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直接放归"动物死亡率偏高的现象,对放归方法进行了改进,以收容救护的鸟类为例进行"渐式放归"的研究,即在鸟类运到放归地点后,并不直接将其放归,而是先饲养于"软释放笼"内(即可以调整大小,方便动物进出的活动型笼舍),期间给鸟类提供当地食物,并把食物藏起训练鸟类自己找食,猛禽训练捕捉活食。鸟能自己捕食后,打开"软释放笼"让其自由出入,并继续提供少量食物,直到鸟不再飞回。采用此方法放归后,能观察到的鸟类数量明显增多,死亡数也减少了,"渐式放归"对提高收容救护鸟类成活率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2.
波罗的海鱼类和甲壳类的毒性物质及繁殖失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波罗的海生态系统中,由于毒性物质(例如DDT,PCB)的生物积累作用,在食物链上层捕食者(如海豹和食鱼鸟类)中已出现了繁殖失调.在过去25年间繁殖失调还影响到鱼类.然而,还没有强有力的证据说明这些问题是有毒物质引起的.更确切地说,这种失调似乎是由两种以上生物或生物的因素共同引起的.杀死鲑鱼和鳟鱼幼体的M74综合症,是由于缺乏硫胺素(维生素B1).许多因素可以导致维生素B1缺乏,包括鲑鱼的食物和卤代有机化合物.鳕鱼不生M74病,其资源得不到恢复是由于繁殖区域溶解氧缺乏和过度捕捞.肉类加工厂排放物中的毒性物质,而不是机械作用和活性物质,抑制了生殖腺的发育.肉类加工厂所在海域的外侧鱼类资源缺乏可以解释为幼鱼缺乏食物,而不是繁殖失败.有关波罗的海甲壳类繁殖失调的资料很少.大部分资料都是关于端足类Monoporeoaaffnis的研究,该种生物已被用于监测计划.该种生物的繁殖失调现象例如胚胎畸形、死亡,以及雌雄性不同时成熟等已有报道.  相似文献   

3.
在波罗的海生态系统中,由于毒性物质(例如DDT,PCB)的生物积累作用,在食物链上层捕食者(如海豹和食鱼鸟类)中已出现了繁殖失调.在过去25年间繁殖失调还影响到鱼类.然而,还没有强有力的证据说明这些问题是有毒物质引起的.更确切地说,这种失调似乎是由两种以上生物或生物的因素共同引起的.杀死鲑鱼和鳟鱼幼体的M74综合症,是由于缺乏硫胺素(维生素B1).许多因素可以导致维生素B1缺乏,包括鲑鱼的食物和卤代有机化合物.鳕鱼不生M74病,其资源得不到恢复是由于繁殖区域溶解氧缺乏和过度捕捞.肉类加工厂排放物中的毒性物质,而不是机械作用和活性物质,抑制了生殖腺的发育.肉类加工厂所在海域的外侧鱼类资源缺乏可以解释为幼鱼缺乏食物,而不是繁殖失败.有关波罗的海甲壳类繁殖失调的资料很少.大部分资料都是关于端足类Monoporeoaaffnis的研究,该种生物已被用于监测计划.该种生物的繁殖失调现象例如胚胎畸形、死亡,以及雌雄性不同时成熟等已有报道.  相似文献   

4.
虎头海雕在国内偶见于旅顺、营口及河北省;国外分布于西伯利亚沿海地区及日本、朝鲜等地。虎头海雕是各种海雕中最大最凶猛的一种。主要栖息在近海岸的河流、湖泊等处;有时也飞至山地河湖附近。大多数单独生活,迁徙时常成小群。虎头海雕主要捕食鲑鱼等鱼类,其次捕食野鸭、乌鸦、信天翁等大型鸟类,以及兔、狐、貂、海豹幼仔等兽类。约在4月间开始繁殖,多在高大的白杨或松树的枝上营巢,巢多用树枝积累成较大的皿形结构;有时也在  相似文献   

