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杨春洪 《绿叶》2014,(5):16-22
环保法庭有助于环境资源类案件审理的专业化,从而更好地实现依法治污。然而,根据巴中市环保法庭的试行,环保法庭会遭遇各种困境。对此,需要提出让环保法庭走出困境的建设性意见,让环境司法审判有序开展,实现以环境法治来向污染宣战。  相似文献   

2.
凡土 《环境教育》2005,(11):17-20
“环境保护”早已不是什么新鲜的话题了,联合国环境计划署每年也不断颁布有关这方面的法律条款,我国及世界其它国家也都积极颁布了许多禁令并且加大了打击力度,体现出“誓死保护环境”的崇高精神,尤其是我国确定了控制人口数量、扩大绿化面积、逐步解决农村能源问题和控制污染源、治理“三废”等基本措施,甚至大力提倡不用一次性筷子、垃圾袋等。社会舆论则振奋不已。只是,我们感受到的,似乎只有环保风暴的呼啸声,不见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3.
环保社团与环境公益诉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剑琴 《环境教育》2010,(10):48-50
中华环保联合会建议,在我国环境问题较为突出的地区成立综合性的环境保护审判庭。这样可以使司法机关集中诉讼资源优势从立案、举证、庭审到执行进行全方位的诉讼指导和服务,有效缓解污染受害群众因受限于专业知识的缺乏和诉讼经验的不足造成告状难、打赢官司更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张一粟 《绿色视野》2009,(10):37-40
2007年11月,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在全国率先成立了环境保护审判庭,并且在贵阳市下辖的清镇市人民法院设立了环境保护法庭,专门审理涉及“两湖一库”水资源保护、贵阳市所辖区域内水土、山林保护的排污侵权、损害赔偿、环境公益诉讼等类型的一、二审民事、行政、刑事案件和相关执行案件。  相似文献   

5.
据新华社报道,环保国策入法、污染信息公开、环境公益诉讼……6月2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进行二审的环境保护法修正案草案,拟首次规定多项制度。环境保护成为我们的国策,如今已是众人皆知的常识。但是,国策若没有相应的严密而且严格的法律制度来予以保障和推行,往往会缺少强劲的推动力和强大的制约力。正是有此紧迫需要,《中华人  相似文献   

6.
贺震 《绿色视野》2015,(4):44-48
尽可能让更多的公众旁听庭审经过两级法院三次开庭审理,泰州市环保联合会诉6家企业的环境公益诉讼案终于尘埃落定。2014年12月29日,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做出终审判决:维持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关于赔偿1.6亿余元数额的判决,常隆公司等6家企业从判决当天起30日内将赔偿款支付到泰州市环保公益金专用账户。这起环境公益诉讼案庭审引起了国内众多媒体的关注,多家媒体以“1.6亿元天价赔  相似文献   

7.
从莱德劳案看美国环境公民诉讼的运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各国环境诉讼中,美国环境公一民诉讼制度无疑是最为成熟和极富特色的公益诉讼类型,自实施以来,对美国乃至全世界环境法律的实施和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成为各国在构建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时所不可回避的考察对象。其中,地球之友等环保组织诉莱德劳公司案(Friends of the Earth,et al.v.Laidlaw,Inc.)对美国环境公民诉讼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8.
经济指标超额完成,环保指标大打折扣,症结就在于种种制度体制牵掣,使得环保部门无法扮演理性把关人的角色,勒住粗放式发展的缰绳。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说,我们的环保工作涉及的部门很多,许多职能出现交叉重叠。"水里和陆地的不是一个部门管,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不是一个部门管。""我听说世界上有四大尴尬部门,中国的环保部就是其中之一。"(7月9日《新华网》)与环保部长自曝属于"世界四大尴尬部门"相映照  相似文献   

9.
当73岁的杨有宽,遇上69岁的李庆禄时,都是在退休的年龄。在夕阳的红光照耀下,他们重新开始——从环境保护做起!  相似文献   

10.
随红侠 《绿叶》2013,(7):117-118
2013年7月12日至14日,由北京环助律师事务所主办,由美国公益法研究所、中国政法大学环境资源法研究和服务中心和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法分会协助承办的为期3天的"环境NGOs提起公益诉讼能力建设公益培训"活动在京举行。此次活动邀请了有关环境NGOs成员和在NGOs做志愿者的律师近30人参加,由来自中国政法大学、中华环保联合会、美国律师协会等机构的专家以及审理过环境案件的人  相似文献   

