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综采工作面粉尘污染状况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FC-4型粉尘采样仪器对综采工作面在顺风割煤、逆风割煤、移架以及放顶煤四种不同工作条件下进行粉尘浓度测定,分析粉尘在不同工作条件下造成工作面污染的基本规律,得出采煤机割煤是工作面粉尘的第一大来源,最大粉尘浓度可达890mg/m3,移架是综采工作面粉尘的第二大来源,放煤的高度和次数对工作面的污染有很大影响.同时,指出采取综合的粉尘防治措施才是降低工作污染程度的最佳办法.  相似文献   

2.
用FC-4型粉尘采样仪器对综采工作面在顺风割煤、逆风割煤、移架以及放顶煤四种不同工作条件下进行粉尘浓度测定,分析粉尘在不同工作条件下造成工作面污染的基本规律,得出采煤机割煤是工作面粉尘的第一大来源,最大粉尘浓度可达890mg/m^3,移架是综采工作面粉尘的第二大来源,放煤的高度和次数对工作面的污染有很大影响。同时,指出采取综合的粉尘防治措施才是降低工作污染程度的最佳办法。  相似文献   

3.
为降低综采工作面空气粉尘浓度,减小粉尘对矿工及设备的危害,在西山煤田3号煤层开展煤层注水试验。通过测量固定测点粉尘的质量浓度及分散度,分析煤层注水的效果及其对综采工作面粉尘浓度和粒径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煤层单孔设计注水量440 m~3条件下,煤层内在水含量平均增加1.02%,外在水含量平均增加了2.21%;注水后煤尘粒径分布范围变窄,平均粒径减小,整个工作面空气中全尘浓度平均降低28%,呼尘浓度平均降低32%。  相似文献   

4.
粉尘是煤矿最严重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多年来通过推广以湿式作业为主的综合防尘措施,作业场所粉尘浓度大幅下降,尘肺病发病情况得到一定遏制.但目前绝大多数煤矿采掘工作面粉尘浓度仍然超过国家职业卫生标准,严重地威胁着煤矿工人的身体健康.根据对某煤矿安全监察办事处辖区内75个煤矿150个采掘工作面粉尘监测结果显示,采煤工作面呼吸性粉尘浓度平均8.4mg/m3,最高浓度982 mg/m3,样品合格率仅23.7%;掘进工作面呼吸性粉尘浓度平均5.3 mg/m3,最高浓度55.1 mg/m3,样品合格率为45.5%.(评价标准为GB 16225-1996,GB 16248-1996).  相似文献   

5.
在岩石掘进过程中,凿岩、放炮和装碴三项工作中可产生大量矽尘,而矽尘又是造成矽肺病的根本原因。解放后,在党的关怀和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指引下,全国不少矿山的降尘工作都取得了很大成绩。北京矿务局所属各矿岩石掘进工作面的粉尘浓度也曾大幅度下降,但是在放炮后所产生的高浓度粉尘,却一直没有得到解决。为了保护工人的身体健康,我们在北京矿务局和门头沟煤矿党委的领导下,会同北京矿务局、北京矿务局门头沟煤矿、北京矿务局职工医院等单位,采取工人、干部、技术人员三结合的方式,在门头沟煤矿井下对岩石掘进放炮后的快速降尘技术措…  相似文献   