5.
美环保局在测定了使用碳呋喃杀虫剂对鸟类有很大的毒性后,已开始对这种粒状杀虫剂进行专门的评价。碳呋喃杀虫剂是一种氨基甲酸酯杀虫剂,主要用于控制棉花、高粱及其他谷物的虫害。环保局对碳呋喃杀虫剂的评价工作是以多次野外调查的结果为基础的。这些结果表明,农田里有大量的鸟类因食入这种杀虫剂而遭惨运。有许多小鸟即使食入一粒杀虫剂也会死亡。甚至捕食小鸟的猛禽食入这些死亡的小鸟后也会发生中毒。据报道,美国的农田每年要使用4,535,920公斤(1000万磅)~4,989,512公斤(1100万磅)的碳呋喃杀虫剂。  相似文献   

6.
水是生命的产生、存在、发育和繁殖的基础,是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组成要素之一。地球上总水量约有十四亿立方公里,其中海水占97%,淡水湖及河流中的水仅占0.0091%。天然水域中生存着无数的生物,其中有藻类一万多种,甲壳动物二万多种,鱼类二万多种以及微生物十余万种。在自然界,各种生物都有自己相应的食物,相互间存在食与被食的关系,这称为食物链。生物之间,互相依赖和相互斗争,在一定的条件  相似文献   

7.
“鱼儿离不了水”这句话道出了鱼和水的密切关系。水体受到污染以后,生活在水中的鱼类首当其冲,重则死亡,轻则抑制生长,或者变形,质量下降,或者破坏产卵场,影响繁殖,把鱼类资源从根本上摧毁掉(图一)。更有甚者,水体一经污染之后,再想把鱼类资源恢复起来,还其本来面目,往往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所以,预防水体污染,对保护水产资源至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一、引言 核设施在正常运行和发生事故时释放的气态放射性物质会对周围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其主要表现是:因悬浮于空气造成空气污染;因干、湿沉积造成对地表、土壤和农作物污染。这些污染使人体受到辐射照射的主要途径为:沉浸于β、γ放射云受到的外照射;地面沉积放射性物质造成的外照射;吸入污染空气和食入污染食物造成的内照射。本文根据某核设施(包括反应堆和后处理厂两  相似文献   

9.
我们研究了划船和航行活动对在严格意义上的西北波罗的海的斯德哥尔摩群岛海域近岸鱼类补充的影响.这种影响可以通过对毗邻下述地区的小湾的变态幼鱼的取样来量化:①中型客船摆渡的路线;②小型划艇的停泊处(小码头);③参照区域.以植物为主要食物的鱼类受到划船和航行活动的负面影响;不以植物为主要食物的鱼类受到划船和航行活动的正面影响.当欧鲌在疏浚码头数量较多时,白斑狗鱼的幼鱼在参照区域数量也显著增多.尽管沿摆渡路线数量有减少的趋势,但对河鲈来说,无法确定具有统计意义的模式.许多近岸鱼类需要依靠沉水植被作为产卵和幼鱼的底质、结构性的庇护所与觅食的生境.我们的研究结论是,划船和航行活动对沉水植被的覆盖面和高度将造成负面影响,尤其是对轮藻属和眼子菜的负面影响,可能导致幼鱼群落的改变.  相似文献   

