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利用红薯粗淀粉酶解液为碳源进行发酵试验,采用单因素和均匀设计试验法对掷孢酵母(Sporobolomycesreseus)As.2.618产油脂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考察了二价金属离子及氧载体正十二烷对油脂积累的影响,以期降低微生物油脂的成本.通过DPS软件对均匀设计结果进行二次逐步回归分析,给出最优培养基组成(pig L-1)为:还原糖103、酵母粉11.5、磷酸二氢钾0.3、硫酸镁0.15.在此基础上添加30 mg L-1硫酸锌.在发酵条件为初始pH 6.0,发酵温度27℃转速200 r/min,装液量30 mL/500 mL三角瓶,接种量5%,发酵24 h后添加2 g L-1 CaCO3和2%(V/V正十二烷,振荡培养至168 h,菌体生物量高达35.05 g L-1,油脂产量也达到11.98 g L-1.  相似文献   

2.
生物吸附剂的制备及其对铬的吸附性能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对吸附时间、吸附液pH值、溶液含铬浓度与菌丝球投加量的效应值与极值进行正交分析 ,确定出影响生物吸附效果的各因素依次是 :吸附时间→吸附液pH值→菌丝球投加量→铬浓度 .实验筛选出了两个对铬具有良好吸附性能的菌种 :黄曲霉 (Aspergillusflavus)、曲霉属 (Aspergillussp .) .在吸附 8h的条件下 ,它们对含铬 1 5mg·l- 1的吸附液除铬率分别达 6 7 1 %和 71 2 % ,两者的最佳吸附条件是 :pH =5 ,铬菌投加比为 5mg·g- 1.以这两种霉菌为主 ,通过吸附性能实验 ,探讨了多种因素对生物吸附剂除铬性能的影响 .  相似文献   

3.
改性泥炭对水溶液中铬的去除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为克服泥炭利用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对原泥炭进行了改性处理,并将改性后的泥炭与树脂结合以增强改性泥炭的机械强度。通过静态试验方法研究了改性泥炭对来自水溶液中的铬离子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改性泥炭对水溶液中的铬的吸附等温过程符合Freundlich吸附等温方程,其吸附动力学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溶液的pH值对铬的去除产生显著的影响,在pH在1.5-3.0时,改性泥炭对6价铬的去除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
硝化褐煤对铬离子溶液的吸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利用硝酸与龙口褐煤反应制得硝化褐煤,使其有效吸附质腐植酸含量提高。用该湖化褐煤对铬离子进行吸附试验,研究吸附剂的吸附量、吸附动力学、吸附模型和溶液的pH值对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硝化褐煤对铬离子具有良好的吸附特性,其静态等温吸附符合Langmuir等温议程。  相似文献   

5.
酵母融合菌的完整细胞、细胞壁、细胞内含物富集水体中的铬,比较了各组分对铬离子的吸附能力差异,并进行了模型拟合.结果表明:细胞壁的去除率和吸附量都明显高于完整细胞;完整细胞及细胞壁对铬的吸附均符合Freundlich和Langmuir热力学方程,且细胞壁对Cr6 的最大吸附量和吸附亲和力都大于完整细胞,说明细胞壁是该吸附剂吸附重金属离子的主要部位.同时利用多种分析手段研究了各组分对铬的吸附行为:酵母细胞壁的特殊结构以及AFM图显示细胞壁可以为活性基团吸附、络合或螯合金属离子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X-射线衍射和FTIR分析检测表明吸附剂对铬的吸附并未破坏其本身的结构.  相似文献   

6.
泥炭对溶液中铬的吸附及其在制革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经初步处理的泥炭可通过吸附去除制革废水中的Cr(Ⅲ ) ,在不同的振荡时间、Cr(Ⅲ )浓度、吸附剂用量和不同的pH条件下 ,泥炭吸附和去除Cr(Ⅲ )的效果有很大差异 .Cr(Ⅲ )在 1 0— 40mg·l- 1 范围内 ,最大去除率为 73 5 %— 88 2 % ,对应的吸附剂用量为 6 6—8 0g·l- 1 .铬液的初始pH <4 5时 ,Cr(Ⅲ )的去除为吸附过程 ,pH3 6时达到最高值 ;pH >4 5后 ,为沉淀过程 .废铬液中的杂质成分与Cr(Ⅲ )产生竞争吸附 ,使去除率略有降低 .经二次吸附后 ,废水可达到排放标准 .但Cr(Ⅲ )吸附的复杂性 ,使泥炭解吸率较低 .  相似文献   

