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新农村建设中主要存在的生活污染、农业生产活动污染和农村第三产业带来的污染等一系列环境问题进行了分析。要实现新农村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共赢”,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环境保护建设就要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推进新农村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2.
本分析了公路建设所引起的环境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对策,只有公路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才能达到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同步发展。  相似文献   

3.
对新农村建设中主要存在的生活污染、农业生产活动污染和农村第三产业带来的污染等一系列环境问题进行了分析。要实现新农村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共赢”,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环境保护建设就要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推进新农村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我国今后15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宏伟目标。江泽民同志在十四届五中全会上,精辟论述了经济建设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强调指出:“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把可持续发展作为一项重大战略。要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到重要位置,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和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李鹏总理也多次强调,要加强环境、生态、资源保护,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经济建设、城乡建设与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的方针。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讲话,再次强调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要更新发展思路,摒弃长期以来那种以主要依靠增加投入,铺新摊子,追求数量为特征的发展模式,实现经济体制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江都市委、市政府围绕“经济要发展,环境要改善”这个总体目标,坚持经济建设、城乡建设、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的方针,全市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相得益彰,收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先后被评为全国农村综合实力百强县(市)、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县、全国生态农业试点县.特别是以小城镇建设为重点的环境建设步伐加快,受到省、市领导的一致好评.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工业布局与环境保护着眼,分析了南通市市老城区不合理的规划布局和建设而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阐述了经济建设和发展中的工业布局与环境污染关系提出了经济和发展中寻求一种非工程治理方法控制环境污染的途径和措施,从而为城市经济建设和发展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运城市环保局坚决贯彻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很好地结合起来的战略决策和“坚持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和同步发展的方针,利用改革开放的有利  相似文献   

8.
继去年党中央、国务院批准了我国环境与发展的十大对策,党的十四大把加强环境保护列为全党和全国人民90年代的十大任务之一的重大举措之后,今年召开的全国人大八届一次会议不仅强调了要坚持经济建设、城乡建设、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的方针,而且在全国人大增设了环境保护委员会,  相似文献   

9.
摘要:本文针对规划环境影响的内容,通过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特点的论述,概要的诠释了环境影响的重大性。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是一项科学性、综合性、预测性、规划性和实用性很强的工作,是坚持环境建设、经济建设的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共同发展,促进经济、环境、社会持续和谐发展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0.
环境规划是环境保护工作的核心,是环和各部门都在制定本地区和本部门的发展规划.要做到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和同步发展,就必须在制定发展规划的同时,制定环境规划.  相似文献   

11.
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强调,“经济建设、城乡建设、环境建设要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统一。”这是我国十余年来开展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经验,也是指导我国今后环境保护工作的一项基本原则。回顾天津市近些年来环境保护工作的坎坷历程,清楚地告诉我们:如果环境建设不能同经济建设和城市建设密切结合,  相似文献   

12.
正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成立三十周年了。看到当年我参与倡导创办的这个机构,经过几代人的接续努力,发展壮大为一个充满活力、成绩斐然的平台,我感到很高兴,向中心的同志们表示热烈的祝贺!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事业是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期起步的。到八十年代初期国家制定了"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相统一"的指导方针,把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结合和统一起来,应该说这是一个前瞻的思想。  相似文献   

13.
在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我国提出了“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的战略思想,主张把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解决于经济建设过程中,不走先建设后治理的弯路,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我国环境标准的制订也遵循着这一原  相似文献   

14.
通过大连市加强城市环境建设,促进城市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事例,阐述了大连市如何处理好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及在合调整城市布局,发展环保产业、建设生态城市等方面取得的成就。  相似文献   

15.
应复旦大学经济学院的邀请,上海市环境保护局局长陈江涛不久前去读校作了题为“论经济建设与环境建设同步协调发展”的学术报告。陈江涛局长着重就同步和协调发展反映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实践证明能够实现同步和协调发展;上海环境建设的战略思想;环境经济研究的重要性等四个方面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16.
中国根据自己的国情,把环境、资源、人口和发展作为一个彼此影响又彼此联系的整体,实施了社会经济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战略.国家宪法中明确规定:"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它公害"."国家保障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保护珍贵的动物和植物".80年代初,国家又明确提出,保护环境是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并作为各项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重要指导原则.在基本国策指导下,国家坚持经济建设、城乡建设、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和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相统一的方针,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7.
论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山东省环境监理干部培训中心甄宗行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发展指出了明确的方向,提出了新的奋斗目标。建议强调加强环境、生态、资源的保护...  相似文献   

18.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我国经济建设的规模和速度进一步加快,经济总量的增加加重了对环境的压力,在推动现代2化建设进程中,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基本内涵是一致的,发展蕴着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科学义每个层次是解决人们生存的最基本需求--温饱问题,第二个层次是建设美好的生活环境,解决人们高质量生活水平的要求,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资源消耗型。效益型转变是发展生产力、减缩贫困、创造综合效益长方式由  相似文献   

19.
《论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一书,是曲格平同志的新近著作,最近由海洋出版社出版。在1983年底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上,李鹏副总理在大会报告中提出了保护环境和经济发展同步发展的方针。一年多来,还没有人对同步发展的理论加以阐述,曲格平同志第一次从理论与实践上论证了这一问题,撰写了《论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的同步发展》的著作,对环境建设、经济建设、城  相似文献   

20.
林群慧  李晓亮 《环境保护》2013,41(11):44-46
我国当下污染形势呈现结构型、压缩型和复合型特征,发展问题与环境问题交织在一起,传统发展范式难以有效应对。为有效控制污染,改善环境质量,实现经济与环境同步发展,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五大领域协同推进、系统方法解决交织问题的思路,要求从文明进步新高度和民族复兴大背景来认识、通过"五位一体"总布局来协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