10.
<正>对于鳄鱼来说,有很多东西都是美味佳肴,比如鲨鱼、金桔和石头。长期以来,科学家认为就像鸟类一样,鳄鱼吞噬石子是为了帮助消化那些难以消化的食物,或者是在捕食的混乱中误吞的。不过一项新的研究发现鳄鱼将石块堆满肚子是为了延长其潜入水底的时间。鳄鱼类包括短吻鳄、鳄鱼和凯门鳄,为了捕食猎物和逃脱天敌会在水中度过绝大多数时间。停留在水面下的时间越长对于他们来说越有利。因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东北山地湖泊山口湖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结构并预测更合理的生态管理方式,结合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探索了理化因子对山口湖初级生产力的影响,使用Ecopath模型对2014年山口湖生态系统数据进行建模,并利用Ecosim模型分析不同情景下浮游生物和主要鱼类自2014年开始未来20年的变化趋势,结合相关性分析探究山口湖未来的管理方式。结果表明:山口湖是磷限制型湖泊,水温和总磷对初级生产力的增加有促进作用。山口湖生态系统生物之间捕食关系复杂,能量流动集中在第Ⅱ营养级以上,关键种为“其他鱼类”功能组,山口湖Ecopath模型的Pedigree指数为0.537,可信度较高。浮游植物的生产率(PD/B)增加显著促进了鲫、鲤和鲢相对生物量的增加,PD/B每年下降超过5%时对上述3种鱼类相对生物量的影响不显著,鲢搜索率的增加会提高鲢对桡足类、枝角类和轮虫等浮游动物的捕食效率,通过营养级间联合作用导致浮游植物的相对生物量略微上升。结合情景分析和相关性分析发现,增加浮游植物的生物量会提高渔业产量,山口湖生态系统中鲢控藻效果不佳,要加强对外源营养盐的限制。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伴随中国通用机场快速建设,机场与鸟类的相互影响越来越受到关注。目前,国内外关于机场与鸟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鸟类对机场运营安全的影响,机场对鸟类的影响研究相对较少。该文在对沉湖湿地鸟类分布和迁徙规律详细调查的基础上,通过采取设立禁飞区、禁飞期等措施,最大限度减少机场对鸟类的影响,保护沉湖湿地鸟类资源,同时也为同类机场建设对环境尤其是对鸟类环境影响评价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3.
综述国内外近年来有关灭幼脲类农药施用后对非靶生物可能造成的影响和其在生物体内吸收代射方面的研究成果。分别阐述了施药区中,蜜蜂,家蚕,鸟类等陆生生物,鱼类,甲壳类和节肢类等水生生物可能受到的影响;以及灭细脲类农药对家禽,家畜的影响和在它们体内的吸收代射情况。指出,灭幼脲类农药的使用对陆生生物蜜蜂和鸟类,以及家禽,家畜等不产生明显的毒害和污染,对水生生物鱼类也没有什么影响,但对家蚕,以及水生甲壳类动物  相似文献   

14.
农药污染对鸟类的影响和危害是很突出的。目前,在欧洲大陆常见鸟类的繁殖率正在下降。在四百多种鸟中,约有六十种正面临着灭绝的危险。美国的白头兀鹰、北欧和亚洲的白尾海鵰、鹗(鱼鹰)、日本的时鸟、朱鹭、白鹭、鹳等也处于这种境地。在我国,有些鸟类的繁殖率也在下降,个体数在减少。农药污染对鸟类的影响可分为急性毒性影响和慢性毒性影响。  相似文献   

15.
灭幼脲类农药对非靶生物的影响及其在生物体内的代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国内外近年来有关灭幼脲类农药施用后对非靶生物可能造成的影响和其在生物体内吸收代谢方面的研究成果。分别阐述了施药区中,蜜蜂、家蚕、鸟类等陆生生物,鱼类、甲壳类和节肢类等水生生物可能受到的影响;以及灭幼脲类农药对家禽、家畜的影响和在它们体内的吸收代谢情况。指出,灭幼脲类农药的使用对陆生生物蜜蜂和鸟类,以及家禽、家畜等不产生明显的毒害和污染,对水生生物鱼类也没有什么影响,但对家蚕、以及水生甲壳类动物和节肢类动物(尤其是其幼体)的毒害较大。  相似文献   

