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自然灾害种类多、影响范围大,各类灾害风险交织叠加,防灾减灾工作面临严峻挑战,同时也对“十四五”期间综合防灾减灾规划编制提出了更高要求。韧性是一种应对风险的科学理念,运用韧性理念指导防灾减灾规划编制有助于发挥规划在防灾减灾工作中的引领作用,全面提高防灾减灾工作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在对韧性概念理念与内涵进行了深入分析的基础上,该文将“城市安全五维体系”运用于防灾减灾领域并对防灾减灾工作内容进行了重构,通过五维体系视角回顾上两版国家层面综合防灾减灾规划,总结了综合防灾减灾规划趋势,系统梳理了综合防灾减灾规划编制背景,基于韧性理念提出了“十四五”综合防灾减灾规划编制建议。  相似文献   

2.
《民防苑》2009,(5):47-47
经国务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目为“防灾减灾日”。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在全球气候变化和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面临的自然灾害形势严峻复杂,灾害风险进一步加剧。国家设立“防灾减灾日”,既体现了国家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重视,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3.
各种自然灾害、恐怖袭击、重大公共突发事件的日益常态化,给世界各国都带来了严峻挑战。灾害、恐怖袭击和突发事件本身也许不可避免,但是灾难造成的损失却可以预防或减小。有“地震国”之称的日本,尤为重视防灾减灾工作,通过采取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培养国民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定期组织防灾演习等措施,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防灾减灾体系,从其“防灾日”系列演习就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4.
人口增长及其引发的人地关系失调导致并加重了一系列自然灾害.人地关系恶化致使湖北省“灾种增多、频率加快、灾情趋重“.因此,湖北省的防灾减灾工作,不仅要重视水利工程、生态工程等减灾措施的作用,更要重视人地关系变化对自然灾害的影响,从调整人地关系入手,进行生态减压,从而达到从根本上防灾减灾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美国气象防灾减灾工作基本理念是软件重于硬件、平时重于灾时、地方重于中央。气象防灾减灾战略是提高公众气象防灾减灾意识;减少人员伤亡;减少灾害经济损失;减少灾害对自然和文化资源的破坏。战略的重点是自然灾害评估、减灾技术开发、气象灾害预警和信息系统建设。  相似文献   

6.
通过分析江西省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和特征,及其造成的经济损失情况,阐述了综合减灾的重要性。针对防灾减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科学的综合防灾减灾对策。  相似文献   

7.
《民防苑》2009,(9)
从汶川地震到甲型H1N1流感蔓延,再到莫拉克台风肆虐,一系列自然灾害给我国乃至全世界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也在防灾减灾层面向世人敲响了警钟。今年国务院批准设立"防灾减灾日",体现了国家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重视。从被动应对到主动防范,我国防灾减灾工作发生深层变革。  相似文献   

8.
王锋 《自然灾害学报》2007,16(Z1):69-73
文章着重阐明减灾社团要扬长避短,走科技减灾之路;减灾社团应着力搞好区域性自然灾害的综合研究和现场科学考察;强化学术交流,促进学科渗透,加强部门合作是发展灾害科学的催化剂;区域自然灾害年度趋势综合预测应在单灾种监测预报的基础上,从总体上和联系上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教育工作是减灾社团的基本任务,应站在建设预防文化的高度予以强化;减灾社团应创造条件积极参与防灾减灾的行业管理.  相似文献   

9.
周可兴 《灾害学》1999,14(3):76-77
由联合国系统和中国民政部共同举办的“自然灾害管理国际研讨会”,于1999年6月10~12日在北京举行,现将这次研讨会情况分四方面介绍如下:(一)这次会议得到了中国政府和联合国的高度重视。国家主席江泽民向研讨会发了贺信,指出中国政府高度重视自然灾害管理和减灾工作,确立了减灾在保障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并高度评价了联合国开展的“国际减灾十年”活动所取得的成就。22个国家的39名代表和20多个联合国机构与国际组织的30名代表以及59名中国代表和有关特邀人士共百余人出席了会议。与会代表一致认为…  相似文献   

10.
我国幅员辽阔.地理气候条件复杂.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最频繁、灾害损失最大的少数国家之一。尤其是从2008年至今,南方雪灾、汶川地震、北方干旱、广西水患等相然灾害频发.经济和人员损失惨重.因此.综合防灾减灾已经成为摆在“统筹城乡发展”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大中城市由于其地位上的重要性,多已制定了相应的防灾减灾规划及采取了相应的防灾减灾措施。但据资料显示.我国70%以上的城镇、半数以上的人口、75%以上的工农业产值分布在气象、海洋、洪水、地震等灾害严重的地区,这些小城镇的数量大.防灾基础薄弱.因此,防灾减灾所面临的困难也更大。  相似文献   

