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二十二卷 )土壤中金属阳离子对Cl- 离子吸附的诱导效应邵宗臣 赵美芝 李清曼等 1 ( 1 )………………………砖红壤中Al和Pb的竞争吸附杨杰文 蒋 新 徐仁扣等 1 ( 9)…………………………………………丁草胺在土壤中的吸附及环境物质的影响叶常明 雷志芳 王杏军 1 ( 1  相似文献   

2.
吸附模式对有机物光催化降解的影响1.H-酸在TiO2表面的吸附模式………刘媛媛潘纲1(1)吸附模式对有机物光催化降解的影响2.H-酸在TiO2表面的光催化降解途径刘媛媛潘纲1(6)………………………………………………………………………………………………………………吸附模式对有机物光催化降解的影响3.MEA-Langmuir-Hinshelwood光催化降解动力学方程潘纲刘媛媛1(11)……………………………………………………………………………………水热法制备N掺杂纳米TiO2及其光催化活性研究……………黄雪锋唐玉朝黄显怀等1(16)稀水溶液中Cr(Ⅵ)的光…  相似文献   

3.
(作者后面括弧内圆点前是期数,圆点后是页码)浙江省萧山县山一村农业结构现状及生惫农 业建设对策………………………林雷余 谢先德孙鸿良许云飞 童亚明(1.1)太湖地区水稻土肥力的综合评价…………… ………………陆彦椿蔡祖聪徐琪(1.7)化学农药对■态环境安全评价研究 Ⅶ.化学农药对蜜蜂的毒性与评价…… ……………陈锐张爱云 龚瑞忠蔡道基(1.12) Ⅷ.农药在水休l_f1和土壤表面的光降解 ……………江希流蔡道基(1.16) Ⅸ.伏药刘‘鱼类的毒性与评价的初步研 究……………蔡道基汪竟立 杨佩芝江希流龚瑞忠 (2.7) X.化学,f<药对非靶生物安全…  相似文献   

4.
第1期土壤多介质环境污染研究进展……………………………………………………… 戴树桂,刘厂良,钱 芒,等(1)模拟降雨条件下农田径流中氮的流失过程……·二…二……·‘…………………………黄满湘,章 申,唐以剑,等(6)赣南富稀土矿区农田土壤中稀土元素的环境化学特征…………………………………。…··高效江,章 申,王主军(11)干旱区土壤小麦根系界面Cd行为的环境影响研究:以甘肃省白银市区耕作灰钙土为例…… 南忠仁,李吉均,张建明(14)生活垃圾堆填区周边土壤的性状变化及其污染状况……、…………………………………夏立江,温小乐(17)…  相似文献   

5.
第 1期川西亚高山云杉人工林与天然林养分分布和生物循环比较庞学勇 胡 泓 乔永康 潘开文 刘世全 陈庆恒 刘 庆 (1 )…………生态旅游区不同距离带上植物群落的结构对比程占红 张金屯 (8)………………………………………………………………………………中国珍稀格氏栲林的数量特征刘金福 洪 伟 樊后保 赖世文 (1 4 )………………………………………………………………………………模拟酸雨对龙眼坐果的影响及钙调节邱栋梁 刘星辉 郭素枝 (2 0 )………………………………………………………………………………荔枝花雄蕊和雌…  相似文献   

6.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04,10(6):i001-i009
第 1期木本植物休眠的诱导因子及其细胞内Ca2 水平的调节作用简令成 卢存福 邓江明 李积宏 LIPaulH ( 1)…………………………………………………土壤含水量对三种阔叶树苗气体交换及生物量分配的影响孙志虎 王庆成 ( 7)……………………………………………………………………………………重庆缙云山常绿阔叶林群落物种多样性与土壤因子的关系陈光升 钟章成 ( 12 )……………………………………………………………………………………历山山地草甸的物种多样性及其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王 琳 张金屯 上官铁梁 樊龙锁 ( 18)………  相似文献   