16.
目前汉江中下游已规划7个梯级枢纽实施开发。多年的观测记录表明,汉江中游已建梯级对产漂流性卵鱼类繁殖的影响主要包括产卵场数量减少、规模缩小、"四大家鱼"产卵比重下降等。在梯级开发完成后,这些影响将更加显著,"四大家鱼"产卵场有在汉江中游消失的风险,必须采取工程措施、流域综合管理和生态调度措施予以缓解和补偿。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于2019-2020年对辽宁滨海(环渤海)湿地开展了春迁徙季、秋迁徙季、繁殖季和越冬季的鸟类多样性调查,共监测到鸟类150种,隶属于16目38科,其中,留鸟25种,夏侯鸟26种,冬侯鸟26种,旅鸟73种;国家一级保护鸟类11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20种。调查显示:调查区内鸟类多样性的季节差异明显,春、秋迁徙季,鸟类种类与数量明显高于其他两季,越冬季鸟类的种类数量均最少,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和优势度指数均最低。空间分布显示,盘锦地区鸟类种类和数量均最多,达到78种,473084只;营口地区调查到的鸟类种类最少,为55种;锦州地区鸟类数量最少,只有57723只。从鸟类多样性对比来看,盘锦地区最高,大连地区最低,各地鸟类群落组成的空间差异较为明显,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该地区鸟类生境种类数量及面积大小的影响。辽宁滨海(环渤海)湿地作为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带上的关键区域,当前正面临气候变化、人类围垦干扰造成的鸟类栖息地减少等不利情况,建议通过扩大保护范围、实施修复和管理对策措施、强化宣传等手段保护鸟类多样性及其栖息生境,巩固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的治理成效。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的目的是将3s技术应用于鸟类生态学研究。研究过程中采用SuperMap GIS软件为开发平台,Visual BASIC 6.0为开发语言,SQL Server 2000为数据库支持。在总体设计的指导下,利用野外实地考察数据、卫星遥感影像图解译的空间数据建立数据库,经过程序编写和整体运行调试,完成了“乌梁索海湿地鸟类生态学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的开发。软件能够实现:1.乌梁素海湿地生态系统中鸟类信息的浏览、查询、编辑、专题统计分析、结果输出等功能。2.乌梁素海湿地行政区地图、鸟类栖息环境数据的浏览、查询、编辑、专题统计分析、各景观要素面积变化预测、结果输出等功能。3.通过鸟类信息查找其在该湿地栖息活动的主要范围;通过景观要素专题图查询在不同景观要素中栖息活动的鸟类信息。应用开发出的软件对鸟类数据和空间数据进行了分析探讨,得出如下结论:1.近十年来乌梁素海湿地景观要素的面积之间发生转化,浅水沼泽面积不断加大,明水面积不断缩小;利用马尔可夫模型预测,结果表明明水面积迅速减少,芦苇等沼泽面积增大,湖泊周围的荒漠化草原面积增大,湿地面积不断减少。2.对鸟类区系演变和景观要素的变化做出定量分析,鸟类区系组成变化迅速,涉禽的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加,游禽的种类和数量相对减少。3.通过定量研究鸟类对氮和磷的转移,确定了草食性优势种鸟类在富营养化乌梁素海湿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所起的作用。4.对沿岸浅水沼泽环境中鸟类群落结构特征、鸟类密度与主要食物量的关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鸟类群落的多样性、均匀度、优势度以及鸟类密度不仅与主要食物量有关,与其环境的污染程度、受干扰的大小、植被特征等因素都有直接的关系。5.湿地鸟类的区系组成及数量的变化可以作为湿地环境变化的指标,即湿地景观要素而积的转化直接影响其中鸟类的种类与数量的变化,因而鸟类的种类与数量的变化可以指示其生态环境的演变。  相似文献   

19.
干旱半干旱区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对区域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乌梁素海是世界半荒漠地区极为少见的具有很高生态效益的大型多功能湖泊,为典型的草型水体富营养化湖泊.乌梁素海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而具有水质净化、野生动物栖息地、野生动物的食物来源地等重要的生态功能,是优越的栖息繁殖和避难场所,是中亚线路的必经之地.近年来,乌梁素海连续暴发了“黄苔”事件,湖泊生态的健康出现了问题,生态的服务功能让人担忧.文章从乌梁素海的生态健康状况入手,分析了生态健康与生态服务功能的变化,特别关注湿地对鸟类营养供给水平的能力,分析了栖息地鸟类的动态演变,对湖泊生态健康变化中的鸟类生态安全问题进行了诠释.分析认为,虽然乌梁素海水质劣,渔业功能下降,但生物量总量变化小,鸟类的种群及数量均有增加.  相似文献   

20.
经1984—1986年的研究,在掌握三峡库区鸟类资源现状及特点的基础上对国内已建水库鸟类的变动情况进行考察,了解影响鸟类的各种因素,研究这些生态因子对鸟类群落的影响,采用统计学方法量化三峡工程对鸟类资源的影响程度,作出定性、定量的预断评价。 研究结果表明,兴建三峡水库必将引起适应原有生态环境的鸟类群落在组成、生态分布等方面的变化,一方面使珍稀鸟类、经济鸟类受到破坏,使已趋贫乏的森林鸟类更加贫乏;另一方面水禽资源将会增长。但总的影响是弊大于利。建坝150m和180m对不同群落的影响各异。高坝对森林和农田鸟类不利影响值均大于低坝30%;对水域鸟类的有利影响值,高坝为低坝的两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