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网谈     
《现代职业安全》2009,(9):14-14
项目经理开会强调:给安全员绝对的权利,不服从管理的就要罚,坚决的罚,我绝对支持。当真罚了,没想到领导却把部分罚款偷偷地退给了某些关系人,自己傻呵呵的得罪了一大片人,时刻有挨打的可能。还以为真的有多大权利呢,找领导想给安全管理突出的个人一点嘉奖,没想到领导说了:以后再说吧。终于明白原来得罪人的活就是给安全员的“权力”,收买人心的活靠边站,安全员真的应该配枪。——网友“安全人20”就安全人的权利问题发表以上言论  相似文献   

2.
矿嫂(三)     
孙守仁 《劳动保护》2013,(12):80-81
邬大梅把自己了解到的矿上瓦斯突出事故的情况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县安监局来调查的小方.临送走小方之前,邬大梅突然想起了什么似的,又一把抓住小方,神秘地在他耳边问:“小方同志,我也跟你打听个事儿,前阵子我去市安监局找了闵欣局长,把我们家石头的情况跟局长说了,想请他给我们做主.你是政府的人,有没有听说这事儿有什么动静啊?”  相似文献   

3.
进山日志     
几天前,铁坪镇分管综治的许副镇长打电话给我:铁坪今年春笋是“大年”,笋客们每天下山都成群挤坐在运笋车笋堆上,一路晃晃悠悠,让人看着心惊胆颤,你们能不能进山宣传一下?  相似文献   

4.
进山日志     
几天前,铁坪镇分管综治的许副镇长打电话给我:铁坪今年春笋是“大年”,笋客们每天下山都成群挤坐在运笋车笋堆上,一路晃晃悠悠,让人看着心惊胆颤,你们能不能进山宣传一下?  相似文献   

5.
编辑部: 我叫陈旗山,原是新疆石河子市八一棉纺织厂二厂前纺车间机修组长。1994年5月17日我上中班,因缺少修理工具便到二厂维修车间找同事马林借工具。到了维修车间门是锁的,我又到后窗敲窗户,在敲窗户时,马林顺手拿起放在窗台上的墨水瓶,瓶内有硫酸(他不知道瓶内是硫酸),泼到我脸上和身上.造成毁容重伤。事后我找厂领导、工会要求解决问题,未得到结果。我认为我是在上班期间工作中发生的伤残,应定为工伤,我又找到石河子市劳动局要求认定是工伤,该局认为我不能按工伤事故处理。 编辑同志,请您们给我一个答复,像我这…  相似文献   

6.
贵子这两年做发了。怎么说变就变了,走路的姿势和原来也不大一样,举手投足间又加了些大款的神气。王保过去是他挺不错的哥儿们,但现在王保不想理他。所以在街上撞上了,王保有意侧过头想走过去拉倒。贵子喊他:“王保,王保!”王保便停了身子懒懒地问:“什么事呀,大老板?”贵子不计较,说:“王保,我想要台锅炉。”王保说:“你要锅炉,该去找锅炉厂,找我一个下岗工人管屁用!”贵子用手点着王保的脑袋(王保赶紧朝后退了一步,要不然那手就要戳到他脑门子上了)说:“我说你和我挺不错的哥儿们也这样。老子给你弄个机会发财,你还…  相似文献   

7.
石瑛 《劳动保护》2009,(6):80-81
事件经过 司机吕侯在北京一家出租汽车公司工作。尽管现在许多出租汽车运营都采取人歇车不歇的方式,两个司机倒班出车,但吕某比较爱惜自己的轿车,工作也很能吃苦,一个人开车没有找帮手。他每天早出晚归,一年365天,天天在路上跑车,从不休息。没活儿的时候吕侯就收拾一下轿车的内务和擦洗灰尘。吕侯每天中午只要是在开空车的时候,无论车开到什么地方,都是就近找个吃饭的地方,随便吃上点饭就继续找活。由于长期劳累过度,  相似文献   

