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绿风暴 《绿叶》2008,(11):93-98
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环境破坏的不忍之心,促成了绿网这个环境NGO的建立。环保运动根本上是要改变人,而网络是影响人的一种重要方式——人影响人,一个人一个人地去改变!在组织的建设过程中注意核心人物的必要性和专业分工的重要性,既要绿也要专,是绿网对于其他环境NGO的最大启示。  相似文献   

2.
学校是教师和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是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重要环境,环境对人的成长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不同的环境可使人产生不同的心理体验。因此,平房小学把绿色校园建设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手段。该校的绿色教育理念是:环境育人、文化育人。北京市平房小学对环境教育工作从领导到每一位教师都非常重视。  相似文献   

3.
环境保护,说到底是通过人对环境进行保护;环境教育,归根到底是使人受到心灵的净化与教育。环境保护是人的一种自觉的行为,而人通过环境教育获得的环境意识是一种自觉的思想积累。爱护环境的思想与行为的统一则构成了高尚的环境保护人格。环境保护人格的树立与培养是环境教育的最终目的。只有使越来越多的地球公民不断地完善自己的环境保护人格,环境教育才能日趋有效,环境保护才能真正通过每一个人落实到行动上。那么,何谓环境保护人格?它有什么特点?怎样克服学生中的环境保护人格的分裂现象?在教学上如何培育学生的环境保护人格?…  相似文献   

4.
案例式环境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众的环境教育从根本上说是一种激发人对地球、对社会、对后代的责任心的教育,是一种帮助人们改善自己的行为,以便与环境建立良好关系的教育。这是每一个地球公民都应该接受的终生教育内容。由于环境和人类的生活方式不断地发展、变化,加以人类认识上的某种滞后,所以必然会出现环境问题的不断解决又不断涌现。因此,我们不仅要在事实和技术的层次上关心、并解决现实环境问题,尤其需要每个人环境意识的养成。只有这种环境意识的养成,才会积极学习有关的知识,掌握相关的技术,以对各种环境问题。一个人在中小学阶段能够受到良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5.
在素质教育中对环境意识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环境意识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   环境教育既不同于部门教育又不同于行业教育,而是对人的一种素质教育,它不仅是环境保护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是教育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环境意识包含认识意识和参与意识。认识意识是指人类不断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进行的社会活动,既利用了自然也改善了自然,又对自然环境产生污染和破坏。而这些活动现象在人的头脑中形成一种反映和认识,这种对环境能动地反映和认识,被称为环境意识,如将这些认识意识变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则称之为参与意识。   环境意识又可分为个人环境…  相似文献   

6.
人与环境     
1 课时:一课时。 2 教育目标:本课以人与环境为主线,揭示了当今人类面 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及其解决途径,提高学生对环境问题的危机 感、紧迫感和责任感,并努力规范自己的行为,培养他们对环境 负责的行为。 3 教学媒体:多媒体教学。 4 教育方法:启发式,讨论法等。 5 教学过程目:多媒体演示课题《人与环境》。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居室环境概念的阐述,剖析了人与居室环境功能的关系,并指出了居室环境对人行为的规范作用及营造良好居室环境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环境意识对人与环境关系的反作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意识是人对客观存在的人与环境关系的正确反映。它既依据于人与环境关系的现实,又具有相对独立性,这表现在它的发展与人与环境关系的发展变化不完全同步,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又具有历史继承性。环境意识对人与环境关系的反作用,其实现过程可从性质和程度两方面研究。性质上,可从是协调人与环境的关系,还是使人与环境关系发生矛盾甚至对立来加以判断;程度上,主要取决于掌握民众的深度和广度。  相似文献   

9.
孙燕 《环境教育》2010,(4):37-38
<正>随着人们对环境的日益重视,环境保护已经成为一个世界关注的焦点,环境教育的重要性也日益被社会各界所认识。那么,如何对小学生进行环保教育,用美的环境塑造美的心灵?作为一名班主任,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让班级成为环境教育的主阵地。创设美好的环境,熏陶学生心灵美好的环境总是让能够心情舒爽,并能够陶冶人的情操,培育人的美好品德。我在班级中很重视利用环境育人。让教室变成有声有色的大自然。在教室的生物角里摆  相似文献   

10.
人是环境的产物,也是环境的改造者、保卫者。人对环境的态度,总的来说,是利用天然环境中对人们有利的因素,同时,也改造天然环境中对人们不利的因素。但由于受科学技术水平、生产力发展水平等诸因素的制约,  相似文献   

