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采用乳状液膜法分离模拟费托反应水精馏塔底液中的醋酸。以Span-80为表面活性剂、环己烷为膜溶剂、石蜡为膜增强剂、NaOH溶液为膜内相制备乳状液膜。实验结果表明,在V(Span-80)∶V(环己烷)=0.03、油内比(乳状液膜的油相与膜内相的体积比)为2.0、乳水比(乳液体积与醋酸水溶液体积之比)为1.0、膜内相NaOH质量分数为3%的最佳条件下,反应12min后醋酸的萃取率可达99%以上,萃余液中醋酸质量分数小于0.01%。  相似文献   

2.
采用液膜萃取—酸析沉降—络合萃取组合工艺对有机磷阻燃剂生产废水进行预处理.最佳工艺条件为:液膜萃取时,液膜油相(表面活性剂与煤油的混合液)与内水相(H2SO4溶液)的体积比2∶1、乳化液膜与废水的体积比1∶8、废水pH 13.0,硫酸体积分数10%、煤油中表面活性剂质量浓度30 g/L、液膜萃取时间 15 min;酸析沉降时,废水pH l.0,酸析沉降时间30 min;络合萃取时,络合萃取剂(烷基叔胺N235与煤油的混合液)中烷基叔胺N235体积分数30%,络合萃取剂与废水的体积比1∶4,废水pH l.0,络合萃取时间30 min.在此最佳处理条件下,废水COD总去除率可达93%,吡啶去除率达99.9%以上,总磷去除率可达97%,BOD5/COD提高至0.32,有利于后续生化处理.  相似文献   

3.
采用乳状液膜法分离提取废汞触媒浸出液中的Hg~(2+)。考察了影响乳状液膜体系分离富集汞的主要因素,并对分离提取后的乳液相进行了破乳研究。分离提取实验结果表明:乳状液膜体系的最佳配方为流动载体磷酸三丁酯体积分数10%、表面活性剂失水山梨糖醇脂肪酸酯体积分数4%、膜溶剂磺化煤油体积分数86%、内水相HCl溶液浓度0.10mol/L、油相与内水相的体积比1∶1;在乳状液与外水相的体积比为1∶10的条件下Hg~(2+)提取率达78.50%。破乳实验结果表明:加热破乳、离心破乳、加热离心联合破乳3种方法的破乳率分别为29.0%,54.0%,85.7%;采用加热离心联合法破乳后,Hg~(2+)富集倍数达8.5。  相似文献   

4.
液膜法处理含硝基酚废水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栾金义  李昕  王宜军 《化工环保》2003,23(4):195-199
采用液膜法对含硝基酚废水进行了处理试验研究。对低浓度废水选取了适宜的工艺条件:油相中表面活性剂的质量分数为2%;内水相中NaOH的质量分数为2%;乳液中油相与内水相的质量比为2:1;外水相:pH为2;乳液与外水相的体积比为1:3。在进水总酚质量浓度分别为1050、6700mg/L的条件下,出水总硝基酚的去除率均高达99.9%以上,同时废水中的硝基苯和COD也有较好的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5.
液膜分离技术处理含Cr6+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马文静  程迪  胥维昌 《化工环保》2006,26(2):103-106
采用液膜分离技术处理Cr^6+质量浓度为200—1000mg/L的废水,考察了膜溶剂、载体、内水相、外水相、pH、乳水比(乳液与废水的体积比)等因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得出最佳实验条件。结果表明,在膜溶剂为煤油、载体为三辛胺、内水相为氯氧化钠、氢氧化钠质量分数为2%、pn为1、乳水比为1:4的最佳条件下,Cr^6+的去除率可达98.4%。  相似文献   

6.
液膜萃取法处理有机磺酸型工业废水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对含高浓度4-硝基甲苯-2-磺酸(NTS)的工业废水采用液膜萃取法处理。研究了萃取过程中膜溶剂、表面活性剂、外水相的pH、内水相氢氧化钠浓度、油内比的选择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探讨去除NTS的最佳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外水相pH为4,内水相氢氧化钠浓度为5.0%-7.5%,油内比为1∶0.5-1.25,表面活性剂复配使用可获得最佳的处理效果,NTS和COD的去除率分别达99.4%和96.2%。  相似文献   