8.
人『命』币     
几天前,政和县铁坪镇分管综治的许副镇长打电话给我:铁坪今年春笋是“大年”,笋客们每天下山都成群挤坐在运笋车的笋堆上,一路晃晃悠悠,看着让人心里打颤,能不能进山宣传一下?  相似文献   

9.
一天,我到工地去。有位基层领导对我发牢骚:“你们那些安技业务干部,工作不主动不深入,不是在办公室抄抄写写,就是到工地走马看花,怎么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近事故不断发生,也不抓紧采取措施……” 过了几天,我再到工地去。有个安技干部找我嘟嘟嚷嚷:“我们工地领导只抓生产,不管安全。开生产会、研究施工方案和设计交底,都不通知我们参加。有时我们找领导汇报安全情况,他也不理不睬。事故不断发生,他还满不在乎,我们搞安全工作可真难……” 两人的话,反映了我们单位安全管理上的一个问题—企业领导和安技干部互相埋怨。这个问题应该好好…  相似文献   

10.
事故(小小说)曾茂辉他找到领工员,很痛心地说:“那个事故是我出的。那天,我多睡了一会儿。我知道我已经接了班,不能再睡了,可是……”领工员说:“我知道。年轻人嘛,瞌睡是多些。这个事故你就不要再说了,好不好。”他听领工员这样说,就又找段长。,他觉得这件一...  相似文献   

11.
妻心如玉     
妻太小,不懂得人情世故。往往一些朋友相聚的场合,她会说一些石破天惊的话,使我骄傲且难堪,我只有悄悄拿出些幽默,替她解围,替自己解嘲。心里却说:“哦,我的小家伙!这话可不能在这儿说!”可妻子呢,仍得意洋洋地享受弄得我哭笑不得的乐趣。有时在街上,或是人多的地方,她还会无所顾忌地又笑又闹,像个小孩子满脸淘气,牵着我的衣服耍赖。见了喜欢的,手坚决地一指:“我要!”于是我必得陪起笑脸,或是摇头叹气,做不以为然状,愈发衬得她可爱。感谢妻子,因为她小。所以我时时拿出大丈夫的派头,宽厚且慈祥,充满成熟男人的勉力…  相似文献   

12.
从他那略带乡音的普通话中 ,能够听出他是东北人 ,心里就想到 ,如果去采访他一定会比较顺利。而后的过程就如同我想象的一样 ,东北男人的特点在刘树坤的身上予以十足地表现出来 :豪爽、豁达、痛快。采访是愉快的 ,就在这种愉快中我渐渐地了解到了许多我以前不知道的事情。为日后打下基础许多人都知道 ,年轻人好激动 ,在常人眼里往往是一件并不起眼儿的小事儿 ,但它能给年轻人的一生产生巨大的影响。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 ,这种情况似乎没改变 ,不过 4 0年前会表现得严重一些罢了。1958年高中快毕业时 ,刘树坤看了一部前苏联电影 ,影片是描写广…  相似文献   

13.
<正>有这样一群人,已到耄耋之年,本该安享晚年,却依然关注这份事业,保持着对这份事业的无比热忱……有这样一群人,无论入行多久,依旧初心不改,斗志昂扬……有这样一群人,虽是80后、90后,却懂得奉献,主动给自己找"麻烦"、找苦吃……而这样一群人,他们有着一个共同的身份——民防人,他们的付出只为"平时我们多付出,战时民众少流血"。  相似文献   

14.
在“两会”召开前夕,2000年3月1日在“中国国际防灾减灾设备、物品与服务展览会”召开之际,“中国减灾与经济发展(部长)论坛”隆重举行。中国国际贸易中心多功厅,坐无虚席,来自全国安全、减灾、环保界的200余名专家学者,认真地聆听了国土资源部、中国气象局、中国地震局、国家海洋局、国家煤炭工业局、国家环保总局、国家经贸委安全生产局七位领导的讲演。论坛由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秘书长许厚德研究员主持,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灾害防御协会会长李贵鲜致开幕词,他强调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国灾害防御协会和国务院有…  相似文献   

