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噪声对脑、心脏、肝脏元素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原子吸收法,试图从元素方面探讨强噪声暴露对机体重要器官的元素代谢的影响。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经强噪声暴露后,脑、心脏、肝脏的元素锌、脑的元素钙及心肌的元素镁均呈极显著减少;而脑、心脏、肝脏的元素铜及心、肝脏的元素钙则呈极显著增加。在停止强噪声暴露后第5d,上述4种元素代谢仍没有恢复正常。结果表明:强噪声使机体重要器官的元素代谢严重障碍。提示强噪声环境是引起心脏病的原因之一,可能与强噪声使心肌元素代谢严重失调有关。  相似文献   

2.
藏北可可西里地区土壤元素背景值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对藏北可可西里的25个表层土壤样品的全样和<20μm粒级样品中的32种元素含量进行了研究,并与藏南雅鲁藏布江沉积物元素含量、西藏土壤元素背景值和中国地壳丰度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同种元素在<20μm粒级的元素含量普遍高于全样的含量;研究区多种元素含量与西藏土壤背景值接近,而Ca、As的含量远大于全国均值,这主要与当地的高寒干旱气候和广泛分布富含As的母岩有关.对全样元素含量的EOF分析揭示了不同元素的来源及其化学性质的差异:大部分元素如Al、Fe、Ga等保存了该地区母岩的特性,同时易溶于水的化学性质较为活泼的元素(Mg和Sr)和主要存在于重矿物中的元素Zr对总元素的含量和变化也有一定贡献,而且B和Cs等元素显示了热泉对该地区土壤元素含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天津市PM10中元素的浓度特征和富集特征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为了解天津市大气PM10中元素的浓度水平和污染元素的来源,在天津市布置了7个采样点,获得了风沙季、非采暖季和采暖季19个元素的监测数据。结果表明:Ni、Pb、Cu、Cr是PM10中的主要超标污染元素;K、Ca、Na、Mg、Al、Si、Fe、Ti等8种元素是PM10浓度的主要贡献率元素(92%);19个元素的富集系数风沙季明显低于非采暖季;Co、Cu、Zn、Br、Pb五个元素各季和各站的富集系数均大于10,人为源贡献大于自然源,是环境治理的重点元素。  相似文献   

4.
讨论了西藏高原36种元素的植物含量水平及其在土壤-植物系统的分布特征、影响因素.利用吸收系数和统计分析的方法,定量描述了植物对土壤不同元素的吸收、富集能力.研究结果表明,在西藏高原的土壤-植物系统中,亲硫元素和碱金属、碱土金属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行为较亲铁元素活跃,植物元素的类型划分和元素的地球化学行为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西藏高原土壤-植物系统元素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讨论了西藏高原36种元素的植物含量水平及其在土壤-植物系统的分而特征、影响因素、利用吸收系数和统计分析的方法,定量描述了植物对土壤不同元素的吸收、富集能力,研究结果表明,在西藏高原的土壤-植物系统中,亲硫元素和碱金属、碱土金属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行为较亲铁元素活跃,植物元素的类型划分和元素的地球化学行为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景观元素视觉特性对其感知优先度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环境影响评价中景观资源影响评价研究的基础,采用照片测试法对景观元素感知优先度进行研究,分析了景观元素的客观视觉特性对其感知优先度的影响.结果表明:①不同景观元素的感知优先度得分不同.②景观元素感知优先度受到景观元素视觉特性的影响.元素的相对面积、形状以及在视域范围内所处的位置都会影响人们对景观元素的感知.相对面积较大、形状较规则、边界整齐且位于视域中下部的景观元素更易被识别,感知优先度得分相应较高.③元素视觉特性对于景观元素感知优先度的影响随元素类别不同而有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7.
香烟燃烧过程有害元素气固分配比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香烟燃烧过程中会有部分元素残留在灰相,另一部分元素随气相迁移进入大气和吸烟者呼吸道,本文借助稳定残留在烟灰中的元素K为桥梁,估算了三种品牌香烟中8个有害元素在香烟燃烧过程中随气相迁移和残留在灰相中的分配比例。Hg、Cd、As、Se是其中容易进入气相的元素,迁移比例为Hg89.40%、Cd73.92%、As67.12%、Se61.68%,Pb、Be、Ni、Cr则容易残留在烟灰中,迁移比例为Pb44.53%、Be23.90%、Ni19.60%、Cr19.56%。不同品牌的香烟中元素含量和元素的迁移状况虽有不同,但元素总体表现一致。考虑元素在香烟中的赋存量和迁移进入气相的比例后,Pb、Cd是燃烧过程中释放量较大的元素。  相似文献   

