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于荣丽  胡筱敏  李喆 《环境工程》2016,34(2):108-112
河道疏浚会产生大量疏浚底泥,其水分含量很高,不利于处理和二次利用。而将微生物絮凝剂用于河道疏浚底泥快速脱水,具有高效、无毒、无二次污染的特点。对菌株LMB8进行产絮凝剂优化培养后,将其所产微生物絮凝剂用于河道疏浚底泥快速脱水。实验结果表明,当底泥泥浆(含水率为93%)体积为100 m L,p H值为9,助凝剂Ca Cl2溶液投加量为5 m L,LMB8菌株发酵液的最适投加量为3 m L时,LMB8菌株产絮凝剂对河道疏浚底泥泥浆的絮凝率最高可达83.1%。LMB8菌株所产絮凝性物质中含有多糖,不含有蛋白质,具有热稳定性。LMB8菌体本身则不具有絮凝性,其有效絮凝性物质是该菌体在发酵过程中产生的胞外分泌物。  相似文献   

2.
针对花岗石加工废水的特点,选用无机高分子絮凝剂(聚合氯化铝)与有机高分子絮凝剂(聚丙烯酰胺)进行复配试验,研究絮凝剂对花岗石加工废水的降浊效果。首先通过设计影响絮凝的单因子试验与正交试验,获得影响絮凝效果的主次因子顺序(絮凝剂配比>絮凝剂用量>搅拌转速>溶液pH值)与最佳絮凝工艺条件;然后依此对花岗石加工废水进行絮凝处理,使其达到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排放标准;最后给出采用该技术的吨水投资成本与运行成本。该处理技术具有出水水质好,操作简单,成本低廉等特点。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阴阳离子有机絮凝剂对污泥的脱水效果,在不同条件下分别向污泥中投加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HCA)和聚丙烯酰胺(APAM)。结果表明:絮凝剂浓度、过滤时间、p H显著影响污泥的脱水性能;污泥脱水最佳的絮凝反应条件为絮凝剂投加量为30 mg/L,污泥p H为5,真空抽滤时间为4 min;投加HCA和APAM的污泥都能取得良好的脱水效果,但HCA污泥脱水效果优于APAM。另外,吸附架桥是离子型有机絮凝剂高效絮凝的主要机理,电中和起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4.
河湖水质在一定程度上受河湖底泥的影响,要彻底改善水质就要对沉积的污泥进行处理。研究发现,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的种类及投加比例对河湖污泥脱水效果有着很大的影响。通过对特定湖泊污泥中投加不同型号、不同比例、不同用量的絮凝剂,比较其脱水效果,可以筛选出针对该种污泥的最佳絮凝剂投加使用方式,从而为污泥的大规模脱水减量化、资源化处置工程提供依据,并可大幅提高河湖污泥处置的经济效益,最终为河湖水质的改善提供了基础条件。  相似文献   

5.
陈皓  操家顺  许明 《环境科技》2007,20(5):26-29
通过几种常用絮凝剂的筛选试验,以COD、色度为指标考察絮凝剂对印染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得出了硫酸亚铁具有较高处理效果和较低药剂成本的结果.通过pH值试验和镁盐、亚铁盐质量比试验,确定复合絮凝剂的最佳使用条件为石灰乳,投加量质量浓度为300 mg·L-1,镁盐亚铁盐质量之比1:1.组合方案对比试验表明,MFSC复合絮凝体系对印染废水处理效果最好,其质量浓度分别在熟石灰投加量为300 mg·L-1,镁盐300 mg·L-1,硫酸亚铁300 mg·L-1时,CODCr去除率达68%,脱色率达95%,而药剂成本每吨废水仅为0.17元.  相似文献   

