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书静 《安全》2010,31(4):39-39,41
变配电所中,酸性蓄电池组由蓄电池串联而成,以作为变配电所的直流电源。蓄电池的主要危险性在于,它在充电或放电过程中会析出相当能量的氢气,同时产生一定的热量。氢气和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气体混合物,且其爆炸的上、下限范围较大,因此蓄电池室具有较大的火灾、爆炸危险性。  相似文献   

2.
正近几年,铝制品被广泛应用于建筑涂料、汽车、塑料、印刷油墨、反光材料等领域。作为装饰性颜料,可使被涂装的物品绚丽多彩,具有明亮的金属光泽和金属闪光效果。铝粉由于具有一般金属颜料所没有的特性,即铝粉具有银白色光泽,一般金属在粉末状时的颜色多为黑色,作为反光反射层,铝粉在蒸镀、溅镀等领域被广泛应用。但是铝性质活泼,尤其是微细铝粉遇水会快速发生反应释放出氢气和热量,非常危险。最近几年经常见有铝粉自燃、爆炸的事故发生,也有消防处置不当而导致的二次爆炸事故。  相似文献   

3.
金属钠(Na)是硷金属元素之一,呈银白色,轻软而有延展性,在空气中极易氧化,在常温时为蜡状,低温时则变脆,平时贮存于石油或其它不含有游离氧与水分的液体中。 金属钠遇水会发生化学性爆炸,这是因为水分子是由一个氢离子和一个氢氧离子结合而成,金属钠遇水后将自己代替氢离子,与氢氧离子结合,生成氢氧化钠。氢离子一对对的结合变成氢气,从水中分解出来。由于金属钠与水作用时产生很大的热量,这个热量足以使氢气温度升高,达到其燃点,将氢气引燃。当析出的氢气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气体时,便产生爆炸。 最近北京某化工厂,在生产过程中连续发生…  相似文献   

4.
为了减少湿式除尘系统发生氢气爆炸事故的可能性,提出通过抑制湿式除尘系统中铝粉与水反应的方法来从本质上加以控制。选取木质素磺酸钙为抑制剂,利用研发的金属粉与水反应产生氢气测试仪进行氢气抑制实验,得出不同浓度木质素磺酸钙溶液随时间变化的抑氢曲线,表明木质素磺酸钙能较好地抑制铝粉和水反应产生氢气。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FTIR)对铝粉与木质素磺酸钙溶液反应后的产物进行表征,研究木质素磺酸钙的抑制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可以将木质素磺酸钙应用到铝制品抛光打磨场所的湿式除尘系统中,从而降低氢气爆炸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5.
化学物质的自燃 在化学物质中,有些物质的自燃点很低,能够在低温下自燃。能够低温自燃的化学物质,大体上可分为三类: (1)遇空气能自燃的,有黄磷、磷化氢、铝粉,炭黑等。这类物质发生自燃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它们与空气中的氧发生剧烈的氧化反映,放出大量的热,将物质加热到自燃点而燃烧。因此,为了防止这类物质发生火灾,通常是将它们与空气隔绝。 (2)与水作用能发生自燃的,有钾、钠、电石、磷化钙、保险粉等。这类物质发生自燃的原因,主要是它们能与水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产生大量的热,将析出的可燃气体加热到自燃点而发生燃烧。因此,凡是遇水…  相似文献   

6.
为了促进我国的爆炸安全研究工作更深入发展,本文列出了利用爆炸激波管技术测定氢气、汽油、铝粉等可爆性物质的爆炸特性。研究表明:这些可爆性物质在一定条件都能形成破坏力极大的爆轰现象。实验确定了氢、汽油和氧混合物的可爆(轰)极限、可燃性极限、混合物临界初始压力等爆炸临界条件。控制可爆性物质的初始条件不超过其爆炸临界条件,能够防止爆轰或爆燃现象发生;添加不参加反应的物质(如氩气、氮气、水蒸汽等)能够使已达到爆炸条件的混合物阻爆。本文的数据可供有关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混合金属粉尘爆炸危险性及与单一粉体爆炸特性差异,确保车间安全生产,采用粉尘云点火能量测试系统对车间混合金属粉尘及铝粉最小点火能量在不同影响因素下的变化规律及2种粉尘火焰变化特征进行测试。研究结果表明:混合金属粉尘和铝粉最小点火能量在一定范围内(38~96 μm)与粒径呈正相关性,当混合金属粉尘粒径大于75 μm时,所需最小点火能量大于1 000 mJ,其爆炸敏感性迅速降低,此时铝粉仍有较强爆炸敏感性;2种粉尘最小点火能量随质量浓度增加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最小点火能分别为295,15 mJ,对应的敏感质量浓度为600,1 000 g/m3,混合金属粉尘在质量浓度为500~700 g/m3时具有较大爆炸危险性;同铝粉相比,混合金属粉尘点火能量更高、火焰燃烧时间更短、火焰高度更低、爆炸剧烈程度更弱。  相似文献   

