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絮凝-电解氧化联合技术处理氰化废水,主要研究了聚硅酸铝铁 (PSAF) 添加量、絮凝时间、pH、电压、电解时间、极板间距对总氰(CNT)、游离氰(CN)、Cu、Zn离子去除率的影响,并对其反应机制做了分析。研究表明,当PSAF添加量为2 g·L−1,絮凝时间为30 min,pH为9条件下,CNT、CN、Zn、Cu离子的去除率分别可达42.97%、100%、84.40%、34.88%。Zn(CN)42−、Cu(CN)32−、CN的吸附量分别为567.88、89.76、439.74 mg·L−1。以钛板为阴极,石墨板为阳极,采用一阴两阳体系对絮凝后液进行电解氧化实验,在电压为3 V、电解时间为2 h、极板间距为10 mm条件下,CNT、CN、Zn、Cu离子的去除率可达91.70%、100%、99.15%、94.49%。絮凝过程中Zn(CN)42−、Cu(CN)32−、CN的去除是由电荷中和和化学吸附共同作用的,其中电荷中和起主要作用。Zn(CN)42−、Cu(CN)32−、CN-的化学吸附主要归因于其与PSAF水解产生的羟基阳离子发生交换反应。XRD分析表明,加入酸性絮凝剂PSAF的瞬间,部分Zn(CN)42-反应为Zn(CN)2沉淀。电解氧化过程中Zn(CN)42−、Cu(CN)32−破络释放的氰根会被阳极表面产生的O2、·OH完全氧化为N2和CO2,Zn、Cu离子在阴极板电沉积而被去除。  相似文献   

2.
采用沉淀-电解氧化联合技术处理高铁氰化提金废水,重点考察了沉淀剂添加量、沉淀时间、温度、电解电压、电解时间等因素对总氰、游离氰和铁氰络合物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CuCl2加入量的增大,氰化废水中各主要离子的沉淀率逐步增加。常温下向100 mL含氰废水中加入3.0 g CuCl2并搅拌40 min后,总氰(CNT)、CN、Fe离子的去除率分别可达到95.29%、98.00%与100%。以钛板为阴阳极,采用一阴两阳体系对沉淀后液进行电解氧化实验,当电压为6 V、极间距为15 mm、电解时间为5 h、初始浓度为60%的条件下,CNT和CN的去除率最高可达到99.76%和99.90%。XRD分析表明,沉淀过程中铜氰、铁氰络合离子的去除主要归因于CuCN、Cu2Fe(CN)6、CuSCN等沉淀的形成。电解氧化过程中随着外加电压与氯离子浓度的增大,废水中残存的游离氰与金属氰络合离子的去除率逐渐增加,这主要是阳极反应产生的Cl2/ClO等强氧化剂作用的结果。以上研究结果可为高铁氰化提金废水的综合处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氰化渣资源化优选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层次分析法原理,从经济、环境和资源化3个影响因素建立氰化渣资源化途径优选的递阶层次结构模型。以山东某黄金开发公司氰化法提炼黄金产生的氰化渣为研究案例,从氰化渣组成成分与含量分析的角度出发,结合氰化渣各资源化途径的独特要求,探讨氰化渣资源化特性与资源化途径的密切关系,拟合出氰化渣的各种资源化特性,作为结构模型中的资源化因子。然后分别对模型中的3个影响因素进行定性和半定量化处理,最终实现氰化渣资源化途径优选的决策评价,为政府部门和环境管理者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4.
针对废手机线路板碱性矿浆电解资源化过程中电解液带来的污染问题,采用氨-氯化铵碱性矿浆电解液循环回收废手机线路板中金属,以降低能耗、减少污染。研究了氨-氯化铵碱性矿浆电解体系从废手机板制备阴极铜的过程中,电解液循环对Cu的回收率、电流效率、Cu纯度以及Cu和Ni、Zn、Pb等金属迁移转化的影响。经过7次电解液循环实验,结果表明,电解液循环对Ni、Zn、Pb等金属分布及电流效率的影响十分显著,但Cu的分布、纯度及回收率基本不受影响。Cu主要分布在电解液和沉积物中,其他金属则主要在电解液与阳极渣中;8组实验获得的沉积物中Cu的纯度和回收率分别高于99.9%和90%。基于碱性矿浆电解回收废手机板中金属工艺中,完全可以实现电解液的循环利用。本研究可为碱性矿浆电解废线路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以废旧印刷线路板粉末(WPCBs)为原料,采用矿浆电解法回收WPCBs中金属,研究CuSO4·5H2O浓度、NaCl浓度、H2SO4浓度、电流大小、WPCBs加入量和电解时间对矿浆电解过程中金属的浸出和电沉积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CuSO4·5H2O浓度、WPCBs加入量对WPCBs中金属浸出率影响不大,增加NaCl浓度、H2SO4浓度、电流和电解时间有利于WPCBs中金属浸出;增加NaCl浓度、H2SO4浓度和电解时间有利于WPCBs中金属沉积,而增加CuSO4·5H2O浓度、WPCBs加入量和电流不利于金属沉积。当CuSO4·5H2O浓度、NaCl浓度、H2SO4浓度、电流、WPCBs加入量和电解时间分别为30 g·L-1、60 g·L-1、170 g·L-1、0.5 A、3 g和9 h时,WPCBs中金属的浸出率和沉积率分别为92.28%和67.04%。  相似文献   