8.
重庆市春季可吸入颗粒物中元素组成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重庆市春季可吸入颗粒物中元素组成特征,于2006年4月在重庆市主城9区和缙云山对照点采集环境中PM10样品,用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其中24个元素的含量.分析结果发现,除元素V和Cd外,其它元素浓度主城区都高于对照点.污染元素S、Se、Br的浓度与其他城市比相对较高.晴天与阴雨天对比,元素浓度变化明显.As、Cu、Pb、Se、Zn、Br、S等污染元素在PM10中的富集现象明显.通过元素分析认为重庆市PM10污染主要来源为燃煤尘、道路扬尘和钢铁冶金尘.  相似文献   

9.
黔中喀斯特区典型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亲合性元素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阐明黔中喀斯特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亲合性元素特征,揭示土地利用对矿质元素的影响效应,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本研究以玉米(Zea mays)、柚木(Tectona)、火龙果(Hylocereus undulatus)、花椒(Zanthoxylum bugeanum)、金银花(Lonicera japonica)、核桃(Juglans regia)6种典型土地利用类型土壤为对象,测定土壤Fe、Ca、Cu等23种矿质元素含量,探讨不同亲合性元素的变化特征,分析元素间的互作效应。结果表明:(1)黔中喀斯特区各亲合性元素在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的变化规律存在差异,玉米地土壤亲铁、亲铜元素含量较丰富,金银花群落土壤亲铜、亲气元素含量较高,核桃林土壤利于亲气、亲石元素积累,花椒林土壤亲石元素含量较高;(2)不同元素间的关联程度不同,Mn、Ca、Al与其他元素的关系较密切。黔中石漠化区可通过补充土壤铁、硫元素,改善通气性等措施调控矿质元素含量。  相似文献   

10.
以北京市密云水库上游铁矿区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尾矿砂中重金属的含量及形态与粒级分布之间的关系。采集铁尾矿样品5件,使用尼龙筛将其划分为4个粒级组分(75、75~180、180~250、250μm),使用ICP-OES测定各粒级组分中重金属元素Mn、Cu、Pb、Zn、Ni和Cd元素的含量,并测定Fe元素含量。并用BCR连续提取法和ICP-OES测定各粒级组分中Mn、Cu、Pb、Zn、Ni和Cd元素不同化学形态的含量。重金属总量随粒度分布特征研究表明,同一样品不同粒级组分中重金属总量有很大差异。Mn和Cu元素主要集中在细粒径(75μm)和粗粒径(250μm)组分中,Pb、Zn和Ni元素在粗粒径组分中含量比较高。各个样品相同的粒级组分中,重金属元素含量从高到低依次为MnZnCuNiPbCd。重金属形态随粒度分布特征研究表明,Mn、Cu、Pb元素可交换态和Mn、Cu、Zn、Ni元素易还原态主要集中在细粒径和粗粒径组分中,环境危害性大。不同矿区尾矿样品相同粒级组分中,重金属形态分布有很大差别。重金属元素总量与p H值之间进行相关性分析表明,Mn、Cu元素两两之间表现出非常显著的相关性(r0.9,P0.01),说明这2种元素有相同或相似的来源。Pb、Zn、Cd元素与其它元素相关性很小,说明Pb、Zn、Cd元素与其它元素来源于不同的矿物成分。  相似文献   

11.
<正> 引言人们已经提出多种元素作为远成热液、浅成高温热液和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的探途元素,这些元素包括:Sb、As、Cd、Tl、Mn、Hg和Ag等。Tl作为金矿的探途元素,尤其受到关注。数量较少但是很重要的微量元素As、Sb、Cd(及其他元素),在低压金矿床周围也很常见。本文介绍了Sb、As、Cd和Tl等元素的新的Eh-pH图解,也介绍了已发表的Tl-Hg-Au的Cl-pH图解,并且试图解释为什么某些元素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现代园林设计对古典园林元素的继承与运用,分析了中国古典园林的古典元素设计特点,列举了中国古典园林元素设计手法:抑扬衬托,隔而不塞,空间效果以小见大,欲露先藏,曲径通幽.提出了古典园林元素在现代园林景观中的应用,包括在古典山石元素、建筑元素、园林植物、理水中的应用.应参考古典园林造景设计方式,创造出一种具有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13.
广东、海南的玄武岩.在强烈的红土化过程中.元素在红土剖面中发生迁移和残留、贫化和富集。根据红土化过程中元素的地球化学性状,将元素划分为活泼元素和不活泼元素两大类。并首次采用了元素它集因子这个概念来探讨红土化过程中微量元素的地球化学行为。最后讨论了红土化过程小金的表生富集作用。  相似文献   