7.
采用酸化、萃取、反萃、除氟、电催化氧化技术处理氟苯生产废水(简称废水)。工艺条件为:以硫酸为酸化剂,pH小于等于1;萃取温度10~25℃,搅拌时间大于4min,油水比(萃取剂与废水的体积比)1:4.0;反萃碱油比(NaOH溶液体积与油相体积比)1:3,NaOH质量分数10%;除氟时先加入2倍理论计算量的氯化钙、后加入氧化钙调pH至7~8;电催化氧化时粒子群电催化反应器槽电流2.0~2.5A,停留时间40~60min。处理后废水的COD、苯酚、F^-、石油类去除率分别高于99.3%,99.9%,99.8%,99.9%,苯酚回收率高于93.5%;出水COD、苯酚、F^-、石油类的浓度低于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的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8.
以三辛胺为载体,煤油为膜溶剂,NaOH为反萃剂,采用大块液膜法处理模拟含Cr(Ⅵ)废水.考察了Cr(Ⅵ)迁移的影响因素,实验结果表明:在料液相进水Cr(Ⅵ)质量浓度为1043.6 mg/L、料液相进水pH为1.1、反萃相中NaOH质量分数为20%、液膜相体积为100 mL、液膜相中三辛胺体积分数为15%、反应时间为50 min的条件下,料液相出水Cr(Ⅵ)质量浓度为0.5 mg/L;萃取36批废水后Cr(Ⅵ)浓缩比可达94.2%.  相似文献   

9.
用钛白废酸制备氯化铁和硫酸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溶剂萃取与蒸发浓缩相结合的方法综合利用钛白废酸。实验结果表明:向钛白废酸中加入一定量的盐酸,用磷酸三丁酯(TBP)萃取Fe3 ,得到萃合物为HFeCl4.2TBP;在萃取相比(有机相与水相的体积比)与反萃取相比(水相与有机相的体积比)均为1的条件下,用2.53mol/L的TBP对c(Fe3 )=1.023mol/L、c(HCl)=4.53mol/L的试样进行连续5级逆流萃取与反萃取后,得到纯度高达99.88%、总产率达99.4%的氯化铁;萃余液经一次性蒸发浓缩,可得到质量分数80%以上的硫酸。  相似文献   

10.
采用NaOH溶液一次性浸出废弃SCR催化剂中的钒和钨,并用硫酸对浸出液进行除杂,再利用NH4Cl和硫酸分步对浸出液中的钒和钨进行沉淀回收。在NaOH质量分数40%、液固比8、浸出时间4 h、浸出温度90℃的最佳碱浸条件下,钒和钨的浸出率分别达到90.44%和84.49%。除杂过程的铝去除率达到100%,硅去除率达到77.56%。在沉钒pH为8.0、n(NH_4~+)∶n(V)为4的最佳沉钒条件下,钒回收率达到82.79%。在n(SO_4~(2-))∶n(W)为2的最佳沉钨条件下,钨回收率达到76.41%。  相似文献   

11.
采用无机陶瓷膜分离装置对己内酰胺生产废水处理工艺中的初沉池出水进行泥水分离.实验结果表明:无机陶瓷膜分离装置能有效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和COD,悬浮物去除率达90%以上,出水悬浮物质量浓度在1 mg/L以下;COD去除率为70%以上,出水COD在100 mg/L以下;采用质量分数为5%的NaOH溶液能对无机陶瓷膜分离装置...  相似文献   

