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樊小贤 《陕西环境》2001,8(4):23-25
该文论述了西部大开发应重视环境文化的功能,通过政府行为,宣传教育、民间环保组织、环境标志等途径加强文化建设,促进西部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陆桥地带可持续发展: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关键行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通过分析沿海经济带、长江经济带、陆桥经济带和京九经济带四大经济带构成的中国“开”字型开发开放战略新格局,明确提出长江经济带和陆桥经济带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两大重要轴线。而促进陆桥经济带的可持续发展,则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关键行动。  相似文献   

3.
西部大开发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1999年 ,中央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 ,这是继沿海开放战略之后中国实施的又一重大发展战略。那么 ,西部大开发战略究竟如何实施呢?1西部大开发应把知识资源开发放在首位国家领导人一再强调 ,加快开发西部地区要有新的思路。什么是新思路?就是要打破常规 ,打破传统发展模式想问题 ,就是按照不断变化着的新形势想问题。那么 ,西部大开发着眼点应放在什么地方 ,是自然资源大开发 ,还是知识资源大开发?我的思路是 ,西部大开发应该把知识资源开发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1.1决定一个地区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是知识因素土地…  相似文献   

4.
李子君 《环境》2002,(11):40-40
西部大开发的机遇和挑战西部大开发,对于挖掘西部地区资源潜力和市场潜力,扩大内需,提高西部地区人民生活水平,使我国东、中、西部地区,乃至整个国家国民经济协调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这是历史机遇。然而,西部地区地处内陆地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人口承载能力比较低,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由于长期以来重开发,轻保护,掠夺式的资源开发,加上高速增长的人口压力,导致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状况持续恶化,这是西部大开发面临的严峻的现实。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教训早期的西部大开发创造了丝绸之路经济贸易,文化交流的辉煌成就。但以黄土高原地区草原和原始森林的消失为沉重代价,加剧了这一地区的干旱和水  相似文献   

5.
西部开发中的环境策略及若干政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施西部开发战略 ,是党中央加速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研究环境经济政策与策略是适应西部开发的环境保护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西部地区情况 ,作者认为在西部开发中 ,应当尽快弄清家底 ;按“三区推进”的思想进行环境区划 ,在地图上明确位置 ,抢先进入西部大开发的前沿阵地 ;编制环境规划 ,明确当地开发过程中和生态建设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工作的目标和重点 ,做到在开发过程中恢复一批 (或一些地区 )、保护一批 (或一些地区 )、建设一批(或一些地区 ) ;进行工程项目和政策措施的环境影响评价。并建议尽快开展农村能源问题的环境经济政策研究 ;开展节水、治水的环境经济政策研究 ;开展生态环境补偿的环境经济政策研究 ;通过生态示范区建设加强西部地区小城镇的环境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6.
西部大开发,是事关我国现代化建设和中 华民族生存与长远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而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一项规模宏大的系统工程。 党中央、国务院对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极为关注,把生态保护和建设放在了西部大开发中的重要地位。江泽民总书记指出:“改善生态环境,是西部地区的开发建设首先要研究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如果不从现在做起,努力使生态环境有一个明显的改善,在西部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就会落空,而且我们整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条件也将受到严重威胁。”朱镕基总理也指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是西部大开发的根本和切入…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济建设快速发展,而中西部地区由于历史与现实诸多原因,经济发展缓慢,与东部沿海地区拉开了距离。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提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布置。实施西部大开发对西部地区是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将极大地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然而,西部地区环境条件恶劣,生存环境较差,经济技术水平不高,因此西部开发不能简单地成为东部的“克隆”,也不能再搞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和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做法,更不能走浪费资源,破坏生态环境的老路。而必须要从技术高起点和重视环境保护入手,处理好经济建设和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即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8.
西部开发中的环境策略及若干政策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施西部开发战略,是党中央加速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研究环境经济政策与策略是适应西部开发的环境保护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西部地区情况,作者认为在西部开发中,应当尽快弄清家底;按“三区推进”的思想进行环境区划,在地图上明确位置,抢先进入西部大开发的前沿阵地;编制环境规划,明确当地发过程中和生态建设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工作的目标和重点,做到开发过程中恢复一批(或一些地区)、保护一批(或一些地  相似文献   

9.
徐龙 《环境保护》2011,(21):46-48
宁夏自治区干旱缺水、生态脆弱,改善民生、发展经济任务繁重,保护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的任务也很繁重。在这样的地区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就必须充分认识该战略的重大意义,科学定位环境保护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的重要地位,为西部大开发提供环境支撑和保障。  相似文献   

10.
刚刚结束的第九届全国人大第三次大会为国家发展打出了重拳,这就是世人瞩目的“西部大开发”。联想起来,上次人大会议的一个亮点就是重庆市升格为直辖市,那时西部大开发就呼之欲出!这显示出党和政府驾驭大局运筹帷幄,治国方略了然胸中。西部大开发对于扩大内需拉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对于经济发展的区域平衡,意义是显而易见的。对于地域广阔、经济相对落后的西部地区来说,西部大开发的决策无疑是一股强劲东风,带来的是无限的希望和生机。但《世界环境》更关注西部大开发之中的环境保护。当我们高呼“不要走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相似文献   

