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造林密度对樟子松人工林枯落物和土壤持水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毛乌素沙地东南缘榆林市城北6 km的珍稀沙生植物保护基地为研究地点,通过对30个相同立地条件下10种不同造林密度(即10种森林类型,每种设3个重复)的樟子松(Pinus sylvesiris var.mongolica)人工林标准地进行调查、林下枯落物和土壤持水能力的定量测定,比较并分析了造林密度对其林下枯落物和土壤持水性能的影响。这10种樟子松样地的编号及造林密度分别为PⅠ(900 plant·hm-2)、PⅡ(1 200 plant·hm-2)、PⅢ(1 500 plant·hm-2)、PⅣ(1 800 plant·hm-2)、PⅤ(2 200plant·hm-2)、PⅥ(2 500 plant·hm-2)、PⅦ(2 800 plant·hm-2)、PⅧ(3 000 plant·hm-2)、PⅨ(3 300 plant·hm-2)和PⅩ(3 600 plant·hm-2。结果表明,(1)各样地枯落物总量(TL)的排序依次为TLPⅢ=TLPⅣTLPⅩTLPⅧTLPⅨTLPⅥTLPⅦTLPⅤTLPⅡTLPⅠ;最大持水量的变动范围为2.46~8.23 t·hm-2;有效持水量在0.163~6.42 t·hm-2,PⅢ和PⅣ样地枯落物持水功能表现最好,PⅠ样地表现最差。(2)各林地林下土壤自然含水量、土壤容重和土壤最大持水量无显著差别,变动范围分别在8.94%~16.54%、1.10~1.66g·cm-3和200.43~266.43 t·hm-2;土壤非毛管孔隙度差异较大,变动范围为0.99%~4.32%;PⅢ和PⅣ样地土壤持水功能表现最好,PⅠ样地表现最差。(3)利用幂函数分别对枯落物吸水速度与浸泡时间、枯落物持水量与浸水时间进行拟合,均有较高的拟合系数。各样地森林土壤的平均稳渗速率几乎没有差异,均在20 min左右稳定在0.11~0.89 mm·min-1。(4)研究发现,PⅢ和PⅣ样地枯落物和土壤持水能力最好,最佳造林密度是1 500~1 800 plant·hm-2。为防止林分衰退,应及时适当间伐。同时,该地区是否适合大面积大密度的樟子松人工造林,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德务淫羊藿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德务淫羊藿地上部分提取物经硅胶柱色谱、硅胶制备薄层色谱等方法反复分离纯化,用各种波谱数据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从德务淫羊藿的氯仿部分和正丁醇部分分离和鉴定了7个化合物,分别为二十烷醇(Ⅰ)、正十八酸(Ⅱ)、β谷甾醇(Ⅲ)、γ谷甾醇(Ⅳ)、20Hydroxydammar24en3one(Ⅴ)、桂木宁U(artoninU)(Ⅵ)、胡箩卜甙(Ⅶ).化合物Ⅰ~Ⅶ均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参6  相似文献   

3.
有机与常规水稻生产中土壤养分平衡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江西省万载县水稻生产作为研究对象,在对有机农户和常规农户的农业生产状况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针对不同操作模式下的土壤培肥措施和水稻-土壤系统养分投入、产出及其平衡状况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采用施用有机肥和绿肥种植这2种方式进行土壤培肥的有机农户比例极显著高于常规农户(P0.01),有机农户采用间套作和秸秆还田的比例也显著高于常规农户(P0.05)。在养分管理方面,有机和常规水稻生产的氮素平衡均处于盈余状况,分别盈余57.8和36.3 kg·hm-2,盈余率分别为21.7%和7.6%;有机和常规水稻的磷素平衡亦处于盈余状态,分别盈余35.4和64.7 kg·hm-2,盈余率分别为147.5%和217.9%,远高于允许平衡盈亏率。相比常规农户,更多的有机农户会采取生态农业措施进行土壤培肥,但其氮素和磷素盈余率也较高,同样存在一定环境风险。  相似文献   

4.
固城湖围垦区池塘河蟹养殖环境影响及模式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固城湖围垦区不同池塘的河蟹养殖环境效应并筛选出适宜的生态养殖模式,对河蟹养殖周期内不同养殖池塘的养殖情况和水环境进行跟踪研究,并构建模型估算养殖容量.结果表明,养殖周期内现有养殖模式的池塘和取水河道水质大多为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的Ⅳ类和Ⅴ类水,明显劣于固城湖水质(Ⅲ类水),其中最主要的污染因子为TN和TP;池塘的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和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简单,优势种分别为隐藻、秀体溞及环棱螺,且浮游动物Margalef丰富度指数与河蟹养殖产出呈显著正相关(P<0.05);基于现有养殖模式,河蟹的最大养殖容量为9855只hm-2.综合考虑养殖池塘环境、经济效益及养殖容量等因素,认为固城湖围垦区池塘河蟹的适宜生态养殖模式为:蟹苗投放密度(9000±750)只·hm-2;饵料系数0.47 ~0.53;水草覆盖度约70%(其中苦草40%,伊乐藻20%,轮叶黑藻10%);螺类投放量6 000 ~7500 kg·hm-2.  相似文献   