12.
采用自制的SSX萃取剂对FeCl3蚀刻液膜电解阴极液(简称废液)中的Ni2+进行萃取回收。考察了萃取pH、SSX萃取剂含量、萃取相比(SSX萃取剂与废液的体积比)、萃取时间、萃取次数对Ni2+萃取率的影响,以及反萃剂HCl溶液浓度、反萃相比(反萃剂与萃取液的体积比)、反萃时间对Ni2+反萃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当SSX萃取剂质量分数20%、萃取pH 2.0、萃取相比1.0、萃取时间10 min、1次萃取时,Ni2+萃取率可达74.56%;当反萃剂HCl溶液浓度6.0 mol/L、反萃相比1.5、反萃时间10 min时,Ni2+反萃率达93.10%;再生后的SSX萃取剂重复使用4次后,Ni2+的累积萃取率达91.00%,萃取剂中Ni2+的质量浓度可达14.94 g/L;反萃液经浓缩、结晶处理可制备电镀用NiCl2产品。  相似文献   

13.
采用酸浸—萃取—沉淀法回收废锂离子电池中的钴。实验结果表明:废锂离子电池在600℃下煅烧5 h可将正极材料上的有机黏结剂与正极活性物质分离;正极活性物质在Na OH溶液浓度为2.0 mol/L、n(Na OH)∶n(铝)=2.5、碱浸温度为20℃的条件下碱浸反应1 h后,铝浸出率达99.7%;已除铝的正极活性物质在硫酸浓度为2.5 mol/L、H_2O_2质量浓度为7.25 g/L、液固比为10、酸浸温度为85℃的条件下酸浸反应120 min,钴浸出率高达98.0%;酸浸液在p H为3.5、萃取剂P507与Cyanex272体积比为1∶1的条件下,经2级萃取,钴萃取率为95.5%;采用H_2SO_4溶液反萃后在硫化钠质量浓度为8 g/L、反萃液p H为4的条件下沉淀反应10 min,钴沉淀率达99.9%。  相似文献   

14.
以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为阳离子单体,苯乙烯、丙烯酸丁酯为疏水单体,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和聚氧乙烯辛基苯酚醚-10(OP-10)为乳化剂,过硫酸铵为引发剂,采用乳液聚合法制备乳液型清水剂。优化了制备清水剂的工艺条件,考察了清水剂对油田污水的处理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在x(DMDAAC)小于20%、n(苯乙烯)∶n(丙烯酸丁酯)为2∶1、乳化剂占单体质量分数为5%、引发剂占单体质量分数为0.5%的优化条件下可制备形成稳定的阳离子乳液清水剂;分子量越大、x(DMDAAC)越大,清水剂的除油效果越好;在x(DMDAAC)为20%、其他最优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制备的Q20清水剂使用浓度为30 mg/L时可使油田污水含油量从295 mg/L降至13 mg/L。自制清水剂的除油效果好于市售清水剂。  相似文献   

15.
以电炉炼锡废渣为原料,经过酸浸处理去除Fe元素后,再用沉淀法制备白炭黑。探索了制备白炭黑的最佳工艺条件。分别采用XRD、FTIR、SEM及粒度分析等技术表征了白炭黑产品的物相、形貌、粒径及其分布。实验结果表明,制备白炭黑的最佳工艺条件为:Na OH溶液浓度8 mol/L、固液比1∶10(干燥废渣质量与Na OH溶液体积比,g/m L)、搅拌速率300 r/min、反应温度90℃、反应时间6 h。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制备的白炭黑产品中Si O2质量分数达92.8%。表征结果显示,所制备的白炭黑产品是由近似球形的颗粒聚集而成的无定形非晶体水合二氧化硅,粒径为95~200 nm的颗粒约占87.5%。  相似文献   

16.
铁碳微电解法处理高盐度有机废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瑾  胡翔  李毅  魏杰 《化工环保》2007,27(3):250-252
用铁碳微电解法处理高盐度有机废水,考察了反应初始pH、铁碳质量比、反应时间、曝气及过氧化氢加入量等对该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反应初始pH为4.0、铁碳质量比为1、反应时间为60m in、过氧化氢加入量为0.10%(体积分数)、曝气条件下,COD去除率为57.6%,盐去除率为47.0%;处理后废水的可生化性有明显的改善,BOD5/COD可达0.65;对COD的去除基本符合一级动力学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