11.
编辑同志:近闻,海安县农村环境长效管理领导小组实行"暗访"农村环境整治工作制度,组织县环境整治办工作人员建立"暗访轻骑队",一人一辆单车,一人一个相机,一人一本《环情手册》,所有"暗访"轻骑队员进镇村,到村组,看环卫,查死角,听民声,促整治,不提前打招呼,不做任何准备工作,周周到基层,实查促整改,被广大干群赞为"实查啄木鸟"。至2012年年底,该县环境长效管理办公室10名工  相似文献   

12.
《环境教育》2008,(9):F0002-F0002
环境一号A、B星是我国“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的光学卫星,卫星人轨工作后,可获取高时间分辨率、中等空间分辨率的对地观测数据,对我国大部分地区可实现每天一次重复观测,这将大大缓解我国目前对地观测数据紧缺局面,提高我国环境生态变化、自然灾害发生和发展过程监测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是1981年经国家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批准,教育部备案的一所以培养环境保护专业人才为主的全日制高等学校,是我国最早开展环境教育的高校之一。学院现有教职工433人,教师279人其中博士11人,硕士146人,正高级职称12人,副高级职称60人,在校学生6056人。  相似文献   

14.
<正>人是环境的产物,在人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生命活动过程中都会发生人与环境的关系,环境在不断变化,人与环境的关系也在发生变化,因此通过环境教育使得人不断适应人与环境的动态关系是贯穿每个人一生的事业。在幼儿时期,应通过生态教育,培养儿童对大自然美感的认识,培养儿童热爱大自然,热爱野生动植物的天性,众所周知,儿童时期都离不开玩具,有的玩具甚至可以影响人的一生,如果能利用玩具向儿童灌输一些环境保护意识,将会有事半功倍的  相似文献   

15.
美国一咨询公司发表研究报告证实改善环境管理体系和环境表现会提高股份公司市场价值ImprovedEnvironmentalManagementSystemandEnvironmentalExpressionofaStockCompanywillImproveItsValueinMarket,ReportedbyAUSConsultingCompany很久以来,改进企业环境管理和环境表现对企业是否有利,一直是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有些学者和企业家认为,对环境管理体系和环境表现的改善,由于可以带来改善企业形象、降低成本等效益,因此对企业与对社会同样有利;另一些人则认为,环境方面的改善和由此带来的成本是企业正常经营的负担,应当被最…  相似文献   

16.
环保知识     
环境人格属道德范畴,是人在认识环境问题严重性的基础上,自觉遵从环境规律并积极维护环境平衡,从而形成人与环境互助共生机制的人的意识与行为关系的总和,是一种崇高的道德意识.环境人格的塑造,与人的社会地位、文化修养及个人品质等因素密切相关.教育人们从讲究个人卫生、关心自身健康,到讲究公共卫生、关心他人健康,最终上升到爱护环境中的草、木、虫、鸟、土、水、石及至区域和全球环境,并关心全人类的共同生存的最高级的环境道德精神境界,要经历一个艰难的历程,付出艰辛的努力.  相似文献   

17.
付成双 《绿叶》2011,(12):89-92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环境主义运动的兴起和西方社会对基督教环境伦理的反思,"生态的印第安人"遂成为北美社会颇为流行的一个词汇,它所代表的是一种快乐、无忧无虑、生活在与大自然和谐之中的印第安人的形象,这与西方社会那种恣意破坏  相似文献   

18.
人类走向环境伦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环境伦理是从道德的角度研究人与自然关系的问题,本文主要从环境伦理的产生、环境伦理要求人们走出“人类中心主义”、环境伦理的道德原则和规范三个方面来阐述。环境伦理的兴起与对人类的启示“伦理”一词代表的是人们的言论和行为要遵循的原则、规范,并与人的责任和义务相联系。传统的伦理是揭示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规律性的认识,也就是反映人们之间的伦理关系,反映人们相互之间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千百年来,伦理的作用和功能主要表现在调节人际之间利益关系的层面上。所以,以往当人们谈到伦理的时候,它存在于人类之间,只起调…  相似文献   

19.
日趋严重的环境问题已成为世界性的问题,环境污染与人类生存、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出现了尖锐的矛盾,已引起世界各国政府的高度关注。要解决环境问题,必须从教育入手,特别是在中小学中加强环境教育。怎样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呢?本文从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一是以讲座形式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二是组织学生进行课外活动或参观;三是请有关专家对学生进行专题报告。学生通过这些活动可了解到化学物质对环境污染所造成的严重后果,了解到环境问题是和每个人息息相关的,保护环境是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这将使中学化学教育在加强环境保护教育中起到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提出,要提高全民的环境意识。所谓环境意识,是环境这一客观物质作用于人的头脑,所形成的看法和见解。环境意识包括道德观念。树立保护环境的社会公德,是提高全民环境意识的关键。一、社会公害与环境公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