7.
砷在土壤中的吸附与释放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无机砷(As~(3+))和有机砷(苯砷酸)在土壤(0—23cm深)中的行为进行了试验,发现无机砷及有机砷在土壤中吸附1h以上才能达到平衡,体系的pH、砷化物浓度等对土壤吸附砷量影响较大。土壤对砷化物的吸附量随砷化物浓度加大而增加。对无机砷的最大吸附量在pH 6—8,对有机砷(苯砷酸)的最大吸附在pH4。无机砷的吸附开始受温度影响不大,50℃以后吸附量明显降低,对有机砷的吸附最大值在40℃左右。含砷废水中的砷在土壤中微生物作用下逐渐向大气扩散。释放速度在60d左右最大。通空气或氮气对砷的释放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土壤中六价铬的吸附与提取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章永良 《环境化学》1990,9(4):43-48
本文研究了土壤中六价铬的吸附行为及其提取.结果表明,土壤对六价铬的吸附等混线符合Freundlich方程和Langmuir方程.pH及各种阴离子对吸附过程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以pH和磷酸根、氟离子的影响较为明显.土壤吸附的六价铬不易为H_2O,1mol/1 NH_4Cl和1mol/l NH_4OAc(pH7)提取,但易为0.5mol/l NH_4F(pH8.2),0.5mol/l NaHCO_3(pH8.5)和0.5mol/l Na_2CO_3提取.文章中还就土壤对六价铬的吸附机制以及所提出的土壤中六价格的提取剂的优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用等温平衡吸附法研究了柠檬酸、草酸对砂姜黑土和潮土氟吸附的影响 ,提出了有机酸影响氟吸附的可能机理。实验结果表明 ,有机酸对土壤氟吸附有较大的影响 :(1)当有机酸处于低浓度时 ,土壤氟吸附量随浓度升高而增加 ;高浓度时 ,土壤氟吸附量随有机酸浓度升高而降低 ;(2 )在有机酸存在条件下 ,土壤氟的吸附量与平衡氟浓度间呈极显著的直线正相关或负相关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表面覆盖度、H2PO-4等因素对砖红壤吸附Cr(Ⅵ)反应动力学的影响,以及土壤与Cr(Ⅵ)反应时间对表面吸附态C r(Ⅵ)解吸量的影响,还对土壤吸附Cr(Ⅵ)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在所研究的pH值范围内,砖红壤对Cr(Ⅵ)的吸附量随离子强度增加而减少,这表明砖红壤吸附Cr(Ⅵ)机理中存在静电吸附.动力学实验表明,当Cr(Ⅵ)初始浓度较高时(0.1 mmo.ll-1),吸附反应速率开始比较快,持续约5m in,随后逐渐减缓.而当Cr(Ⅵ)初始浓度较低时(0.05 mmo.ll-1),土壤对其吸附速率十分迅速,5m in内的吸附量占总吸附量的96%以上.该结果表明,表面覆盖度越低,吸附反应速率越快.H2PO-4的存在将降低吸附反应速率和吸附量.H2PO-4对土壤表面吸附态Cr(Ⅵ)的解吸反应动力学也表现出双速率特征,即开始比较迅速而随后逐渐变缓.当延长土壤对Cr(Ⅵ)的吸附时间后,Cr(Ⅵ)吸附量虽然没有增加,但其解吸量却减少,这说明吸附态Cr(Ⅵ)滞留在土壤表面期间,其结合形态向难解吸态方向发生了转变.  相似文献   

11.
I 第1期 杀虫双对土壤脲酶影响的研究 …………………………………………………………………… 和文祥,蒋新,余贵芬,等(1) 垃圾渗滤液对土壤铁锰有效性及地下水质的影响 …………………………………………………………… 夏立江,温小乐(6) 两种螯合剂对汞在土壤-植物系统中迁移的影响 ………………………………………………… 陈玉成,符翠芳,唐丽琼(10) 攀枝花工矿区土壤重金属人为污染的富集因子分析 ………………………………………… 滕彦国,庹先国,倪师军,等(13) 石灰泥炭对镉铅锌污染土壤上小白菜生长和元素吸收的…  相似文献   