5.
“奶牛-沼气-牧草”循环型农业系统的能值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奶牛-沼气-牧草”循环型农业模式(模式I)的结构功能和生态经济效益,应用能值分析方法对其进行研究,并与单一奶牛养殖模式(模式Ⅱ)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模式Ⅰ的净能值产出率(4.06)比模式Ⅱ(4.13)低;模式Ⅰ能值可持续发展指标值为10.27,模式Ⅱ为9.57,模式Ⅰ具有更高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模式Ⅰ的环境负载率(0.11)低于模式Ⅱ(0.12),并且模式Ⅱ能值废弃率为21.72%,模式I为0,因此模式Ⅰ对环境的压力小;模式Ⅰ产出能值反馈率达到30.63%,系统自组织能力强。模式Ⅰ的净效益是模式Ⅱ的1.13倍,但产投比是模式Ⅱ的97.64%。以能值-货币价值计算的生态经济效益分析结果与实际经济效益分析结果基本一致。因此,模式Ⅰ具有环境压力小、自组织能力强、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强的特征,但仍需进一步优化系统内部结构,提高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6.
不同氮水平下夏玉米农田土壤呼吸动态变化及碳平衡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探讨氮肥对华北平原高产农田土壤呼吸动态变化及其碳平衡的影响,试验设计了习惯施氮量(N228,228 kg·hm-2)、2/3习惯施氮量(N152,152 kg·hm-2)和不施氮(N0)3个处理,采用密闭静态箱法研究了不同施氮水平下夏玉米生长季农田的土壤呼吸速率季节变化、土壤呼吸与地温等环境因素的关系以及农田系统的碳平衡。结果表明,夏玉米农田土壤呼吸速率均值和土壤呼吸释放的总碳量分别为C 98.8-115.9 mg·m-2.h-1和C 2 232.3-2 524.2 kg·hm-2。与处理N0相比,处理N152(N 152kg·hm-2)和N225(N 225 kg·hm-2)的土壤呼吸速率均值分别增加了10.2%和17.4%,土壤呼吸释放的总碳量分别增加了6.74%和13.1%。地温(5 cm)和土壤含水量(0-10 cm)分别与土壤呼吸速率呈指数和二次曲线关系,R2均达显著水平。其中地温(5 cm)解释了土壤呼吸季节变化的55.9%-67.0%,而土壤含水量(0-10 cm)可解释土壤呼吸季节变化的25.3%-59.3%。土壤呼吸的温度敏感系数Q10在2.05-2.23之间,且随着施氮水平的提高而增加。处理N0、N152(N 152 kg·hm-2)和N228(N 228kg·hm-2)的土壤含水量分别是22.5%、22.7%和23.3%时,土壤呼吸速率达最高值,超过此阈值,土壤呼吸速率均呈下降的趋势。夏玉米农田系统是大气二氧化碳(CO2)重要的汇,净初级生产力(NPP)固碳量和农田系统的净碳输入(NEP)分别为C 6 829.1-8 950.2 kg·hm-2和C 4 898.2-6 766.8 kg·hm-2。处理N152(N 152 kg·hm-2)和N228(N 228 kg·hm-2)与处理N0相比,NPP固碳量分别增加了24.8%和131.1%,NEP分别增加了31.9%和38.1%。  相似文献   

7.
在B3LYP/6-311+G(d,p)基组水平下采用密度泛函理论方法系统开展了以下工作:(1)优化得到1∶1、1∶2和1∶3铝-麦芽酚配合物10种可能构型的静态结构、NPA电荷以及能量参数,计算得到Al(ma)3配合物4种异构体的核磁共振、紫外和红外等光谱学数据并与文献实验值比较,证明本文采用的计算方法和模型适用于铝-麦芽酚体系的研究;(2)模拟1∶1和1∶2铝-麦芽酚配合物9种可能位点的水交换反应,其中3个位点计算得到的水交换反应速率对数log kex(s-1)分别为2.4(Al(ma)(H2O)2+4(cis to ma))、2.6(cis-Al(ma)2(H2O)+2(I))和3.0(trans-Al(ma)2(H2O)+2(I)),与实验值2.5(Al(ma)2+)和3.3(Al(ma)+2)相符,说明相应位点为反应活性位点;(3)探讨铝-麦芽酚配合物毒性与其形态结构之间的相关机制。  相似文献   

