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从家庭方面讲,关于环保知识人们又了解多少,观念上又重视多少呢?尤其是农村家庭。我采访了很多人,他们都觉得太忙,没有闲暇关心这些。谈到环保,人们表现的也很茫然,当然他们也知道沙尘暴、也知道水灾、台风和旱情,但成因就不得而知了。具体到人们的生活,什么节约水电、废物利用、垃圾的分类回收,农村人尤其是那些围着锅台转的主妇们,根本不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因此,我认为,环保教育不在于向家庭普及些什么,如何普及才是最重要的!孩子,是纽带,是让环保走进家庭的一条有效途径。但是,让环保走进家庭,不能像布置语文作业,…  相似文献   

2.
漫画见环保     
人们常常用严肃的演讲、电影、记录片等来告戒世人要注重环保,其实宣传环保也可以用轻松的漫画形式呈现,让人在欣赏作画者的巧思之余也能反思环保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郭菁 《环境教育》2009,(5):48-51
在现实生活中,说到保护环境、节能减排,人人都会觉得它重要,但在实际的生活当中,人们却又不知如何为节能减排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因此,从本期开始绿色社区栏目以”节能减排进社区“为主题;以提高社区和家庭的环保意识、普及社区和家庭节能减排知识为目的,进行系列报道,让每一位公民都知道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做到节能减排。众人拾柴火焰高,如果每一位公民都能担负起节能环保的义务;每一个家庭都能自觉地形成节能环保的生活方式……我们相信我们的生活会更加和谐、更加美好!  相似文献   

4.
蓝楠 《绿色视野》2010,(9):40-43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对电子产品的环保要求也越来越高,由电子垃圾造成的对生态环境和人们生命健康安全的不利影响已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各种法规条例正在世界各地悄然产生,在规范电子产品生产行业的同时,也成了突破电子垃圾污染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正>沈阳二中环保研究会成立以来,通过广泛开展实践活动,有效地将学校环境教育辐射到各个家庭、社会,不仅使二中校园形成了良好的"绿色"氛围,也为社会树立了一面环保旗帜。沈阳二中环保研究会是辽宁省第一个中学生研究环保问题的课外活动组织,是校内外最活跃的学生团体。这支活跃的学生环保队伍近年来积极开展环保活动,在倡导环保意识、传播环保思想、开展环保活动中,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沈阳二中环保研究会是沈阳市环保局宣教中心树立  相似文献   

6.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人们环境保护意识和自我保健意识的不断增强,对家庭蚊、虫、蟑螂等的驱赶和杀死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相对来说,对人类有一定毒害和残留的DDV等杀虫剂在家庭杀虫中的应用已基本被淘汰.而各种新型的气雾杀虫剂却不断问世,这种杀虫剂一般选用高效微毒广谱杀虫的除虫菊酯,如生物丙烯酯、二氯苯醚菊酯等直接与有关填料混合而成.这种新型杀虫剂的问世克服了以往一般杀虫剂低效、有毒、残留等的缺点,因而,目前在我国也得到了普遍应用,如市售的雷达必扑等气雾杀虫剂.  相似文献   

7.
正培养孩子从小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等意识是我们教育工作的职责也是对教育工作者的一种挑战。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如何通过建立整合的、开放的、有效地课程体系,如何形成家园社区合力有效的开展幼儿环保启蒙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家园合力共建环保教育课程幼儿园环保教育课程,一方面注重幼儿认知、情感、行为的和谐发展,注重幼儿园与家庭社区资源的有机整合;另一方面,加强幼儿的实践体验活动,让幼儿在与环境、  相似文献   

8.
倪璧芬 《环境教育》2000,(2):20-20,22
环境教育是一项长期性的社会工程 ,为了进一步巩固和扩大我校环境教育的成果 ,发挥学校在环境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我们开展了“让绿色行动进入家庭走向社会”的活动 ,通过学生带动家庭、通过学校影响社区 ,使绿色行动进入千家万户 ,为促进我市环境保护上一个新的台阶作出贡献。绿色行动进入家庭学生是家庭中有重要影响的成员 ,我们利用学生与家庭、学校的密切联系 ,通过学生将环保行为带入家庭 ,与家庭成员一起实施家庭环保计划 ,使每个学生家庭的日常生活和行为更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 ,减少生活污染 ,改善环境质量。我们在对学生进…  相似文献   

9.
牡蛎口感好、营养价值高,深受人们喜爱,在中国有着巨大的生产和消费市场。但由于养殖户和商家等对牡蛎壳的不当处理,使得牡蛎壳对空气、水等造成污染,对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对牡蛎壳在浪费资源、侵占土地和海洋资源、产生有害物质等方面出现的污染现象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主要是由于人们的环保意识薄弱,成本、技术等因素导致污染,通过探讨提出解决牡蛎壳污染需要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取得政府的支持和充分使牡蛎壳资源最大化等建议。  相似文献   

10.
正相对于传统的环保行动和理念,环境正义的意义在于,把对于荒野、自然、濒危物种等的关怀,拉回到了社区、家庭和个人身边。历史必然轨道上的一次偶然历史似乎总是沿着必然的轨道,在无数个偶然中穿行。30多年前,美国一个不起眼的地方发生的抗议,成为后来辐射全国进而影响全球的一个运动的开端,并且引发了人们在政治、社会、生态和哲学方面的讨  相似文献   

