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ILO女性可发挥促进中东和北非地区经济发展作用据国际劳工组织网站消息,国际劳工组织(ILO)的一份《国际劳工组织中东和北非地区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展示了对中东和北非地区经济发展的实际解决方案,这些地区拥有占全球最低比例的管理和领导岗位的女性代表,可以进一步利用潜在的女性以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报告》于2016年2月1日在阿曼苏丹国马斯喀特的一次会议上推出。其属于国际劳工组织2015年发布  相似文献   

2.
宁丙文 《劳动保护》2007,(2):117-118
国际劳工组织总干事在"国际移民日"致词 国际劳工组织总干事胡安·索马维亚在2006年12月18日的"国际移民日"致词中说,全世界成千上万的移民工人离开自己的家乡去寻找更好的工作机会,反映出移民工人原居住地区开展"体面劳动"政策的失败.在很多地区,移民工人常常陷入困境,如遭受剥削、歧视,恶劣的工作条件,工作权利缺乏尊重,有限的或完全没有的社会保障.但国际社会正意识到,移民工人给经济和社会带来了巨大活力和动力.  相似文献   

3.
国际劳工组织成立的初衷及其主要活动是从事国际劳工立法,即制定和推动各国实施国际劳工公约和建议书(统称国际劳工标准)。国际劳工标准是一类国际法,但它又与一般国际法不同。国际劳工标准是由国际劳工组织成员国中政府、雇主和工人三方代表共同讨论和表决通过的,从而更全面地考虑到了国家、企业和劳动者三方的利益,同时也调整了各国的劳动关系,维护了全世界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国际劳工公约和建议书以出席国际劳  相似文献   

4.
国际劳工标准与职业安全卫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纪元 《劳动保护》2002,(10):72-74
国际劳工标准简介国际劳工组织的一项重要活动是从事国际劳工立法,即制订和监督实施国际劳工标准。国际劳工标准对全体成员国的劳动立法和制订劳动政策起参考与指导作用。国际劳工标准是在全体成员国的三方(政府、雇员、工人)都派代表参加的国际劳工大会(每年的6月份在日内  相似文献   

5.
《现代职业安全》2004,(5):14-14
1.制定全球的政策和计划。这些政策和计划主要用采促进基本人权,改善工人工作和生活条件,扩大就业机会。2.从事劳工立法。主要制订公约和建议书。自1919~2003年以来,国际劳工大会已通过185个公约和194个建议书,涉及保障劳动看基本权利、促进培训就业、社会保障、改善劳动条件及对特定人群的关注等方面,内容非常广泛。公约经成员国批准后,由批准国贯彻实施;建议书供各国政府参考。3.开展技术合作。为扩大国际劳工组织影响,推动国际劳工标准实施,国际劳工组织积极开展技术合作活动。与其它国际机构合作和争取发达国家捐助,对发展中国家提供劳工领域里的技术合作与援助。4.开展劳工领域的研究和信息传播。劳工局各部门每年结合工作计划开展大量的劳动与社会问题的调研,组织出版有关调研报告和期刊,为各成员国提供信息服务等。  相似文献   

6.
法规标准国际劳工组织通过《家庭工人体面劳动公约》2011年6月16日,出席国际劳工大会的代表以396票赞成、16票反对和63票弃权的结果,通过了《家庭工人体面劳动公约》.该公约明确规定家庭工人应当享有正常的工作时间、产假、失业保险和年假等权利,以改善全球近1亿家庭工人的工作条件.国际劳工组织总干事索马维亚表示,家庭工人应当有权利、有声音、有渠道享有体面的生活和工作权利,而现在许多家庭工人处于近乎被强迫劳动的境地.公约的通过对于家庭工人来说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他们再也不能够被看作二等劳动者.  相似文献   

7.
1 职业安全卫生公约的发展概况 职业安全卫生工作一直是国际劳工组织关注的重点之一。劳工组织在自己的章程序言里确认,“对工人因工患病和因工负伤予以防护”,是改善劳动条件当务之急。近年来,由于职业安全卫生工作是国际劳工组织所倡导的“体面劳动”的前提之一,进而更加强调工人的保护,以避免因工作导致的伤害、职业病和其它疾病。  相似文献   

8.
《现代职业安全》2004,(5):13-14
国际劳工组织(international LabourOrganization,简称 ILO)成立于1919年。联合国于1945年成立后,国际劳工组织成为其负责劳工事务的专门机构,是联合国机构中历史最悠久、地位十分重要的一个专门机构。国际劳工组织是联合国中惟一具有三方(政府、雇主和工人)代表性结构的机构,总部设在瑞士的日内瓦。国际劳工组织经过80多年的发展变化,工作和活动范围不断扩大,成员国日益增多,截止到2003年,成员国已发展为177个。  相似文献   

9.
宁丙文 《劳动保护》2012,(10):110-111
国际劳工组织《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正式生效据国际劳工组织网站消息,2012年8月20日,国际劳工组织收到了第30个国家批准《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的文书,这一全球第一个跨越陆地和海洋的标准将在一年内生效。具有里程碑意义的《2006年海事劳工  相似文献   