8.
本项研究选择了四个农户单元系统,试图通过对单元农业生态经济系统中的自然(能量、养分)—人(农民心理)的综合分析,寻求在目前情况下,农村进一步发展的途径。对不同系统的能量效益、土壤养分平衡分析及农民心理模糊评判表明,种—养结合系统从理论上及农民心理方面均优于单纯的种植系统。  相似文献   

9.
以钠基蒙脱石(Na-MMT)为原料,采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MAB)预先改性,然后进行羟基铝柱撑改性,以制备不同CTMAB含量的有机-无机复合蒙脱石(CTMAB-Al-MMT),用于同时对水中苯酚和铬(Ⅵ)的吸附.采用XRD、FTIR表征复合改性蒙脱石.研究结果表明,CTMAB和羟基铝阳离子有效进入蒙脱石层间,且层间距随CTMAB加载量增大而增加.吸附时间、溶液pH和投剂量等因素对吸附率的影响显著,在混合溶液的苯酚、铬(Ⅵ)初始浓度均为30 mg·L-1,投剂量0.6 g/50 mL,pH=6,以及吸附时间2 h时,苯酚和铬(Ⅵ)吸附去除率分别达85.0%和94.7%,表明制备的复合改性蒙脱石具有能有效同时吸附水中苯酚和铬(Ⅵ)的良好性能.复合改性蒙脱石对苯酚、铬(Ⅵ)的等温吸附可用Langmuir方程和Freundlich方程来拟合,对苯酚的吸附符合Freundlich方程,相关系数为0.9946,对铬(Ⅵ)的吸附符合Langmuir方程,相关系数为0.9989.  相似文献   

10.
中国铬盐生产量及消费量均居世界第一,铬盐生产排放的铬渣量很大,其中Cr(Ⅵ)是一种高毒性物质,是国家重点控制的重金属污染物之一,寻找经济、高效的Cr(Ⅵ)去除方法一直是研究的热点。以煤矸石为原料,以水玻璃和Na OH为碱性激发剂,合成矿物聚合物,用亚铁盐添加的矿物聚合物对Cr(Ⅵ)进行解毒与固化研究,并采用XRD、TEM/EDS、XPS对固化体进行检测。结果发现,当添加的Fe(Ⅱ)与Cr(Ⅵ)摩尔比大于3∶1时,矿物聚合物中总铬浸出的质量浓度小于1 mg·L-1,铬固化率大于99%。以亚铁盐Fe SO4·7H2O作还原剂,矿物聚合物对Cr(Ⅵ)的最大固化量为0.8%。随着Fe SO4·7H2O和Cr(Ⅵ)添加量按3∶1的摩尔比增加,矿物聚合物的抗压强度减小。XRD检测表明,Fe SO4·7H2O和Cr(Ⅵ)添加的矿物聚合物为非晶质结构。TEM/EDS检测表明,矿物聚合物的非晶质结构中含有Fe和Cr。XPS检测结果证明,矿物聚合物中Fe和Cr分别为Fe(Ⅲ)和Cr(Ⅲ)。亚铁盐添加的矿物聚合物对Cr(Ⅵ)的解毒与固化是基于氧化还原反应。在Fe(Ⅱ)和Cr(Ⅵ)添加的矿物聚合物合成过程中,Fe(Ⅱ)被氧化成了Fe(Ⅲ),Cr(Ⅵ)被还原成了Cr(Ⅲ),随后Fe(Ⅲ)和Cr(Ⅲ)被矿物聚合物中的-OAl(-)(OH)3吸引,并被固定在非晶质结构中。  相似文献   

11.
应用无结构网格有限体积法 /Osher格式的二维水流 -水质耦合数值模型 ,采用黎曼近似解计算模拟区域水量、动量及污染物输送通量。通过对长江南京八卦洲江段浓度场的模拟计算 ,其结果与遥感卫星图片确定的污染带分布相吻合 ,证实了模型的合理性和模拟能力  相似文献   

