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催化剂的激活因子不同 ,本文将催化氧化法分为湿式催化氧化法 (WCO)、光催化氧化法 (PCO)和电催化氧化法 (ECO)三种 ,并阐述了各自的反应机理及应用研究状况 ,提出了今后需要加强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生物膜氧化沟污水处理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生物膜氧化沟是在普通氧化沟内放置合适填料,使之成为活性污泥法与生物膜法相结合的混合污水处理工艺。本研究通过清水试验,选择出了生物膜氧人诉合适填料及其安装方式,并同时比较了生物膜氧化沟和普通氧化沟的传质效果,水流阻力、水力混合特性。通过污水试验,确定了生物膜氧化沟的填料最佳填充率。并比较了生物膜氧化沟和普通氧化沟的去除COD、SS、TN效率及两者的污泥性能。  相似文献   

3.
深度氧化技术(AOTs)及其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深度氧化技术「AOTs」的原理,该技术的关键然团OH产生的不同及其在不处理工艺中的应用情况,尤其是用于处理垃圾填埋渗滤液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的催化氧化技术及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根据催化剂的激活因子不同,本文将催化氧化法分为湿式催化氧化法(WCO)、光催化氧化法(PCO)和电催化氧化法(ECO)三种,并阐述了各自的反应机理及应用研究状况,提出了今后需要加强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6.
7.
通过向NH4+-N质量浓度为30 mg·L-1的合成废水中投加不同剂量磺胺嘧啶(SDZ)(0、1、3、5、7和10mg·L-1),比较了SDZ浓度对一台60 L单级纯膜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pure MBBR)的氨氧化速率、amoA基因丰度和氨氧化细菌(AOB)种群结构的影响,揭示了磺胺嘧啶对纯膜MBBR系统中氨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8.
ABR-接触氧化-化学氧化组合工艺处理垃圾渗滤液方法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垃圾渗滤液为研究对象,应用ABR 接触氧化 化学氧化组合工艺进行处理。通过分阶段污泥培养驯化以及变容积负荷进行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进水有机负荷小于10 kg COD/(m3·d),好氧出水COD稳定在1 000~1 500 mg/L,去除率可以稳定在80%~85%;好氧池出水经过Fenton氧化处理,出水COD小于100 mg/L。该组合工艺对垃圾渗滤液能够进行有效处理,运行效果较好,技术上可行。  相似文献   

9.
一种新兴的高级氧化技术——超临界水氧化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超临界水氧化法在处理废水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从超临界水的性质,超临界水氧化法原理、工艺、应用和优越性等方面阐述了超临界水氧化法作为一种新兴的高级氧化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并且提出了解决现存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某年产1000 tYT工业杀菌剂的生产企业,其排放的高浓度有机废水,用传统的生物化学法处理难以达标。而采用核心的创新技术,电解氧化还原、氧化沉淀、微电解法对废水进行预处理,再用传统的生物法进一步处理,从而实现了废水的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11.
生物过滤法净化垃圾填埋场温室气体甲烷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过滤法是一种低费用、无二次污染的减少垃圾填埋场温室气体甲烷排放的方式,是垃圾填埋气净化的一种很好的选择.介绍了净化垃圾填埋场甲烷的生物过滤器类型及甲烷氧化微生物,概述了生物过滤器氧化甲烷的影响因素、操作条件,并分析了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采用混凝-催化氧化-水解酸化-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高浓度难降解分散染料废水.比较分析了O_3、UV/TiO_2/O_3,UV/O_3/H_2O_23种高级氧化法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UV/TiO_2/O_3对废水COD和色度有较高的去除率.可明显改善废水的可生化性,废水的BOD_5/COD由0.05~0.07升高至0.42~0.46.在混凝沉淀单元HRT为1.5 h.催化氧化单元(UV/TiO_2/O_3)HRT为3.0 h,水解酸化HRT为10.0 h,生物接触氧化HRT为10.0 h的最佳条件下,该组合工艺对废水COD和色度总的去除率分别可达95.0%、99.5%.  相似文献   

13.
臭氧氧化技术是高级氧化技术的一种,在水处理中已有百年的历史。近年来由于对微污染物和难降解有机废水的关注,臭氧处理技术有了新的发展。本文总结了臭氧的应用和三种臭氧氧化技术,指出了臭氧技术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氧化锌吸收-空气氧化法烟气脱硫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次氧化锌配制成的悬浮浆液脱除吸收模拟烟气中的SO2,吸收产物亚硫酸锌浆液再通过鼓风湿式氧化成硫酸锌溶液,以验证氧化锌吸收-空气氧化法烟气脱硫的效果。通过改变气体流量、SO2浓度、浆液温度及pH值等工艺参数,探索吸收和氧化过程的最佳控制条件。结果表明,氧化锌浆液对含SO2浓度从5800~8600mg/m^3的烟气脱除效率均可达到90%以上,吸收容量为3.9gSO2/15g次氧化锌;氧化过程控制吸收终点浆液pH值为5.0以及浆液温度在38℃.氧化率可达95%。  相似文献   