11.
中国西部地区是中国主要江河发源地,也是森林、草原、湿地和湖泊等集中分布区。从苍山洱海到玉门昆仑,西部地区因其秀美的山川、迅速发展的经济及重要的生态屏障地位而广受关注。2010年是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十周年,经过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绿色"在西部大地不断扩展,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一系列生态工程使西部的绿色不断延伸,其生态保障得以加强。然而,相比而言,西部的生态环境仍比较脆弱,特别是经济高增长过  相似文献   

12.
西部是我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 ,是我国重要的生态源和江河源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原本脆弱而严酷的生态环境正在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压力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总揽全局 ,面对新世纪做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战略决策 ,笔者就如何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 ,促进地区经济的持续发展 ,建设一个山川秀美的新西部 ,实现我国现代化长远发展的总体目标 ,谈点粗浅的看法。1加强组织领导 ,确保持续发展西部地区的工业以资源和劳动密集型为主 ,在经济发展方面落后于东部沿海地区 ,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西部大开发的序幕已经拉开 ,…  相似文献   

13.
曹葵 《环境科技》2002,15(3):25-27
前 言  在我国 ,整个西部生态条件复杂而且严酷 ,全国水土流失面积 36 0多万平方公里 ,西部约占 80 % ;全国沙漠化土地面积 16 8.9万平方公里 ,西部约占95 %。目前 ,全国土地沙化仍以每年 2 4 6 0平方公里速度扩展 ,沙化面积大都在西部地区 ,影响着 1/3国土面积和 4亿多人口的生产和生活。  目前 ,在实施西部大开发中已形成了适合中国国情的、向西部地区倾斜的宏观政策引导。一是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 ,本身就是最强有力的宏观政策引导 ,是推动西部大开发的根本保证和推动力量。二是明确了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14.
西部地区的水土问题历来是人们比较关心的问题,在西部大开发之前,西部地区就已经存在了水土流失、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问题,西部地区的大开发势必会带来环境的进一步破坏,因此如何做好西部地区的水土保持是一项重要的工作.西部地区的水土保持得好,才能迎来经济的大发展.  相似文献   

15.
闻玄 《环境》2000,(4):10-11
西部大开发战略要实施好,必须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的良性循环。要处理好发展经济与控制人口的关系,经济要发展,人口要控制,人口素质要提高。西部地区资源丰富,要把那里的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必须坚持合理利用和节约资源的原则。要把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作为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内容和紧迫任务,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搞好开发建设的环境监督管理。切实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恢复的老路。  相似文献   

16.
党中央、 国务院决定实施西部大开发,是根据我国国情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步骤,对西部的经济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战略意义。在中央召开的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江泽民总书记明确提出,要把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作为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内容和紧迫任务,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搞好开发建设的环境监督管理,切实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恢复的老路。江总书记的讲话高瞻远瞩,为西部地区的大开发事业指明了方向。 西部大开发,环保要先行,是西部的经济状况和环境状况决定的,是西部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按客观…  相似文献   

17.
今年6月,江总书记在西安考察时就加快开发中西部地区问题发表了重要讲话。江总书记提出必须不失时机地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发展,特别是抓紧研究、部署和尽快启动西部地区大开发这个世纪工程。从现在起,这要作为党和国家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总书记的讲话,是中央启动西部开发的动员令,标志着加快西部发展步伐的条件已经具备,时机已经成熟。这同20年前中国沿海的全面开放相呼应。陕西地处我国中西部的结合部,具有中部的西部,西部的东部的区位优势。从历史的发展看,陕西历来是进入西部的‘桥头堡”,是我国经济发展战…  相似文献   

18.
西部大开发战略对于中国区域均衡发展的绩效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社会经济产出、社会经济投入、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态环境四个方面,选取18个相关指标,通过重心法分析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后我国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格局的空间差异和时空动态演化过程,借此评价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效果,研究发现: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在中央政府财政倾斜和有关优惠政策的驱使下,西部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不均衡的格局有所改善, 然而西部地区人民的生活水平相比东部地区而言并没有得到切实的提高,东西部差距进一步拉大。另外,西部地区发展经济特别是工业的同时,并没有有效控制环境污染,尤其是承接产业转移的时候,东部地区将一些高能耗、高污染的产业转移到西部地区,产业转移演化成了污染转移。下一阶段,政府应切实着眼于改善西部地区人民的生活水平和控制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19.
颜昊 《陕西环境》2002,9(5):12-16
西部大开发,把生态环境建设作为切入点,以生态环境建设来带动大开发,是促进西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举措。生态环境脆弱是西部地区的一个基本特征,生态环境状况的恶化很大程度上限制和制约了西部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西部地区的落后,其中生态环境状况恶化,可持续发展能力低是一项重要的因素。生态环境是实现西部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是实现“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系统良性循环的基础,也是西部大开发的基本目标和落脚点。西部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面临着内部、外部条件的制约,一是贫困人口多,低素质人口比重大;二是自然…  相似文献   

20.
黄彩海  赵静 《陕西环境》1999,6(3):27-30
1汉江水资源在西部大开发中的重要作用西部大开发虽然要论证的主题很多,但最主要的是要论证西部大开发与环境保护如何协调发展和持续发展,而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又是其中最主要内容之一。陕西关中是西部大开发的主要地域,无论从地理条件、交通条件、人才资源、技术水平与贮备等,陕西关中在西部大开发中应具有优先开发的基本条件,但是,陕西关中水资源比较缺乏,水资源总量仅为82亿m’,水环境容量有限,这可能是制约陕西关中大开发的主要因素。从总体上讲,陕西的水资源不算缺乏,全省水资源总量为445{乙m’。但分布不均匀,陕北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