6.
为实现铝土矿尾矿水悬浮物的高效去除,通过磁絮凝实验分析了磁粉投加量、磁场强度、药剂投加顺序对絮凝效果影响。结果表明:在未加入磁场的情况下,最佳磁粉投加量为300 mg/L,过量投加磁粉对SS去除效果产生负效应;在磁场强度为0~2 550 GS范围内,提高磁场强度可明显改善絮凝效果,出水SS可降至201 mg/L,底泥含水率可降至69.9%;相比与其他5种药剂投加顺序,依次投加助凝剂、磁粉、絮凝剂这一加药顺序下的絮凝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7.
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脱水性能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分别对城市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浓缩污泥、初沉池污泥和浓缩污泥的混合污泥以及消化污泥进行了絮凝脱水试验,同时对聚合硫酸铁(PFS)、丙烯酸钠-丙烯酸酰胺共聚物、异丁烯酸-甲基丙烯酸共聚物和阳离子聚丙烯酸胺(PAM)的絮凝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浓缩污泥所需要的絮凝剂最少,消化污泥所需要的絮凝剂最多,并且各种絮凝剂都存在着最佳投加量。以浓缩污泥为例进行经济分析结果表明,最佳絮凝剂为PAM,最佳投加量为2.45kg/t干泥。另外,对絮凝脱水的影响因素分析后发现,过滤压力、pH以及搅拌速度都对污泥脱水性能有很大影响,在实际应用中应通过实验进行优化选择。  相似文献   

8.
刘吉宝  李亚明  吕鑑  魏源送  杨敏  郁达伟 《环境科学》2015,36(10):3794-3800
污泥脱水是污泥减量的主要手段,直接影响到后续污泥处理处置.本研究以北京某大型污水处理厂A2/O工艺和A2/O-MBR工艺污泥脱水为对象,基于2013年全年的运行数据,分析不同工艺的污泥脱水效果、絮凝剂投配率、污泥脱水电耗和污泥脱水成本,并通过冗余分析(RDA)研究了不同污水处理工艺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污泥脱水性能和絮凝剂投配率均呈现季节性变化特征,冬季污泥较难脱水,絮凝剂消耗大.A2/O-MBR工艺的脱水污泥含水率年均值为(81.92±1.64)%,A2/O工艺为(82.56±1.35)%,污泥脱水絮凝剂消耗(以DS计,下同)分别为(8.70±7.25)kg·t-1和(7.42±2.96)kg·t-1,电耗(以DS计,下同)分别为331.82 k W·h·t-1和121.57 k W·h·t-1.A2/O-MBR工艺的污泥脱水絮凝剂成本(以DS计,下同)为204.76元·t-1,用电成本为231.61元·t-1;A2/O工艺的污泥脱水絮凝剂成本为175.00元·t-1,用电成本为84.86元·t-1.RDA分析表明,水温等季节性因素引起污泥有机质变化是影响污泥脱水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此外,污泥龄也与污泥脱水性能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刘铁军  祁锋  夏龙  严雷鸣 《环境工程》2019,37(10):61-66
针对黑臭河底泥的性质及现有脱水机械设备的不足,将撬装式椭叠脱水系统应用于黑臭河底泥脱水。对撬装式淤泥椭叠脱水系统的结构组成、工艺流程及原理进行介绍,并实施了典型黑臭河道底泥脱水的应用性试验,进行部分设备控制参数的优化,其优化后参数为:絮凝剂投加量为1. 84 g/kg,压板压力为0. 4 MPa,絮凝搅拌速率为60 r/min。参数优化后的撬装式淤泥椭叠脱水系统工作稳定,出泥量(湿重)为45~48 kg/h,尾水含固率为1. 1%~1. 3%,泥饼含水率为50%~53%。  相似文献   

10.
不同类型脱水药剂对底泥固化效果和理化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研究不同类型脱水药剂对疏浚底泥脱水固化等综合作用的效果,以太湖疏浚底泥为对象,选择了微生物类、聚合铁铝盐类、有机聚合物类、有机无机复合类和铝盐微生物复合类这5种类型的复合脱水药剂,以土工管袋固化的方式对疏浚底泥进行为期3个月的固化实验.结果表明,有机聚合物类和有机无机复合类药剂脱水效率较好,1个月后底泥含水率分别降至61.78%和63.26%, 3个月后分别降至40.56%和32.16%.与未固化底泥相比,经过有机无机复合类药剂固化后底泥总氮削减74.82%,达591 mg·kg-1,主要以铵态氮的减少为主,固化底泥中的磷以铝结合态磷、钙结合态磷和铁结合态磷为主,其中有机无机复合类药剂对活性磷的削减量最大,活性磷含量降至64.3 mg·kg-1.此外,研究发现有机聚合物类药剂对重金属的固化效果最好,重金属综合生态风险指数降低了51.3%,浸出毒性浓度均远低于标准阈值.有机聚合物类和有机无机复合类药剂对底泥的脱水固化综合效果较好,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