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内传统治水管理机制存在较多弊端,浙江省以"五水共治"为契机建章立制,将创新性的理念转化为实践,以科学的治水方式、有效的治水模式、多样的治水形式为立足点,建立了组织领导、规划推进、责任落实、督查考核、区域联动、经费保障和全民共治等特色管理机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五水共治"现行的管理机制仍有不少欠缺之处,需要不断完善治水管理机制,形成"政府统领、企业施治、市场驱动、公众参与"的水环境保护新机制.  相似文献   

2.
我国水资源紧缺、水污染问题严重,大多数省(市、区)都面临着如何有效治水的难题。2013年,浙江省提出了"五水共治"的治水战略,两年多来,浙江省水环境治理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文章对此进行了分析,并结合浙江省治水的实践经验提出了进一步推进区域水环境综合治理的建议:制定可持续的区域长远战略规划,进一步构建水生态优良省;以水环境质量改善为核心,探索多元的水治理路径;探索推行"污染排放协定标准",助推水生态文明建设;对水资源价值进行定价,用经济手段激励水环境治理;推进流域生态补偿机制,保障流域生态安全;发展绿色金融,提高水环境社会治理水平。  相似文献   

3.
水是社会生产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必需品,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和工业文明的发展,水资源面临的问题也越来越多。浙江作为经济大省,不仅用水量巨大,同时洪涝灾害等自然灾害发生率也较高,水污染和资源性缺水现象十分突出,严重影响社会的生产生活。2013年,省委省政府站在全省治水的高度,提出"五水共治"伟大策略。"五水共治"的提出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我省水资源管理的诸多问题,强化环保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和利用,则为"五水共治"工作的顺利推进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五水共治"是实现工业化朝创新、环保趋势发展的必经途径,治水过程与经济转型过程相辅相成,景宁县以提升工业化水平,改善城建环境为目标,近年来着力把控治水与经济转型相结合的途径,在产业结构调整、工业效益提升、实现集约发展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措施,以期能加快县城现代化产业建设,促进"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的双赢目标。  相似文献   

5.
“绿水青山”的建设离不开农村生活污水的治理,但是,中国大部分农村生活污水来源分散、处理率低.在浙江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五水共治、治污先行”的决策下,浙江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成为各级政府近三年的工作重点.通过分析浙江省农村生活污水排放特点、常用处理工艺及有关政策及措施的基础上,分析讨论了农村生活污水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难点,并就进一步提高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及管理的效率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为全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6.
周燕 《资源节约与环保》2014,(11):124+126-124
2013年底,在浙江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上,"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即"五水共治"被首次提出。2014年1月,浙江省第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上,省长李强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加强污水治理被列为为民办实事的十件之首。本文以"五水共治",重点在水污染治理和防洪排涝工程的建设和完善,即"治污为主,突出重点;水岸并举,系统治理"。  相似文献   

7.
正2016年3月17日,《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颁布,我国环境治理工作也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而《纲要》中明确的"形成政府、企业、公众共治的环境治理体系"要求体现了我国环境治理体系由政府单维管制模式向社会多主体共治模式发展的趋势,为我国新时期建设现代化的环境治理体系提供了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浙江省主要河流湖泊的污染现象引起社会关注,针对这个问题,浙江省提出"五水共治"的战略举措。典型案例表明:"五水共治"策略是解决水环境问题、化解水污染与经济社会发展矛盾等的成功策略。建议浙江省继续坚持可持续的长远战略规划,进一步多渠道多角度提升浙江水环境质量,促进浙江省生态文明建设,探索构建"协定水污染排放标准",并且通过水资源有偿使用对水资源使用者进行约束和规范。此外,建议推动政府与环保及金融机构战略合作,设立系列"环保基金"与绿色金融推进机制,使之走向环保产业化道路。  相似文献   

9.
<正>新时代催生新型治理模式,其中“多元共治”则为重点探索对象之一。社会组织作为“多元共治”的重要组成,关于其如何在社会经济发展与社会环境中发挥有效作用成为热点探讨对象。由黄晓春编写、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于2021年2月出版的《当代中国治理转型与社会组织发展》一书,系统阐述社会组织功能作用、发展特征、成长条件等,既有利于读者了解社会组织特点,也能为社会组织功能探索提供深度引导,进而推动社会组织建设与发展步入正确轨道。该书共七个章节。一章详细介绍当代中国社会组织发展历程,分析阐述其不同语境与政策背景下的功能和作用。  相似文献   

10.
就"五水共治"规划中所涉及的复杂性问题,围绕"五水"间的协同性关系,明确县级"五水共治"规划的地位与作用,深化"五水共治"中的联动关系,从控制总量减少流域污染、改善生态降低洪水灾害、优化绿地功能减轻内涝、提高植被覆盖率保障山区型饮用水安全、动员社会节约水资源等主要途径,阐述了循环经济、滞洪湿地公共空间带、城市下凹式绿地等一系列相关技术手段,为编制县域"五水共治"总体规划提供基本思路、技术指导和支持。  相似文献   

