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福涛  小邱 《安全与健康》2006,(12):11-11
网络上曾经有个这样的笑话:课堂上老师提问学生:“世界上哪里的人口密度最高?”一学生毫不思索地回答道:“公交车上!”毫无疑问.这个笑话说的是日前市区内公交车上下班高峰期时的状况。  相似文献   

2.
网络上曾经有个这样的笑话:课堂上老师提问学生:“世界上哪里的人口密度最高?”一学生毫不思索地回答道:“公交车上!”毫无疑问,这个笑话说的是目前市区内公交车上下班高峰期时的状况。  相似文献   

3.
最近,我到常熟市出差,晚上住在旅馆里,和我住在同一个房间的.是一位来自江西南昌的小伙子。他问我:“常熟有什么好玩的地方?”我不假思索地回答:“你到沙家浜去吧!”他有点惊奇:“为什么叫沙家浜?”我看见他困惑的表情,也有点惊讶:“你连沙家浜都都不知道?”  相似文献   

4.
报载,一位省委书记到一个县检查水利建设.只见工地上红旗招展,热气腾腾.在一段二百多米长的水渠上,就集中了二三百名干部和群众在那里大干。这位书记回到县城后,下午让随行人员再到工地去看看,发现修渠大军已不见踪影.四周冷冷清清,只有两个留守工人,那条渠基本上仍是老样子。问他们修渠队伍哪里去了?回答是:听说省里领导要来检查,就“集中力量打歼灭战”,现在都回去了。  相似文献   

5.
“进港100元一次” 5月10日下午4点,到北京站售票口买票,售票员告诉记者:“去哪儿的票都有,就是去大连的票紧张,这几天不是飞机出事了吗,大家不敢坐飞机了。有站票,要吗?”没办法,站着也得去。一上车,好家伙,站着的不止我们,一问才知道,原因大多如此。 5月11日早晨7点左右到达大连,顾不上欣赏大连的美景,叫了一辆出租车,告诉  相似文献   

6.
陈良宇上班挤公交车 陈良宇——上海市委书记、市长,第十五届中央候补委员,十六届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 2003年第一个工作日的早晨,陈良宇便迎着冬日的寒风,汇入“上班族”人流,体察上海公共交通状况。 早晨8时不到,乘123路公交车。当得知该车每到一站都要挤上好多乘客,车厢塞得满满当当的时候,陈良宇关切地问乘客:“到终点站后还需换车吗?”一位女乘客抱怨说,公交车上的垂直拉手安装得太高,女乘客很不方便。陈良宇认真听着,频频点头,且感同身受地说:“你们辛苦了!”  相似文献   

7.
在日常的安全生产工作中,经常听到有人用“差不多”这个词来回答问题:“职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掌握得怎么样?”——“差不多”;“事故隐患整改措施落实了没有?”——“差不多”……诸如此类的回答不胜枚举。听了这样的回答,笔者不免疑惑,“差不多”到底是差多少呢?  相似文献   

8.
《现代职业安全》2008,(2):88-88
我是北京某商场的一名营业员。2007年8月5日早上7点半左右,我与平日一样乘56路公交车去单位上班。当公交车匀速行驶时,一辆自行车忽然横穿马路,公交车紧急刹车,避免了相撞事故的发生。但是当时我是站着的,由于惯性作用身体前倾,手没抓牢而摔倒。该公交车上的售票员将我送往医院,经检查发现我右踝骨骨折,我打电话联系了交通部门。  相似文献   

9.
10月4曰,林先生从台江农贸市场走出来,后面突然有人抓住他的包,还凑上来问要不要坐“摩的”。他拒绝后,还没走出两米,对方又上前问他要不要坐,林先生欲挣脱对方拉扯时,没想到迎来对方的一通拳头。林先生说:“当时从四周还冲出另外几个人打我,真是莫名其妙。”在榕城的一些路口及交通要道,“摩的”占道拉客现象又重新抬头了……在离811路公交车站台不远处,有十几辆摩托车聚集一块,而离  相似文献   

10.
100-1=0的启示     
伊欧 《安全与健康》2008,(12):44-44
在一次某企业安监部门为企业新员工举办的安全教育培训班上,老师问员工:100—1=?大家回答:等于99。“错!”老师转身在黑板上写了一个大大的“0”,告诉大家,在安全生产上,100—1=0。  相似文献   

11.
100-1=0的启示     
在一次某企业安监部门为企业新员工举办的安全教育培训班上,老师问员工:100—1=?大家回答:等于99。“错!”老师转身在黑板上写了一个大大的“0”,告诉大家,在安全生产上,100—1=0。  相似文献   

