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苏南典型河段磷的分布及释放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测定常州典型河段河水和底泥中的磷含量,同时分析了磷在不同底泥颗粒中含量分布的变化,阐述了河流中磷的分布和转移趋势。结果表明:河水中的磷含量通常低于底泥间隙水中的磷含量,但当河流发生富营养化后,底泥中的磷大量向上层水体释放,使得河水中的磷含量不断增加。底泥有效磷与总磷含量之间没有明显相关性,而与底泥间隙水的磷含量之间存在着交换平衡。底泥颗粒以2μm~50μm的粒级为主,即以细砂和粉砂质有机-无机聚合体矿物颗粒为主。磷在底泥颗粒中的含量随着底泥粒径的增大而减少,且粒径越大的颗粒对磷的吸附能力越弱,其中的磷向外释放的可能性越大。  相似文献   

2.
天津市南排污河是一条接纳工业、生活废水,流入渤海的河流,沿途部分河水、底泥用于灌溉和肥田。1983年至1985年间,我们通过南排污河水样泥样(图1)中铅含量及其存在形态的测定和室内动力学模拟试验,基本上摸清了铅在河水、底泥中的分布和污染状况,河水中铅的净化机制及其若干影响因素,为提高南排污河水对铅的净化能力,合理利用污水污泥资源,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揭示快速城市化区河水水化学特征及其形成机制,以重庆市高新区梁滩河为研究对象,分别采集枯水期河水水样25件和丰水期河水水样25件,测定河水水化学基本参数和常量阴阳离子.同时,运用数理统计、离子比值、空间分析等方法,结合2008年梁滩河河水化学资料,探讨城市化发展过程对河水化学组分的影响.结果显示:(1)梁滩河河水总溶解性固体(TDS)算数均值(下同)在丰水期和枯水期分别为330和299 mg·L-1,高于世界均值100 mg·L-1.(2)河水主要水化学类型为HCO3·SO4-Ca·Na,HCO3-、Ca2+分别为优势阴、阳离子.(3)NO3-含量在丰水期和枯水期的超标率分别为100%和91%,SO42-含量在丰水期和枯水期的超标率分别为20%和80%.熵加权水质指数(EWQI)显示,梁滩河丰水期水质较好,EWQI均值为50.4;枯水期水质中等,E...  相似文献   

4.
比较国产CAD-40树脂与XAD-2树脂吸附有机物的回收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饮水或废水中的有机物及致突变物,是饮水卫生和环境保护重要的工作。但是这些物质含量极少,直接分析很困难,因此测定前要对样品进行浓缩和分离。 近年来国外应用XAD-2、XAD-4等大网状树脂作吸附剂,对河水、井水、海水中的  相似文献   

5.
水中挥发酚的测定,目前主要采用4—氨基安替比林萃取的光度法,4—氨基安替比林的纯度对酚的测定有很大的影响,市售的4—氨基安替比林(分析纯)试剂空白以氯仿为参比的吸光度>0.10,超过了方法的要求,给测定带来误差,降低了方法的灵敏度。因此,必须对4—氨基安替比林进行提纯。《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一书中,采用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地表水挥发酚测定过程中,样品的预处理、提纯4-氨基安替比林以降低空白值,试剂的使用及保存、操作中的问题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对乌江流域河水U浓度进行了测定,系统讨论了乌江流域干支流河水中U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并对其主要来源进行了辨析。研究结果显示,乌江河水中溶解态U的平均浓度约为0.504μg/L,比世界河流平均水平0.186μg/L及长江平均含量0.45μg/L高,但是低于黄河U含量4.86μg/L,同时也低于世界平均海水U浓度3.3μg/L。来源分析显示,乌江河水中的U主要来源于碳酸盐岩风化,尤其是白云岩的风化,对U行为有决定性的控制作用,说明了在海洋沉积成岩过程中生物作用过程对U行为的重要性。蒸发岩和硅酸盐等的风化过程对乌江河水U的贡献不大。和十年前相比,人类活动对流域河水U的影响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8.
蓟运河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近代工业的发展,排放到河流中的有机化学品的种类和数量日益增多,分析鉴定天然水中的有机物已引起人们的普遍注意,其含量低而成份复杂的问题已由于气相色谱和质谱联用技术的发展而获得满意的解决。Sheldon和Hites用此技术测定了Delaware河与charles河水中的有机物。Keith等曾对密西西比河等四条河流底泥中的有机污染物进行了表征和测定。本工作即是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蓟运河水中有机污染物作了比较系统的分离鉴定,这对评价河水质量,追踪污染源以及研究污染物的迁移转化和毒性都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9.
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FAAS)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文山盘龙河水中铁和锰,研究对比了两种测定方法对铁和锰两种元素测定的准确性、加标回收率及精密度。实验结果表明:两种方法测定盘龙河水中铁和锰的结果均具有良好的准确度和精密度。  相似文献   

