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概述了生态城市水系环境生物治理技术的基本思路,研究生态城市水系环境生物治理技术的主要操作方法,并分析生物治理技术的具体应用实例,以促进城市水系环境生物治理技术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针对环境生物修复技术的研究,介绍了中国生态环境现状,论述了在治理环境污染方面的优点,探讨了环境生物技术的进展,包括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技术、水环境污染的生物修复、白色污染的生物处理和消除和生物烟气脱硫法,由于生物技术对于环境污染治理具有优势,引起相关领域学者的极大关注。在世界各国政府和相关研究机构的共同努力下,近年来理论和技术研究取得了巨大的成绩。本文就生物技术在污染治理与环境恢复方面的技术进步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3.
文章主要介绍了生物强化技术在国内外的研究进展,包括了直接作用、共代谢作用以及基因水平转移作用等三个作用机理;从自然环境筛选、构建基因工程菌、直接购买商业茵剂等三个菌株来源及其生物强化技术在治理高浓度有机废水、脱氮除磷、改善系统污泥特性、降低污泥产量等水污染治理中的应用现状,并对实际应用效果进行评价,对其中的主要控制参数和应用失败的原因也进行了探索,并提出了生物强化技术的展望.生物强化系统在应用上表现出了很好的应用前景,是生化处理今后的研究重点与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4.
文章介绍了厌氧共代谢的提出、作用机制、调控研究及应用现状,从共代谢技术的基质类型、菌群结构和代谢途径三方面综述了国内外有关厌氧共代谢作用机制的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并着重分析了厌氧共代谢的调控技术和应用情况,展望了厌氧共代谢技术的未来研究方向,为解决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治理瓶颈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所排放的氮化合物对水质的影响越来越大。中国“十二五”期间也将增加氮化合物的削减任务,所以废水生物脱氮技术也就成了日后水污染治理的焦点问题,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主要集中在如何改进传统的硝化-反硝化工艺,提出了适合低碳高氨氮废水生物脱氮的新工艺。通过综述传统生物脱氮原理及工艺,短程硝化-反硝化脱氮技术和同步硝化-反硝化技术,对各种废水生物脱氮工艺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概述了城市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中重金属的污染现状,并总结分析了剩余污泥中重金属的治理技术,介绍了污泥重金属的稳定化技术(钝化作用、固化作用、微波固定化作用)以及重金属污染物的去除技术(化学方法、电动修复技术、生物浸滤、植物修复法)。对这些技术的原理以及研究情况进行了综述,并对其技术的特点进行分析,可为污泥重金属污染治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文章基于三大学科——环境科学、土壤科学、环境工程,采用内容分析法对Web of Science引文数据库和中国知网(CNKI)期刊数据库检索出的土壤重金属污染相关文献进行了研究,从土壤重金属污染来源、危害、治理方法及生物修复技术等方面,重点分析了目前国内外学者在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和修复技术问题的研究前沿和重点:生物修复技术是土壤污染治理的环境友好技术,微生物修复和植物修复技术结合使用,并加以化学与工程、农艺等其他措施来强化能较好地提高重金属污染修复的效率。并从重金属富集植物、组合修复技术及基因工程技术三方面对未来的研究热点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污水治理技术的快速发展,作为传统活性污泥法的改进型工艺——膜生物反应器被广泛应用于污水的治理中。本文就其中较为常见的一种MBR工艺——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SMBR)作为研究对象,论述了该工艺的原理及现实应用情况,并对接下来的研究重点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概述了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来源、现状、污染特点及其存在形态和作用机理。分析评论了土壤污染防治的三种主流技术:工程治理措施、化学治理措施和生物修复法,并指出了各自优缺点。也从物理、化学、植物与微生物联合修复方面全面地介绍了国内外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治理方法及最新进展,就其原理、实例、优缺点和合理应用等问题作了阐述。另外,还着重阐明了修复技术的概念、机理、影响因素、优势及可行性。同时,提出了当前土壤重金属污染与修复技术研究的重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见解和看法,为今后这方面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随着工业化进程,水体污染问题正变得越来越严重,如何治理好水污染成为备受瞩目的话题。生物强化技术的诞生给水污染的治理带来高效的解决方案,本文简要介绍了什么是生物强化技术,及论述其应用于水污染治理中优势,并通过相关研究数据论证生物强化技术在水污染治理中的应用及其应用的效果作出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1.
生物强化技术及其在废水治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41,自引:0,他引:41  
介绍了生物强化技术在废水治理中的应用现状,评价了生物强化作用的效果,并对生物强化机理、生物强化剂的优化选择、反应动力学、系统的优化设计等方面进行了讨论。生物强化技术是一种生物治理废水的高效技术,在废水治理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一般性问题     
X701 200501526 生物法处理挥发性有机废气的研究/饶佳家…(重庆大学生物工程学院生物力学与组织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004,5(9).-56-60 环图X-4 生物法处理被污染的空气这一技术已经被德国和荷兰成功地运用了20年之久,但是在国内还属于一种较新的空气污染治理技术。本文主要概述了有机废气生物处理的3种主要形式:生物滤池、生物滴滤塔和生物洗涤器的原理、流程和几种影响反应器性能的因素,并比较了以上3种反应器及其不同支撑材料的优缺点。目前,气态生物反应器主要以通用的指导方针、试验性的研究和来自类似应用的经验为基础进行设计的。图4表2参23  相似文献   

