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对某电厂410 t/h锅炉脱硝工程中涉及的锅炉上级省煤器、下级省煤器、空预器等进行改造。结果表明:通过对锅炉尾部改造能够实现脱硝反应的最佳温区,能够有效减少空预器的堵塞,同时也不影响锅炉的整体运行效果,本项目的成功实施为此类工程燃煤锅炉烟气脱硝装置的优化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加装 SCR 脱硝装置对燃煤锅炉系统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国家环保政策及排放标准日趋严格,大规模加装SCR脱硝装置势在必行。根据SCR脱硝系统本身的运行及建设要求,分析了燃煤电厂加装SCR脱硝装置对锅炉本体、锅炉钢结构、空预器、除尘器、引风机以及对锅炉系统安全运行的影响及对策,为燃煤电厂脱硝改造工程的实施及加装SCR脱硝装置后锅炉系统的安全运行提供指导信息。  相似文献   

3.
燃煤电厂SCR脱硝催化剂在运行过程中会伴随有副反应的发生,硫酸铵盐是其中的产物之一。生成的硫酸铵盐的粘性较大,会引起催化剂失活;易造成飞灰在空预器中低温段空预器受热面沉积,引起下游的设备和管道的堵塞和腐蚀。本文分析了SCR系统中硫酸铵盐产生的主要原因、危害,以及问题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4.
SCR催化剂是SCR烟气脱硝工艺的关键,SCR催化剂活性降低将会对空预器造成腐蚀影响,通过某燃煤电厂300MW机组实例,分析了SCR催化剂活性降低造成空预器腐蚀的原因,并给出了在实际运行中减轻SCR催化剂活性降低对空预器腐蚀影响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文章详细描述了圆台式新型空预器的结构、技术原理,技术特点,并结合天津大港发电厂锅炉实际情况提出详细的空预器改造方案,通过圆台空预器技术改造方案的实施,实现适应安装脱硝装置后对空预器耐腐蚀的要求,并大幅降低了锅炉排烟温度,提高了锅炉效率,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空预器堵塞常来源于脱硝副产物硫酸氢铵(ABS)与飞灰的共沉积,通过模拟空预器内温度场,探究ABS与飞灰共存条件下的沉积与演化特性,以期为空预器堵塞防治提供指导.飞灰对烟气中生成的ABS存在捕集和吸附作用,提高了ABS沉积速率与初始生成温度.在100μL/L SO3与50μL/L NH3条件下,ABS的初始沉积温度在240~270℃之间.高温段反应篮内无明显的ABS液滴存在,飞灰存在结块现象;低温段反应篮壁面出现少量小液滴,飞灰呈现大颗粒状.ABS沉积将导致飞灰颗粒的积聚和粘附,并在飞灰表面转化为分解温度较高的各种硫酸盐类物质.与低温段硫酸滴在飞灰上演化形成的硫酸盐相比,ABS转化形成的硫酸盐具有较低的相对分解温度.  相似文献   

7.
以沧东电厂4号机组进行的脱硝改造工程为例,阐述了选择性催化还原(SCR)烟气脱硝系统的工作原理,并对SCR反应器、催化剂等脱硝设备的特点进行了详细地介绍,同时对4号机组加装脱硝装置后对空预器、引风机的影响进行了详细地分析,并针对其影响提出了具体的改造措施。  相似文献   

8.
国电长源荆州热电有限公司2×330MW机组锅炉为上海锅炉厂生产的1025t/h亚临界燃煤锅炉,每台锅炉配有两台容克式三分仓空气预热器。2013年11月和2014年6月对#2炉和#1炉分别进行了脱硝增容改造,为适应脱硝运行的要求,对空预器进行了同步改造。本文介绍了脱硝空气预热器的改造方案,对改造后的运行情况进行了总结及效果评估。  相似文献   

