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汉代以后的车文化虽然在实质和总体上是一部"开倒车"的退化史,但在另一方面,也有它的"发展"与"繁荣",那就是车子在古代中国被作为象征符号而畸形膨胀(或者可以称之为"文化过度")的"车服制度"。我们知道,礼制的主要目的就是分等级、别贵贱、辨亲疏、明尊卑。要实现这些目的,彰显这些意指,就必须有外在的区别性标志物作为象征。而人类最能彰  相似文献   

2.
赐车惯例 除了以法令形式规定的乘车礼制之外,尚有许多在传统制度和现实生活基础上形成的一些关于车马的风俗习惯之礼。  相似文献   

3.
余出 《安全与健康》2011,(18):22-24
现在我要介绍一种比"指南车""和计里鼓车"更大、更重要的车——"花车"。"花车"的"花"指的是附加于车体上的外在装饰性成分。"花车"是笔者借用俗语来指非本质性、非实用性的一种"另类车"。这样说听起来好像成了一种纯粹  相似文献   

4.
正"侯主任,一大早咋在这儿愣神呢?"按照惯例,河南平高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绝缘分厂安环科长张敬在车间进行安全履职巡视,在壳体机加工车间正巧碰上车间主任侯国良,见他正全神贯注地盯住立车工人加工,便主动打招呼走了过去。"张科长,你看加工百万伏产品大盆式绝缘子时,立车的四个卡爪伸出卡盘这么多,还要高速旋转,  相似文献   

5.
去年以来,不少城市(包括福州)在交通管理上倡 导"三让"文明行为,这是令人欣喜的。 机动车与行人相遇,是"车让人"还是"人让车",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大多是"人让车",而不是"车让 人"。不言而喻,车应该让人,人也应该让车。出国访问, 走在大街上,我常看到这样的情景:正在行驶的机动 车,遇到前面有人横穿马路,便放慢速度,让人从容不 迫地走过去;或有人(特别是老人)要过马路,看到机 动车来了,他们举手示意车开慢些,这时,车便会减速, 甚至停住,让行人先通过,既安全又讲文明。显而易见, 在他们的观念里和行动中,行人与车辆相遇时,首先, 是"车让人"。  相似文献   

6.
车,多为供人乘坐之物。然而在古代,车的用途要比现在广泛得多。"车辚辚,马萧萧",战车的种类之多充分显示了古人卓越的军事智慧。号称轩辕氏的黄帝,轩辕二字均从车。传说黄帝大战蚩尤,蚩尤施大雾,黄帝就以指南车为士兵领路。春秋时期的战车是中国古代的正式战车,配置长兵器武士,射手和御手各一名。诸葛亮为运送军粮而发明的"木牛流马",称得上战车中的精品。  相似文献   

7.
在全球环境保护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燃料电池车作为"清洁车"越来越受到重视。目前,美国、欧洲和日本的汽车厂家都在加紧开发燃料电池技术,预计3到4年后,燃料电池车将达到批量生产阶段,并投放市场。如今,世界各大汽车厂商已结成两大集团,以丰田和通用汽车公司为一方,以戴姆勒-克莱斯勒、福特及三菱汽车公司为另一方,展开了激烈的燃料电池车技术开发竞争。丰田和通用集团决定采用的方式是,从一种名为清洁碳氢化合物燃料的新型汽油中制取氢。采用这种制氢方式的燃料电池优点是硫磺量比较少,既清洁,又可延长电池自身寿命,并且容易…  相似文献   

8.
<正>你爱车的颜色安全吗?近日,一条微博引起了网友们的注意,该微博内容是:根据研究,深色车事故率较高,而浅色车事故率要远远低于深色车辆,白色车辆因事故率最低,被称为"安全车辆"。交通事故与车辆颜色有关吗?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研究结果:黑色车事故率是白色车3倍据微博介绍,黑色汽车在公路交通事故中扮演着主要角色,特别是在黎明前和黄昏后,黑色车的事故率比白色车高47%。除黑色外,最不安全的汽车色依次为灰色、银色、红色和蓝色,而最安全  相似文献   

9.
余出 《安全与健康》2011,(22):22-24
古代王公大臣以下的车制比五辂车制更复杂,这除了"上得兼下,下不得僭上"原则和"礼穷则通,下得通上"造成混乱之外,历代的官制不同也是个重要原因。先秦以前比较简单,虽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之分,但实际行政性质的级别只有公、卿、大夫、士四级制:"孤乘夏篆,谓五色画毂约也。卿乘夏缦,夏缦,亦五采画,无篆。大夫乘墨车,墨车,不画,但以漆革车而已。士乘栈车,不革鞔而漆也。"  相似文献   

