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巴塞尔公约》是国际社会近年来为对付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所做共同努力的成果.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每年产生3亿多吨有害废物,其中绝大部分源于工业发达国家.由于处置代价昂贵和场所难觅,这些国家便采取包括合法贸易乃至非法闯境在内的各种手段将有害废物转移到其他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造成实质上的污染转嫁.由于大多数输入国缺乏妥善的手段和措施,使由此产生的环境问题更趋严重.  相似文献   

2.
发展中国家今天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经济发展解决了贫困问题而同时也引发了新的环境问题,造成大气、水体和土地受到日益严重的污染和破坏。在发达国家已出现了对清洁生产的需求。清洁生产可以提供解决上述问题的办法。但是采用清洁生产,要求通过国际合作及工业和环境领域的新政策来提供动力。1清洁生产的概念过去30年中,工业化国家对污染和环境恶化的反应包括下列四种方式:忽视环境问题;将污染的影响淡化为无害的、表面的;试图通过末端治理(或污染控制途径)控制污染和废物;最近在污染源部位通过清洁生产防止污染和废物产生。从忽…  相似文献   

3.
正长期以来,亚太地区发展中国家由于工业行业的迅速发展,原材料需求也随之增长,进口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以弥补工业生产原材料需求的情况在亚太地区发展中国家广泛存在。绝大多数亚太地区国家均为《控制危险废物越境转移及其处置巴塞尔公约》(简称《巴塞尔公约》)的缔约方,属于公约管辖的固体废物(危险废物和其他废物)的管理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1.前言工业废物堆存时往往会带来许多环境问题。荷兰已积累了一些在水利建设中(如筑堤坝、基础保护、过滤建筑与隔离材料等)利用废物的经验,但在建筑结构与环境影响方面还没有作什么科学研究。由于人们已逐步了解工业废物对环境的影响,所以近年来开始了这方面的科研工作。研究的内容不仅限于工业废物的性能,而且对工业废物以外的其它废物的利用也在进行研究,特别是对在水利建设中利用工业废物筑堤坝等对环境及水生生物的影响加强了研究。本文将对荷兰在水利建设中利用工业废物的经验与环境影响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5.
北九州产业废物的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日本,基于“有关废物处理和清理的法律”制定了废物分类、处理责任和处理基准等。北九州市是以重化学工业为中业发展起来的城市,由于其工业活动产生了大量的各种工业废物。因此北九州市制定了“工业废物处理计划”,有计划地综合性地对工业废物实施处理、资源化、减量化。为了今后全球范围的环境保护,工业废物的再利用、再资源化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现在,北九州市正围绕着这个课题进行着研究。   相似文献   

6.
从1960年起,日本由于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废物的量和种类不断增长,其中工业废物已不能用传统的生活废物处理方法处理。因此1970年修改了生活废物的公共净化法,制定了工业废物的处理和公共净化法。这是日本工业废物系统管理的开始。下面是目前日本工业废物管理的概况。一、工业废物处理法的主要内容 1.确定了工业废物的范围。在工业废物处理法中指定了19种以生产活动中排出的废物为工业废物,包括:炉渣、淤泥、废油、废酸、废碱、废塑料、橡胶碎片、金属屑、玻璃和瓷器的碎片、植物和动物的残渣、废纸、木屑、废布、矿渣、建筑废料、家畜排  相似文献   

7.
简要介绍了德国、荷兰和美国等工业化国家的有害废物管理的新动向,以及由工业化国家在有害废物管理中取得的成功经验中,适用于发展中国家的有害废物的基本管理方法和可以作为借鉴的实用措施的指南性环境管理框架。  相似文献   

8.
余锡荪 《上海环境科学》1993,12(12):12-14,17
简要介绍了德国、荷兰和美国等工业化国家的有害废物管理的新动向、以及由工业化国家在有害废物管理中取得的成功经验中,适用于发展中国家的有害废物的基本管理方法和可以作为借鉴的实用措施的指南性环境管理框架。  相似文献   

9.
产生大量有毒废物的各企业不久将可以在其所在地把这些废物破坏处理掉,而不需冒风险将废物运到某处进行储藏或焚烧。澳大利亚墨尔本的科学家已研制出一种能有效地破坏寿命较长的有毒废物质小型等离子体电弧炉。这种等离子体电弧炉几乎能立即以四倍于太阳表面的温度破坏有毒的化学品如PCB_s和二氯芑。利用炽热的电弧来破坏有毒废物的这一想法并不是新的。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CSIRO)所属制造技术分部门S.“Rama”Ramakrishnan研究小组解决了几项有关等离子体电弧的温度和稳定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最近国家环境保护局和海关总署配合发出通知,严格控制境外有害废物转移到我国。近年来,在国际上有害废物和垃圾跨国间转移逐渐加剧,这已成为当今全球性最突出的环境问题之一。其表现形式主要是发达国家将大量的工业和生活废物,特别是其中的有害废物通过各种途径,以种种名目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我国有些地方和单位,只顾眼前和局部利益,也让一些境外的有害废物和垃圾进入境内。这种现象的实质是转嫁环境污染。为了控  相似文献   

