

6.
冯涌  卢龙  方超  杨敏 《环境工程》2012,30(2):20-22
采用聚磷活性污泥分别与硝酸铅、醋酸铅组成反应体系,反应体系处于厌氧状态,采集上清液测定铅含量,并测定残余污泥中铅的形态。结果表明:聚磷活性污泥对铅具有很好的去除效果,随时间的增加,铅的去除率呈增加的趋势,实验结束时(32 d),铅的去除率可达99.8%。且污泥中的铅是稳定的,主要含有机物及硫化物结合态铅、残渣态铅,其中残渣态铅占50%以上,主要由磷酸铅组成。  相似文献   

7.
AB活性污泥法处理豆制品废水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陈亮  朱铮 《上海环境科学》1997,16(2):19-21,29
通过用AB活性污泥法对处理豆制品废水工艺的试验研究,确定了优化工艺参数,包括溶解氧,污泥负荷、曝气历时,并在选定的工艺条件下对豆制品废水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AB活性污泥法工艺简单,对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效果好,且处理出水稳定,处理成本低,经济效果好。  相似文献   

8.
间歇活性污泥法处理硫氰酸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
活性污泥法对焦化废水的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以好氧降解菌以及硝化类细菌构成的活性污泥对焦化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降解,考察了污水处理过程中,处理时间、温度、pH值等因素对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活性污泥对焦化废水代谢的最佳pH值是6~8,温度为30~50℃,曝气时间控制在6~8h时,活性污泥能够有效降解焦化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  相似文献   

10.
聚乙烯醇包埋厌氧活性污泥处理废水的最优化条件研究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研究以聚乙醇为主要包埋材料的混合载体法固定厌氧活性污泥处理有机废水的最优化条件。混合载体由聚乙烯醇(PVA)、0.15%海藻酸钠,2%Fe粉,0.3%CaCO3,4%SiO2粉末组成,结果表明,PVA8%,初始污泥浓度15%时最适宜,凝固凝饱和硼PH对包埋效果有影响,用Na2CO3调节硼酸PH至6.7可使包埋颗粒强度及产CH4活性提高,混合载体法有效地解决了固定化细胞技术应用于废水处理所面临的成球  相似文献   

11.
活性污泥法处理染料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活性污泥法,以牛粪浆作污泥源,粉煤灰为生物载体,结合新型的喷射环流三相生物反应器,试验研究了三苯甲烷类碱性染料废水降解过程的特性及降解反应器内的流体力学行为  相似文献   

12.
驯化活性污泥处理高含盐量有机废水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工业废水的高含盐量对生物处理有强抑制作用,该文利用驯化活性污泥对此类废水进行有 机物降解试验,试验表明,含盐量和有机负荷在一定范围内,对化活性污泥并明显抑制作用,COD去除率稳定在90%以上,BOD去除率稳定在93%以上,半速率常数Ks=340mg/L,最大比降解速度K=1.96/d。驯化活性污泥以菌胶团为主,菌落形态相对较少。同时有少量原生动物,主要以纤毛虫中的裂口虫和漫游虫为主。  相似文献   

13.
利用光合细菌(简称PSB法)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报道屡见不鲜。我国曾对豆制品、柠檬酸、合成脂肪酸、牛类尿、乳胶、印染及洗毛废水等进行了PSB法处理的研究。日本也建立了一批日处理几十至几千吨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大中型实用系统。利用PSB法处理废水与传统活性污泥法相比,具有负荷高、处理效率高、管理方便、节省能源、设备装置简单,占地面积少  相似文献   

14.
对矿渣和氯化钡处理含铬废水进行了试验研究,探讨了矿渣及氯化钡用量,废水酸度,接触时间,温度等因素的对除铬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废水pH值=2~10,Cr(VI)浓度在0~100mg/L范围内,按矿渣,氯化钡:铬重量为1000:10:1投加矿渣和氯化钡进行处理,去除率达98%以上,且出水可达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5.
电镀含铬废水的处理和利用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论述了电镀含铬废水的处理和以铬污泥为原料制取红帆钠的原理和条件。经处理后的废水Cr(Ⅳ)、Cr(总)含量均达到规定的排放标准:产生的铬污泥可用于制取红矾钠,不会产生二次污染。整个流程简单,铬的转化率高,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16.
间歇式活性污泥法处理含硫氨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程序间歇式活性污泥法(简称 SBR 法)处理重油催化裂化汽提塔出水,取得了脱碳(降低 COD)、硝化(除氮)、反硝化(去除总氮)的良好效果。当废水 COD 为2000mg/L,容积负荷3.5kgCOD/m~3d,处理出水 COD 小于300mg/L 时,去除率在80%以上,适当降低进水负荷,可取得好的脱氨氮效果。废水氨氮为150~200mg/L,当容积负荷为2.0kgCOD/m~3d 时,处理水氨氮含量小于10mg/L,去除率90%以上。  相似文献   

17.
高浓度含铬废水的综合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了高浓度含铬褪铜废液的处理方法 ,根据该废液铬含量高 ,具有回收利用价值的特点 ,提出了一条综合利用含铬废液的工艺路线。将含铬废液在合适的条件下把Cr(Ⅲ )氧化为Cr(Ⅵ ) ,加合适的沉淀剂除杂质后 ,加入铅盐溶液 ,生成铬黄  相似文献   

18.
朱淑琴  尹萍  张萍 《环境科学》1997,18(6):66-67
采用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处理毛皮模拟废水的试验条件为:水温20℃,DO2mg/L,CODcr1500mg/L,BOD5 900mg/L,MLSS 2100mg/L增至2600mg/L左右,试验结果表明,采用限制曝气方式运行的序批式活性污泥系统最不易发生污泥膨胀。  相似文献   

19.
高效生物吸附剂处理含铬废水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将菌株(R32)和复合菌群(Fh01)2种生物吸附剂与活性污泥进行复合使用,观察了柱式生物曝气法对高浓度含铬模拟水样和含铬电镀废水的生物吸附效果.结果表明,这2种吸附剂性能稳定,对进水pH值适应范围广,当pH值为1.0~7.0时,R32对50.0mg/L铬的去除率达71%~86%;当pH值为1.0~5.0时,Fh01对铬的去除率均在60%以上.R32对铬浓度、进水速度、处理时间等因素均具有较好的适应性.而Fh01对低浓度含铬废水的处理效率高,当总Cr浓度为5.0~20.0mg/L时,对铬的去除率达100%.R32和Fh01串联曝气处理效果理想,吸附2h后,对总Cr,Cu2+,CODCr浓度分别为78.3,2.29,45.0mg/L的电镀废水的去除率分别高达94.0%,99.2%,74.5%.  相似文献   

20.
废纸脱墨废水的活性污泥法深度处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废纸脱墨水废水的活性污泥深度处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经一级絮凝处理后的脱墨废水适合于进行生化处理,用于处理脱墨废水的活性污泥在连续曝气72小时且不断提高脱墨废水BOD浓度至1109mg/L的条件进行培养,经培训驯化后的活性污泥处理胶墨化废水的能力增强,脱墨废水经活化污泥处理后COD,BOD的含量大幅度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