12.
中国富营养化湖泊的生物修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描述了中国湖泊富营养化污染现状 ,论述了湖泊富营养化形成的机理、生物修复富营养化湖泊 (尤其是去除水体和底泥碳、氮、磷 )的理论依据 ;提出了修复湖泊富营养化的技术途径 ,阐明了笔者对机械清淤和生物修复各自具有的优势和缺陷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用蒙脱石、稻草和鸡粪作为改良剂对铜矿尾矿砂有效养分、有效态重金属含量、pH值以及对尾矿砂上黑麦草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 :(1 )蒙脱石可显著提高尾矿砂对铵态氮的保留能力 ;(2 )施肥可降低尾矿砂的pH值 ,施用鸡粪可使尾矿砂pH值下降约 1个单位 ,而添加蒙脱石和稻草对尾矿砂pH值未产生明显影响 ;(3 )添加蒙脱石可使尾矿砂中铜、锌的有效态含量降低 ,而添加稻草和鸡粪则使其有效态重金属含量增高 ;(4 )随改良剂添加量的增加 ,蒙脱石和鸡粪处理组黑麦草吸收铜、锌的量减少而稻草处理组则增加 ;(5 ) 3种改良剂可明显影响尾矿砂上黑麦草的生长状况  相似文献   

14.
通过3年田间试验,比较分析了草莓有机与无机种植系统的能流、经济流及对土壤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系统草莓产量、经济效益均高于无机系统;有机系统能量产投比仅为无机系统的25%,但投入的绝大部分为可再生能源;有机系统土壤有机质、微生物量高于无机系统,具有更好的土壤条件  相似文献   

15.
概括了自然保护区与社区的统一性和矛盾 ,分析了自然保护区与社区协调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提出了自然保护区与社区协调发展的途径与方法 ,总结了一些保护区与社区协调发展的有效模式 ,包括政区合署模式、协调机构模式、保护与扶贫相结合模式、经济上双赢模式和公众参与模式  相似文献   

16.
随着转基因作物的大规模商业化种植,转基因作物的花粉漂移所引起的生物安全问题倍受关注.以抗小麦黄花叶病毒(WYMV)转基因冬小麦品种N12-1为花粉供体材料,连续2 a在江苏省徐州市转基因作物环境安全实验基地进行可控的农田试验.为了研究风向对转基因小麦花粉漂移的影响,采用同心圆设计,在花粉供体周围8个方向不同距离处检测小麦花粉密度,结果显示8个方向上转基因小麦花粉密度均随与花粉源距离的增加而显著下降,但不同方向小麦花粉密度的衰减速率有显著差异,下风向转基因小麦花粉密度的衰减速率相对较慢.同时,为了研究花粉源大小对转基因小麦花粉漂移的影响,平行设置2块不同面积(100和400 m2)的花粉源,在其下风向检测小麦花粉密度,结果显示花粉源面积增大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减缓转基因小麦花粉密度的衰减速率.研究结果表明,风向、风速和距离是影响转基因小麦花粉漂移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江苏宝应湖沉积物浸出液对水生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斜生栅列藻 (Scenedesmusobilquus)、初级消费者大型氵蚤 (Daphniamagna)和高级消费者斑马鱼 (Brachyddaniorerio)的影响。结果表明 ,沉积物浸出液对大型氵蚤和斑马鱼无明显的急性毒性。但与湖水对照相比 ,浸出液对斜生栅列藻的生长有显著促进作用 ,且随浸出液浓度升高 ,对藻类促进作用越大。化学监测结果表明 ,沉积物浸出液中磷浓度明显高于湖水 ,表明沉积物中磷向水体释放 ,可促进湖泊富营养化。  相似文献   

18.
连续 2a实地调查了太湖鼋头渚地区鹭鸟的觅食生境 ,并搜集其雏鸟的反吐物 ,初步掌握了该地区不同鹭鸟对觅食生境的选择与食物组成情况。结果表明 ,无锡鼋头渚地区白鹭与夜鹭主要在鱼塘、湖泊觅食 ,白鹭在湖滨觅食 ,而夜鹭还会到湖中央水面觅食 ;池鹭觅食区域较广 ,主要在鱼塘。鹭群主要的食物类型是鱼类 ,白鹭食物几乎全为鱼类 ,夜鹭 95 %的食物为鱼类 ,兼有少量的蛙类、甲壳类和小型哺乳类动物。  相似文献   

19.
流式细胞技术应用于生态毒理学的研究方法及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流式细胞技术(flowcytometry,FCM)能精确敏感地测定种群丰度、细胞分布及单个细胞生理生化特性.它已被广泛应用于医学和海洋学领域,最近,这种技术开始逐渐应用到生态毒理学研究中.本文综述了目前流式细胞技术用于生态毒理学研究中的方法及进展,并对今后发展作了展望.图2参35  相似文献   

20.
从我国自然保护区所面临的经费困难和开展生态旅游的现状入手 ,概述了生态旅游资源的价值评估法和加拿大国家公园使用者收费情况 ,并探讨了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价值实现的若干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