6.
荆襄矿务局刘冲磷矿认真贯彻执行《矿山安全条例》,把党和国家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的精神落到实处,切实搞好井巷及井下各工作面的粉尘监测,粉尘合格率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矿山和地质队的刻槽取样仍是手工操作。这种落后的生产方式,劳动强度大,工效低,工作环境粉尘浓度大,不适应加快勘探步伐的要求。从我队几个矿区采样工作面的测尘数据来看,粉尘浓度常达11mg/m~3(在有机械通风的情况下),有时达到35mg/m~3,远远超过国家关于坑内(井下)空气中粉尘浓度的卫生标准。又从浙江省几个地质队采样工人接触粉尘后的矽肺发病率来看,短则一两年,长则五年、十年,大部分成为疑似矽肺和一、二期矽肺病患者,1970年前参加采样工作的工人,几乎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煤矿掘进工作面采样时刻对滤膜称重法测量长距离巷道粉尘运移情况的影响,结合有限元分析方法提出延时采样法。首先分析粉尘颗粒沿巷道径向的运动模型,然后估算粉尘在巷道中运移所需的时间,制定粉尘质量浓度测量方案,并在煤矿巷道实地测量。结果表明:延时采样法得到不同时间、不同位置和不同作业工况下相同批次粉尘的运移分布情况,而多点同步采样法的不同起始时间的测试结果稳定性差;分析延时采样法的数据发现“尘汇现象”,其导致弱风巷道粉尘质量浓度的每小时增长速率约为扩散至该区域粉尘质量浓度的10%~15%。分析延时采样法在不同工况下的粉尘质量浓度及其对应的尘汇浓度和测量误差,发现新的非截割尘源位置,并计算产尘浓度,为针对性布置和安装巷道降尘设备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山东煤矿粉尘监测中心和兖州、新汶、肥城三个矿业(集团)公司通力合作,根据原劳动部的要求,对山东省内的8个统配煤矿和2个地方煤矿进行了个体呼吸性粉尘的监测与研究。此项成果在国内的煤炭系统处于领先地位,已经获得了山东煤矿科技进步二等奖。 在这个课题的研究过程中,他们对51个井下工作面进行了个体呼吸性粉尘浓度采样,总共采集到呼吸性粉尘浓度样品5160个(其中的有效样品为4870个),测定了粉尘中的游离二氧化硅含量样品255个,对原劳动  相似文献   

10.
针对矿井岩巷综掘工作面产尘量大,常规降尘措施不理想,一般呼吸面罩无法有效降低工作面作业人员对粉尘吸收的问题,研制了正压呼吸器防尘系统,并在岩巷综掘工作面底抽巷进行了现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使用正压呼吸器防尘系统除尘效率达到了70.82%,不使用时除尘效率仅为42.01%,不仅有效降低了工作面的粉尘浓度,改善职工作业环境,而且保证了工作面作业人员对新鲜空气的需求,减少了粉尘对职工身体的危害。  相似文献   

11.
合理的注水半径一直是煤体注水防尘技术中难以确定的参数。笔者基于对影响煤体注水半径因素的分析和神经网络理论的原理之上 ,设计网络模型为 3层 ,输入层为 7个节点 ,应用BP网络算法 ,建立了煤体注水湿润半径的预测模型 ,并对其参数进行了讨论。然后 ,用平顶山矿务局和水城矿务局 13个矿 19个回采工作面的统计资料对BP网络进行自适应学习 ,并取η =0 .9,α =0 .82 ,控制网络总误差E≤ 10 6。经过 2 12 34次迭代后 ,网络趋于稳定。用训练好的网络对平顶山矿务局的某矿的 3层煤的注水湿润半径进行预测 ,预测结果与实测值很接近。其误差分别为 0 .5 %,0 .6 %和 0 .7%。  相似文献   

12.
为解决综放工作面粉尘产生量大的问题,对西北某煤矿1202综放工作面粉尘质量浓度及分布进行了现场测量,针对该工作面粉尘防治方面的不足之处,根据各生产工序的产尘特点,提出了坚硬煤层脉冲式高压注水、采煤机喷雾系统和液压支架喷雾系统参数优化等技术措施。通过现场试验,所运用的综合防治技术效果明显,煤体水分增加值为1.735%,全尘和呼尘的平均降尘率分别为88.5%,76.6%。  相似文献   

13.
全工班呼吸性粉尘测定及防尘措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呼吸性粉尘对矿井工人身体健康的危害,对煤矿综采工作面、综掘工作面、炮掘工作面等进行分工种个体性的全尘和呼尘监测,测定了各工作面粉尘(全尘和呼尘)的浓度、粉尘分散度和SiO2浓度。其结果表明:全工班呼吸性粉尘测定的方法更加真实可靠,更真实地反映了呼吸性粉尘对井下各操作工种的致病危害,测得的各工作面各工种的呼尘浓度均高于国家标准。通过数据的分析以及工人的建议,提出了一些新式的、有效的防尘措施来降低呼吸性粉尘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相似文献   

