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7 毫秒
1.
细河和蒲河接纳了沈阳市工业废水的排放,水体中有毒、有害污染物不容忽视.为了明确河流中优先控制污染物,评价实际暴露水平下优先控制污染物对该水系生态环境的风险,选择细河和蒲河表层水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平水期、丰水期和枯水期的采样及有机污染物的检测分析;通过改进的潜在危害指数法对水体中检出的52种有机污染物打分排序,筛选了优先控制污染物;将效应评价外推法与商值法结合评价了优先控制污染物的生态环境风险.结果表明:52种有机污染物在细河中检出的平均质量浓度范围为9.20×10-6~1.37×10-1 mg/L,在蒲河中检出的平均质量浓度范围为4.30×10-6~3.03×10-2 mg/L.细河或蒲河中这些污染物的危害指数总分值(R)在22分以上的分别有12和13种,其中,PAEs(酞酸酯类)占6种,苯酚类污染物占4种.在细河中,DB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苯酚、对甲基苯酚、2,4-二甲基苯酚和2,4,6-三甲基苯酚的Rq(风险商)>1,表明这些污染物存在较大的生态环境风险;在蒲河中,DBP、DEHP[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和苯酚的Rq>1,表明这些污染物存在较高生态环境风险水平.研究显示,在细河、蒲河中PAEs和苯酚类有机物为优先控制污染物,其中部分优先控制污染物具有较高的生态环境风险,可为该流域有毒、有害物污染控制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和指导.   相似文献   

2.
细河底泥污染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分析技术手段 ,对细河底泥污染状况进行监测、调查 ,从而了解细河底泥污染状况 ,并分析主要污染物的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3.
我国对废水排放已试行了总量控制、许可证制度,并取得了成效。笔者认为,大气污染防治,也可借鉴这些水污染控制管理制度的原则和若干方法,对大气污染物实行总量控制。 1.选定需控制的污染物种类。根据我国大气常规监测项目以及各地区的大气污染实况,可以选择SO_x、NO_x、TSP等项目中一种或几种作为实施总量控制的因子。 2.指定实施的区域范围。选择工厂、企业密集,且被认为仅按排放标准控制难以确保大气环境质量的地区,进行总量控制。不同地区,可实施不同的污染物总量指标。 3.编制总量控制计划。根据大气环境标准,计算出选定区域内,可以允许的指定污染物总量;测定排入区域内大气的指定污染物总量;然后计算指定污染物的削减量。最后,由环境保护部门编写总量控制计划,报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后实施。  相似文献   

4.
实施水污染物总量控制是改善水环境质量的重要措施,在环境管理工作中将发挥巨大的作用.通过对岐江河中山城区段污染源排污现状的分析评价、水体纳污能力的计算和排污口污染物控制总量的研究,明确了岐江河城区段的最大允许纳污量,并提出了污染物的总量控制方案和污染物排放削减建议.实施污染物总量控制研究,不仅为岐江河城区段水环境管理从定性向定量转变提供了依据,而且也为其它河流开展总量控制研究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5.
如何完善污染物总量减排核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排放量数据与统计范围、监测方案的相关性污染物排放量概念界定 排放量是与总量控制相关的概念.总量控制应当包含4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控制的目标,二是控制污染物的种类,三是排放污染物总量的地域范围,一般为地理上的连续区域;四是排放污染物的时间范围,如一年、一季(如丰水期、枯水期/冬季,采暧期),一月,一日或一小时.  相似文献   

6.
细河污染特征与整治对策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细河是伴随沈阳市铁西区老工业基地的发展而形成一条排污河流,2002年前污染非常严重,2002年后通过综合整治及仙女河污水处理厂和西部污水处理厂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使大部分细河污水得到处理,但细河的污染问题仍不容乐观,本文通过细河纳污总量的核定、细河源头水的保护与利用、底质的清理与无害化处置、新污染控制与防范等措施使细河水质得到一个可持续的、良好的改善。  相似文献   

