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关于大洋中脊玄武岩的成因,还有争论。人们普遍承认,通常的大洋中脊玄武岩(MgO<8wt%)经过了低压下的化学分离。但关于大洋中脊镁质玄武岩(MgO>9wt%)的成因却存在相互矛盾的论据。一种观点是,大洋中脊镁质玄武岩代表了大约在10kbar条件下形成  相似文献   

2.
目前,研究世界大洋(包括洋、海、河口)化学污染的生态学后果和研究防止化学污染对地球生态学影响的措施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科学技术问题。苏联的研究表明: ——石油和有机氯碳氢化合物等一系列污染物质对海洋的污染具有全球性; ——这些物质在大洋中改变了海洋表面海水的物理化学性质;  相似文献   

3.
<正> A.Berehep根据对固体地球表面高程曲线的分析,曾预言过大洋地壳与大陆地壳间的根本差异,然而,一直过了四十年,它才被大洋的地震探测所直接证实。在现代,大规模的深海钻探和在大洋中脊裂谷带、海沟壁、转换断层崖壁所从事的大规模拖挖取样,以及对采集物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包括同位素)分析,对于以下两点不再有更多的疑问了:一是大洋地壳显著不同于大陆地壳,二是大洋地壳并不带有大陆地壳被同化的任何微小痕迹。大洋壳和大陆壳之间的差  相似文献   

4.
<正> 七十年代期间,地球动力学的活动继续在检验和完善板块构造模式。这个模式在解释和预测有关大洋和大洋边缘的许多现象方面获得了明显的成功。而在大洋边缘所观察到的作用又提供了有关地球历史最近38亿年以来火山弧、山系,最后是陆壳的形成和演变的信息。然而,尽管板块构造学说获得了成功,但问题和矛盾仍然存在,其部分原因是其模式过于简化。国际岩石圈委员会关于重点研究岩石圈动力学及其演化的决定,就反映了对岩石圈及其下面的地幔物质的  相似文献   

5.
FAMOUS计划     
<正> FAMOUS计划的全称为“法美大洋中部海底研究计划”(French American Mid-Ocean UnderseaStudy)。该计划从1971年开始,于1975年结束,由法、美两国联合进行。它是与深海钻探计划相配合的又一个重要的海洋地质研究计划,其目的是在深海钻探的基础上直接潜到海底了解大洋中脊中央裂谷的详  相似文献   

6.
<正> 本文根据海洋学者和矿床学者现有的工作,力求发现一些指导大洋壳热液矿床勘查的标志。所探讨的矿床包括金属沉积物、金属结壳和块状硫化物体,它们是从火山作用和大洋扩张中心高热流区的热水溶液中沉淀  相似文献   

7.
<正> 目前一般通过阐明在大洋中脊玄武岩中观察到的同位素变化来推导上地幔的构造和洋脊顶部发生的各种作用。对大西洋中脊、东太平洋隆起以及胡安·德富卡和戈达洋脊所进行的研究表明,这三个洋脊的大洋中脊玄武岩的同位索研究结果在 Pb/Pb、Pb/Sr 和 Sr/Nd 图中表现出共同的线性相关关系。这些大洋中脊玄武岩的线性排列往往作为洋脊下面两类幔源物质相互混合的证据。第一种幔源物质是对流软流圈物质(相当于“亏损值”),其放射成因Pb 和 Sr 较少,而放射成因 Nd 较多;第二种则是由岩浆团所组成,这种岩浆团被认为是洋岛  相似文献   

8.
<正> 佛得角群岛地区具有大洋性质似乎是极为可能的,尽管属于大陆壳碎块的可能性还不能完全排除。不过,如果考虑到该火山群岛的位置(西非大陆架西端以西约400公里)跨及中生代洋底地磁异常带;其枕状玄武岩具有洋中脊玄武岩的地球化学特征以及该群岛明显生长于大洋底的事实,那么对于其大洋背景也就没有什么疑问了。  相似文献   

9.
<正> 关于深海铁锰结核中金含量的资料,在许多文章中已有过介绍,但有关大洋不同地区铁锰结核中金的分布以及金与其他元素的关系等问题尚未得到深入的研究。本文根据作者所获得的最新成果和早先发表的资料对这些问题进行了专门研究。  相似文献   

10.
二甲基硫(DMS)在全球硫循环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它由海洋生物产生,是大气中SO2的重要前体化合物,并在形成云层的气溶胶方面有重要意义.最近西班牙科学家Sergio M.Vallina和Rofel Simo发表文章称他们发现大洋上空  相似文献   

11.
大洋壳的厚度变化范围很大,从3.5公里到30公里,大洋盆地部分厚度减小,而在海底山脉及岛屿区域内厚度则增加。洋壳等厚线的走向多半与巨大的构造带及地貌带(大陆、大洋盆地、板块及大洋中脊)的轮廓相一致。  相似文献   