15.
编者按:当前我国安全减灾领域聚集着许多专家学者,为我国安会减灾事业默默地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本刊从这期开始将陆续介绍这些精英,宣传他们的突出贡献,宣传他们在理论研究上取得的进展。徐德蜀先生的职业什头衔有·堆:副秘书长、主编、主任、副主任、委员、兼职教授、硕士生指导教师、研究员但他最喜欢的头衔是人们称呼他:徐丁。无论年老的、年少的、本单位的、外单位的,只要有人找他,道一生声“徐万”,他定会满意地回答:哎,什么事找我?心灵的安慰徐德蜀先生说,对他个人发展起广重要作用的有几个人,第一个就是他的母亲。徐…  相似文献   

16.
有这样一则故事:有一个双目失明的老人在夜晚走路时,手里总是提着一盏明亮的灯笼,别人看了觉得很奇怪。就问他:“你自己看不见,为什么还要提灯笼走路呢?”老人满心欢喜地说:“这个道理很简单,我提灯笼并不是给自己照路,而是为他人着想,为他人提供光明。如此一来,别人也就容易看到我,不会误撞到我,这样就可以保护自己的安全,也等于帮助了他人。”  相似文献   

17.
警句谚语新编储英才甲:您会说话吗?乙:(不理解、不明白甲的意思,很生气的样子)诸位,您看有这样人吗?一上台先问别人会说话吗。咱别理他,今儿您就听我一个人说,我给大家表演一段单口相声。……甲:俗话说:“一头病驴能带坏一群好马”、“一颗老鼠屎能坏了一锅粥...  相似文献   

18.
西部开发建设的最终目的 ,就是要逐步摆脱西部当前的贫困状态 ,改善经济发展的条件和环境 ,提高西部地区人民的生活水平。西部减灾与西部脱贫有着什么样的关系呢 ?带着这个问题 ,我们走访了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秘书长许厚德。许秘书长介绍到 :新中国成立以来 ,开发西部的努力从来没有停止过。解放 50年来 ,国家的每个五年发展计划、“三线计划”特别是改革开放 2 0年来 ,对西部地区的投入都很大 ,而西部地区其自身发展变化也很快。但一次一次的努力 ,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西部落后贫困的面貌。与全国相比 ,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差距很大 ,经济相对…  相似文献   

19.
价值观似乎是在人们头脑中是看不见也摸不着的存在,但是价值观会影响行为,只要有行为就会带来结果。笔者想起一个小故事:一个人想去他的邻居家借醋,在借醋的路上他想起上次去邻居家借面,邻居竟然没有借给他,而邻居上次来他家借米他都给了,想到这里他越想越生气,于是走到邻居家门口他砰的一下踢开了邻居家的门,说了这样一句话:我才不借你们家醋呢!大家试想一下,邻居有没有借醋给他?显然没有!结合这个小故事,可以清晰地看到人的行为受自己的观念、意识所影响。  相似文献   

20.
“事儿妈”     
您乍一听这“事儿妈”的题目,还以为我讲的是哪位女同胞的事儿呢。说来也真不好意思,这是人家给我起的外号。咱这三十好几的大老爷们,却摊上了这么个雅号,您说我这心里头是个啥滋味? 不过,这也是事出有因。那是1986年,我从车间被调到了厂安全科,自打那时起,每天都要下现场巡回检查。咱这个人认死理,干什么都较真。在检查中,遇见违章的,不管他是男是女,是官是兵,照章处理,从不留情面。完了还给人家唠唠叨叨的侃上一通。比如说“你这样违章操作,不是等于自杀吗?”“哎,你一人出事故,全家跟着受苦,全车间、全厂都得跟着你受连累。”跟人家说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