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近年来,重庆核与辐射监管工作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引,按照"四个扎实"要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以及在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助推发展为主线,以辐射安全监管为中心,以能力建设为抓手,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各项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来,沙坪坝区全面贯彻中共十八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视察重庆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定地用新发展理念统领发展全局,扎实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取得进展,加快建设绿水青山美丽沙坪坝的进程。坚定"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沙坪坝区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  相似文献   

3.
新汶局在“六·五”世界环境日到来之际,召开了全局环境保护工作会议,矿务局长郎庆田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对全局上下切实把环境保护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认真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把环保同企业经济效益结合起来等提出了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重庆市璧山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深入践行"五位一体""四个全面""五大发展理念",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以高度的生态自觉,逐步走出了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2009年,璧山以"铁腕治污、还河于民"为突破口,从深度治理璧  相似文献   

5.
1 深入贯彻环境与发展十大对策,实施持续发展战略认真贯彻外交部、国家环保局《关于出席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情况及有关对策的报告》,矿务局环保处要制定措施,组织学习,领会精神实质。公司将召开第五次环保工作会议,总结贯彻落实情况及1989~1992年环保规划执行情况,为实现“八·五”  相似文献   

6.
法治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孙佑海 《环境保护》2006,(11):44-49
一、中央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意义重大 2006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首次以国家最高规划的形式,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以下简称为"两个社会")确定为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和战略目标.这一重大战略举措,必将对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7.
孙佑海 《环境保护》2007,(24):23-27
2006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批准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将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能源消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确定为"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的约束性指标,将节能减排置于十分突出的战略位置.  相似文献   

8.
<正>天津市河西区各级党委中心组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刻领悟其中蕴含的精神实质,注重示范教育,坚持知行合一,在常态化、制度化、全员化、实践化上下真功夫,不断把学习宣传贯彻工作引向深入,深入推进美丽河西建设,全力打造经济社会发展的"首善"之区。  相似文献   

9.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站在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战略高度,就法治问题高密度发表重要讲话、出台举措,以新的法治思维、理念和方略,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不断呈现新局面,标志着我国正全面从"中国法治"向"法治中国"迈进。理念之变,首先体现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法治"一词共出现了18次,"依法"一词出现了21次,位居历次党代理念之变:从"中国法治"迈向"法治中国"  相似文献   

10.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习近平总书记在津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根据市委十届三次全会"建设美丽天津"的战略部署和《美丽天津建设纲要》,市委、市政府决定率先实施美丽天津"一号工程",即"四清一绿"五项行动。"清水河道行动"是一号工程五项行动之一,目的是通过对水污染源的彻底治理,封堵所有排污口门,综合治理河道,全面提升和改善水环境质量,为美丽天津建设打下坚实基础。为此,提出如下清水河道行动方案。  相似文献   

11.
9 月27 日,国务院召开节能减排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天津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杨栋梁,副市长王治平出席天津分会场会议并讲话. 杨栋梁、王治平指出,温家宝总理在此次电视电话会议上所作的重要讲话,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对下一步做好节能减排工作提出明确要求,进行了系统部署.全市各区县、各部门、各单位要深入贯彻落实,把节能减排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认真分析当前形势,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圆满完成全年节能减排目标任务,保证"十二五"节能减排工作开好局、起好步.  相似文献   

12.
方芳 《环境保护》2006,(3):18-20
以2006年为开端的"十一五"时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时期,也是我国环境保护事业深入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对于上海而言,更是集中筹办世博会、实施"科教兴市"主战略和基本形成上海"四个中心"框架的关键阶段.因而早在2004年3月12日,上海市政府便召开了上海市"十一五"规划编制前期工作会议,正式启动了上海市"十一五"规划的编制工作.编制和实施好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对于上海市滚动实施环保三年行动计划、成功举办2010年世博会、全面推进上海生态型城市建设,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翟青 《环境保护》2012,(8):15-19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环保"两会"精神,总结"十一五"以来规划财务工作进展,研究部署"十二五"工作.周建副部长的重要讲话,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下面,受周建副部长委托,我向大家汇报两个方面的情况. 一、规划财务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环境保护部党组历来高度重视规划财务工作,把规划财务工作摆在先导、基础和战略的重要位置,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审计署、国管局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各地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规划财务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相似文献   

14.
<正>重庆市五大功能区划分将黔江划定为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定位为"面上保护、点上开发"。黔江区将"生态发展"与"工业强区、城市东进、大通道建设"并列作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四大战略。伴随着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提出,黔江区坚守"五个决不能"的底线,围绕实施  相似文献   

15.
正2014年7月22日,国家发改委网站发布了第五批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拟选名单,烟台资源再生加工示范区等6个园区入选。据悉,为落实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和《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及近期行动计划》提出的循环经济重点工程实施目标,国家发改委委托咨询机构对各地推荐的第五批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备选园区的实施方案进行了评审和现场核查,确定了初步名单。为发挥社会各界的监督作用,将第五批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拟选名单做了公示。  相似文献   

16.
刘友宾 《环境保护》2014,(24):40-41
2015年1月1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将正式实施。这部法律凝聚了社会各界对环境保护工作的历史总结和对环境保护面临的新情况的深入思考,必将极大地推进中国环境保护事业的新发展。人们对这部法律中诸如"按日计罚"、将有关违法责任人处以"拘留"、对有关违法企业"责令停产、关闭"等强硬法律措施给以极大关注,称之为"史上最严格的环保法"。这部法律对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宣传教育工作也  相似文献   

17.
坚持科技创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既是高校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努力打造高峰学科、培育高水平人才的使命所在,也是高校深入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和完善科技评价体系的目标指向。近年来,东南大学立足学校特色、学科特点和人才特质,紧紧围绕科技成果的"质量"和"贡献"两大主题来深入推进改革和完善高校科技评价体系,积极探索具有东大特色的改革创新发展之路,促进了学校科技创新和服务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8.
正长江南,文明岸,南山环抱,江水相依。重庆市南岸区位于重庆主城腹地,跨重庆都市功能核心区、都市功能拓展区。近年来,南岸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地区发展紧扣"十八大"生态文明建设这一发展主题,牢牢把握"五个决不能"底线要求,围绕"江南增长极,宜居创新区"这一发展纲要,深入实施"五大环保行动",致力建设宜居宜业的生态创新区。  相似文献   

19.
《环境工作通讯》2011,(9):I0027-I0032
这次2011年全国环保系统纪检组长座谈会,是在学习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之际,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学习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深入贯彻落实十七届五中全会、中央纪委六次全会、国务院第四次廉政工作会议精神,牢牢把握“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切实履行纪检监察部门监督检查职责,推进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顺利实施。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20.
特殊教育发展战略是决策者基于理论与实践成果,对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措施及组织实施的顶层谋划与构想。文献分析表明,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先后颁布了一系列特殊教育规章制度,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全纳特殊教育发展战略体系,特殊教育发展战略经历了萌芽期(1949—1988年)、形成期(1989—2000年)、发展期(2001—2013年)与成熟期(2014年至今)四个阶段,实现了"隔离式"、"融合式"向"全纳式"的新跨越,特殊教育正步入"全纳"、"均衡"、"公平"、"优质"、"个性化"的新时代。然而,我国特殊教育改革发展顶层设计仍存在一些局限,深入反思与不断完善我国特殊教育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