12.
不同化肥对水稻土中Cu吸附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等温吸附试验,研究Ca(NO3)2、NH4CI、NH4NO3、CO(NH2)2、KH2PO4和KCI 6种化肥对土壤中Cu吸附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CO(NH2)2使土壤中Cu的吸附率和分配系数增大,NH4NO3、KCI、NH4Cl和Ca(NO3)2则使其明显减小,KH2PO4对土壤Cu吸附的影响作用与Cu离子浓度有关.不同化肥处理土壤中Cu的吸附势E0顺序为:CO(NH2)2>CK>NH4NO3>Ca(NO3)2>KCI>NH4CI>KH2PO4.6种化肥对土壤中Cu吸附行为的影响作用为:KH2PO4>CO(NH2)2>CK>NH4NO3>KCI>NH4CI>Ca(NO3)2.由于不同化肥对土壤中Cu吸附行为的影响不同,因此在Cu含量较高的土壤上种植时应合理选择施用化肥,以避免土壤中Cu的迁移转化,降低其生物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溶解性有机质(DOM)是陆地及水生生态系统中十分活跃的组分,对有机污染物质的环境行为 (如毒性、迁移转化及生物可降解性等)有着重要的影响,而施用有机物料会释放大量的DOM.采用批量平衡法研究了水稻秸秆腐解产生的溶解性有机质对苄嘧磺隆(BSM)在土壤中吸附行为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线性方程能很好地描述BSM在土壤中的吸附行为;添加DOM降低了BSM在土壤中的分配系数即logKd值,其logKd值与对照(不加DOM)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秸秆腐解时间越长,logKd值越小;亲水组分和疏水组分在DOM抑制土壤吸附BSM中起着不同的作用;BSM在土壤上的吸附自由能小于40 kJ·mol-1,推测BSM在土壤上主要以物理吸附为主,吸附机理可能有范德华力、疏水键、氢键和偶极键力,不存在化学键吸附作用.  相似文献   

14.
采用批吸附室内模拟实验研究了雄烯二酮在我国红壤、潮土、黑土3种典型土壤中的吸附特征,以及牛粪溶解态有机质(DOM)对土壤吸附雄烯二酮的影响。结果表明,雄烯二酮在土壤中吸附动力学符合Elovch方程(R20.89),热力学特征可通过Freundlich等温吸附方程(R20.83)描述,土壤对雄烯二酮的吸附呈非线性吸附特征,其中潮土吸附等温线的非线性最强(n=0.37);吸附系数K f介于6.0~20.2,并与有机质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雄烯二酮浓度较低时,共存牛粪DOM抑制其在土壤表面的吸附作用。研究认为,有机质是土壤吸附雄烯二酮的主要组分,共存牛粪DOM可促进雄烯二酮向地表水和地下水的迁移。  相似文献   

15.
冻融周期对棕壤性质及砷吸附解吸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冻融是北方地区常见的自然现象,是作用于土壤的非生物应力,会对土壤中的矿物、电荷、有机物质的数量和种类以及有机物质的形态产生影响。本文以棕壤为试验材料,采用室内模拟培养的方法研究了不同冻融情况下土壤对砷吸附解吸特性的影响及其与土壤理化性质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朗格缪尔(Langmuir)方程可以很好地拟合各处理土壤对砷的吸附,当平衡液砷质量分数为15 mg·kg~(-1)时,土壤对砷的吸附趋于平衡状态,且未冻融土壤对砷的吸附能力明显大于冻融土壤,这与Langmuir方程中MBC的变化趋势一致。土壤中砷的解吸量随土壤吸附砷数量的增加而增加;与未冻融土壤相比,冻融土壤对砷的解吸率随冻融周期的增加而逐渐增大,说明冻融能够促进砷的解吸,增加土壤中砷的生态环境风险。冻融土壤砷的最大缓冲容量(MBC)与土壤p H、有机质、阳离子交换量和可变电荷量均具有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冻融对土壤可变电荷量的影响可能是导致不同冻融条件下土壤砷吸附解吸差异的主要原因。探讨冻融对砷在土壤中的吸附解吸特性的影响,可为冻融区砷污染土壤的修复及生态环境风险评价提供数据参考和理论依据,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239Pu在西南某地板岩与土壤中的吸附行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西南某极低放废物处置库预选场址地质环境中板岩与土壤为吸附介质,通过吸附实验和解吸实验,研究了不同介质粒径、环境温度(10℃—50℃)、水相pH(4—12)对239Pu核素在板岩与土壤介质中吸附行为的影响特征.吸附实验表明,水相环境中板岩和土壤介质对239Pu核素的吸附过程在10 d左右达到平衡,并且其吸附分配比随着介质粒径的减小而增大,随着水相pH值的增大而增大,但温度对其吸附的影响不明显.解吸实验表明板岩和土壤介质对239Pu核素的吸附是可逆的.  相似文献   

