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利用2013年唐山市全年六个监测点的PM10和PM2.5的24小时连续监测数据,分析了唐山市大气中PM10和PM2.5的浓度时间变化特征,讨论了两者之间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于2014年7月在石家庄市区对大气环境PM_(10)进行样品采集,并对PM_(10)浓度和水溶性离子的污染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采样期间PM_(10)质量浓度为(145.2±58.7)μg/m3,重污染天气主要是由于气象条件和地理位置共同造成的。水溶性离子是PM_(10)中含量较高的组分,其中SO2-4、NO-3和NH+4之和占总水溶性离子质量浓度的80.7%,Ca2+和Mg2+相关系数高达0.88,表明两者来源一致,Na+和Cl-浓度受人为活动的影响较大,K+主要来自生物质燃烧。PM_(10)中硫氧化率和氮氧化率分别为0.37和0.28,表明大气中存在SO2和NO2二次转化过程。  相似文献   

3.
采用连续自动监测方法于2013年9月至2014年4月对处于四川盆地内的中等城市绵阳市主城区富乐山、市人大、三水厂、高新区4个点进行空气质量监测。监测结果表明:空间分布上PM10和PM2.5污染程度城西工业区最高,市中心其次,森林公园最低。季节变化PM10和PM2.5污染程度为:春季<秋季<冬季。1天内PM10和PM2.5小时均值呈双峰分布。PM10和PM2.5一元线性回归方程为:y=0.7273x-2.9869,回归分析相关性系数为0.94。ρ(PM2.5)/ρ(PM10)平均值为0.7,变化范围为0.27~0.93。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高层公寓建筑室内外污染状况,对自然通风状态下的西安市某临近道路的学生公寓楼室内外颗粒物浓度进行了同步测试,结果表明:室内外颗粒物污染较严重,其中细颗粒物占可吸入颗粒物的主要部分,且室内外颗粒物浓度变化呈现较好的一致性,室外细颗粒物占可吸入颗粒物比例的波动程度大于室内;沿楼层高度方向颗粒物浓度基本呈双峰分布;在没有明显室内污染源的情况下,PM2.5和PM10的I/O通常小于1,在有明显室内污染源的情况下,PM2.5和PM10的I/O大于1;I/O比会随着粒子尺度减小而逐渐增加。自然通风建筑室内外颗粒物的质量浓度之间存在明显的线性相关性。对于临近道路的建筑,室内PM2.5浓度受室外浓度影响大于PM1.0和PM10。  相似文献   

5.
对福州市4个不同功能区秋季、冬季和春季大气中PM10的浓度以及PM10中多环芳烃(PAHs)的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季节大气中PM10及PM10中PAHs的平均含量均为工业区>交通干道>住宅区>公园,且不同功能区均为冬季>春季>秋季。3个季节中,整个福州市PM10质量浓度在0.02~0.26 mg/m3之间,平均值为0.1 mg/m3,处于空气环境质量标准的二级标准内。PM10中∑PAHs质量浓度范围为未检出~33.1 ng/m3之间,平均值为10.4 ng/m3。PAHs组成中以高环为主,低环含量较低或低于检测限。PAHs主要来源于汽油的燃烧。  相似文献   

6.
香港住宅室内环境及污染暴露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选定的14间香港住宅的PM10、CO、NO2等主要室内污染物浓度进行监测,通过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了室内、外PM10浓度与居民室内各种活动等其它有关因素之间的相关关系.结合香港居民日常时间安排调查的结果,计算出各种室内污染物的暴露量,对住宅室内环境污染对居民健康的影响进行了初步评估,提出了改善住宅室内环境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
采集了徐州市具有代表性的9个点位的春季环境空气样品,对不同功能区的监测点PM10及PM2.5污染水平及其来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徐州市区代表不同功能的监测点污染特征明显,PM10与PM2.5污染主要来源于燃煤(包括电厂、其他工业)等固定源、机动车移动源,并受到工业废气、建筑施工扬尘等的影响。其水溶性离子、金属成分污染水平与其他城市相当,但由于受燃煤电厂的影响,Pb,Mn,As,Cr含量明显高于其它城市。  相似文献   

8.
主要利用连云港市环境监测中心站的大气环境自动监测平台的监测数据,对PM2.5质量浓度的变化特征以及与气象要素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连云港市的PM2.5质量浓度的变化特征基本上有明显的夏季与非夏季两种季节性特征。在夏季,PM2.5污染程度较轻,而在非夏季,PM2.5污染程度较重;风速与PM2.5质量浓度变化曲线几乎是负相关的。当风速大的时候,利于污染物的扩散;而风速小的时候,容易使得污染物浓度变大;PM2.5质量浓度变化曲线与温度的关系几乎呈现的是正相关性。气温的变化不总是反映空气质量的好坏情况,而逆温却易使污染物浓度升高;PM2.5质量浓度变化曲线与相对湿度的关系呈现的是正相关性;PM2.5质量浓度变化曲线与气压的关系在总体是呈负相关的。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哈密市环境空气中PM_(10)与PM_(2.5)的污染水平,对2016年哈密市环境空气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哈密市PM_(10)与PM_(2.5)存在一定的线性关系;哈密市2016年PM_(10)的年均值为99ug/m3,PM_(2.5)的年均值为36ug/m3。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2019年天水市四个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点位为依据,对环境空气中的PM2.5和PM10不同点位、不同季节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分析探讨了PM2.5与PM10的污染特征及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天津市可吸入颗粒物及元素室内外相关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取天津市某社区作为采样点,于2009年8、9月(代表非采暖季)和11、12月(代表采暖季)采集了室内和室外可吸入颗粒物(PM10)样品,以研究天津市PM10及元素的室内外相关性.结果表明,采暖季PM10的室外平均浓度为198.88μg/m3.非采暖季和采暖季PM10的室内外浓度比(I/O比值)的变化范围分别为0.14~3.22和0.10~3.70,平均值分别为0.88和0.96,室内外相关系数(R2)分别为0.32和0.46.Al、Ca、Fe等元素的浓度均高于1μg/m3,V、Mn、Cu等元素浓度变化范围为0.01~1μg/m3;非采暖季和采暖季元素I/O比值的变化范围分别为0.62~1.04和0.41~0.92.以采暖季为例,使用PM10质量(元素)浓度的质量平衡模型计算的有效穿透因子(Finf)、贡献值、贡献率分别为0.26(0.39)、50.84μg/m3(78.69μg/m3)、43.97%(50.05%),两种结果存在差异的原因是2种模型对Finf的假设不同.  相似文献   