9.
针对中国石油抚顺石化公司石油三厂分子筛装置预分馏单元空冷系统泄漏与塔盘堵塞影响装置长周期运转问题,通过对分子筛装置生产原料杂质含量和运行情况的分析,判断出空冷系统腐蚀与塔盘堵塞的原因,对存在的问题采取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并进一步提出了保证装置长周期运行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目前,国内200 MW机组SCR脱硝改造尚无样板工程及改造先例。200 MW机组由于其独特地设计,同300 MW以上等级机组相比,脱硝改造的技术方式与改造内容均有较大的差异。文章从国内200 MW机组脱硝改造实际情况出发,从设计参数选取、还原剂选择、SCR反应器布置方式、低氮燃烧器改造、空预器改造及引风机改造、厂用变压器系统改造等关键问题进行了技术分析并提出可行建议,为同等级机组脱硝改造工作提供方法与经验。  相似文献   

11.
罗运平 《环境工程》2011,29(6):73-75
通过分析已实施的工程运行情况,总结了玻璃窑烟气采用湿法净化系统存在的一些问题:一是高温腐蚀非常严重,二是结垢堵塞严重,再就是水处理系统的冷热水分层问题。供类似工程的方案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2.
人工土壤渗滤的吸附效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实验研究了不同粒径砂砾对颗粒COD的吸附,并在此研究基础上构建人工土壤渗滤系统,着重分析了颗粒COD在系统中的吸附和堵塞。主要结论包括:(1)颗粒直径为0.1~0.3mm的石英砂对于颗粒COD具有很好的去除效果;(2)人工土壤渗滤对颗粒COD去除率为50%~90%之间,最高可达93.66%;(3)在本实验条件下,悬浮物截留、吸附是引起人工土壤渗滤系统堵塞的主导作用,采用掩水期与落干期交替运行方式,可有效解决由此造成的堵塞问题,保证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3.
潜流型人工湿地堵塞机制及其模型化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从物理、化学、生物三个方面分析了人工湿地堵塞的机理,指出湿地堵塞的过程实质上就是有效孔隙率减少的过程,湿地的堵塞与否,堵塞的程度如何,可由其饱和水力传导系数来表征。对几个与人工湿地堵塞有关的数学模型作了介绍和分析,并探讨了一些预防人工湿地堵塞的措施以及其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
人工湿地作为一种高效率、低投资、低运行费用、低能耗的污水处理技术,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随着人工湿地的不断推广与应用,堵塞是影响其应用和推广的主要因素之一。湿地发生堵塞后,基质的渗透系数会急剧下降,过水能力也随之降低,大量引入湿地系统的污水直接雍积在湿地表面,长期积水引发恶臭、导致蚊蝇滋生,恶化运行环境。本文通过对人工湿地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填料堵塞机理与特点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了人工湿地堵塞的影响因素,提出了人工湿地堵塞相应的解决措施,提高人工湿地对污水的处理效果,以期能够为人工湿地的应用及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脱氮硫杆菌自养反硝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回顾了近几十年来利用脱氮硫杆菌进行自养反硝化及其影响因素方面的研究成果,阐述了接种脱氮硫杆菌的自养反硝化系统的应用范围和主要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其中对一些与自养反硝化应用及其影响因素相关的重要问题、近年来研究的热点问题,如硫磺颗粒粒径影响、硫磺/石灰石的体积比、进水硫化物/硝酸盐的摩尔比、水力停留时间、有毒物质的影响以及脱氮动力学模型的建立进行了重点分析。指出了利用脱氮硫杆菌进行自养反硝化目前存在的一些技术方面的问题及其解决途径,并对其今后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人工湿地运行管理关键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洋湖人工湿地工程实例,介绍了由三级"植物塘+人工湿地"和"潜流湿地+表流湿地"组成的景观型复合工艺系统。探讨了水质管理、植物管理和防堵塞管理等人工湿地运行管理共性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7.
传统反硝化工艺是非常有效的废水脱氮技术,具有反应快、效率高等优点,但受废水中有机碳源浓度影响较大.废水中碳源不足不能满足生物反硝化脱氮的需求且会导致总氮(TN)去除率偏低,而投加外源有机碳源会提高处理成本,极易造成二次污染,因而传统反硝化工艺对低碳氮比(C/N)废水脱氮处理具有一定局限性.铁型反硝化脱氮技术作为自养反硝...  相似文献   