11.
发展环保产业突破绿色壁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蓝楠 《中国环保产业》2002,(1):88-89,92
文章分析了加入WTO后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提出了加快发展环保产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十二五大幕业已开启,安徽环保又该如何布局?岁末年初,安徽省环境保护厅厅长缪学刚对此做了解析。为做好十二五环保规划编制  相似文献   

13.
自2007年底贵阳中院环保审判庭暨清镇法院环保法庭设立以来,环保审判庭即成为实践的热点问题。据统计,截至2011年2月底,包括13个省份的高级法院、中级法院和基层法院共设立专门环境审判组织60余个。基层法院的实践也得到了最高审判机构的认可,  相似文献   

14.
本文回顾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指出对环境评价结果进行验证性环境监测是对环境评价制度的重要补充与完善,提出对制定环境评价验证性环境监测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作为基本人权一项重要的补充,公民环境权的概念源起于20世纪60、70年代,1970年《东京宣言》提出:“我们请求,把每个人享有健康和福利等要素不受侵害的环境权利和当代传给后代的遗产应是一种富有自然美的自然资源的权利,作为一种基本人权,在法律体系中确定下来。”然而我国多数公民对这一点并不十分了解,也缺乏自我保护的手段,但事实上,我国已经有较为完善的法律保护体系。公民环境权的概念我国学者将公民环境权定义为:公民享有在不被污染和破坏的环境中生存及利用环境资源的权利。据此公民环境权应包含以下两个方面的内…  相似文献   

16.
介绍低气压试验、高低温试验、湿热试验、IP防护等级试验、振动试验、冲击和碰撞试验、盐雾试验等试验项目的考核目的和相应试验参数,分析上述试验项目的适用范围。并根据当前产品的发展状况,简单介绍环境试验项目的组合和试验顺序。  相似文献   

17.
伴随着人类进入21世纪,环境恶化问题这个现代化进程中的幽灵,已成为人类发展的最大障碍。保护环境是当今世界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通过学校课程对中小学生进行环境教育正普遍被社会所认同。从教育入手,让环保进教材、进课堂、进社区,成为提高全民环保意识的重要途径。所有在职的中小学教师亦理所当然地成为目前社会的环境教育先锋。环保既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但环保要切切实实地走进我们的生活,必须首先提高教育者的环保意识。  相似文献   

18.
新华社报道,北京周边农村被曝非法垃列圾填埋场达400家以上,垃圾围城之势形成了北京的“七环”特别风景线。专家建议,在进行城市规划时,就应将垃圾的回收与处理纳入统筹规划的范围。  相似文献   

19.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is to assess how local planning can influence the acidity in the upper forest soil layer. Exceedance of soil acidity was determined by a steady-state mass balance model approach in relation to both present and future deposition. Future deposition scenarios were derived for Stockholm County based on transportation planning. Europe-wide scenarios were derived using the RAINS (Regional Air Pollution Information and Simulation) model. The deposition changes were assessed in relation to two different types of forest harvesting practices: whole-tree harvesting; and stem harvesting. Th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local emission reductions combined with tree stem harvesting give the greatest remediation of soil acidity. This implies that forest soil acidity can be introduced as an indicator in local environmental planning.  相似文献   

20.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环境伦理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臧立 《环境教育》2002,(5):28-30
环境伦理学,是20世纪后半叶随着全球性环境运动的高涨而出现的一门新兴学科。由于国际环境保护运动是一个规模非常庞大,参与者十分广泛的群众性运动,其成分十分复杂,参与环境保护运动的动机和出发点也各不相同,因此,环境保护运动从一开始就出现了许多不同的派别和组织,他们虽然都打着“绿色”的大旗,以保护环境为宗旨,但又有着各自不同的主张、行动准则和纲领。这种情况也反映到新兴起的环境伦理学之中,依照对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保护环境的根本目的、及其解决办法等问题的认识不同,有人把环境伦理思想分为“浅绿派”和“深绿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