6.
采用电解氧化法处理同时含有高浓度氰化物与COD的黄金冶炼厂选冶废水,主要考查了外加电压、溶液pH、电解时间及极板间距等因素对氰化物和COD去除率的影响,充分利用原水中Cl-的阳极氧化效应,深入探讨了电化学氧化过程及污染物氧化去除机理。结果表明,随着外加电压和电解时间的增大,氰化物和COD去除率逐渐增大。以石墨为阳极,钛合金为阴极,采用一阴两阳电解体系对废水进行氧化,当电压为4.5 V、初始pH为7、电解时间为3 h、极板间距为1.5 cm的条件下,总氰化物 (CNT) 、COD、SCN-及Cu的去除率最高可达99.6%、96%、99.9%与99.2%。电解过程中体系pH逐渐降低,电场作用下定向迁移至阳极附近的污染物去除主要归因于HClO及ClO-的间接氧化作用,当pH大于5.0时以HClO的氧化为主,ClO-的氧化为辅,而pH小于5.0时则主要是HClO的氧化。电解氧化过程中约有36.17%的Cu与SCN-形成CuSCN沉淀而被除去,剩余的铜则扩散至阴极沉积析出。GC-MS分析表明,烷烃类、酯类、酮类等大分子的C=C键、酯基、羰基等化学键和官能团被氧化断链成小分子物质,随后继续被氧化为H2O、CO2和N2。  相似文献   

7.
李葆生 《环境工程学报》2016,10(3):1445-1449
为降低堆存不锈钢尾渣重金属浸出危害和生产钢渣肥料,进行了重金属湿法回收工业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金属品位和综合回收率可达到86%、95%;Cr、Ni平均回收率可达到90%。将研究成果运用到山西太钢不锈钢尾渣处理工程实践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通过对工艺流程和调试过程的介绍,从重金属矿物相组成和分选机理入手,分析了工艺特点和影响因素,为工艺推广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了对磷矿浆湿法脱硫技术进行强化,实验将超声波雾化技术应用于磷矿浆脱硫,考察了吸收温度、进气流量、固液比、雾化功率、pH对脱硫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SO2进口浓度为1 500 mg·m−3、氧含量为15%、进气流量为0.3 L·min−1、吸收温度为35 ℃、固液比为25∶100、雾化功率为30 W的最佳条件下,磷矿浆脱硫率≥90%的反应时间可持续在620 min以上。经过对反应前后的磷矿粉及吸收液的分析,得出反应过程中一些离子及元素的变化规律。该工艺操作简便,对SO2净化效率高,原料价廉易得,同时可副产磷肥,有助于实现烟气中SO2的净化与磷矿的资源化。  相似文献   

9.
将工业废弃物锰矿尾渣与壳聚糖混合制得一种高效吸附剂,并应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正交表设计试验,分别考察了 pH值、吸附时间、温度、复合吸附剂的投加量等4个影响因素对Pb2+吸附的影响,最伟吸附条件为:pH值为7,吸附时间为40 min,温度为20℃,复合吸附剂的投加量为0.10 g.处理后的水符合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一级标准.复合吸附剂时Pb2+的吸附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吸附等温方程.  相似文献   

10.
采用连续式电解槽对垃圾渗滤液进行电解催化处理,考察极板间距、电流密度、电导率[Cl-]浓度对电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添加的[Cl-]6000 mg/L,在电解60 min时,对初始COD小于3000 mg/L的中等浓度渗滤液有较好的处理效果,COD和NH3-N的去除率分别达88.9%和97.3%,能耗为2.75 kwh/m3.为中试和工业设计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
将工业废弃物锰矿尾渣与壳聚糖混合制得一种高效吸附斛,并应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正交表设计试验,分别考察了pH值、吸附时间、温度、复合吸附剂的投加量等4个影响因素对Pb^2+吸附的影响,最佳吸附条件为:pH值为7,吸附时问为40mjn,温度为20℃,复合吸附剂的投加量为0.10g。处理后的水符合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一级标准。复合吸附剂对Pb^2+的吸附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吸附等温方程。  相似文献   