8.
铝粉对含铝炸药水中爆炸能量输出特性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铝粉在火炸药、烟火等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了解对含铝炸药能量特性的影响对于正确使用该原材料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该文利用水中爆炸的方法,对由不同规格的铝粉与钝化黑索今混制而成的含铝炸药的能量输出特性进行了研究。发现在铝粉的规格参数(形状、活性、粒度等)中,铝粉的形状对含铝炸药的能量水平影响最大,而活性及粒度的影响较小。其中,活性的影响又稍大于粒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1 引言 Nomex纤维是美国杜邦公司于20世纪60年代末发明并工业化生产的间位芳香族聚酰胺纤维。其最初是作为高科技高性能纤维被应用于航空航天等尖端领域,如今年产量已逾20000t,其优异的阻燃耐高温性、良好的尺寸稳定性、较好的机械性能及可纺性能等令人瞩目。而Nomex ⅢA是由93%的Nomex纤维、5%Kevlar和2%的P-140导电纤维的混合而成的,其  相似文献   

10.
铝粉对含铝炸药水中爆炸能量输出特性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铝粉在火炸药、烟火等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了解对含铝炸药能量特性的影响对于正确使用该原材料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该利用水中爆炸的方法。对由不同规格的铝粉与钝化黑索今混制而成的含铝炸药的能量输出特性进行了研究。发现在铝粉的规格参数(形状、活性、粒度等)中,铝粉的形状对含铝炸药的能量水平影响最大,而活性及粒度的影响较小。其中,活性的影响又稍大于粒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弯管对铝粉爆炸及二次爆炸传播和后果的影响,基于实验室粉尘爆炸及抑爆系统,测试并分析粉尘爆炸及其抑爆的关键参数。利用弯管中丙烷爆炸产生的激波引起铝粉二次扬尘爆炸,并针对铝粉二次爆炸进行抑爆测试。结果表明:激波吹起的铝粉引起的二次爆炸压力明显高于纯丙烷,铝粉质量浓度为500 g/m3时粉尘爆炸压力最高,加入抑爆剂后,粉尘爆炸的火焰传播时间及火焰强度明显减小,且磷酸二氢铵的抑爆效果优于碳酸钙,爆炸压力随着抑爆剂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加入质量分数为10%的磷酸二氢铵能完全抑爆。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点火延迟时间、喷尘压力、粉尘浓度和铝粉粒径对铝粉最小点火能的影响,本文利用1.2L哈特曼管实验装置对200~500目的铝粉最小点火能进行测试,得出结论如下:实验测得铝粉最小点火能为38.6~48.9m J,最佳喷粉压力为110k Pa、粉尘敏感浓度为750 g/m~3;根据拟合函数求得铝粉最佳喷尘压力为104k Pa,铝粉敏感浓度为758 g/m~3。试验数据和拟合数据接近,试验可靠。铝粉最小点火能随着点火延迟时间、喷粉压力、粉尘浓度的增大先降低后增大;铝粉最小点火能随着粒径的减少而减小。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铝粉超细化后对烟火药剂性能的影响,将普通铝粉和纳米铝粉分别与氯酸钾、硫黄粉按照零氧平衡的同一配比(17%Al+63%KClO3+20%S)配制成烟火药剂,分别用0#样品和1#样品表示。用ARC、WL-1型落锤仪和MGY-1型摆式摩擦感度仪等试验装置从热安全性、撞击感度和摩擦感度等方面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与含普通铝粉的0#样品相比,含纳米铝粉的1#烟火药剂热分解的初始反应温度明显降低(118.67℃<123.3℃),反应到达最大温升速率所需的时间明显延长(4.94min>0.13 min),反应所能达到的最高压力明显降低(2.77 MPa/g<3.14 MPa/g),反应动力学因子明显降低(361.85 kJ/mol<409.41 kJ/mol),撞击感度明显下降(12%<100%)。这说明铝粉粒径对药剂的性能有一定的影响。纳米铝粉的加入在加速烟火药剂反应进程的同时,可有效降低其反应的激烈程度、压力危险性和撞击危险性,即铝粉超细化后可以有效改善烟火药剂的性能,提高其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氢气爆炸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研究、总结了氢气与空气(氢气与氧气)的混合物的爆炸特性.即氢气在空气中,在比较低燃烧界限的情况下,只有向上的传播和非常少的超压可以观测得到.正因为氢气的这种特性,将氢应用于科技将极大地推进社会进步,氢燃料将成为一种主要的能源.然而,氢技术应用的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氢使用的安全性.所以,必须掌握实际使用时氢气燃烧的性能.本文在日本过去十年实验数据的基础上,通过实验研究了氢气与空气混合物的燃点.研究了氢气、氧气混合物经氮气稀释后,按化学当量比例将不同浓度的氢气与空气进行混合,并得出了低温下的爆炸压力特性.随后,分别讨论了在初始压力下一致的情况下,试管直径相同的状况下,氢气与空气混合浓度相同的情况下,这三种爆轰传播限制之间的关系.得出了在空气中直接点燃的发生爆轰的最小试管直径,最小的装药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爆轰危险性分级.最后,文章概括比较了氢与其他燃料的燃烧特性,评估了氢气燃烧过程中的危险与安全因素.  相似文献   