15.
柴油车氧化催化剂能够有效减少柴油车尾气中颗粒物的排放量,但是催化剂对尾气中SO2的氧化会导致硫酸盐形成和释放,使总颗粒物的去除效果下降,因此,控制催化剂上硫酸盐颗粒物的形成相当关键。本文从选择活性组分、助剂、载体涂层及相应的制备工艺方面总结评述了近年来有关抑制硫酸盐颗粒物形成新采用的主要催化剂技术。  相似文献   

16.
柴油车氧化催化剂能够有效减少柴油车尾气中颗粒物的排放量 ,但是催化剂对尾气中SO2 的氧化会导致硫酸盐形成和释放 ,使总颗粒物的去除效果下降 ,因此 ,控制催化剂上硫酸盐颗粒物的形成相当关键。本文从选择活性组分、助剂、载体涂层及相应的制备工艺方面总结评述了近年来有关抑制硫酸盐颗粒物形成新采用的主要催化剂技术。  相似文献   

17.
铁氧化物和锰氧化物均可在缺氧条件下介导氨氮(NH4+-N)的氧化去除,这2项技术被称为铁氨氧化(Feammox)和锰氨氧化(Mnammox)。此外,金属氧化物对总磷(TP)也有去除能力,因此,在人工湿地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为比较铁矿基和锰矿基人工湿地的脱氮除磷效果,本研究建立了铁矿基人工湿地(CW-Fe)、锰矿基人工湿地(CW-Mn)和砾石对照组人工湿地(CW-C)3组人工湿地。结果表明,CW-Fe和CW-Mn的脱氮除磷性能均优于CW-C。尽管锰矿对NH4+-N的吸附作用最强,但CW-Fe却表现出了更优越的NH4+-N长期去除性能。在基质对NH4+-N的吸附饱和后,CW-Fe对NH4+-N的去除率仍有39.93%~62.4%,而CW-Mn只有29.15%~35.4%。由于铁矿和锰矿溶出的金属离子能与磷酸盐结合形成稳定的沉淀,从而有效去除TP,CW-Fe和CW-Mn均有...  相似文献   

18.
通过液体选择培养基、平板划线的方法从脱硫污泥中分离筛选出一株硫氧化细菌,并对其进行初步鉴定和生长特性的分析.结果表明,该细菌为化能自养型细菌,短杆状,大小为0.5~0.8 μm×1.2~3.0 μm,革兰氏染色显阴性.以5%的接种量接种于富集培养基,S2-初始浓度为100 mg/L时,SOB在60 h内基本将还原态硫氧化完全,pH最低降到2左右.当溶液中有SO42-量积累和电导率升高后,对SOB氧化S2O32-过程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该菌株对盐分的耐受值为7 650 μS/cm(以电导率计).  相似文献   

19.
氧化石墨烯(GO)是一种理想的二维结构分离膜材料.从GO结构性质入手,探讨了GO混合基质膜和GO层压膜(GO膜)的制备及其在水处理中的研究现状与前景.分析了GO的添加方式对混合基质膜性能的影响,未来需要进一步对GO表面的活性基团进行改性以提高其分散性和与聚合物的相容性,并加强GO及改性GO的添加方式对膜性能影响的研究.GO混合基质膜在一定程度上可克服传统聚合物膜的Trade-off效应,技术成熟度较高、应用前景较好.GO膜在水溶液中的不稳定性是其在水处理中应用中的瓶颈,在系统分析提高GO膜稳定性的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需要探讨采用新型交联剂或多种稳定方法同步强化其稳定性的可行性,同时其在实际应用中的稳定性及长期运行效果需要进一步研究和验证,以利于开拓其应用.  相似文献   

20.
硝酸氧化和负载铁氧化物改性活性炭催化臭氧化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硝酸氧化与硝酸铁负载对颗粒活性炭进行改性处理,研究了活性炭样品表面官能团的变化,分析了活性炭样品对酸性大红3R吸附和催化臭氧化能力,探讨了p H值与·OH捕获剂对催化臭氧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硝酸改性后活性炭表面羧基、内酯基、酚羟基以及总官能团的含量均明显增加,其中羧基增幅最大;负载铁氧化物后,活性炭表面官能团数量有所降低。活性炭样品化学吸附性能随官能团含量的增加而增强。催化臭氧化对酸性大红3R的氧化降解效果明显优于单独臭氧化。增加表面官能团含量可以加速催化臭氧化反应,但反应速率随着表面官能团消耗而降低;负载金属组分具有更为稳定和有效的催化臭氧化活性。活性炭催化臭氧化性能在碱性条件下明显优于酸性条件,且随着p H值升高而提高。投加·OH捕获剂(Na2CO3)后,其对·OH的消耗使得催化臭氧化效果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