11.
环境侵略     
所谓环境侵略,指发达国家以“技术进口”、“贸易优惠”、“合资经营”为借口,再施以蝇头小利,将污染环境的产业、行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甚至直接将有毒有害废物运往穷国转嫁生态危机。环境侵略其主要形式有:通过殖民掠夺直接获取石油、矿产等不可再生货源,通过不平等国际经济秩序,换取发展中国家廉价原材料和初级产品;把危害环境的工厂转移到环境保护政策较宽松的国家;出口“肮脏”的工业技术和产品,把有责有害的废物直接向发展中国家倾倒;采取所谓“两头在外”的方式榨取原料拿去产品。最后将污染物留在穷国。进入gO年代,一…  相似文献   

12.
由于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造成了原材料严重短缺和环境破坏。工业企业排放的各种污染物、城市垃圾及粪便、固体和农业废物、土壤侵蚀均使环境受到不良影响。这些问题导致每年的经济损失超过100亿美元。为此,国家计委和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根据5年计划,将在环境保护方面投资8亿美元。其中包括防治  相似文献   

13.
环境污染在今天已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在我国,环境问题也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环境问题也具有自己的特点。比如,我国人口众多,对环境的压力很大,环境极易受到污染和破坏;乡镇工业的发展,给环境又带来了新的  相似文献   

14.
前言巴塞尔会议于 1 992年开始实施并规范对发展中国家的有毒废物处理和跨界运输 ,其禁止修正案将不允许经回收和最终处置的有毒废物运输至发展中国家。废塑料的环境无害化管理与最终处置和鉴别的技术指导 ,主要为那些正在建立环境无害化和具有以有效方式处理废物的能力的国家提供指导 ;并帮助制定开发的详细程序、废物管理计划或战略。这些技术指导适用于在全国范围内产生和解决废塑料的对环境无害化处理方式 ,也包括进口废物。这些技术指导与其他指导废物处置和环境无害化回收技术指导的协同使用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地上焚烧、特殊工程填埋…  相似文献   

15.
一、1995年末之后禁止向海中倾倒工业废物 国际海事组织于1990年10目19日至11月2日合开的《伦敦倾废公约》缔约国第13次协商会议一致通过一项决议,呼吁在1995年末之后禁止向海中倾倒工业废物。 该项决议草案是北欧五国提出的。决议希望拥有技术的国家帮助发展中国家改进生产工艺,减少工业废物,进行废物利用,并研究处理废物物的其它途径。  相似文献   

16.
<正> 一、前言本文以尼日利亚为对象,着重论述了由于盲目,过快地发展经济对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文章谈到经济发展、工业结构和环境污染的紧密关系,以及象尼日利亚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在迅速发展经济过程中环境保护的一些问题和经验.编译此文的目的是针对目前我国乡镇企业发展过猛所带来的区域性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和警惕.笔者认为对于发展中国家环境经济问题具有惊人的相同之  相似文献   

17.
传统线性经济高强度地开发和消耗资源,必将引起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恶化.循环工业经济不是不产生废物,而是在发展中创新观念和技术,从工业经济系统自身发掘资源、能源,寻求伴生资源,开发利用废物,促进工业废物资源化,从根本上缓解环境、资源和发展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18.
当今世界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类各种过量的排放物毒化和污染了自然环境,使生态环境失衡,导致死水、毒气、酸雨的产生,许多生物物种濒危或灭绝;二是人类对自然物资的过度消耗,致使水土流失、森林减少、土地沙化、资源枯竭,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究其根源主要有三:1)人类为了生活和发展,必须进行生产,而生产过程既要消耗自然界的物资,又要排放各种废物,从而破坏了生态平衡,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污染问题.在发达国家突出表现是工业的发展向自然环境排放的大量废气、废水、废渣等带来的污染问题;在发展中国家突出表现是高消耗低产出,贫困带来的滥垦乱伐等不合理的过度开发利用自然资源,造成水土流失、土地沙化、森林锐减、物种  相似文献   

19.
前言     
环境保护作为一个新的学术领域,在国际上被确定下来,还是近些年来的事。自一八七三年英国伦敦毒雾事件以来,工业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不断出现各种重大的公害事件。这就使人们逐渐认识到工业发展带来的新问题——破坏环境。如何防止、治理这种对环境的破坏,已成为发展工业的同时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环境保护作为一门新兴的科学,也正是由此而出现。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控制害虫和病害,每年要往环境中施用大约200万吨农药。这个数量相当于世界上每人施用农药0.5公斤,价值达130亿美元,其中三分之二用在西方工业国家,11%用在计划经济体制国家,其余20%用在发展中国家。由于世界上大多数人居住在发展中国家,而这些国家的人口增长得又很快,因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