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IntroductionVilageandtownshipindustry(VTI)isbecomingaveryimportantcomponentofChinaseconomyandenvironment.In1992,VTIproduced...  相似文献   

2.
1IntroductionAsoneofthemostimportantsourcesforpowergeneration,coalminingindustryisstilincreasingwithpopulationgrowthandeconom...  相似文献   

3.
钛矿开采的环境问题及其治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钛矿开采严重污染地表水,并使矿区生态环境普遍退化,为此,应把服务寓于监督管理之中,治理废水,建设生态环境,推广尾矿库造田技术。加强森林植被管理,用经济手段落实污染治理设施及生态环境建设方案。  相似文献   

4.
兖州矿区采煤塌陷地状况与综合治理途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兖州矿区采煤塌陷地状况进行现状分析和趋势预测,结果表明,至2000年底,已累计塌陷土地5389.40hm2;预计到21世纪中叶,兖州、济东2个煤田最终将形成两个塌陷中心,面积达4.4×104hm2。这不仅使大面积农田被毁,造成生态失衡,而且给当地工农业生产以及社会和生态环境等方面带来一系列严重问题,应该彻底进行采煤塌陷地的综合治理。据此,根据矿区工农业持续协调发展的需要,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全方位提出了采煤塌陷地的综合治理途径。  相似文献   

5.
兖州矿区采煤塌陷地状况与综合治理途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通过对兖州矿区采煤塌陷地状况进行现状分析和趋势预测,结果表明,至2000年底,已累计塌陷土地5389.40hm2;预计到21世纪中叶,兖州、济东2个煤田最终将形成两个塌陷中心,面积达4.4×104hm2。这不仅使大面积农田被毁,造成生态失衡,而且给当地工农业生产以及社会和生态环境等方面带来一系列严重问题,应该彻底进行采煤塌陷地的综合治理。据此,根据矿区工农业持续协调发展的需要,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全方位提出了采煤塌陷地的综合治理途径。  相似文献   

6.
依据国家新的煤炭产业政策及国家环境保护部的文件精神,对煤炭开采项目环境影响技术评估的主要方面进行了探讨,为规范煤矿建设项目环评及审批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
探讨了如何从源头上采取一系列洁净煤开采技术,以控制矿区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8.
针对煤矿开采对地下水污染的问题,首先分析了煤矿开采对地下水污染的影响因素,然后通过对研究区域地下水污染物组分的分析,考虑各种评价方法的优缺点,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煤炭开采对地下水的污染做出了比较合乎实际的评价。最后,对防治煤矿开采对地下水污染工作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煤矿区环境治理的空间信息技术支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煤矿区环境治理是实现矿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本文在对煤矿区环境污染治理及其常规技术手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指出借助于现代空间信息技术作为煤矿区环境污染治理的技术支持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可以从宏观尺度上实时、动态、综合对矿区环境进行监测、分析进而提供决策支持。在对以全球定位系统(GPS)、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为主体的空间信息技术及其发展进行介绍的基础上,对其作为煤矿区环境污染治理技术支持的方法、技术路线及关键技术等进行了研究,并介绍了有关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0.
矿区土地复垦与对策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较系统地总结了从开矿到复垦过程中需要在土地整理方面做的工作,研究借鉴目前国内外土地复垦的方法,讨论土地复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复垦后所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在煤矿建设及煤炭开采过程中,由于顶板冒落、裂隙、断层及采空区等引发地表移动变形,改变了地下水的赋存环境,对地下水水质、水量及补给等产生一定影响.通过对山西某地千万吨级立井开拓矿井井田区域地下水环境现状监测及分析,根据井田构造及水文地质条件等,探讨在建设及开采过程中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并通过研究地下水含水层、补给、径流、排泄等条件以及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结合煤矿建设及开采过程中可能对地下水环境产生的各类影响,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地下水环境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2.
采煤塌陷地复垦模式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全面分析文献及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理论分析,提出了采煤塌陷地复垦模式的概念、分类体系和确定的理论方法,最后总结了采煤塌陷地复垦模式的特点。对矿区采煤塌陷地复垦模式的合理选择,实现矿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环境承载力研究对于矿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西山矿区为例,根据矿区规划发展对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可能产生的影响,建立基于突变级数法的矿区环境承载力动态评价模型,模拟西山矿区规划方案和零方案下的环境承载力动态变化趋势。结果表明,由于矿区生产建设活动和人口增长的影响,零方案和规划方案下西山矿区环境承载力评价值均低于现状值,相较于零方案,规划方案实施后矿区环境承载力评价值均较低,且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煤矿区环境保护与清洁开采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煤炭开采在给社会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导致了矿区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如煤炭开采引起地表塌陷,煤炭开采过程中的废弃物、噪声污染和破坏人类生活环境等。为了保护好生态环境,必须采用清洁开采技术,才能保持能源生产、消费和生态之间的平衡。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我国煤矿区水资源面临的总本形势,煤矿开采对水资源的破坏及其引起的相关灾害进行了详细论述;并提出了与煤矿开采及煤矿区水资源保护密切相关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6.
通过典型案例,阐述了环境影响评价、水土保持方案和土地复垦方案三个咨询成果在对煤矿土地整治工程中的矛盾与不协调,并提出了协调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7.
针对汽车引发的环境问题,介绍了汽车节能,减少尾气排放,汽车材料改进方面的发展历程的最新实践。  相似文献   

18.
斗笠山煤矿区地质构造与岩溶塌陷分布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肖拥军  刘新华 《地球与环境》2005,33(Z1):247-250
湘中地区分布许多含煤向斜盆地,煤田开采过程中由于突水及疏排地下水引起岩溶塌陷,产生了一系列环境地质问题。斗笠山矿区为一不规则的三角形复式向斜汇水盆地,水文地质务件复杂,本区构成了五个塌陷带。文章对五个塌陷带的地质构造进行了研究,早二叠世末期的东吴运动,在区内对古岩溶的控制十分明显。地质构造复杂地段,往往是岩溶异常发育地带。斗笠山向斜西南翼处于斗笠山向斜转折端,岩溶塌陷发育,斗笠山煤矿泉塘一带,既是多条断裂交汇处,又是次级背斜轴部和倾伏端,密集的构造使岩层破碎和裂隙发育,岩溶塌陷发育强烈。  相似文献   

19.
煤矿区土地复垦的优化设计——以南屯煤矿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讨论矿区土地复垦的基础上,对南屯煤矿区复垦用地的平面结构和垂直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了清楚记录火灾事故过程,便于灾后调查分析及预防火灾。方法对火灾现场的环境条件及其复杂性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考虑环境适应性和环境防护的火灾黑匣子系统的设计思路,进行初步设计。结果火灾黑匣子的外部防护壳体采用了高强度的合金材料,确保了外壳具有较高的硬度和强度,保证了抗电磁干扰能力。内部是主要由二氧化硅凝聚物和石棉粉组成的多重复合结构,具有较好的抗高温火烧性能。结论该设计下的黑匣子实现了对日常使用和恶劣火场环境下的火灾数据的记录、存储与再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