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叙述了微生物浓度在污水处理中的重要意义以及几种微生物浓度的评价方法和它们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2.
有机废水是最主要的水污染问题,其处理方法大多采用生物处理。但当有机废水中的物质浓度超过了微生物处理的极限浓度时,微生物的处理活性就会受到影响。此时可以通过菌种驯化法和预处理法来有效消除有机废水中的物质浓度过高对生物处理中的微生物的抑制作用。本文也会谈到有机废水中的物质含量高、低对微生物的不同影响机制,对生态循环保护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以城市污水厂处理过程中逸散的异养细菌和真菌微生物气溶胶为研究对象,通过试验研究了生物滤池对微生物气溶胶的去除效果,并考察了进气微生物浓度、进气气体流量和填料湿含量对其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滤池能在一定程度上去除异养细菌和真菌气溶胶;在试验浓度范围内,异养细菌在生物滤池中的去除率随着进气微生物浓度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少,真菌的去除率随着进气微生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加;高的进气气体流量有利于微生物气溶胶的去除,异养细菌和真菌的去除率均随着生物滤池进气气体流量的增加而增加;适合微生物气溶胶去除的最佳填料湿含量范围为40.5%~61.8%,过高和过低填料湿含量均不利于微生物气溶胶在生物滤池中的去除。因此,在实际生物除臭工程的设计和运行管理中,应控制合适的进气微生物浓度、进气气体流量和填料湿含量,以保证恶臭物质和微生物气溶胶的同时高效去除。  相似文献   

4.
大气CO2浓度升高对几种土壤微生物学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中国扬州开放式空气CO2浓度升高(FACE)平台,研究大气CO2浓度升高对土壤微生物活性及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常氮施肥处理中,大气CO2浓度升高有增加微生物量碳的趋势,而在低氮施肥处理中大气CO2浓度升高的影响不大.在常氮、低氮施肥处理中,大气CO2浓度升高对微生物量氮均没有显著影响,有增加微生物C/N的趋势.在常氮施肥处理中,大气CO2浓度升高显著增加脱氢酶活性,而在低氮施肥处理中的影响不显著.在低氮施肥中大气CO2浓度升高显著增加酸性磷酸酶活性,在常氮施肥处理中的影响不显著.除在常氮施肥、大气CO2浓度升高时,Shannon指数、Simpson指数和微生物利用的碳源有显著变化外,其他处理中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变化很小.  相似文献   

5.
通过在实验室模拟不同的环境条件,研究常用有机氯化合物——六氯乙烷(Hexachloroethane,HCE)在好氧和厌氧环境条件中的土壤生物降解动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HCE在水稻土中的降解遵循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相对于好氧条件,厌氧条件下土壤微生物对HCE的降解影响较大。在厌氧条件下,在3060 mg/kg的浓度范围内,HCE的降解随土壤中HCE起始浓度增加而加快,当浓度≥60 mg/kg时,随HCE起始浓度增加而减慢。而在好氧条件下,HCE的降解速率变化较小,表明相对于好氧条件,厌氧条件下土壤微生物可以利用HCE生长,在未达到其毒性耐受浓度时,HCE降解速率随着其浓度的增加而提高,但当浓度超过微生物的耐受极限浓度时,微生物活动将受到抑制,HCE的降解速率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6.
前言各种有机废水的处理,基本上都是以生物处理为主。作为衡量其效率的条件,基质浓度和微生物浓度的比例是重要的因素之一。例如在活性污泥法中的膨化现象就可以说是由相对于微生物浓度的基质浓度超负荷而引起的。也就是说,即使是比较容易分解的物质,若基质浓度升高,则也要同时考虑到接受生物分解时需要相当的时间,及物质本身影响微生物呼吸活性这两个因素。  相似文献   

7.
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具有优势菌浓度高、活性好、防止微生物流失、节约成本等优点,在水产养殖行业具有独特的应用价值。本文综述了固定化微生物的种类、固定化材料及方法和应用于养殖水质调控的机理,最后对其在水产养殖行业水处理中的应用和存在问题进展望。本文可以为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在水产养殖水处理中的应用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不同稀土元素在不同浓度水平下红壤(黄筋泥)中微生物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稀土元素对土壤微生物量具有相似的影响效应:在低稀土浓度条件下土壤微生物量升高,随稀土浓度的升高土壤微生物量显著降低。但不同稀土元素使微生物量降低的程度各异,并初步求得黄筋泥中稀土元素对微生物的毒性浓度可能在(90~180)×10(-6)范围内。  相似文献   