12.
公交车上     
翁建 《安全与健康》2007,(6):45-45,48
黄昏,有一辆公交车在这座滨海城市穿梭,跑了一天的公交车似乎有些疲惫了。公交车在一个停靠站徐徐停下,从车上走下三四个乘客,又从车下上了七八个新客,其中,有一位七十有余的头发斑白的老大娘。这辆公交车原本就拥挤,现在,显得更加拥挤不堪。售票员看了一眼前排的一个年轻乘客,那意思是:要你起来让给那位老大娘坐下。  相似文献   

13.
有人问大科学家爱因斯坦:“您脑子里都装着什么?”爱因斯坦回答说:“我脑子里始终都装着问题。”矛盾无时不有,问题无处不在,事物发展的过程就是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安全是相对的,不安全是绝对的。安全工作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可能绝对没有问题。对于安全监督员来说,必须始终装着问题。这既是一种科学的态度,也是一种过硬的作风,更是一种高度的责任。  相似文献   

14.
砸碑     
虎子妈从矿工墓地回来,正巧虎子下了夜班。虎子见妈妈脸上带有泪痕,便悄悄地问:“妈,你去哪儿了?谁惹你生气了?”虎子妈眼泪下来了,唰唰地往下流,一个字也不肯说。虎子凑到妈妈身边,陪着小心问:“妈,你哪儿不舒服?”  相似文献   

15.
“法如深涧”故事是这样讲的:春秋时期,有一位长官叫董阏于,有一天他走到山中的一条陡而深的山涧前,对当地百姓问道:“有人曾经无端往深涧跳过吗?”回答说:“没有”。他又问:“有童叟、痴呆之人往里跳吗?”回答:“没有。”他再问:“有牛马猪羊往里跳过吗?”回答还是:“没有。”董阏于听后十分感慨:“如果我们执法森严,让百姓知道违法不赦免,就象跳进深涧必死一样,那么就没有人敢于触独法律了,这样何愁国家治理不好呢。”  相似文献   

16.
《现代职业安全》2011,(8):110-113
公交车上最不安全的位置(图1中的红色座位)一是汽车前面两排座椅(与行驶方向垂直的座椅,也叫睡椅),每排有3~4个座位,其中间没有扶手的座位最不安全:二是汽车最后一排,尤其中间的3个座位因没有扶手更危险。公交车上次不安全的位置(图1中的橙色座位)是汽车中门以后,即两个后轮上面坐的位置。而公交车上最安全的位置当数老、弱、病、残、孕席专座。  相似文献   

17.
不久前,从三明到福州参加同学聚会的小黄,下了火车坐公交车往约定的地点奔去。不料中途计划临时改变,换了聚会地点。这让人生地不熟的小黄怎么是好?好在他能急中生智,当机立断联系上一个附近的同学,让他到站去接他。小黄坐的是33路公交车。同学交代他见了“招呼站”就下车,不见不散。但下车后却怎么也见不到老同学,正当他满胆子恼火的时候,同学的电话猴急猴急挂了进来,说怎么等半天也见不到他的人影?  相似文献   

18.
刚开始交谈时,29岁的楚鹏举似乎有点不知所措,一个劲儿地问:“我该说哪些内容?“我说的对不对?”——“没事,您随便说!”记者的回答让他的情绪稍微缓和了下来。这时候是下午5点多,落日的余晖不经意间就照在了他的脸上——原本黝黑的面庞看上去黑红黑红的。  相似文献   

19.
员工对作业场所有知情权和建议权【案情】一名打工妹到一家制鞋厂打工,感到车间里的气味很难闻,就问老板:“这气味有没有毒?”老板回答说:“没有毒。”打工妹又问:“能不能装个排风扇去去味?”老板不耐烦地说:“这个不该你管,以后少说话多干活。”一年后,该打工妹出现身体不适,经确诊为苯中毒。试问此案中老板违反了《安全生产法》的哪条规定?【回答】《安全生产法》第45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有权了解其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应急措施,有权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提出建议。”打工妹对工作场所的不适…  相似文献   

20.
据粗略统计,公共汽车售票员按照规范一人一天平均要讲三千句服务用语,久而久之。容易引起声带损伤。为减少售票员说话次数,提高服务质量,我场在上海交通大学、上海永建录音机厂、上海普陀教具厂等单位的大力支持下,设计制造了一台公共汽车卡式循环磁带放音、扩音两用机。该机可代替售票员话讲服务用语、预报站名、扩大售票员在车厢内外进行服务宣传的效果。它不仅可减少售票员三分之二以上的话语,同时也大大便利了乘客,提高了服务质量。 装上放扩两用机后,售票员只要每站按一下按钮,放音部分就会用普通话和上海方方清晰地播讲服务用语,间歇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