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农地整理权属调整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地整理是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增加土地产出的重要手段,是国家扶持农业及农村发展的重要举措.总结了我国农地整理权属调整的原则、方法和程序,分析了现阶段农地整理权属调整中存在的公众参与、技术方法、组织管理和法律法规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
土地开发整理是一项旨在提高土地生产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的活动,本文从目前黄河三角洲地区实际土地开发整理的情况分析,通过土地开发整理增加耕地面积,提高土地生产力,进一步呼吁对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这一目标加强重视,形成一整套完整的土地开发整理生态绩效的评价体系和方法,以利于土地经济和土地生态的均衡发展。从生态学的角度对这一问题做出了比较全面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以仪陇马鞍镇南海村土地整理项目区为例,以土地整理前后1:2000实地调绘结果数据为基本数据源,采用景观格局指数分析其景观格局变化,探讨土地整理对景观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坡(地)改梯(田)后耕地中田块斑块数量和斑块密度增加,平均斑块面积和最大斑块指数减小,景观破碎度增加;耕地类中的旱地、农村宅基地及林地斑块数量和斑块密度降低,平均斑块面积和最大斑块指数增大,景观破碎度降低,景观形状较整理前变得规则;景观多样性指数和景观丰度指数降低,景观类型有所减少.  相似文献   

4.
土地整理效益评价是科学评价土地整理效果的依据.以广东省湛江市丰收农场土地整理项目为例,从经济、社会、生态三方面选取10个评价指标,采取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项目整理前后的各种效益进行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项目的实施为项目区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5.
土地整理潜力分析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指出我国土地整理潜力分析中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提出了待整理土地面积及界限确定的方案,并采用因素追加法构建了5种土地整理潜力系数计算方法,分别是相对系数法、绝对系数法、绝对系数修正法、多因素加权法、投资能力系数法。  相似文献   

6.
岩溶山地是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是土地整理的重点地区之一。以涪陵罗云土地整理项目为研究对象,对其土地整理中的水资源分析进行了探讨。分析认为,岩溶地区地表水流失量大并转换为地下水,地下水的资源状况直接影响土地整理的水利工程设计。在水资源分析中,除了分析全年水资源的供需状况,尤其要分析不同季节的水资源供需状况才能真实反映土地整理区域的水资源状况,才能成功地进行土地整理工程设计。  相似文献   

7.
伊犁河谷土地资源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环境保护》1993,15(4):1-7
1 伊犁河谷地理位置和经济概况伊犁地处新疆西北边陲,亚欧大陆腹地,位于中天山之西端。伊犁河谷被婆罗科努山和哈尔克山夹峙。北、东、南三面环山,东狭西宽,呈喇叭状向西坦荡展开。谷地由伊犁河谷地、巩乃斯河谷地、特克斯河谷地、喀什河谷地和昭苏盆地组成。地理坐标北纬42°14′16″—44°50′30″;东经80°09′42″—80°56′50″。东西长约350km,南北宽60—180km,总面积55665km~2,西部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接壤,边境线长达432km。  相似文献   

8.
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研究--以芜湖市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是近几年来产生的一种新型的农村土地整理形式,其研究尚处于不成熟阶段。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工作前期的几个理论要点,即土地整理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效益等,并结合芜湖市农村居民点的具体情况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论述。其研究成果不但有助于我国土地整理事业的发展,而且可为其它地区的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新疆环境保护》1993,15(4):32-37
1 人地平衡与环境演变人口问题是大农业生态系统中最为重要的决定性因子,伊犁这样一个自然条件优越的地区出现森林退化、水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和盐渍化、草场退化等环境问题,首要原因是认识的片面性和政策上的偏差,因此,人口的质量和数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生态环境演变的速度和方向。土地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是人类对环境施加影响并促其向有利方向演变的途径,所以人地关系是否协调,对环境演变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下面列出人口的数量与耕地面积的几种关系。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上海市郊区土地整理的主要模式 ,分析了土地整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1.
有序的农地流转市场需要有价格体系支持.以国家投资的一个重点农地整理项目为例,探讨了农地整理新增耕地价格的内涵、特点、价格评估的必要性、原则和估价方法的选择,并运用成本法评估了新增耕地的价格,旨在为目前我国全面开展的农地开发整理新增耕地入市价格评估提供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2.
根据我国非农建设占用耕地的问题,从经济、环境、政策、管理体制等方面,剖析了非农建设占用耕地的驱动因素,为保护耕地,限制非农建设占用耕地提出了调控措施。  相似文献   

13.
可持续农地整理是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重要手段,也是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增加土地产出、促进农业及农村发展的重要举措.从介绍可持续农地整理的概念入手,在分析一般农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与可持续农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差别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当前农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可持续的角度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论述土地使用权出让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内涵的基础上,研究了两者作用和反作用的关系,提出了两者最终目标一致性的观点,并探讨了实践上相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中国土地整理分区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合理划分土地整理区,明确不同区域土地整理的类型与方向,是制定土地整理标准和技术措施的基础,也是编制土地整治规划的基础。分析了包括土地整理功能分区、土地整理工程类型分区和土地整理潜力分区在内的中国土地整理分区研究新进展,探讨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研究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6.
林地产权政策是决定资源配置效率的基础条件。对临安示范林地区研究基点河桥乡的林地产权政策、林地流转的基本情况及农户对林地产权的意愿进行了介绍,找出了现行政策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套科学合理的适合当地水平的林地产权政策方案。  相似文献   

17.
马丽 《青海环境》2007,17(3):121-124
文章从可持续发展与环境资源产权的关系入手,对环境资源产权作了界定。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西部环境资源产权的现状,进而指出了西部环境资源产权制度创新的一些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8.
建设用地使用权分层设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历史、经济等各方面原因,我国建设用地使用权分层设立方面的研究刚刚起步,这方面的法律法规仍是空白,不足以保障我国土地空间资源分层开发利用的顺利进行.在对分层建设用地使用权内涵、性质进行深入阐述的基础上,在对我国建设用地使用权分层设立中可能产生的具体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就建设用地使用权分层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对策,以期对完善我国建设用地使用权分层设立的研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