10.
《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8月开始生效 据国际劳工组织网站消息,2013年8月20日,国际劳工组织《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开始正式生效.该公约规定了海员工作和生活的最低标准,其中也规定了海员的职业安全健康标准. 该公约"规则4.3-保护健康和安全及防止事故"要求,确保海员的船上工作环境有利于职业安全和健康.  相似文献   

11.
全球有成千上万人在从事有偿的保姆和家居清洁工作,其中大部分为女性。国际劳工组织在2010年6月召开的国际劳工大会上所发布的报告表明,家政服务业吸收了大量的就业人口,在发展中国家占就业人口的5%~9%,在工业化国家占就业人口的2.5%。  相似文献   

12.
国际劳工标准的核心和宗旨是确立和保障世界范围内的劳工权利,其中涉及劳动基准的包括工资、工作时间、生育保护、禁止童工劳动和保护未成年人等方面。在有关工资的国际劳工标准中,就在公共合同中工资保障、如何确定最低工资,以及雇主破产时对工人债权的保护等主题进行了规定。在工时问题上,国际劳工组织特别关注工作时间、周休息时间、带薪假期、逐步缩短工时、非全日制工作,以及夜间工作保护等主题。  相似文献   

13.
宁丙文 《劳动保护》2007,(8):114-115
全世界6亿多劳动者超时工作国际劳工组织发布的最新报告指出,在通过国际劳工组织第1号公约——《(工业)工时公约(1919)》近1个世纪之后,世界上22%的劳动者,即6亿1420万名工人每周工作时间仍然超过48h。超时工作的情况在不同的  相似文献   

14.
<正>第104届国际劳工大会关注"劳动世界的未来"2015年6月1日,第104届国际劳工大会年会在瑞士日内瓦开幕。国际劳工组织总干事莱德(Guy Ryder)发表致辞指出,劳动世界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经历着改变。并呼吁来自全球各地的4 000多名政府、工人和雇主代表深入讨论由其提出的一个"劳动世界的未来"百年举措,并将其作为2019年国际劳工组织百年庆典的七项核心工作之一。  相似文献   

15.
《现代职业安全》2004,(5):14-15
国际劳工组织制定的国际劳工公约与建议书,是国际劳工标准的主要形式。公约和建议书涉及的内容,随着世界经济和文明的发展以及社会进步而不断丰富和扩展。国际劳工组织制定的国际劳工标准从大的方面讲,可分为三类:1.基本人权类:包括结社自由、集体谈判、强迫劳动、机会和待遇平等、童工劳动等方面的公约。  相似文献   

16.
<正>作为联合国专门机构之一的国际劳工组织(ILO)成立于1919年,保护工人免遭由工作而引起的身体不适、疾病和伤害是其宪章赋予该组织的职责之一。ILO通过独特的雇主、工人和政府三方达成共识的程序,以公约和建议书的形式制定国际劳工标准。目前,ILO已制定了近190个公约和  相似文献   

17.
在年前举行的第80届国际劳工大会上,国际劳工组织呼吁每个国家都应采取必要的措施,预防重大工业事故的发生并将其后果限制到最低程度。并就此问题通过了新公约。 公约要求批准国在同最有代表性的雇主和工人组织以及其他有关方面协商的基础上,制定一项和谐的国家政策,以保护工人、公众和环境不受恶性事故的危害。  相似文献   

18.
职业安全卫生工作日益为全世界所关注。自1919年国际劳工组织成立以来,职业安全卫生一直是它的重点工作之一。国际劳工组织制定的国际劳工标准为各成员国在这一领域的立法提供了借鉴,其重要作用,日益得到各成员国的重视。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将国际劳工标准与国际贸易相联系将是一个很难避免的趋势。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我国在参加国际劳工组织活动、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以及参与国际竞争等方面必须遵守国际通行的规则。因此,我国有关政府官员、经济界人士、工会组织和相关人员都需要了解国际劳工组织及其职业安全卫  相似文献   

19.
宁丙文 《劳动保护》2007,(5):104-105
国际劳工组织关注电子元件制造业劳工问题4月16~18日,来自劳工、雇主和政府三方的高级代表共70多人聚集在瑞士日内瓦,参加电子元件制造业的劳工和社会问题全球讨论会。  相似文献   

20.
<正>国际劳工组织呼吁消除强迫劳动据国际劳工组织网站消息,每年12月2日是"废除奴隶制国际日"。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和国际劳工组织为此分别发表致辞,呼吁各国政府、民间社会和私营部门共同合作,消除各种当代形式的奴隶制,包括强迫劳动等。潘基文在致辞中指出,统计显示,目前有1 800多万人被用作奴隶劳工。在《儿童权利公约》通过25年之后,仍有一些儿童在恶劣的工作条件下劳动,也仍有远离家乡的男子,被锁在地下工厂做抵押劳工。潘基文指出,在十九世纪,国际社会共同宣布奴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