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编者按 联合国环境署"保护海洋环境免受陆源污染全球行动计划第二次政府间审查会议"于2006年10月16日至20日在北京召开.本次会议将审议全球行动计划实施情况,制定全球行动计划实施行动方案.中国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局长周生贤出席大会并在开幕式上发表讲话.他指出,保护海洋环境和海洋资源,促进可持续发展是世界各国义不容辞的责任.中国将与世界各国携手合作,积极推动保护海洋环境免受陆源污染全球行动计划的实施,为共同保护全球海洋环境不懈努力.本刊刊发周生贤局长的讲话,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
中国保护海洋环境免受陆源污染国家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者按 日前,国家环保总局在联合国环境署保护海洋环境免受陆源污染全球行动计划(GPA)第二次政府间审查会上,发布了<中国保护海洋环境免受陆源污染国家报告>,该报告主要介绍了我国海区的基本状况特别是环境质量状况,将成为今后我国编制国家行动计划的基础技术文件.  相似文献   

3.
孙钰 《环境保护》2006,(20):4-7
联合国环境署"保护海洋环境免受陆源污染全球行动计划(GPA)第二次政府间审查会议"于2006年10月16日至20日在北京召开.本次会议旨在审议全球行动计划实施情况,制订全球行动计划实施行动方案,来自100多个国家的代表团约700多人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期间,本刊记者对GPA协调办公室协调员范德威尔女士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4.
我国海洋环境保护国际合作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险峰  韩鹏 《环境保护》2006,(20):68-70
近年来,我国以积极的态度参与全球的海洋环境保护工作,不断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扩大了影响,树立了负责任的环境大国的形象.本着"以外促内"的原则,积极借鉴和引进国外的先进经验和技术,规范海洋环境管理行为,努力提高海洋环境管理水平.国际海洋环境合作项目为我国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有力的推动了我国的海洋环境保护工作.在红树林、海草、珊瑚礁及湿地保护、防止陆源污染海洋、海岸带综合管理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进展.刚刚在北京闭幕的保护海洋环境免受陆源污染全球行动计划第二次政府间审查会,为中国进一步扩大海洋环保的国际合作途径和领域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郑和平 《交通环保》1996,17(1):4-10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于1995年10月23日至11月3日在美国华盛顿特区召开了“通过《保护海洋环境免受陆上活动污染全球行动方案》政府间会议”。在该会议上通过了《保护海洋环境免受陆上活动污染全球行动方案》(以下简称《全球行动方案》和促进该方案实施的《保护海洋环境免受陆上活动污染华盛顿宣言》(以下简称《华盛顿宣言》)。《全球行动方案》将是今后全球范围内海洋环境保护方面的重要指导文件与交通环保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随着沿海地区经济的快速增长,与之对应的海洋环境污染状况也日益严重.文章对中国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海洋环境污染状况进行了定性分析,认为当前中国沿海地区已经成为全国经济的核心,近十年来,尽管中国海洋环境质量有所改善,但是陆源污染尤其是工业废水的直接排放及海洋环境灾害的发生令海洋环境总体状况不容乐观.只有通过增加环保资金投入、强化环境执法、坚持因地制宜发展等有效措施才能促进海洋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胡勘平 《环境保护》2006,(20):11-14
十月的北京,秋高气爽,景色宜人.10月16日至20日,北京国际会议中心.来自近100个国家的约700多名代表在此相聚一堂,参加由中国政府承办的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保护海洋环境免受陆源污染全球行动计划(GPA)第二次政府间审查会议".会议期间举办的一系列活动使"海洋环境保护"这一蓝色主题一时成为中外媒体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8.
杨新宅 《环境保护》2006,(20):30-34
为了确保海洋环境免受船舶及相关作业活动的污染损害,作为防止船舶及相关作业活动污染海洋环境的主管部门,中国交通部不断加大海洋环境保护工作力度,有效保护了港区及沿海水域环境.  相似文献   

9.
陆源污染防治的全球性法律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人类长期以来不可持续的生产、消费与生活方式使海洋环境遭受严重污染,其中陆源污染成为全球海洋环境持续恶化的罪魁祸首。几十年来,国际社会针对陆源污染的危害,通过采取全球性法律手段予以应对,为世界各国应对陆源污染问题提供了启迪。  相似文献   