11.
在经过了几年甚至十几年的默默耕耘之后,中国的环保NGO正在进入一个“集体收获期”。人们能明显地感觉到,在过去短短一年时间里,环保NGO的声音变大了,形象清晰了,获奖的次数和人数也增多了。一些环保NGO的会长、主  相似文献   

12.
正活动进社区在上海,越来越多的普通市民意识到,环境问题不仅是政府和社会的责任,也与每个公民的生活及切身利益息息相关。从一个个环保公益达人的个人坚持,到一个个环保社团的悄然兴起,"环境保护,人人有责"的口号日渐化为实实在在的长效行动。越来越多的市民争当"环保公民"、争创"环保家庭",在各项环保事务的参与中,积极主动践行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3.
夏光 《环境教育》2007,(10):33-36
近两年来,山西在环境保护方面实施了强大的行动,力度之大,反应之强烈,震动了全省和全国,被人们称为"环保风暴"、"环保新政"。现在,这场环保新政已初步显现效果,全省污染物排放总量开始下降,很多城市退出全国最严重污染城市行列,全省产业结构开始得到改善,新的发展格局初露端倪。山西的变化是当前全国环境保护的一个缩影,山西的未来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全国的前景,因此,发生在山西的环保新政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山西为什么会发生这样一场风暴?它对山西和全国有什么意义?环保新政的前景将会怎样?这些问题对全国都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和代表性。  相似文献   

14.
黄坤富 《环境教育》2013,(12):29-30
中江县环保局注重环保宣传教育,坚持教育为先抓环保,以人为本治污染,从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树立环保理念入手,在提升人们的环保意识上狠下工夫,促进了环保工作的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15.
简讯     
为纪念“六·五”世界环境日,由青海省环保局、省妇联、共青团青海省委联合主办的第二届“环保杯”青年演讲赛于6月3日在西宁结束.来自工矿企业、大专院校、机关的200多名青年参加了听讲.这次活动以“一个地球,一个家庭”为主题,通过具体的事例、生动的语言陈述着环境保护事业在促进经济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以及环境保护与人类家庭休戚相关的关系.青海省制胶总公司陈茜的“环境保护与轻胶事业”、西宁钢厂何建华的“环保与家庭”、西宁钢厂家海丽的“请给我们一个温馨的家”等演讲,紧密结合本企业的实际,反映了这些企业正确处理环保与企业  相似文献   

16.
吴宇 《环境教育》2008,(7):78-78
在中国,随着经济的突飞猛进,GDP的增长,“健康”、“绿色环保”也越来越得到了人们的重视,绿色印刷也成为了保证我们健康生活的其中一部分。印刷业日新月异的不断发展,绚丽多彩的印刷品在给人类带来文明的同时,也造成了环境污染,减少或完全消除印刷对环境的污染,使印刷变为绿色环保印刷,将成为今后一代甚至几代印刷人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7.
张玲 《环境教育》2005,(1):33-34
幼儿是二十一世纪的主人,逐步树立热爱环境、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绿色明意识.既是现代儿童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也是历史和社会赋予他们的义务和责任。要使幼儿从小树立环保意识.具有良好的环保行为,必须做到教育空间的“三位一体”.即幼儿园、家庭、社会的三位一体。形成幼儿园启发家庭,家庭影响社会,社会又潜移默化作用于幼儿园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8.
正让环境教育进校园、进课堂、进家庭,需要不断创新形式,环境教育小记者活动激发了师生开展环境教育的热情,由此也带来了环境教育新气象。桂林市桥头小学通过多年探索,秉持人人是环境教育的实施者,时时是环境教育的进行时,事事是环境教育的小载体的理念,开展了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环保活动,把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环保责任感和环保行为的目标落到实处。学校为调动学生参加环境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学生的  相似文献   

19.
李婷 《绿色视野》2009,(10):47-48
近年来,家居是否环保成为消费者最为担心和不安的问题。甲醛超标、室内空气质量不达标等问题给人们身心健康造成的危害频频见诸各大媒体。在人们环保意识越来越高的今天,“绿色环保”的概念成为家居潮流中不变的主题。面对市场上打着“环保”招牌的各式家具,消费者对于环保家具中的“门道”又有多少了解?  相似文献   

20.
晒太阳     
一到冬天,太阳就成了上好的东西。所谓上好,是说对于缺薪少炭的人们,它成为一种干净、健康、环保而且免费的燃料。由于人类的成长,有史以来就是在阳光的不可缺少的参与下才得以完成的,所以人对阳光的依赖无所不在,对阳光、太阳的崇拜,也弥散于生活在各方土地上的人群中。在物质不甚丰厚的年代,或物质不够丰富的社会中,冬季的严寒是难以抵御的,于是人们自然而然就期待起了太阳,期待起了阳光,虽然那时人们还没有自觉的环保意识。太阳终于从阴云密布的天空中放射出了它的光芒,人们不约而同、迫不及待地用不同的方式晒起了太阳。阳光照射在人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