11.
地震灾害损失的严重性 我国是世界上多地震的国家,也是蒙受地震灾害最为深重的国家之一.自公元前1831年我国有地震历史记录以来,至今共记录到6级以上强震800多次,遍布于除浙江、贵州以外的所有省份.就浙江、贵州两省而言,也都发生过5~6级地震.  相似文献   

12.
肖莉 《防灾博览》2005,(1):15-15
地震如同刮风下雨,是一种自然现象。当两个板块发生挤压时候,压力在板块岩石中聚集,使岩层变形,一旦一方岩石不能支撑,产生断层,岩石恢复原位,发生回跳,巨大的能量释放激发地震。地震的发生常伴生有火灾、海啸、泥石流、滑坡、环境污染、商业中断、信息丢失和社会功能瘫痪等次生灾害,地震海啸便是其中一种。  相似文献   

13.
申俊 《防灾博览》2021,(1):20-27
地震是突发性极强的自然现象,地震灾害具有成灾迅速、破坏性强、影响面大等特点,如何在震时做出科学正确的应急避险选择,既取决于平时的应急避险准备,更取决于震时果断正确的应急避险方式。地球上每年平均发生500多万次地震,是不是所有的地震都需要应急避险呢?显然不是。需要应急避险的是那些可能对人们造成伤害的地震。为此,需要了解地震烈度、不同烈度去如何避险等基本知识,并学会识别、评估和规避地震灾害风险,进行必要的地震应急准备。  相似文献   

14.
隐爆地震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白思胜 《灾害学》2004,19(3):92-96
隐爆地震是地下流体隐蔽爆破形成的.隐爆地震与断层地震在孕震构造、发震机制和震源动力等方面存在着显著的区别;与火山地震在流体性质、发震机制和震源深度等方面也存在着显著的区别,应划归为一类新的地震类型.隐爆地震可由高压流体、岩浆侵入、流体相变和天体撞击等作用引起.笔者认为,深入研究地下流体的变化规律,对有效预测地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发生在农村的五六级地震.给农村造成重大的损失。引起了党和政府的关注和重视,也引起了有关部门的思考,究竟是什么原因能使一个中等地震,就给农村牧区造成那么重大的损失和人员伤亡呢?思考之后,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一是农村建筑没有采取抗震设防措施:二是广大农民对地震灾害缺乏认识。地震科普知识匮乏。  相似文献   

16.
地震对公路的危害及防震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清林  杨绪连 《灾害学》2004,19(Z1):57-60
分析了地震对公路、桥梁的危害,提出了对平原、山区公路和桥梁的防震原则.  相似文献   

17.
地震虚拟博物馆"话说地震"是中国数字科技馆的一个子馆,由中国地震学会和中国地震灾害防御中心共同承担建设工作,由中国地震灾害防御中心承担维护工作.2008年5月21日地震博物馆正式上线.  相似文献   

18.
权利 《防灾博览》2010,(5):62-65
我国是世界上地震频发的国家之一,因地震造成的灾害损失最为严重。近十年来,每年我国因地震造成的损失就高达1000多亿元,受灾人口总数超过2亿多人次。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地震给社会和经济带来的损害不断上升。然而,我国的地震保险制度却不能够弥补地震给人民带来的损害,发展明显滞后。汶川地震更暴露了我国地震保险制度的缺陷,本文对我国地震保险制度的完善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苗爱梅  陈康 《灾害学》2010,25(3):77-80
通过对汶川8.0级地震发生后西安、成都地区(地震烈度为Ⅵ~Ⅶ度区)的高层建筑震害调查,以某小区震后建筑物非承重墙体裂缝为实例,给出了高层建筑震害易发生的部位和楼层,分析了非承重墙体裂缝产生的原因。震害调查表明:汶川地震中,在抗震设防烈度为Ⅵ~Ⅷ度区,当地震烈度为Ⅵ~Ⅶ度时,非承重墙抗震性能的表现不尽如人意。提出了应对非承重墙体制定设防目标,且非承重结构构件的抗震设防目标应与主体结构设防目标相适应,使建筑结构设计,对非承重墙的抗震设防有据可依,使灾后有可能对设计与施工的质量进行评估,通过有区别地加强非承重墙的抗震构造措施,减小建筑物的震害损失。  相似文献   

20.
2004年10月19日6时11分,保山市隆阳区发生了里氏5.0级地震,震中位于东经99°05',北纬25°06',震中位置地处汉庄镇庄房村一带,震源距地表6公里,距保山城直线距离8.3公里,震感强烈。截至10月31日共发生余震291次。地震发生后,市、区两级党委政府视灾情为命令,及时成立了抗震救灾指挥部,迅速启动了《保山市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为防震救灾赢得了宝贵的时间。指挥部领导第一时间赶赴灾区组织指挥抢险救灾,安抚受灾群众,使灾民及时得到了妥善的安排,感受到了政府温暖的关怀;地震监测部门和新闻媒体迅速准确地报道震情和灾情,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