7.
褐煤经磺化及碱化处理对重金属离子吸附性能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张怀成  王在峰 《环境化学》1999,18(5):482-487
褐煤经磺化和碱化处理对褐煤吸附重金属的性能影响显著,通过对金属离子Cu^2+,Pb^2+,Zn^2+,Cd^2+,Ni^2+的单组分或多组分溶液进行吸附研究,对比了吸附速率、吸附容量、吸附选择性、耐酸性以及抗干扰能力等方面的差异,探讨了磺化褐煤和碱化褐煤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机理,指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活性污泥对重金属离子混合物的生物吸附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20  
采用城市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活性污泥研究了影响污泥吸附Zn^2 ,Cu^2 和Cd^2 三种重金属离子的主要因素,在实验条件下,温度对污泥吸附重金属的影响并不显著,而体系Ph值和吸附时间等的影响较为重要,活性污泥对Cu^2 的吸附符合Langmuir模型,Zn^2 则与Freundlich模型的符合程度优于Langmuir模型,Cu^2 的吸附与两个模型的符合程度一致,另外,活性污泥对Cu^2 离子的吸附性能明显高于其他离子,但在实验中未发现不同金属离子之间存在明显吸附抑制或促进。  相似文献   

9.
市售绿茶自混合水溶液中吸附除去铬(Ⅵ)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杨春芬  杨中民 《环境化学》1994,13(2):176-180
本文探讨了国产茶叶(市售云南产绿茶)的结构、成份和溶解,以及在不同浓度、时间、pH、温度的条件下,自混合溶液中大量吸附铬(Ⅵ)的特性。结果表明,浸泡过的茶叶对Cr(Ⅵ)的吸附率略低于未泡茶样,在一定条件下,Cr(Ⅵ)的吸附量可达到4.96mg/g。我们建议在这复杂体系中,用离子交换吸附过程形成表面配合物,以及发生化学作用的综合吸附机理来解释。  相似文献   

10.
麦饭石对Pb2+离子吸附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夏畅斌 《环境化学》2000,19(5):436-440
本文研究了水溶液中麦饭石对Pb^2+离子去除的反应动力学,考察了MFS粒度、溶液PH值和铅离子的初始浓度对吸附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MFS对Pb^2离子具有较强的吸附性能,PH值是影响吸附的主要因素,Pb^2+离子吸附的最初速率与浓度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式;离子交换和表面络合反应是主要吸附形式。  相似文献   

11.
比较了红球藻HB748株在MCM,BBM及BG-11.3种培养基中的生长.结果表明:HB748在这3种培养基中前4d的平均生长速率分别为0.97d-1,0.77d-1和0.63d-1,存在显著差异;然而,在BBM和BG-11中添加MCM中所含等量VB12后,748株在3种培养基中的生长速率趋于一致,表明VB12,是HB748维持较好的前期生长的必需成分;在VB12的需求满足后.3种培养基无机组分的差异对HB748前期生长影响甚微.  相似文献   

12.
纤维藻(Ankistrodesmussp.)对镍毒作用反应敏感,对Ni  相似文献   

13.
为揭示纤毛虫对弧菌 (Vibriosp.)种群增长的影响 ,利用实验生态学方法对弧菌在海水养殖水体中两种常见的纤毛虫原生动物 ,扇形游仆虫 (EuplotesvannusM櫣ller)和海洋尾丝虫 (UronemamarinumDujardin) ,摄食胁迫下的种群增长过程进行了探讨 .数据分析显示 ,弧菌的种群密度在纤毛虫的指数增长期高于对照组 ,但在纤毛虫种群生长平衡期则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在纤毛虫种群生长衰退期则呈回升的趋势 .结果同时还表明 ,海洋纤毛虫的摄食胁迫对弧菌的繁殖具有明显的激活效应 ,但对其种群生长起着显著的抑制作用 .此外 ,本工作也进一步证实了食菌性纤毛虫对改良水质和维持一个健康的养殖环境所具有的积极作用 .图 6参 15  相似文献   