17.
丁草胺在土壤中的吸附及环境物质的影响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在实验室条件下 ,采用振荡平衡法研究了丁草胺在土壤中的吸附行为 ,以及腐殖酸 (HA)、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SDBS)、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HDAB)、NH4NO3和土壤粒度对吸附的影响 .结果显示 ,土壤对丁草胺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 ,HA和NH4NO3明显地增加了土壤对丁草胺的吸附 . 40mg·l- 1 和 2 2 4 0mg·l- 1 的SDBS也可以提高丁草胺在土壤中的吸附能力 . 40mg·l- 1 的HDAB能降低丁草胺的吸附 ,而2 0 0mg·l- 1 的HDAB则可以增加这种吸附 .丁草胺在沙土中的吸附强于在粘土中的吸附 .在同样含沙量条件下 ,土壤颗粒愈小吸附愈强  相似文献   

18.
几种土壤的基本理化性质与Cu2+吸附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胡红青  陈松  李妍  丁树文  赵竹青 《生态环境》2004,13(4):544-545,548
研究了大冶市几种类型土壤的基本性质及与Cu2+吸附的关系,结果表明,土壤对Cu2+的吸附量随其CEC值(记为CEC)而变化,供试土壤的Cu2+吸附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石灰土→水稻土→潮土→棕红壤.加入铜浓度为5 mmol·L-1时11个土壤对铜的吸附量x((mol·g-1)与CEC的直线相关方程为x(Cu2+) = 2.018×CEC + 24.4 (r=0.7066).而影响CEC的因素,如Ph、粘粒含量及其组成、有机质、比表面等,也是决定Cu2+吸附量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生物炭对土壤中阿特拉津吸附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究生物炭对土壤中阿特拉津的吸附特征及影响因素,采用批处理实验研究了灭菌(T1)、5%秸秆生物炭+灭菌(T2)、未灭菌(T3)和5%秸秆生物炭+未灭菌(T4)条件下对土壤中阿特拉津吸附特征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最初0-12 h内,不同处理下阿特拉津吸附量均随时间的延长而快速增加,而在12-96 h内增加较...  相似文献   

20.
南京城市绿地土壤对菲的吸附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批量平衡试验方法,以多环芳烃(PAHs)——菲为代表物,研究了南京市典型区域绿地土壤对多环芳烃类有机物菲的吸附行为,为深入了解PAHs在城市绿地土壤中的环境行为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菲在不同区域土壤中的吸附等温线均可以用Freundlich方程进行拟合,且各等温线都具有一定程度的非线性特征,其中,鼓楼公园(GL)和新庄广场(XZ)土壤的指数N值均小于1。钟山风景区(ZS)和下蜀林场(XS)土壤的指数N值均大于1。土壤中菲吸附等温线的线性拟合方程和Freundlich拟合方程中R~2均大于0.960,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吸附系数分别为GL 0.494 2 mg?kg~(-1)、XZ 0.416 5mg?kg~(-1)、ZS 0.102 9 mg?kg~(-1)和XS 0.282 4 mg?kg~(-1);不同功能区城市绿地表层土壤有机碳(OC)含量表现为:XZ(16.52g?kg~(-1))GL(15.97 g?kg~(-1))XS(12.7 g?kg~(-1))ZS(6.95 g?kg~(-1));对菲的吸附能力表现为:XZ(0.720)GL(0.653)XS(0.238)ZS(0.109)。土壤有机碳含量、黑碳含量、粘粒含量等都与吸附系数Kd呈显著相关关系。黑碳和有机碳含量是影响菲在城市绿地土壤中的吸附行为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