12.
采用铁炭微电解-C1O2催化氧化串联工艺对以甲苯、溴化钠、三乙胺、苯甲酸钠、米唑、二甲基亚酚、酮康唑母液等物质为主的酮康唑废水进行预处理后,COD去除率达到75%以上.经过预处理的废水再按一定比例与冲洗废水混合,经PAC-SBR生化处理后,可使出水的COD、色度等指标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13.
膜电解工艺处理碱性含铜蚀刻废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对碱性含铜蚀刻废液膜电解工艺处理的可行性开展相关研究,考察了槽电压、电解时间和阳极液pH值等因素对膜电解电流效率的影响,并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槽电压3.10 V、电解时间2 h、阳极液初始pH值9.20。在上述最优工艺条件下,膜电解电流效率达91.5%。实验结果表明,该工艺操作方便、简单可行,是处理蚀刻废液、回收铜的有效方法,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采用脱硫废水电解产物活性氯(HClO和Cl2)作为氧化剂,在自制鼓泡反应器中研究反应温度、pH、入口汞浓度、NO浓度、SO2浓度等主要参数对Hg0氧化效果的影响,并简要探究其反应机理.结果表明,电解产物活性氯能有效促进Hg0的氧化脱除,反应中最佳HC1O浓度为4mmol·L-1,Cl2质量浓度为0.4 μg·m-3,其...  相似文献   

15.
微波强化微电解技术处理硝基苯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微波强化微电解组合工艺处理硝基苯废水。研究结果表明,在Fe/C比为3,进水pH=3,微波功率640W,微波辐射时间4 min和曝气量为2.5 L/min的最佳条件下,废水COD、色度和浊度去除率分别达到94.7%、95.6%和90.3%。同时,与单一微波辐射和单一微电解相比,该方法处理效果明显优于这二种方法。实验还采用GC-MS分析方法研究了单一微电解及微波强化微电解法处理硝基苯废水的中间降解产物和降解机理。  相似文献   

16.
电解锰渣无害化处理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电解锰渣是湿法电解金属锰工艺产生的废渣,环境危害性大、治理难度大。为消除锰渣的污染性,实验研究了锰渣浸出液中污染物种类,并分别采用生石灰和氢氧化钠作处理剂,从成本、处理效果方面进行比较,确定处理剂以及最佳运行条件。得出结论:锰渣中主要污染物为锰和氨氮(分别超过相关标准453倍和26倍),选取生石灰做处理剂,处理后的锰渣,浸出液中锰离子和氨氮的减排量分别达到99%和97%以上,水溶性锰离子浓度低于5 mg/L、氨氮浓度低于25 mg/L,均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排放标准;反应时间30 h以上、避免雨淋、不通风、无日照为最佳反应条件。  相似文献   

17.
内电解-水解酸化-接触氧化-氧化絮凝处理印染废水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内电解-水解酸化-接触氧化-氧化絮凝处理印染废水,考察了内电解反应中进水pH、反应时间、反应温度、鲍尔环填料中铁粉与焦炭质量比(简称Fe/C)对废水COD和色度去除效果的影响;在实验所得最佳条件下,内电解反应对废水中NH3-N和TP的去除效果;水解酸化-接触氧化对内电解出水的COD和NH3-N的去除效果及反应前后的...  相似文献   

18.
Fe/C微电解-Fenton氧化-混凝沉淀-生化法处理染料母液废水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采用Fe/C微电解-Fenton氧化-混凝沉淀-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强酸性染料生产母液废水。结果表明,组合工艺对该强酸性母液废水具有理想的处理效果。在铁炭处理单元,当铁炭比为2.5∶1,曝气量为90 L/h,HRT=80 min时,单级色度和COD去除率分别为77.2%和48.7%,BOD5/COD升高至0.30;Fenton氧化处理单元,当30%H2O2投加量为3 mL/L,pH=3.5,HRT=80 min时,单级色度和COD去除率分别为83.6%和77.4%,BOD5/COD升高至0.48。再经过混凝沉淀和生物接触氧化处理后,废水的色度和COD总去除率可分别高于99.8%和99.2%。  相似文献   

19.
采用隔膜电解技术对海水进行改性,生成的氧化液和碱性液分别喷淋进入氧化洗涤塔和碱式吸收塔,通过耦合的二段式反应研究脱除模拟船舶尾气中NO与SO2的性能,实验详细考察了NO与SO2的气体流量与初始浓度、海水电解时间和氧化液有效氯浓度对SO2和NO脱除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隔膜电解海水能够高效地脱除船舶尾气中的SO2和NO;SO2脱除效率高,在实验条件范围内几乎不受各因素的影响;NO脱除效率随NO初始浓度、海水电解时间、氧化液有效氯浓度的提升而增大,随SO2初始浓度、气体流量的提升而减小。当气体流量为1 m3·h-1,初始SO2、NO浓度分别为600 mL·m-3和900 mL·m-3,海水电解时间为60 min,氧化液有效氯浓度为540 mg·L-1时,模拟船舶尾气中SO2和NO的去除效率可以分别达到98.6%和84.4%。  相似文献   

20.
将工业废弃物锰矿尾渣与壳聚糖混合制得一种高效吸附剂,并应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正交表设计试验,分别考察了pH值、吸附时间、温度、复合吸附剂的投加量等4个影响因素对Pb2+吸附的影响,最佳吸附条件为:pH值为7,吸附时间为40 min,温度为20℃,复合吸附剂的投加量为0.10 g。处理后的水符合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一级标准。复合吸附剂对Pb2+的吸附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吸附等温方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