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丁莞歆 《环境保护》2006,(12):76-78
为期一个月的2006德国世界杯已经开赛,期间来自世界各地的数百万球迷汇聚在德国的12个美丽城市,用他们的感官和心灵来充分体味这场足球的饕餮盛宴.然而他们的到来,不仅使东道主德国迎来了滚滚财源,也让这个有"绿色国度"之称的国家背上了沉重的环境负担.  相似文献   

2.
高芳 《世界环境》2022,(1):90-91
"从摇篮到摇篮"协会(Cradle to Cradle NGO)是位于德国柏林的一家非政府组织,该组织在欧盟和德国积极推广"从摇篮到摇篮"理念,鼓励各政府、民间组织和公众重新思考并重新设计社会的协调运作系统."从摇篮到摇篮"理念认为通过对建筑和其他各类工业产品所用的原料和化学品的重新选择和设计,以求达到从线性转化到循环...  相似文献   

3.
据报载,即使像鸡蛋这样小的产品,德国人也一点不马虎。德国市场上销售的鸡蛋通常用硬纸盒包装,见不到散装的。最令人惊讶的是,盒里每一只鸡蛋都有说明“身份”的红色编码。例如,“2-NL-4315402”。这组编码很有讲究:其中第一个数字必定是0、1、2、3当中的一个,用来表示产蛋母鸡不同的饲养方式。  相似文献   

4.
<正>文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李嘉诚说:"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生命。"人生亦如是,从外打破是压力,从内打破是成长。要求:1.必须符合文体要求;2.角度自选;3.立意自定;4.标题自拟;5.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6.不得抄袭,不得套作。材料解读这则材料蕴含着一组对比:从外打破是食物(压力),从内打破是生命(成长)。"鸡蛋"显然比喻人(或集体、国家),那么"蛋壳"比喻的是成长需要突破的事物,  相似文献   

5.
正欧盟委员会分别于2014年和2015年通过了欧洲零废弃计划、循环经济行动计划,指出应通过循环经济建设尽可能长时间地保持产品附加值和消除浪费,并提出了有助于促进欧洲向循环经济转型、提高全球竞争力、促进可持续经济增长和创造新就业机会的措施。在欧盟"零废弃"战略的总体框架下,法国、德国分别在国家、城市层面系统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其具体  相似文献   

6.
"以人为本"无疑是当今最"火爆"的词汇之一了,大到治国安邦,小到日常生活,行行业业、方方面面无一不在频繁使用.笔者是一个职业安全工作者,日常工作更是须臾离不开这一词汇,因而对它产生了强烈兴趣.  相似文献   

7.
周末,在一次工友聚会上,不知谁说起了"违章操作"这个话题. 有人说:"违章操作肯定要出问题!" 有人反驳说:"违章操作不一定会出问题,我上次巡检时开错了一个阀门,不也没事?"他还举了班里另外一个例子,说违章操作只要及时纠正,照样不会出事情.  相似文献   

8.
许家和 《环境》2002,(8):26-26
"地灵人杰"是个古老的成语.<汉语成语词典>作如此解释:旧时认为山川秀丽的地方有灵秀之气,能产生杰出的人才.清代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十四回:"可见地灵人杰,何地无才?"也作"人杰地灵".  相似文献   

9.
人看到了世界,于是就有了刘世界的看法.史前原始猎人、圣经人物、希腊人、罗马人和古代中国人,他们都有自己的世界观.在数百年前的启蒙时代,德国哲学家苦思冥想后,承认"世界"应该是唯一的,但不同人对它的见解不同.人在传统文化熏陶下从出生到成年 将感知到的纳入认知和响应体系之中,形成对"世界的看法" 这也就是德国哲学正式提出的所谓"世界观".  相似文献   

10.
曾听人讲过这样一则笑话,说某一时期臭虫成灾,人们苦于无根治良方.一个卖治臭虫药的向顾客保证,他的药有神效,劝人一试.但有一条,他的药是密封在纸包里的,买者必须回家拆封,否则便不灵验.买药者半信半疑,抱着姑且一试的心理,回家拆包一看,原来其中只有一张纸片上写"勤拿"二字.开始以为是上了买药人的当,但仔细想来,这"勤拿"二字,实在不失为"济世"的良方.只要"勤拿"的速度超过了臭虫的繁殖速度,终有一天能把臭虫拿净的.  相似文献   