13.
在四川亚太水处理技术工程设计研究所李开春所长的带领下,研究成功“物理化学凝聚法”废水处理新技术。对于解决造纸、印染、皮革及啤酒工业废水的治理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证,节约了治理投资。这个项目是“八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这项新技术引起了国内外环保界的关注。  相似文献   

14.
生物脱氮技术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传统生物脱氮工艺存在的问题,在该领域展开了同时硝化反硝化、短程硝化反硝化、厌氧氨氧化3项新技术的研究。有针对性地对3项新技术的理论基础、研究进展、控制参数及妥善解决方法作了阐述,并就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为污水生物脱氮技术更深入地研究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5.
“三苯”废气治理技术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陶有胜 《环境保护》1999,(8):20-21,24
介绍了“三苯”(苯、甲苯、二甲苯)废气的治理技术并分析了其研究方向,指出了“三苯”废气治理工程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气候变化应对协同治理的法治化,是我国统筹生态保护与确保“双碳”目标愿景实现的优选进路,也是对习近平法治思想提出全面依法治国“系统性、整体性与协同性”要求的积极回应。该进路立基于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气候变化应对二者之间所具有的可协同规制的内在同一自然属性,具有丰富的法律意涵。在理论溯源上,成本效益分析理论与超越还原主义的环境司法观为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气候变化应对协同治理提供了基本的理论支撑。循此逻辑,成熟且自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气候变化应对协同治理的法治进路应从价值理念确立、法律规则创设及制度体系建构三个方面展开,回应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气候变化应对协同治理过程中提出的规范性要求并形成稳定的制度架构。  相似文献   

17.
景观水体修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景观水体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近年来污染日益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由于污水处理技术不能简单地应用于景观水体,对景观水体的治理提出了迫切的要求。文章就国内外对景观水体的物理、化学、生物及生态修复的处理方法进行了概述,重点介绍了近年来景观水体新兴生态修复处理方法,以期对景观水体的治理、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土壤及地下水有机污染的化学与生物修复   总被引:52,自引:0,他引:52  
本文综述了土壤及地下水有机污染的化学与生物修复技术研究的最新进展。比较详细地介绍了土壤有地下水有机污染的化学修复、生物修复、化学与生物相结合修复的具体方法、治理效率及其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9.
当今世界面临的一个重要环境问题就是土壤的污染,常规的土壤污染治理技术对土壤的破坏比较严重,在推广应用上存在着很大的问题,自20世纪90年代起,在环境污染治理的研究领域上出现了一个前沿性的课题,即生物修复技术。本文就对我国土壤重金属的污染现状、生物修复技术的作用及分类等方面做了如下的分析。  相似文献   

20.
任海 《世界环境》2022,(6):34-37
<正>2022年12月6日-19日,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15次缔约方大会第二阶段会议终于就“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达成一致。这个框架是在人类面临严重的生物多样性丧失和气候变化等环境危机时,全球合作开展生物多样性治理,寻求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共同努力,这个框架将为遏制生物多样性丧失并迎来恢复拐点提供政治基础。可以说,这个框架是一个历史性的成果,从此,国际社会有了保护、恢复和可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的路线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