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城市污水化学生物强化一级处理及后续脱氮中试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杨殿海  吴军  周琪 《四川环境》2003,22(4):26-28
介绍了化学生物强化一级处理用于城市污水处理及其出水的氨氮处理的中试研究。通过试验表明在较低的PAC投加量的情况下,化学生物强化一级处理仍然可以使COD和TP的去除率保持在60%左右。后续脱氮中试研究也表明,新型悬浮填料接触氧化工艺可以在较短停留时间的情况下,取得较好的氨氮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悬浮填料生物反应器的原理、特点及研究与应用的现状,并指出悬浮填料生物反应器现阶段研究中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通过工艺的对比试验,指出化学生物絮凝工艺去除效果要优于化学絮凝工艺,当投加相同量的絮凝剂和混凝剂时,前者比后者的去除效率提高了20%以上。同时通过测定耗氧速率证实化学生物絮凝系统内存在明显的生物作用。  相似文献   

4.
王彬  张进  魏亮  李洁  何莉 《四川环境》2020,39(1):201-206
悬浮填料作为一种具有发展前景的水环境治理材料,已成为当前废水处理的研究热点。本文根据大量的参考文献,综述了国内外悬浮填料的特点、种类以及悬浮填料的应用,同时对悬浮填料的发展进行了阐述。进一步开发高效、廉价和绿色的新型悬浮填料,提高填料的比表面积、空隙率和挂膜能力等核心性能参数,将促进悬浮填料生物膜工艺在我国污水治理方面更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生物滤床工艺处理城市污水处理厂恶臭气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荣芳  支彩英  解清杰 《环境技术》2005,23(5):24-27,46
生物滤床作为一种新型的污水处理厂臭气生物处理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快速的发展。本文介绍了其工作原理、工艺特点、影响因素以及国内外应用现状及其局限性,希望对于我国其它城市污水处理厂除臭系统的建设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生物填料塔处理餐厅污水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别以自行开发的组合型填料和焦炭作生物载体构成的生物填料等塔对餐厅污水处理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考察了污水入塔COD值对塔中DO的影响,观察到的结果表明:长期在高入塔COD下运行对生物膜系统的持久、稳定不利;水力停留时间取3h-4h,COD的容积去除负荷为4kg/m^3.d时,出水既可达标,又可保持较高的处理能力;鼓风曝气时,气水比取8-12可使出水达标,而功耗较低;在相同的微生物系统和操作条件下,布水布气性好的组合填料处理效果高于布水气性差的焦炭。  相似文献   

7.
采用陶粒、沸石、活性炭填料合理组合作为曝气生物滤池的填料对高校生活污水进行处理。研究了组合填料生物滤池生物膜的培养,不同水力负荷、容积负荷和气水比对污水处理效率的影响,以及该生物滤池对生活污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采用组合填料生物滤池,接种挂膜培养周期为25d,在水力负荷为2.5m3/(m2·h),气水比3.5:1,组合填料生物滤池出水COD、BOD5、SS、NH3-N和色度平均值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02水质要求。  相似文献   

8.
生物膨胀床技术处理含氨臭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自伟  李顺义  王岩 《四川环境》2007,26(3):15-17,24
针对传统生物除臭方法的一些不足,本试验提出采用生物膨胀床技术处理含氨臭气。文中系统研究了不同填料、进气浓度、停留时间等因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兰石和活性炭的混合物做填料时膨胀床对氨的去除率较高;当进气浓度低于100mg/m^3时,反应器对氨气的去除率在98%以上;适宜停留时间是28.6s。对反应器溶液中各形态氮浓度的分析可知氨在反应器中的转化以硝化反应为主,主要被氧化为硝酸根。  相似文献   

9.
用二级絮凝强化技术处理钻井污水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絮凝沉降法是国内外普遍采用的钻井污水处理方法。对辽河油田的钻井污水采用二次絮凝处理工艺进行了实验。该油田钻井污水处理中选用CaCl2作为一级絮凝剂,利用离心强化固液分离法,污染物的脱除效率高,处理时间短。用二级絮凝强化技术处理钻井污水时采用了调质剂C和助凝剂D与絮凝剂PAC或LX复配,出水中铬的化学需氧量低于150mg/L,处理后的水质满足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0.
城市污水传统二级生化处理除磷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测定城市污水二级生化处理工艺中各环节的磷含量,得知剩余污泥中的磷含量最高,说明污水中的磷只能依靠污泥的好氧吸收作用转移至固态污泥中,最终会随剩余污泥的排出而从污水中分离出去.并指出了提高城市污水传统二级生化处理工艺除磷效果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物化-生化"及"生化-物化"工艺在印染废水处理中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印染废水处理的传统工艺中,“先物化后生化处理”和“先生化后物化处理”两种工艺都相当成熟且应用广泛。本文通过对印染废水处理中两个典型工程实例的分析,总结出了这两种工艺的优缺点及适用性。  相似文献   

12.
采用无机絮凝剂硫酸铝和三种不同分子量的聚丙烯酰胺对麦草浆中段废水进行絮凝沉降处理。通过对各种影响絮凝作用的因素进行系统研究,比较得出,分子量为800万的聚丙烯酰胺与硫酸铝配合的絮凝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3.
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稳定性与污水处理工艺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SCOD/TCOD作为评价稳定程度的标准,通过碱解液化的实验方法,对徐州市7个不同工艺的污水处理厂污泥稳定性进行了测试,以求污泥稳定性与污水处理工艺的关系,从而为污水处理工艺是否需要建设污泥消化池以及如何优化污水与污泥处理工艺系统提供参考性建议。  相似文献   

14.
壳聚糖处理印染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在不同的壳聚糖浓度、pH和温度条件下,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得吸附后染料的浓度,得到了壳聚糖对染料的最佳吸附条件,结果为:壳聚糖的投入量在红3B为2%,兰2BG和黄3GE为3%时,pH8.4在碱性范围内,温度为50℃效果最佳。其结果将为壳聚糖在印染废水处理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染料废水物理化学处理技术的现状与进展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梁志荣 《四川环境》2003,22(6):25-29
本文按吸附、膜滤、混凝、氧化刑、离子交换、Fenton试剂、光催化氧化、湿式氧化、电化学等方法分别论述了染料废水物理化学处理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絮凝- 电气浮法处理乳化油废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含乳化油废水由于表面活性剂的存在处理难度较大。通过絮凝——电气浮方法处理乳化油废水,确定絮凝及絮凝——电气浮所需的最佳絮凝剂用量;通过正交试验考察了pH值、电流密度、电极间距及气浮时间等操作参数的影响,得到絮凝一电气浮的最优操作条件为电流密度为20.83A/m^2,电极间距为1cm,pH值为7.4。在聚合硫酸铁投加量为50mg/L,电气浮30min时COD去除率可达95.2%。此方法对轴承厂废水的COD去除率可达75%,出水COD可降至91.9mg/L。结果表明用这种方法处理乳化油废水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城市污水除磷技术发展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侯红娟  周琪 《四川环境》2004,23(6):41-44,49
磷是水体富营养化的一个主要限制因素,控制出水中磷的浓度尤其重要。污水除磷方法有生物除磷、化学除磷及生态除磷,也可将各种方法组合使用,如生物一化学除磷、生物一生态除磷等,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除磷方法。  相似文献   

18.
我国啤酒废水处理工艺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怀东  钟月华  伍勇  肖泽仪 《四川环境》2003,22(3):27-29,32
分析啤酒生产中废水产生的环节、污染物及主要污染来源,并从好氧、厌氧生物处理两方面介绍了目前我国啤酒废水的主要处理技术及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