14.
综采机组隔尘风帘的设计与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受民用建筑大门空气幕的启发 ,将“洁净空调技术”中的“洁净棚理论”,创新并应用于综采工作面的防尘工程 ,设计了能阻止采煤机在截煤过程中产生的呼吸性粉尘向司机处扩散的隔尘装置——风帘。此革新装置的原理和作用是以形成透明的“空气幕墙”将采煤司机工作区与采煤机截煤区分隔 ,阻止呼吸性粉尘向司机处扩散。在邢台矿务局葛泉煤矿 132 6综采工作面进行的现场试验表明 :该装置对呼吸性粉尘有较好的隔尘效果 ,平均隔尘效率为 72 %以上。  相似文献   

15.
抽出式通风煤巷掘进过程中粉尘浓度分布规律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气固两相流理论,针对矿井掘进工作面的特点,采用计算流体力学的离散相模型(DPM)对掘进工作面通风过程中粉尘浓度进行数值模拟,总结抽出式通风掘进巷道中粉尘浓度的沿程分布及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6.
综采工作面粉尘运移和粉尘浓度三维分布的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4  
分析了综采工作面流场及粉尘分布的特点 ,视工作面含尘风流为气 粒两相流 ,建立了描述综采工作面风流中粉尘运动和浓度分布的数学模型。采用计算流体力学的有限容积法求解 ,编制了模拟计算综采工作面三维空间内风速和粉尘浓度分布的计算机程序  相似文献   

17.
为给煤矿井下采煤工作面上粉尘浓度传感器的安放位置提供理论依据,建立了回采工作面巷道几何模型,根据气体、尘粒运动方程和欧拉-拉格朗日方法中的离散相模型,采用Fluent软件仿真井下采煤工作面及回风巷粉尘浓度的分布情况.仿真结果表明:粉尘在司机后方10-20m 处粉尘浓度达到最大,在司机30m后趋于稳定,粉尘传感器应放置在回风巷距综采工作面的距离小于或等于10m的位置.  相似文献   

18.
网状风帘分流防尘 一种可用于减少长壁工作面矿工接触粉尘的办法,是沿整个工作面使空气分流。即采用风帘分隔,使长壁工作面由矿工行走通道进风,而由工作面运输机上方回风。美国矿务局评估试验表明,用风帘几乎可以百分之百地消除矿工与粉尘的接触。但对采煤机手来说,风帘会造成严重的视觉障碍,因而影响到它在井下的使用。 最近,美国矿务局提出了一种既可使空气分流又能克服视觉障碍的新方法,就是采用聚酯网制作风帘,张挂在悬有照明灯的顶板掩护支架下方。张挂的方法很简单,只需松开照明灯防护罩的螺栓,在灯下插入专门托架,再将螺栓拧紧,网状…  相似文献   

19.
煤巷掘进过程中粉尘浓度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为了掌握煤巷掘进过程中粉尘浓度变化的影响因素,根据气固两相流理论,针对矿井掘进工作面的特点,采用计算流体力学的离散相模型(DPM)考察了掘进巷道风速、风筒直径、风筒出风口到掘进工作面距离以及风筒的悬挂高度对粉尘浓度变化的影响。结果发现:当掘进巷道风速为0.25-4 m/s时,提高巷道内的通风风速,可以降低巷道内的粉尘浓度,缩短呼吸性粉尘浓度达到稳定的时间,减小工作面粉尘的危害;有利于通风除尘的风筒相关参数为风筒直径0.4-0.6 m、风筒出风口到掘进工作面距离6-7 m、风筒悬挂高度2.0-2.2 m。  相似文献   

20.
随着高产高效放顶煤开采技术的发展,放顶煤工作面的安全问题日益显示出来,其中之一就是高浓度粉尘对工作面造成严重污染,极大地威胁着工人的身体健康。为此,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分院(以下简称重庆分院)与石炭井矿务局乌兰煤矿合作,针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