15.
煤气化技术作为煤炭深度加工、转化利用的先导技术,是目前国内洁净煤技术优先发展的领域之一,而煤气化炉是煤气化技术的关键设备,其作用是以白煤和焦炭等固体块状燃料为原料,当空气或氧气与蒸汽等气化剂在炉内通过固定燃料层时,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把煤炭转化为含有氢气和一氧化碳的合成气。这种清洁的合成气可用于生产化肥、化工产品、氢气和合成天然气的原料,也可以用于生产城市煤气、炼钢还原剂,或用于电厂联合循环发电。大连冰山集团金州重型机器有限公司近日制造出国内目前最大的煤气化炉,该炉结构紧凑、制造难度大、技术复杂,实行封闭运行,热量散失小,不污染环境,从而能实现煤炭的高效清洁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16.
环球浏览器     
<正>新涂料可为建筑降温在美国,建筑耗能中约有15%用于空调降温。美国斯坦福大学博士阿斯沃斯·罗曼,发明了一种无需压缩机和空调等动力,便能使建筑排热降温的多层涂料,工作原理是"卸载"建筑内的热量,同时反射阳光。这种材料由4层二氧化硅和3层二氧化铪交织而成,每层厚度都精确界定,从13到688纳米不等,最下面的银质层(200纳米厚)相当于镜子,可反射照到建筑上的97%的阳光,减少进入建筑的热量。这种材料还可将建筑物内部的热量以特定频率辐射至太空,外太空非常冷,且空间巨大,可作为地球排放热量的接收池。户外实验显示,新材料与周围环境热导连接起来,能使周遭环境冷却不少。不过,要将发明变为实用装置还要走很长的路。罗曼正研究用便宜的二氧化钛替代昂贵的二氧化铪。生产还需从实验室走向工业规模。  相似文献   

17.
冉难  蒋勇  邱榕  任星宇 《火灾科学》2015,24(3):119-128
通过对不同混合比率的乙醇/氢气/空气燃烧特性进行数值模拟,研究氢气添加量对点火延迟时间、层流燃烧速度、火焰厚度、化学反应滞留时间及组分分布情况的影响。研究发现一定程度上氢气添加量的增加能够缩短混合气体的点火延迟时间,并且氢气对点火延迟时间的影响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减小。随着混合比率的增大,层流燃烧速度增大,并且在混合比率大于0.4时显著增大。火焰厚度及化学反应滞留时间随氢气增加而逐渐减小。此外,进一步分析组分分布情况得知氢气添加使火焰中H*、O*、OH*自由基摩尔分数峰值增大,并且H+O+OH摩尔分数峰值与层流燃烧速度存在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受限空间内甲烷-氢气-空气混合气体爆炸特性参数分布规律,在20 L球形压力容器装置内开展甲烷-氢气-空气混合气体爆炸实验,探究掺氢比变化对当量比为1的甲烷-氢气-空气混合气体爆炸过程的影响;运用Fluent数值模拟软件,采用标准k-ε湍流模型,结合层流有限速率燃烧模型,探究混合气体爆炸过程中燃烧特性(爆炸温度、压力、密度等)与反应时间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爆炸过程中,添加一定氢气时爆炸压力峰值、爆炸压力上升速率峰值增大,而到达峰值时间缩短;反应初期,中心点火处密度下降,反应釜各处密度持续上升;距离点火点越远,密度变化越大,反应釜中压力分布基本相同。研究结果可为甲烷-氢气-空气混合燃料的安全使用提供相关参考。  相似文献   

19.
引言 氯化氢是通过氯气与氢气在合成炉内燃烧台成,再经过水吸收制成不同浓度的盐酸产品。氯化氢合成的生产装置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接触腐蚀性化学物品的特点。氢气是易燃、易爆气体,极易自燃,在800℃以上或点火时则放出青白色火焰,发生猛烈爆炸而生成水,因而安全要求是很高的。氢气和空气混合气的爆炸区间为含氢量在4.1%~  相似文献   

20.
粉尘爆炸是面粉加工业的一大危害。面粉粉尘,是原料在加工过程中受动力的影响而悬浮在空气中的粉尘。由于它是一种可燃性物质,研磨成细小颗粒后,表面积增大,当它与氧气均匀混合,达到一定的浓度后,遇有火种,就会强烈燃烧、迅速蔓延。由于燃烧的气体和热量不能很快消散而又有效的传播给附近的粉尘,使这些粉尘也迅速燃烧起来。随着温度不断的升高,导致局部压力越来越高,就发生了爆炸。此过程是在瞬间连续不断进行的。 面粉粉尘爆炸要具备三个要素:一是粉尘达到一定浓度。一般面粉粉尘爆炸浓度下限为9.7克/立方米。二是有足够的氧气,即粉尘与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