12.
采集大连市4个大气自动监测点位30dPM2.5和PM10质量浓度小时值的监测数据,通过对每个点位720个有效数据对的统计分析,研究二者质量浓度的相关性及 PM2.5/PM10比值的分布情况,并研究了气象因素对PM2.5与PM10的影响。结果表明,雾使PM2.5PM10浓度都减小,但二者比值也随之降低;强风会使PM10浓度增大,但PM2.5浓度却减小。  相似文献   

13.
中国大陆城市PM_(2.5)污染时空分布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分析中国大陆城市PM_(2.5)污染的时空分布规律,运用统计学方法和GIS技术对2014年开展PM_(2.5)常规监测的161个城市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仅8.1%的城市年评价结果达标,日均质量浓度超标天数占26.6%.夏季及春末、秋初PM_(2.5)污染相对较轻,冬季污染较重.PM_(2.5)的日变化曲线呈现不太明显的双峰分布,最低值出现在16:00前后,最高值出现在10:00前后,而凌晨至清晨保持相对较高的污染水平.京津冀及周边地区,中部地区的湖北、湖南、安徽PM_(2.5)污染较重,东南沿海和云南、西藏污染相对较轻.PM_(2.5)的空间分布与风速、相对湿度、土地利用等因素的空间分布具有较强的相关性.PM_(2.5)与PM10质量浓度比值的平均值为0.591,空间上呈由西北向东南逐渐升高、南方高于北方的格局,时间上除1、2月份较高、5月份较低外,其余月份基本稳定在0.55~0.6.研究结果有利于从宏观上认识中国城市PM_(2.5)污染的时空格局,从而针对性地开展环境污染防控.  相似文献   

14.
北京夏末秋初不同天气形势对大气污染物浓度的影响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根据2007~2008年地面、850hPa和500hPa天气图,结合主要气象要素将夏末秋初(8月和9月)影响北京地区的主要天气系统分为高污染的积累天气型(包括槽前无降水、槽后脊前、脊、副高4种基本型)和清洁的清除天气型(包括槽或槽前有降水、槽后有降水或偏北风2种基本型).北京地区4站2007年在积累天气型控制时NOx、O3(日小时均值最大值)、PM2.5和PM10浓度分别为38.1×10-9(体积分数),115.2×10-9(体积分数),90.6μg/m3,212.5μg/m3,清除天气型控制时4种污染物浓度分别为36.3×10-9(体积分数),68.9×10-9(体积分数),39.3μg/m3,125.4μg/m3;2008年施行北京奥运空气质量保障措施期间,上述4种污染物在积累天气型控制时分别为19.3×10-9(体积分数),87.1×10-9(体积分数),66.3μg/m3,99.6μg/m3,清除天气型控制时分别为19.0×10-9(体积分数),62.5×10-9(体积分数),41.0μg/m3,65.2μg/m3;尽管施行了源减排措施,积累天气型控制时北京地区污染物浓度仍相对较高,因此需关注此天气形势下污染物的变化.  相似文献   

15.
粗粒子气溶胶远距离输送造成华南严重空气污染的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2009年4月末,发生了一次罕见的粗粒子气溶胶远距离输送造成华南地区出现严重的空气污染事件,其特征主要是气溶胶质量浓度超标,而能见度没有明显恶化,对这次空气污染事件进行分析的结果表明.在过程中,粗细粒子质量比(PM2.5/PM10)有明显的3次下降,最低达到0.3,即PM2.5仅占PM10的30%,这与珠江三角洲地区通常以细粒子为主的污染特征有很大不同,反映了外来粗粒子的侵入特征.长江流域浮尘天气的沙尘粒子变性后,长距离输送污染物叠加本地污染物,造成这次严重空气污染事件.  相似文献   

16.
南京市可吸入颗粒物(PM10)来源解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基于《南京市环境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PM10)源解析及控制对策研究》课题研究成果,课题于2004年-2005年间共采集了197个源和受体样品,每个样品分析测试了三类化学元素,采用化学质量平衡(CMB)模型解析南京市环境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的来源,其中48%来源于扬尘、土壤尘等开放源类。研究认为扬尘等开放源类是南京市可吸入颗粒物污染的首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我国四城市空气中PM2.5和PM10的污染水平   总被引:60,自引:1,他引:6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研究我国广州、武汉、兰州、重庆4城市空气中PM2.5和PM10的污染水平,在这我国4城市分别设一污染点和对照点进行了为期2年的PM2.5、PM10和TSP监测。结果表明,空气中颗粒物的污染是严重的,污染点比对照点更甚.对人体健康危害大的PM2.5普遍超过美国新标准的2-8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