11.
"以人为本"无疑是时下使用频率最高的安全词汇之一.之所以如此"火爆",自然与当前安全管理理念的转变密切相关.但是,"以人为本"究为何物?至今尚无一个完整、准确的定义.包括一些职业安全工作者在内的大多数人,对它的理解也仅限于减少和杜绝事故发生,最大限度地保护人的生命安全.其实,这种理解十分狭义和肤浅,并未理解其完整内涵和全部精髓,故有必要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2.
都说,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要挤总还是有的,而对于有些人来说,很多东西也都像海绵里的水,要"剪"总还是有的.很多看似已经用完的物品,经过这些人的"温柔"一刀,竟然又能产生很多惊喜.因为他们最常用的办法便是"剪",所以这些绿色时尚人士有了一个共同的名字--"剪剪族".时下流行的减碳生活,对他们来说,更像是"剪"碳生活.  相似文献   

13.
范小克 《环境》2008,(3):16-18
循环经济的概念非常容易被庸俗化到"什么都可以装".这是由于,拘泥于对西方循环经济理论的诠释,致使我们的理论既严重滞后、又过于超前.我国许多比较"土"的"工业循环经济"项目并不一定需要特别高深的技术和特殊的外部环境支撑,即可做到在"变废为宝"的同时提升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振耳 《环境》2008,(3):3
如果要评选近期网上最热门的关键词,估计"艳照门"会高居榜首.人们大骂几位涉事明星,原因不在于照片多么龌龊,而在于"偶像"们欺骗了公众的信任.从这种意义上说,公众其实是最大的受害者,因此,陈冠希等出来向公众道歉,这是必然的.  相似文献   

15.
基层管理中免不了遇到好"顶牛"的职工,处理不妥,影响同事间的感情,影响队伍团结,影响整体工作的开展.实践告诉我们,对等好"顶牛"的职工要运用让"牛"、解"牛"、牵"牛"这三招.  相似文献   

16.
从"环境换取增长"到"环境优化增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夏光 《环境保护》2006,(4):33-36
从"十一五"开始,我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将发生较大的变化,即从"环境换取增长"的阶段转向"环境优化增长"的阶段.所谓环境优化增长,就是指把环境保护作为一种手段,使之改善和促进经济增长,从而达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双重目标.一旦环境优化增长的理念得到认可,"国家意志"在环境保护上的表现就会与以往大不相同--将从根本上改变目前环境保护的从属、滞后、补救性质的地位,上升到主动、优先、预防的地位.因此,与时俱进地认识环境与经济的关系,充分揭示环境保护对于经济发展的意义和贡献,是我们当前应该认真做的一项工作.  相似文献   

17.
"海恩法则"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德国人以严谨著称,帕布斯·海恩就是其中的代表。而海恩的严谨,首先会让我们想到“海恩法则”。  相似文献   

18.
李凤娇 《环境》2008,(3):68-69
地球史上曾有过多次将生命毁于一旦的自然灾变,人们预言的"世界末日"有很多种版本,它们到底有什么依据?科学家排出了"世界末日"可能性排行榜.  相似文献   

19.
《环境保护》2007,(23):7-20
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和《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发[2005]39号)编制本规划.本规划是国家"十一五"规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阐明"十一五"期间国家在环境保护领域的目标、任务、投资重点和政策措施,重眯明确各级人民政府及环境保护部门的责任和任务,同时引导企业、动员社会共同参与.努力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相似文献   

20.
阿珠 《环境》2008,(5):3
国外留学生王千源被指与藏独势力为伍,被公众唾为"汉奸王";广州女模谭静高楼裸死,谭静案一时间又成为广为流传的"罗生门"……最近挑战人们思考判断能力的事件,似乎一下子全都挤进了大家的视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