14.
元素富集成矿的过程实质上是元素在地球不同圈层和不同相以及不同集合体之间分配的结果。元素的富集起始于地球形成的初期。对于大多数金属成矿元素 ,地壳特别是上地壳是大多数矿石和矿胎的储库 ,地壳丰度是元素富集成矿的物质基础。元素在地质体系演化共存相间的分配是元素富集成矿的关键过程。对于以侵入体为中心的热液矿床的形成 ,岩浆部分熔融、结晶分异、液态分离、挥发分分离以及气液相不混溶等过程能够导致金属元素最终达到矿石级的富集。挥发分则是元素富集成矿的重要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15.
渝西经济区土壤地球化学基准值与背景值及元素分布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基于渝西经济区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资料,采用正态和对数正态法,获得了土壤54种元素(指标)的地球化学基准值和背景值,并研究其分布特征;同时分析了岩石风化成土过程元素的富集贫化规律,以及表层土壤元素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与全国土壤相比,该区重金属元素Cd、Cr、Hg、Ni基准值较高,As较低,Pb、Zn、Cu与全国值相当;多数重金属元素和植物营养元素背景值偏高,仅K、Mn、P、Cl元素背景值低于全国水平。对比土壤背景值与基准值,发现多数元素(指标)背景值与基准值相当,说明表生作用和人为活动对表层土壤影响较小;而Se、Hg、S、N等14种元素在表层土壤富集,人为输入作用显著。不同母岩区表层土壤元素(指标)分布表现为,碳酸盐岩区多数元素含量较高;就不同pH值范围而言,CaO、MgO、K2O、P以及除Hg以外的重金属元素均在碱性环境含量较高,SiO2在酸性环境含量高,较多元素(指标)在中性环境中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16.
强烈风化条件下玄武岩发育土壤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南岛地处热带,晚第三纪以来喷发的玄武岩上广泛发育铁铝土。土壤剖面的常量元素、微量元素、化学风化指标及元素迁移率的研究表明:(1)土壤Al2O3、Fe2O3、SiO2和TiO2元素富集,水溶型元素强烈淋失,高CIA值和低ba值均显示其经历强烈的化学风化作用;(2)元素含量和元素迁移率的计算结果显示,温带难迁移的Ti、Zr、Hf和Nb等元素在高温多雨的热带环境下也会发生强烈的淋失,究其原因主要受湿热环境下高有机质含量和强酸性条件影响;(3)Fe、Al、Cu和Ni等元素的迁移则反映了基岩发育土壤自下而上的风化渐进特征;(4)表层土壤K、Na和Sr元素的强烈富集则与大气沉降有关。  相似文献   

17.
通过自主设计的燃烧装置,对云南省6种典型乔木树种的不同器官(枝、叶、皮)室内模拟阴、明燃两种燃烧过程,收集燃烧排放颗粒物(PM2.5)并测定K、Mg等8种元素排放因子,比较不同燃烧状态释放PM2.5中元素含量的差异,同时分析各元素排放因子与可燃物自身元素含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可燃物中K、Mg和Ca元素含量较高,范围为(137.74~4670.70) mg/kg,微量元素Mn含量突出;阔叶可燃物元素含量普遍高于针叶,器官间元素含量差异显著;燃烧释放PM2.5中K、Na元素排放因子较高,范围为(0.4269~4.9321)~(0.6311~3.0856) mg/kg,微量元素Zn较高、Cu最少,范围为(0.0409~0.3670)~(0.0029~0.0458) mg/kg,常量元素高于微量;树种间元素排放因子表现针叶高于阔叶,器官间较可燃物自身差异增大;燃烧状态对排放因子存在影响,常量元素普遍表现为明燃>阴燃,微量元素无明显规律;PM2.5与可燃物各元素含量比值中,Na元素最高,其余元素占比普遍0~1%范围,微量元素含量比高于常量,针叶高于阔叶;可燃物的化学性质对其排放特性影响显著,可燃物与PM2.5的元素间相关性较高,相关水平普遍达0.600以上,器官间不同元素相关水平表现为:常量元素普遍高于微量元素,针叶略高于阔叶,叶>皮>枝,明燃高于阴燃.  相似文献   

18.
2.3.2元素的群分析及其意义本文集中江段平水期的55个样本(a=0.05,f=45~55,r=0.27~0.29)20种元素共1000余个数据,利用计算机进行了R型群分析,研究了20种元素变量之间的关系.图2把20个元素按亲疏关系达显著水准以上(R=0.3以上)的作如下组合,第一组为Ca、Co、Na、Si、K、Al、Fe、Mn、Mg、As、Ni、Zn、Sr、Cr、Pb、Cu,该组包括全部第一类元素和第二类中的大部份亲疏元素和亲石元素;根据岩矿鉴  相似文献   

19.
一、粉笔粉尘中元素的定性测定普通粉笔的主要成份,是白石膏粉、粘合剂,以及其它少量添加剂,如色素等。但有时这些原料中混有许多杂质元素,包括对人体有害的重金属元素。以原子发射光谱法(AES),对白色和有色粉笔的粉尘,进行了定性分析。结果测得10多种元素(不同颜色的粉笔,所含的元素无明显区别)。大量存在的元素是Ca。已确定发现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区域岩屑地球化学异常Ⅲ级检查方法,并从单元素异常、多元素组合异常、岩层元素丰度及背景分布理论、元素点异常概率、特殊样品的地球化学特征等方面对区域化探异常进行综合解释评价,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