12.
加利福尼亚州中生代弗朗西斯杂岩和中新世蒙特雷群77个样品的稀土元素(REE)、主元素和微量元素的分析表明,这些样品中Ce异常(Ce/Ce~(++))的程度和总稀土丰度(ΣREE)主要受下述因素控制:1)含金属物质的量;2)陆源物质的直接输入量;3)总埋藏速率。这些独立过程的相对重要性是以这样的方式变化的,即在大洋盆地横剖面上是以REE相对分馏和ΣREE与大洋盆地沉积环境相对应的方式发生变化的。我们的推断已得到了对已发表的有关REE资料(即河流、滨海、开阔大洋和受洋中脊影响的水体,以及陆源、深海沉积物和含金属沉积物的REE资料)进行的广泛评述的支持。 燧石层中记录了扩张洋脊、开放洋盆和大陆边缘环境中的沉积过程。来自含金属物质和陆源物质的影响的相对重要性及海水中清除作用所起的作用,可以根据采样点距扩张洋脊的推测沉积距离(km)以及主元素化学特征和地层关系来估计。Ce/Ce~*值在扩张洋脊的附近很低(~0.29),但随着含金属物质影响的减少和陆源物质影响的增加而趋于逐渐增高(~1)。其它稀土指标(ΣERE,Lu_n/La_n,Eu/Eu~*)也与含金属物质和陆源物质的影响相对应。在扩张洋脊的附近,燧石的ΣREE看来似乎取决于埋藏速率,而页岩的ΣREE则与含金属物质的丰度相对应。在开阔大洋和大陆边缘环境,ΣREE受沉积物暴?  相似文献   

13.
研究表明,地球上最大规模的热液体系并不在陆地上,而是在大洋中脊的海底。作者认为大洋中脊发生的沸腾作用,即“相分离”是导致大洋中脊海底热泉化学成分更为复杂的重要原因.实验和理论数据证明,这种“相分离”作用需要用两阶段模式来解释,首先是海水发生相分离,并与未发生相分离的海水重新混合,最后与流体在其内部进行循环的岩石达到再平衡。计算表明相分离一般发生在大洋中脊岩浆房附近,相分离的温度高于450℃。  相似文献   

14.
<正> 今天先讲两个哲学问题,这是我多年来的体会: 1.人的行动必须要受大脑的指挥,科学必须要有领头的人; 2.工欲成其事,必先利其器。干任何事情必须要有得心应手的工具才能干得好。 上次谈到一些大洋和大陆年轻火山岩的Nd和Sr同位素初始比值的不同,这些差异反映了它们地幔岩浆源的特性。还讲到岩石成因的混合模式,现在就这个问题再讲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15.
<正> 近年来在认识世界海洋底部及其沉积盖层的地质建造方面所取得的成绩,使未来的世界油、气工业有可能与对海底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的了解程度越来越联系在一起。 世界大陆架广阔区域内(苏联水域除外)油、气的工业储量以及超大型油、气藏的分布情况,我们已在“世界大洋中油、气储量和开发”一文(1978)中作了介绍。 地质学家早就知道,大多数有用矿产的主要储量一般集中在为数不多的,但是是大型的矿床中。由此  相似文献   

16.
<正>与其他动物相比,人类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永无休止的探索精神。地球的两极一凹一凸、一阴一阳,南极中心地区是大陆,周围是海洋;北极则恰恰相反,中心是大洋,周边是陆地。地球南北两极的神奇对应、独特的自然环境、  相似文献   

17.
水库夏季底层水体中锰、氨氮、总磷污染来源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查清水库夏季底层水体中锰、氨氮、总磷的污染来源,以保定市西大洋水库为例,通过对水库水质状况的调查及监测数据的分析,研究了水体温度、溶解氧含量对锰、氨氮、总磷的影响,进一步控制了水库夏季底层水体中锰、氨氮、总磷超标现象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赤潮是一种自然现象,还是由于日益加剧的海洋环境污染所造成的结果呢?这仍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近几年,赤潮现象不但发生率日趋频繁,而且其浓度益重,分布区域及时间跨度都在扩大,可以说世界各大洋都有赤潮发生。北部海域如加拿大东部海  相似文献   

19.
自从“挑战者”号探险以来(Murray and Renard,1891),发现大洋底磷质结核的绝对年龄问题与其成因问题有密切联系。 由于大洋中缺乏现代磷钙土,因而为磷酸盐是在过去的地质时期自海水的化学沉淀假说提供了基础。但是,如果现代磷钙土被发现,那么就可以通过直接观测来评价影响其形成的化学和生物因素。 有关生物遗骸、绝对年龄和一般地质环境的大量有用资料表明。大洋底已固结的磷钙土的时代要比早更新世老。然而发现纳米比亚(西南非洲)和智利大陆架沉积物表层的软的磷质结核显然是年青的,当将其组成与周周沉积物和间隙水的组成一起考查时,  相似文献   

20.
早在1975年以前,苏联就对世界大洋海水的化学污染进行过大量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世界大洋海水的石油烃类(包括石油、石油产品及其裂解产物等,简称为PHC)污染呈行星状分布;2.海洋环流对PHC的迁移和扩散起重要作用,3.海水的化学污染对海洋的初级生产力有一定的影响。然而,由于缺乏必要的观测,测定的方法和技术手段,未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