9.
堆肥反应器中2种微生物接种剂的堆肥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智  张陇利  张发宝  李季 《环境科学》2009,30(11):3409-3413
在严格控制堆肥条件的情况下,以鸡粪为堆肥基本原料,选用单一微生物巨大芽孢杆菌和复合微生物VT菌为接种剂,通过研究堆肥过程中的温度、氧气浓度、C/N、WSC(水溶性碳)、发芽指数(GI)以及脱氢酶和纤维素酶的活性动态变化来反映这2种微生物接种剂对堆肥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复合微生物菌剂VT的处理在堆肥升温和保持高温效果明显,接种微生物菌剂的2个处理的堆体内氧气浓度都较CK低,其中最低的为接种复合微生物菌剂VT的处理.接种微生物菌剂,C/N下降速度快,WSC浓度相对高,GI值上升速度明显加快,有利于加快堆肥腐熟进程,其中接种复合微生物菌剂VT的效果较单一微生物菌剂巨大芽孢杆菌好.接种微生物菌剂有利于堆肥升温期脱氢酶和纤维素酶活性增加,促进堆肥的氧化还原反应和纤维素的分解,且接种复合微生物VT的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0.
选取污水中的污染物四环素和铜离子为二元混合物,以比吸磷率来表征二元混合物对污水生物除磷微生物的联合作用效应.采用直接均分射线法设计3种二元混合物的浓度配比(Ratio1,Ratio2,Ratio3);采用Logistic方程拟合试验数据获得浓度-效应曲线,并利用浓度加和模型分析二元混合物对生物除磷微生物的联合作用效应及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浓度配比的二元混合物对生物除磷微生物的抑制效应均随着时间的增加逐渐增强,具有明显的时间依赖性.浓度加和模型分析表明,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不同浓度配比的二元混合物对微生物的作用关系均是由拮抗作用逐渐过渡为加和作用和协同作用.但3组不同浓度配比的二元混合物对生物除磷微生物的相互作用也存在明显不同,在Ratio1和Ratio3中各组分所占比例差别较大,拮抗作用较明显,而在Ratio2中各组分所占比例差别较小,拮抗作用相对较弱.  相似文献   

11.
曝气生物滤池处理高氨氮含铍废水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含铍废水具有较高的毒性,目前关于其处理方法的研究较少。文章针对铍冶炼废水中铍超标以及高氨氮浓度的问题,选取接种有微生物的曝气生物滤池(BAF)工艺同时去除氨氮和铍,并分析其去除铍的机理。反应器系统的长期运行结果表明,BAF对高氨氮含铍废水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在进水氨氮浓度200 mg/L,铍浓度50~100μg/L,停留时间24 h条件下,处理出水氨氮浓度稳定在1.8~10.0 mg/L,铍浓度小于5μg/L。BAF主要通过系统中的微生物去除铍,载体对铍的吸附量较小,用Langmuir模型对吸附数据进行拟合,得到微生物对铍的吸附容量为684.9μg/g。形态提取实验表明,被微生物去除的铍主要以有机结合态存在,且微生物细胞表面对铍的吸附量有限,大量的铍富集于微生物细胞内,为此,BAF对铍有长期稳定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12.
陈卓  崔琦  曹可凡  陆韻  巫寅虎  胡洪营 《环境科学》2021,42(5):2558-2564
污水再生利用的关键是水质安全保障和风险控制.微生物风险是再生水安全利用过程中需要优先控制的重要问题.本文系统探讨了我国现行污水再生利用标准中的病原微生物控制要求,分析了基于病原微生物指示指标浓度控制的必要性与不足,提出了引入微生物去除能力保障控制的必要性,并详细介绍了其制定方法与保障措施.今后,需进一步深入探讨基于浓度控制与保障能力控制相结合的污水再生利用微生物控制方法,以期为我国再生水安全利用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3.
随着全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进入环境中的外来物质越来越多,其中许多有机污染物对微生物有抑制作用.近年的研究发现,壬基酚在各领域的广泛使用,环境中壬基酚的污染日趋严重,对人类和生态环境的危害不容忽视.针对壬基酚的危害及其微生物降解,举例说明了用于降解的微生物,阐述了壬基酚的微生物代谢途径、降解过程中的氧气、温度、pH、底物浓度等主要因素对降解影响的研究进展,并对壬基酚的微生物降解研究做出总结.  相似文献   

14.
实验采用短程硝化工艺处理高氨氮废水,并用PCR-DGGE分析了系统中的微生物区系。结果表明,进水氨氮浓度在50~400mg/L之间梯度增加时,出水氨氮浓度在10mg/L以下;随着氨氮浓度的增加,亚硝态氮积累率逐渐升高,当氨氮浓度达到300mg/L时,积累率达到90%左右。DGGE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运行时间的延长,微生物区系多样性减少;氨氮负荷为50mg/L与400mg/L相比,相似性为0.24。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富硫沉积环境中特定微生物类群对硫循环的贡献,人工建立富含硫酸盐的模型,对模型中各种环境化学参数进行监测,并采用不依赖于培养的微生物分子生态学技术对微生物群落垂向分布特征进行解析.结果表明,以沉积物-水界面为分界线,上层水相为好氧环境,硫化物浓度较底;而沉积物相中硫化物浓度较高,为厌氧生境.微生物群落分布与环境特征具有很好的吻合性,沉积物相中微生物群落相似性较高,多样性相对较低,而水相中微生物多样性较高,且与沉积物中微生物分离距离较大.在水-沉积物垂向剖面中,细菌域中的变形菌门(Protebacteria)(丰度为7.6%~32.8%)、绿弯菌门(Chloroflexi)(13.6%~22.3%)以及古菌域中的广古菌门(Euryarchaeota)(19.3%~29.2%)是微生物群落中的绝对优势类群.在该生境中,存在微生物主导的硫循环过程,在厌氧沉积物表层,δ变形菌纲(Deltaprotebacteria)中的硫酸盐还原细菌还原硫酸盐产生硫化物,同时降解有机质.硫化物向上层扩散时,被Thiobacillus、Acidithiobacillus和Halothiobacillus等属的硫氧化微生物氧化为单质硫,并进一步氧化为硫酸盐,在硫循环过程中有机质被逐渐降解.特定微生物种群的富集需要在不同的环境因素,多种微生物共同参与硫循环过程,完成有机质降解.  相似文献   