11.
珊溪水库是温州地区的重要饮用水源地之一。在“五水共治”时代背景下,“保供水”特别是确保我市饮用水源安全是“五水共治”的组成部分之一。本文采用紫外光谱特征分析法评估珊溪水库主库区及主要入库支流考核断面水环境质量状况。分析结果表明:从黄坦坑、李井坑等监测站位的紫外特征吸收峰SUVA254分析二者污染较重,有机质芳化度、分子量和腐殖化水平相对较大。库区胡敏酸含量比富里酸含量大,支流天然水溶解性有机质( DOM)有机物分子缩合度高,腐殖化程度从支流到水库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12.
在社会价值结构多元化的背景下,多元共治因具有平衡多主体间利益、提升行政管理效率等特点而开始成为我国建设现代化环境治理体系的新理念。随着我国提出"形成政府、企业、公众共治的环境治理体系",传统的行政主体与社会主体在环境治理体系中的关系也将由"命令管制"向"沟通协作"发展。环境多元共治具有促成保障环境利益的法律秩序、实现公众与行政主体互动协作、提升环境行政的制度化能力等功能,不仅为社会主体参与环境治理提供了法治化路径,而且也为构建政府主导、多主体共同参与的现代化环境治理体系提供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3.
“各国人民联合起来,创造更加美好的世界”,这是1995年世界环境日主题。围绕这一主题,省环保局以陕环宣发(95)4号文件向全省发出通知,要求各地采取多种形式搞好“六、五”宣传,增强全民的环保意识。省环保局的活动内容为:1.省政府、省人大、省政协领导赴西咸线检查我省“341环境治理工程”进展情况。26月2日下午在省政府大楼召开陕西省纪念“六、五”世界环境日大会,由程安东省长作环境与发展专题报告。3.省环保局召开陕西省环境质量新闻发布会。4.省环保局与电视台联合组织《地市专员市长环境保护访谈录》;地市委书记、专员、…  相似文献   

14.
《“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是“十三五”时期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纲领性文件,文章对《规划》的内涵和实质进行了系统分析,认为“十三五”时期环境质量改善应牢抓环境质量改善的核心,深化环境治理、生态保护与修复两大领域两大领域,打好水气土三大战役,把握绿色发展等四个坚持,推进向全社会共治等五个转变,建立污染防治区域联动等六项制度.  相似文献   

15.
正浙江,中国著名水乡,因水而名、因水而兴、因水而美。近年,浙江各地水质治理成效显著。2014年5月27日,浙江省开始部署"五水共治"工作,2014年以来,浙江累计建成城镇污水配套管网4.1万公里,清理垃圾河、黑臭河1.1万公里,完成河湖库塘清淤2.5亿立方米,整治排污(水)口33万个,水污染治理已成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在浙江的具体实践。  相似文献   

16.
《环境》2017,(4)
<正>流域共治就要通盘考虑流域上下游、左右岸,携手兄弟城市,共同推动水污染治理工作。目前,广东的系统治水、挂图作战模式已经成为广东省治水的主要经验。今年是"水十条"实施的第三个年头,如何让河更清、水更碧成为全国两会代表热议的话题。跨界河流要实现流域共治"现有的流域管理机构难以起到跨行政区域的统筹协调作用,跨行政区的流域联防联控体制机制和管理制度不健全、不到位。"全  相似文献   

17.
东江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的必要性与实施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东江是流域沿岸及珠三角、香港的重要饮用水水源,是名副其实的"生命水""政治水""经济水"。然而,东江源区水生态环境问题突出,为保障流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财政部、环境保护部的推动下,江西、广东两省2016年正式签署《东江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协议》。东江源区赣州市通过制度建设、落实主体责任、实施环境治理工程等全面推进污染治理工作,2016年6—12月,2个考核断面五项水质指标全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标准,生态补偿机制试点工作成效显著。为了确保长效的流域治理成效,文章还建议今后两年重点探索流域综合管理模式、突发水环境污染应急响应及涉水信息共享机制,以机制建设推进流域长效治理。  相似文献   

18.
在新时期的大背景之下,环境发展不再是单纯地依靠摧毁生态环境来获取相关的经济效益,而是与自然和谐共处,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浙江省委省政府以及相关的环保部门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提出了"五水共治"的发展战略。这在浙江省的历史上尚属首次,也是我省政府对于新时期的可持续发展政策的深刻理解以及灵活变通的结果。因此,笔者将就"五水共治"的意义与读者作一些探讨,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9.
中国治水模式转型的核心是优先加强制度建设和体制创新,构建新时期中国治水框架,包括建立健全治水的法律法规体系以及各项强制性和激励性制度安排,建立统一的水管理体制,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等各项涉水事务。当前的体制改革应采取集权和分权相结合的取向,形成充分协商基础上的统一协调管理体制机制和“良治”结构。  相似文献   

20.
《环境》2016,(12)
正广东省委常委、广州市市委书记任学锋推动水环境综合治理全面上水平水绕城转、城在水中是广州的城市特色。水环境治理是重大民生,各级各部门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特别是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保持定力,突出重点、解决难点、形成创新点、找到平衡点,探索符合广州实际的科学治水路子。坚持科学规划、精细设计,把水环境治理规划纳入"多规合一"内容。坚持标本兼治,将治水与产业发展、城市更新、社会治理等紧密结合,以治水倒逼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相关产业发展。把深化治水体制机制改革纳入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