10.
测定了中国东部地区主要河流河水、悬浮物和沉积物中腐殖酸含量,研究了该地区河水腐殖酸含量的地域分异规律,并探讨了河水腐殖酸的可能来源。结果表明,所研究河流河水腐殖酸含量在0.9—14.4mg/L范围内,中值为4.16mg/L,并有北高南低的一般趋势。黑龙江上游及松花江北部支流的河水腐殖酸含量在8.5mg/L以上,滦河以北其它地区在3.9—6.4mg/L范围内,黄河以南区域则在0.9—3.3mg/L之间,所研究地区河水中的腐殖酸为混合起源的,它既来自河流悬浮物和沉积物中腐殖酸的释放,又来自流域表土中腐殖酸的淋溶。  相似文献   

11.
不同上覆水对SOD实验室测定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采用苏州河水和曝气蒸馏水作为苏州河北新泾段底泥耗氧量(sOD)测定的上覆水,进行sOD测定影响研究.结果发现,采用蒸馏水作上覆水测得的sOD明显大于采用河水作上覆水时的sOD值,两者呈比较明显的线性关系.河水作为试验上覆水更加符合河流的实际情况,以河水作为上覆水时的测定结果为准,苏州河北新泾段的sOD为0.75~4.9g(O2)/(m2@d).  相似文献   

12.
首先简述了水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进程 ,然后调查了笔者所在地区河水中的有机污染物的种类 ,并对其健康危险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 ,大同河水和底泥中共检测出 2 0 1种有机污染物 ,尤其以多环类所占比例最大 ,Ames试验也显示河水中可能含有基因毒性污染物  相似文献   

13.
徐月梅  李晶等 《山东环境》2001,(1):22-22,25
本文通过对金属盐类中的硫化物预处理及显色条件的探讨,证明在浓硫酸介质中气化,以NaOH-EDTA为吸收液,用对氨基二甲基苯胺光度法测定,具有重现性好(CV2.2%),测定周期短等特点。  相似文献   

14.
大同市水污染对人体健康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了简述了水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进程,然后调查了笔者所在地区河水中的有机污染物的种类,并对其健康危险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大同河水和底泥中共检测出201种有机污染物,尤其以多环类所占比例最大,Ames试验也显示河水中可能含有基因毒性污染物。  相似文献   

15.
李春兰 《环保科技》2005,11(3):46-48
利用4-氨基安替比林加三氯甲烷萃取法测定水样中的挥发酚,其空白值很高且极不稳定。文章报道利用三氯甲烷处理4-氨基安替比林后测定样品,不但降低了萃取现象带来的高空白值,还提高了萃取效率。  相似文献   

16.
钴亚硝酸钠[Na_3Co(NO_2)_6]试剂,是测定钾盐最常用的试剂,在中性或微酸性的钾盐中生成黄色结晶沉淀。但是钴亚硝酸钠试剂有一个最大的缺点就是很易分解,溶液配制后储存过久就会失效,只好弃之另配,浪费了试剂,污染了环境,现介绍如何使失效钴亚硝酸钠试剂再生和废液的回收利用方法。  相似文献   

17.
几种光化学体系中自由基的产生和测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丁立  陈双全 《上海环境科学》1999,18(10):475-477
在人工光源照射下,以水杨酸为探针性物质,探讨了过氧化氢,二氧化钛,亚硝酸钠,硝酸钠和杂多酸盐等5种光化学体系中羟自由基的产生,并测定了羟自由基的稳态浓度。  相似文献   

18.
赤水河上游流域处于我国西南喀斯特岩溶地貌广泛发育的地区,其河流的水化学组成代表了典型喀斯特地区河流的水化学组成。对河水的各离子含量分析表明,赤水河上游河水水化学组成以Ca2+、HCO3-离子为主,其次为Mg2+、SO42-,表现了典型喀斯特地区河流的特征。上游河水的Na+/(Na++Ca2+)、Cl-/(Cl-+HCO3-)比值较低,所有水样都落在GIBBS图的左中端,河水水化学组成主要受岩石风化控制。阴阳离子三角图及河水中的主要元素的比值对比分析表明,河水水化学组成主要受碳酸盐岩风化溶解控制。水化学的时空对比分析表明,农业活动等人为活动对河水的化学组成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9.
利用4-氨基安替比林加三氯甲烷萃取法测定水样中的挥发酚,其空白值很高且极不稳定。文章报道利用三氯甲烷处理4-氨基安替比林后测定样品,不但降低了萃取现象带来的高空白值,还提高了萃取效率。  相似文献   

20.
对有关4-氨基安替比林萃取光度法测定挥发酚的实验用水、显色剂4-氨基安替比林的提纯和保存、苯酚贮备液的稳定性、分析操作中的有关注意事项以及标准曲线和工作曲线的准确使用等问题作了较为系统的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