7.
对“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中一些具体工作过程阐述了看法,提出了加强监督管理是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工作的基础,强化污染源监测是排行总量管理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平顶山市实施排放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的目的、意义、程序与管理手段,以及总量控制的技术支持系统、监测及管理机构的建立。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引起COD在线监测仪器比对监测结果不合格的各种原因,提出了相对应的对策,以提高COD在线监测结果的科学性、可靠性。更好地发挥COD在线监测仪在环境管理中的作用,为污染减排和污染物总量控制工作提供准确、科学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0.
基于水泥工业的生产工艺特点,说明新型干法生产时代,水泥生产的主要产污环节及特征污染物,并分析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危害,表明该行业属高能耗、高污染的产能过剩行业.根据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规范要求和工作实践经验,结合生产工艺、特征污染物和污染物总量控制等要求,从废水监测、废气监测、噪声监测等方面阐明水泥行业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的侧重点和注意事项,并指出污染防治设施、总量控制等几方面应重点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2002~2012年乌江渡水库水质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忠 《环保科技》2013,(5):24-27
为了解乌江渡水库水质变化趋势,对2002~2010年乌江渡水库水质监测结果进行了分析。采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污染分担率法、秩相关系数法,对水库富营养化等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近年来,乌江渡水库总磷和总氮污染分担率之和达78%,是水库主要污染物,水库水质从大岭岗、偏岩河口到大坝,富营养程度逐渐加重;水库中总氮、氨氮、粪大肠菌群和五日生化需氧量也均呈显著上升趋势。建议加大乌江渡水库水质中总磷和总氮等的监测力度,加强防护与控制管理。  相似文献   

12.
农业非点源污染是导致流域水质恶化的重要原因之一.依据农业污染源主要污染物空间排放特征和排放强度分析,划分农业非点源污染空间管理分区,并研究设计分区污染物总量控制方案,是提高农业非点源污染控制成效的重要途径之一.以湖北省四湖流域为研究案例区,系统开展了流域尺度的农业非点源污染空间排放特征识别与总量控制研究.结果表明,四湖流域水环境COD、总氮、总磷、氨氮负荷主要来自于农业非点源污染,4类非点源污染物分别占到流域污染物排放总量的67.6%、 82.2%、 84.7%和50.9%.对四湖流域非点源污染物空间排放特征分析结果表明,水产和畜禽养殖业发达的洪湖、监利、潜江、沙洋地区是流域非点源污染物的主要贡献源区.根据污染物在流域空间上的排放特征和源强评价结果,将四湖流域划分为3个农业非点源污染管理分区,即长湖上游水产和畜禽养殖污染重点控制区、四湖干渠农村非点源污染综合控制区和洪湖水产养殖污染重点控制区,针对不同管理分区分别提出了污染控制措施.基于水质改善和水体纳污能力综合考虑,设计了针对3个非点源污染管理分区的总量控制方案,分阶段实现监测断面全指标达标和满足水体纳污能力要求.主要污染物中,COD主要削减区域为四湖干渠区和洪湖区,分别占到流域COD削减量的43%和42%;氨氮主要削减区域为四湖干渠区,占到氨氮总削减量的66%;总氮主要削减区域为四湖干渠区和洪湖区,分别占到流域总氮削减量的42%和31%;总磷主要削减区域为四湖干渠区,占到流域总磷削减量的53%.  相似文献   

13.
对"有毒重金属"实施2种总量控制监管方式的利害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傅国伟 《环境科学》2012,33(12):4428-4433
首先,必须明确认定:对第一类污染物实施《源头总量控制》是污控执法和促进经济结构改革的保证条件.这种监管方式自2008年《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业污染源产排污系数手册》公布以来,更具有其切实实施的可行性.《源头总量控制》与《水环境总量控制》两种监管方式既是各自独立、缺一不可,又是相互依赖和相互补充的关系,目前一些地方的规划管理者模糊和混淆了两类污染物和两种监管的内容和方式,笼统以《水环境总量控制》来监管所有污染物,丢弃了《源头总量控制》,使本应严加管理的饮用水水源地丧失了控制第一类污染物的能力.我国《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88)中第一类污染物的水质指标与我国实际的水环境背景值有很大差距,存在着"放宽允排量"和"价态转化引发危害"的问题;以一个10 t电解铅的企业为例,证明两种监管方式的铅允排量相差甚大.总之,把第一类污染物与第二类污染物统一实施《水环境容量总量控制》将带来众多的危害,应当严格实施《源头总量控制》与《水环境总量控制》相结合的监管方式.  相似文献   