10.
胡勘平 《环境保护》2006,(10B):11-14
十月的北京,秋高气爽,景色宜人。10月16日至20日,北京国际会议中心。来自近100个国家的约700多名代表在此相聚一堂,参加由中国政府承办的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保护海洋环境免受陆源污染全球行动计划(GPA)第二次政府间审查会议”。会议期间举办的一系列活动使“海洋环境保护”这一蓝色主题一时成为中外媒体关注的焦点。[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陆源污染源是危胁海洋环境的主要污染源之一。我国沿海涉化学品企业布局具有总体分散性和局部密集性特点,在周边沿岸海域,分布着石油勘探开采、炼制、储运和销售等项目,一旦沿海地区发生陆源污染突发环境事件,将对海洋环境构成巨大的威胁。本文结合近年来发生的两起关于陆源污染突发环境事件的典型案例,总结了应急处理的成功经验,并对当前陆源污染风险管理面临的问题做了分析,提出强化沿海地区陆源污染风险管理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简要分析了南通市陆源污染物现状,提出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对策和建议。海洋不是人类的天然排污场所,保护海洋环境的任务十分紧迫,不能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相似文献   

13.
赵华林 《环境保护》2006,(20):22-23
中国目前尚处于国家行动计划的编制阶段,但是中国在保护海洋环境防止陆源污染方面已经制定和实施了相关的计划,包括国家层面的和地方层面以及区域层面的计划,这些计划均纳入了全国和地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流之中.2005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以及今年召开的第六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均提出了加强海洋环境保护纳入国家主流发展规划的思路.中国今后的重点工作将是按照国际社会倡议的GPA的有关理念,对这些流域、区域、海域的计划进行系统的整合,形成中国的国家行动计划.  相似文献   

14.
为调查和研究湛江湾PAHs污染的陆源输入特征,本文分析研究了湛江湾11个陆源入海排污口(包括入海河流、人工渠和排污管道)沉积物中15种PAHs化合物的含量、空间分布及可能的排放源。结果表明,11个站位沉积物的∑PAHs含量范围为(28.1~1533.7)×10-9,区域分布特征明显;中心城区陆源输入是湛江湾PAHs污染的主要来源;PAHs的成分组成和异构体比值显示11个站位的PAHs排放源具有相似性,即主要源自煤、生物质和石化燃料燃烧,以及石油污染排放。本研究中,湛江湾陆源入海排污口PAHs来源及污染水平反映了该地区能源消耗结构特征及农业经济现状,对湛江市的发展规划、海洋环境管理和POPs污染控制具有一定的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15.
渤海近岸水域环境污染状况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依据海洋环境质量公报,分析渤海近岸海域的环境现状、变化趋势、超标分布及污染源,说明影响渤海环境质量主要是陆源超标排放和水交换不畅。实施渤海环境治理具有紧迫性。渤海污染治理是个科学问题,应加强科技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16.
各缔约国参照保护莱茵河免受污染国际委员会于1963年4月29日的协议及1976年12月3日的补充协议,考虑到莱茵河水域化学污染对动植物的危害以及对海水产生的无法估计的影响,要求改善莱茵河水域因使用而造成的水质污染问题,特别是航运及作为废液的受纳体。承认这种保护莱茵河水免受化学污染的国际行为,应看成是与其它保护莱茵河  相似文献   

17.
林卫青 《环境保护》2006,(20):39-41
上海海域北起启东嘴,南至金丝娘桥,西起徐六泾,东至冲绳海槽.0~20米等深线范围内水域面积约为7000平方公里,江、海岸线约长450公里.上海历届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海洋环境保护工作,作为全市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近年来,上海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陆域污染控制与海域污染控制同步规划、同步实施的要求,切实减少陆源污染对海洋环境的影响.本文介绍了上海市在海洋环境保护中所做的工作.  相似文献   

18.
海洋沉积物中的烃类物质来源于海洋生物、陆源高等植物和人为的石油烃污染等。用气相色谱法分离测定海洋沉积物中的烃类,对于海洋有机地球化学研究,推断沉积物中有机物的来源,以及海洋环境中石油烃污染分析都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海洋沉积物中的烃类组分相当复杂,沸点范围很宽,用常规填充柱气相色谱难于分离这样复杂的烃类,与之相比玻璃毛细  相似文献   

19.
中国海洋环境科学学会召开的“中国海洋环境科学学会第二次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于5月14日至18日在杭州召开,与会代表70余人,会上成立了新的理事会和海洋环境科学编委会。大会介绍了欧美国家有关海洋开发和海洋污染的情况,会上各地代表在已经开展的有关海洋环境调查与监测、污  相似文献   

20.
本文研究了对工业污染最敏感的土壤和自然植物群落,讨论了土壤和植被中污染物生态标准的判据和原则,列举了保护土壤—植被免受污染的切实措施,提出了这方面问题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保护土壤和植被免受污染问题的提出是因为不可能完全控制人类地质时代的环境污染,甚至在中间和附属成份全部利用的,生产循环的,所谓无废物工艺条件下。由于大量原材料的消耗,在一定范围内,废物对那些完全净化的工业来说也是不可避免的。因此,保护土壤和植被免受污染问题,应该是科学的、合理的制定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