10.
这里所说的文化是"大文化"概念,车文化是"大文化"这个概念的外延部分。车与大文化之间的影响关系如前所述有些是明显的,有些是隐蔽的;有些是直接的,有些是间接的;有些是长程的,有些是短期的。这个影响也可以简化概括为三个方面的关系:文化对车的影响、车对文化的影响、文化和车的互动。这些  相似文献   

11.
在快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中,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渣土车本是城市建设不可或缺的工具,但"生命收割机"、"疯狂渣土车"、"绞肉机"的称谓背后,却源自渣土车伤人甚至夺命等事件的频频发生。在刚刚过去的2011年,渣土车仅在西安就导致51人丧命。网友甚至调侃说,"西安的渣土车不是在跑,而是在飞"。渣土车伤人事故在各地时有发生。渣土车为何如此疯狂?业内人士的现身说法已清楚表明,渣土车整治急需对症下药,从严把关。  相似文献   

12.
随着钓鱼岛事态的发展,国人抵制日货的情绪也越发随之水涨船高。丰田、日产等主要日系车相继宣布调整在华产出,甚至关停部分工厂。在这种情况下,日系车或将借壳还魂,以一种新的面貌呈现在国人面前。继8月销量数据显示,中国车市一片"涨声"的情况下,日系车成为唯一负增长车系。9月日系车并未能止住下滑曲  相似文献   

13.
余出 《安全与健康》2011,(24):20-23
车文化对宏观文化的影响可以分为两个部分来谈:一是"实作用力",一是"空作用力",也可以称之为"存在作用力"和"非存在作用力",或者还可以称为"‘有’作用力"和"‘无’作用力"、"明作用力"和"暗作用力"等。这些都是笔者杜撰的概念。为了简单方便起见,我们就使用  相似文献   

14.
余出 《安全与健康》2011,(16):18-21
在"卤簿"的车队中,有两种特别的车子值得我们特别关注,那就是"指南车"与"记里鼓车"。"指南车"也叫"司南车"。《晋书·舆服志》曰:"司南车,一名指南车,驾四马,其下制如楼,三级;四角金龙衔羽葆;刻木为仙人,衣羽衣,立车上,车虽回运而手常南指。大驾出行,为先启之乘。"  相似文献   

15.
2011年12月2日是首个"全国交通安全日"。这一天,西安市一名10岁女孩殒命在渣土车轮下。两天后,又有一位老人被渣土车夺命。据统计,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仅西安就有51人葬身渣土车轮下。仅2011年7月,西安交管部门通过GPS确定的渣土车闯红灯、超速等违章行为就超过了1.2万次。  相似文献   

16.
时下私家车越发增多,车主中尤以80后和90后为生力军。他们的共同特点就是张扬自我,标新立异,而粘贴或喷涂于车屁股上千奇百怪的车贴便成了他们流动的"宣言书"。  相似文献   

17.
车的随想     
车和房子都是高消费品。但房子是保值的,车却是消费的。车是移动的房子,你不能把房子背在身上炫耀,却可以开着车子四处显摆。车是个念想,车不再是手里每期必读用以解渴的杂志,它已从冰山一颠来到你家坡前,让你觉得再努力一把就可以据为已有。说它是个念想是没错的,哪一位买属于自己的第一辆  相似文献   

18.
"石狮市在渣土车整治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为泉州各县(市、区)提供了样板,值得肯定."这是4月16日泉州市政府副市长、公安局局长林锐在泉州市渣土车运输交通安全整治交流会上对石狮工作的肯定. 在海西最具活力和竞争力的投资热土之一的石狮,安全工作任务艰巨.能够在2012年被评为"年度泉州市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整治‘三年行动’优胜单位"之后,2013年渣土车整治工作再获肯定,实属不易.尤其是透过渣土车整治步步为营的做法,石狮市安全工作的经验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19.
车战与非车战对社会伦理、政治伦理、商业伦理以及战争伦理所发生的广泛和深远的影响,这方面至今还没有人对之做出过深入、全面的探讨。笔者不惜破"零度风格"之自律,痛揭其间的隐秘关系,将成名竖子绳之笔法,为天下英雄长出一气。后车战时代反贵族精神的普遍兴起经过战国时代贵族的下战车与下政坛的去贵族化风潮摧折,贵族精神屈居下风,到了战国末期,几于荡然无存;而  相似文献   

20.
“赌气车”并不是一种什么车,而是被赌着气的人开着的车。如果说它是路面上的一枚炸弹,也不算过分,因为现实中被它整残、整死、整得家破人亡的事儿并不鲜见。“赌气车”,可能只是因为小小的事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