18.
潜流人工湿地堵塞程度的原位测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人工湿地因其生态友好、运行费用低廉、处理效果好而被广泛运用于污水处理中,然而潜流人工湿地在运行过程中会发生填料堵塞,导致其利用率下降、寿命缩短,但目前还缺乏简单有效的原位测定人工湿地堵塞程度的方法和仪器.为了客观地评价湿地的堵塞程度,以渗透系数法为测定原理构建了人工湿地堵塞程度原位测定法,结合压力探测和数据处理模块开发了人工湿地堵塞程度原位测定仪,并进行了实验室试验和原位测量以检验方法和仪器的可行性.实验室试验中测量了利用砂土和砾石模拟的不同程度的堵塞.结果表明:当填料砂土与砾石的质量比为2:1、4:1、8:1时,堵塞系数分别为0.69、0.84、0.91 km/d,测得的堵塞系数和填料比例显著相关,能够准确地反映堵塞程度.原位测量选择运行了1~5 a的4个潜流人工湿地(A、B、C、D湿地)进行,运行一段时间后,潜流人工湿地入口处、湿地管道破损处和使用时间较长的湿地堵塞系数较高,最高达0.998 km/d,而运行情况良好的D湿地堵塞系数在0.5 km/d以下.研究显示,原位测定结果能很好地反映湿地的堵塞情况.   相似文献   

19.
采用连续流运行方式,将含NO3--N的原水依次通过HABR(复合式厌氧折流板反应器)内添加木屑(第1系统)和硫磺颗粒(第2系统)的2个系统,在温度为(25±1)℃的条件下,将NO3--N容积负荷由72g/(m3·d)逐渐提高至80和96g/(m3·d),在不需投加传统型外加碳源的条件下实现了固相异养与单质硫自养的集成反硝化. 结果表明:进水NO3--N容积负荷为96g/(m3·d)时,系统NO3--N总去除率达到99.0%,第1系统和第2系统对NO3--N的去除率贡献各为50.0%;系统出水ρ(CODMn)为5.74~10.05mg/L,ρ(SO42-)为405~870mg/L,并且没有NH4+-N和NO2--N的积累. 第1系统产生的碱度能部分中和第2系统内产生的酸,进水、第1系统、第2系统出水pH分别为7.5、7.5~7.6、6.5~7.2,使硫自养反硝化系统呈现出较强的pH平衡能力,不需外加石灰石调节碱度即可为反硝化细菌提供较适宜的中性生存环境. 系统在pH平衡能力和NO3--N去除效果2个方面均表现出良好的协同作用,并且通过集成反硝化作用弥补了2个系统单独运行时反硝化过程效率低的缺点,较传统异养型生物反硝化降低了运行成本.   相似文献   

20.
导排层淤堵导致的渗滤液水位过高是引发危险废物填埋场环境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研究危险废物填埋场导排层淤堵规律,揭示其时空变化特征和主要影响因素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采用重庆某危险废物填埋场渗滤液原样作为导排流体,以卵石为导排颗粒,选择垂向Column装置模拟实际危险废物填埋场的淤堵特征和规律.对无反滤层装置的淤堵实验研究表明:时间上,导排层淤堵呈现出明显的阶段特征,初期(0~2 个月)孔隙度较为稳定,中期(3~4月)孔隙度缓慢下降,后期(5~6月)孔隙度急剧下降;空间上,越靠近入水口(0~10cm),淤堵越严重;时间越长不同高度处淤堵差异越明显.对不同反滤层装置淤堵的比较研究表明:反滤层的存在有利于控制淤堵物的产生,且土工布反滤层的效果好于细颗粒反滤层;反滤层存在条件下,导排系统的整体导排能力下降(60cm水头压力下的导排流量仅为无反滤层条件下的1/2).因此在导排层上方安置反滤层时需谨慎考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