16.
实验研究了外加电场强化生物膜工艺相比普通生物膜工艺降解水中头孢他啶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进水COD负荷为3 kg/(m3·d)、反应周期为8 h、进水pH=8时外加电场强化生物膜反应器(R2)各项指标去除效果达到最好。R2对头孢他啶的平均去除率为90.76%,而普通生物膜反应器(R1)仅有80.63%。R2相比R1对头孢他啶去除率更高、更稳定、抗负荷能力更强。两反应器中微生物种类以杆菌为主,R1中的微生物在头孢他啶浓度为3.5 mg/L时生长受到抑制,微生物种类发生变化,而R2中的微生物在较高头孢他啶浓度下生长稳定,处理效果良好。拟合实验数据,符合MONOD模型,两反应器中头孢他啶的比降解速率随头孢他啶浓度增加而增加,R2增速大于R1。  相似文献   

17.
微生物浓度对SFBR工艺去除营养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序半连续式反应器(SequentialFed-batchReactor,简称SFBR,下同。)就不同微生物初始浓度对人工配置废水营养物去除效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微生物初始浓度对COD、氮化合物(NH4-N和NO3-N)除去和微生物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微生物初始浓度为140.4g/L时,COD有最高除去率(69.5%)。当微生物初始浓度≥46.8g/L,总氮除去率可达100%。菌体初始浓度对废水中营养物的去除有利。过高浓度的微生物生长,受营养物和供氧的限制。用一组涉及多个微生物反应的动力学模型,分析了微生物初始浓度对同时去除碳、氮化合物效率和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三阶段控温堆肥过程中接种复合微生物菌群的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接种复合微生物是提高堆肥效率的主要方法之一,但由于堆料中土生微生物的竞争,较高浓度的土生微生物浓度会抑制接种微生物的长生繁殖.实验表明:当堆料中土生微生物初始浓度为4×108CFU/g时,所接种的微生物不增殖,且随着堆肥的进行,浓度下降很快;而非接种微生物增殖很快,最高浓度可达1010CFU/g.当土生微生物浓度降低至4×105个/g,接种微生物增殖较快,最高达1011CFU/g.因此,本文利用堆肥自身产热和少许外来热源加热的三阶段控温法进行堆肥.使堆温在4 h内迅速升到70℃以上,并维持8 h,从而使土生微生物浓度降至4×105个/g以下,并起到软化堆料,便于微生物降解的目的.待温度冷却至35℃~45℃时,接种复合微生物,使其快速生长繁殖,数量从108 CFU/g上升到1011CFU/g(干样品),且接种微生物以非接种做生物保持优势地位,从而快速分解垃圾中的有机物.由于在最终产品中含有大量接种有益微生物,可利用其作为菌肥进行回流接种堆肥,以增加堆料中接种微生物数目、改善堆肥微环境、节约菌剂用量、缩短堆肥发酵周期和降低堆肥成本.但利用接种微生物堆肥产品作为菌肥反复接种时,随着反复次数的增加,非接种微生物高浓度繁殖;接种微生物和非接种微生物浓度比约为1:3(反复接种5次),浓度情况发生了逆变.因此,回流菌肥反复接种5次后,接种菌剂基本上就不再起作用了.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Cr(Ⅵ)与李氏禾根系分泌物组分的相互作用关系,并找出与Cr(Ⅵ)还原相关的关键微生物,研究了6个Cr(Ⅵ)处理浓度(0,40,60,80,100,120 mg/L)对人工湿地微生物燃料电池耦合系统(CW-MFC)中李氏禾根系分泌的有机物种类及含量的影响,同时测定了对照和最优铬处理浓度下系统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果表明:1)铬胁迫对李氏禾根系分泌物的影响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当Cr(Ⅵ)处理浓度为80 mg/L时,根系分泌物的化合物最多。2)根系分泌物以脂类、烷类、酚类、烯类和醇类物质为主,其中烷类物质居多。3)六价铬胁迫显著增加了Geobacter在CW-MFC系统中的丰度,这可能是李氏禾中参与铬还原和富集相关的关键微生物。  相似文献   

20.
固定化细胞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引言固定化细胞(也叫固定化微生物)是指经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固定之后繁殖的细胞(微生物),它是生物工程领域中的一项新兴技术。在水处理中采用固定化细胞,有利于提高生物反应器内的微生物浓度;有利于反应后的固液分离;有利于除氮、除去高浓度有机物或某种难降解物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