14.
根据“十一五”期间老边区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情况,采用环境空气污染负荷系数法综合指数法,通过污染物负荷系数的计算,确定老边区环境空气主要污染物和次要污染物,并对老边区环境空气质量进行简评与分析。  相似文献   

15.
城市水环境控制单元污染物入河量估算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资料不全且无法进行试验的地区,为了估算污染物进入目标水体的负荷,需要充分利用易获得的数据.使用污染源普查数据和土地利用数据,同时考虑距离对污染物入河过程的影响,来估算水环境控制单元内的污染物入河量.大辽河水环境控制单元营口段是以城区污染为主的城市水环境控制单元,以大辽河水环境控制单元营口段为例估算控制单元内污染物入河量,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使用污染源普查数据和土地利用数据,在根据距离考虑入河系数的情况下能够较准确的估算出污染物入河量,可以为后期进行水环境容量核定工作提供基础数据,同时为城市规划管理者提供制定减排政策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文章分析了实施海潮物排放总量控制和排污许可主制度是控制水污染的必然趋势,提出了重点水污染源的监测方案和加强污染源监督监测切实可行的办法和关键性问题。  相似文献   

17.
污染物总量控制是实现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该文在对天津市某局地区域大气氯乙烯污染现状及污染源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了大气氯乙烯总量控制目标和总量负荷分配方案,并对该地区大气氯乙烯环境目标值的可达性进行了分析论证。   相似文献   

18.
青铜峡灌区典型排水沟水污特征解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李强坤  胡亚伟  罗良国 《环境科学》2012,33(5):1579-1586
以2009年青铜峡灌区排水沟实测流量和污染物浓度为基础,结合典型排水沟纳污现状调查及灌区灌溉与排水特点,对比点源污染和非点源污染的浓度和负荷特征,对典型排水沟污染物来源进行解析.结果表明,青铜峡灌区典型排水沟农田排水期盐分、氨氮、总磷月平均浓度依次为1 124、8.59、0.48 mg.L-1,非农田排水期盐分、氨氮、总磷月平均浓度分别为1 952、18.13、4.15 mg.L-1,农田排水期月平均输出盐分、氨氮、总磷负荷为20 896、90.35、5.80 t,非农田排水期月平均输出盐分、氨氮、总磷负荷分别为7 842、67.81、21.38 t.其中,第一排水沟水污过程与农田灌溉排水周期具有很好的一致性,表明第一排水沟以农田灌溉排水和农业非点源污染为主;第三排水沟、银新沟等则在承接农田灌溉排水的基础上,接纳了较多的点源污染,表现出点源与非点源综合污染并以点源污染为主导的污染特征.  相似文献   

19.
上海市郊4种地表径流污染负荷调查与评价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7  
地表径流属于非点源污染,地表径流的产生取决于复杂的降雨过程,径流中污染物浓度,径流深度,产流面积是地表径流污染负荷的3大要素,该文对上海郊的4种地表径流进行了调查,并在污染源评价的基础上与市郊非点源污染总量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上海市郊进入水全的污染负荷,CODcr约为62634.7t/a,总氮为6288.2t/a,总磷为1244.6t/a,此结果说明地表径流是上海市郊仅次于畜禽类尿的重要非点污染  相似文献   

20.
基于系统动力学原理和方法,耦合水污染负荷及"浓度-损失"模型,建立2006~2015年江门市海岸带水污染系统模型,并仿真预测4种发展情景:现状趋势发展型(S1)、人口经济发展型(S2)、产业优化及治污减排型(S3)、综合协调型(S4)下,2016~2020年的海岸带水污染负荷及污染经济损失。结果显示:1)4种发展情景下,江门市海岸带COD、氨氮、总磷均主要来自农业污染,其次为生活污染; 2)S4情景为最优方案,海岸带污染负荷得到控制和削减,海洋污染经济损失最低,2020年江门市海岸带污染总负荷和污染经济损失比现状发展情景分别减少7.9%、17.7%。可见,在合理的人口经济发展下,通过对产业结构优化、加大污染治理和环保投入等可有效降低海岸带污染负荷及污染损失。本研究可为江门市海岸带水污染合理控制与管理提供定量化参考,为江门市等滨海城市社会、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