14.
用生物学方法防治藻类危害已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1] ,有研究表明 ,水体生态系统中的细菌在控制水华、维持藻类生物量的平衡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2 ,3] ,它可通过直接接触[4 ,5] 、分泌胞外物质[6 ] 以及与藻类竞争营养物质[7] 等方式溶藻或抑制藻类生长 ,保障水体生态系统中营养物质的循环 .本实验室从采自太湖的微囊藻藻样上分离出四株细菌并已鉴定到属[8] ,对它们生长特征进行研究将有利于发现细菌与微囊藻生长代谢之间潜在的联系 .依据Odum提出的Leibig最少律 (lawofminimum) ,限制藻类生产量的物质是C、N、P[…  相似文献   

15.
精噁唑禾草灵微生物降解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精噁唑禾草灵生产废水排放口处污泥中分离的产碱菌属H(AlcaligenesspH)对精噁唑禾草灵有较好的降解,降解浓度分别为100mg·l1,50mg·l1,25mg·l1的精噁唑禾草灵120h的降解率分别为4576%,6596%,6947%;利用HPLCMS对精噁唑禾草灵的微生物降解产物之一进行鉴定,结果表明精噁唑禾草灵水解是产碱菌属H降解精噁唑禾草灵的途径之一,其产物为(R)2[4(6-氯1,3苯并噁唑2基氧)苯氧基]丙酸和乙醇  相似文献   

16.
酸雨淋溶对铬渣中Cr6+释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晟  彭莉  王定勇  胡勇  张芹 《环境化学》2007,26(4):512-515
采用人工柱对3个不同年代的铬渣进行为期5年不同pH值(4.0,5.0,6.0)下的模拟酸雨淋溶实验,结果表明:淋溶前铬渣具有很强的腐蚀性,pH值达到12以上,总铬和Cr6 分别占铬渣的4.68%-4.86%和1.19%-1.73%;Cr6 溶出浓度在淋溶初期大,随着淋溶时间的增加,溶出浓度急剧下降,淋溶接近第二年雨量时,溶出浓度减小且趋于稳定.5年模拟酸雨淋溶后,Cr6 累积溶出范围在2138-4490mg,浸出液浓度稳定范围50-127mg·l-1,仍然远高于排放标准.铬渣淋溶后,残渣态和结晶铁锰氧化物结合态铬含量保持不变,水溶态、酸溶态和稳定铁锰氧化物结合态铬有不同程度减小.  相似文献   

17.
慢生型花生根瘤菌16S rRNA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21株分离自四川,云南不同花生产区的慢性型花生根瘤菌和6株参比菌株为材料,进行了16SrDNAPCR-RFLP,结果除证实了慢性型花生根瘤菌同慢生型大豆根瘤菌(Bradyrhizobiumjaponicum)高度的遗传相似性外,还发现了一些菌株同Bradyrhizoibiumliaoningensis和Bradyrhizobiumelkanii有较高的遗传相似性,菌株Spr1-2的16SrRNA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Cu2 (0.01,0.1,1,10,50,100,200mg/L)对绿球藻(Chlorococcumsp.)生长、形态结构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Cu2 对绿球藻的显微结构、生长及生理状态的影响比较显著.与对照BG11培养的绿球藻比较,0.01~1mg/LCu2 浓度下培养的绿球藻,细胞壁无明显增厚,色素没有多大变化,但蛋白核由一个变为多个;而在高浓度(10~200mg/LCu2 )下,细胞壁明显增厚为多层,色素减少,蛋白核减少并回复到1个或消失.低浓度Cu2 (0.01,0.1mg/L)对绿球藻生长无影响;高于0.1mg/L浓度时,绿球藻生长变得缓慢甚至出现负生长.在1mg/LCu2 浓度下,绿球藻对Cu2 的去除率最高为90.5%;叶绿素含量及光合作用强度随Cu2 浓度的升高逐渐降低;呼吸强度在0.01~10mg/LCu2 浓度范围内逐渐升高,大于10mg/LCu2 则逐渐降低.结果提示,绿球藻是一种耐受Cu2 胁迫的藻类,对其去除率也高,可以应用于含铜污水的处理.图3表3参1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