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地球气候变暖的加剧,在全球范围内对温室气体(GreenHouseGas,GHG)的减排约束体制也得到了不断的强化。把碳减排和企业的供应链联系在一起,从原材料、制造到运输、废弃物处理等环节上来看,供应链上的企业协同碳减排要比单个企业碳减排更有效率。  相似文献   

2.
另眼看消费     
当今政坛在应对全球金融危机时有一个共同特点,即把经济学上的“消费”一词当作万能的手段。但从科学角度和时代特征来看并非如此。依靠消费恢复经济的路线就同认为我们游历的地球是“平”的一样无知。从前,我们的消费概念就是消费食物、使用能源和其它资源,可以认为商业就是为消费者生产这些物质和能量。但是,任何一位科学家都明白,能量既不能被生产出来,也不能被“消费”掉,对于构成氧气、水、食物和所有物质资源的原子也是如此。  相似文献   

3.
一、地热是一种清洁的庞大能源地球原来是一团高温度的物质,由于自然的变化,逐渐冷却,地球表面结成的壳子就叫地壳。从地壳表面到地球深部,温度越来越高。把地下热能开发出来,是解决能源的一个重要途径。利用地热能为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服务,对保护和改善环境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正>《冈特生态童书》是一套以童话方式对孩子们进行生态教育的科普绘本,共36册。在这套书里,作者以当前地球生态面临的许多现实问题为蓝本,设计出了一个个让我们好奇的话题,比如"苹果可以飞吗?"、"让房子生长"、"聪明的蘑菇",并将这些有趣的故事用一幅幅生动的卡通画形式进行呈现。作者有一个核心思想:"不要期望地球生产更多东西,而要更善用地球已经生产的东西"。该系列书从这一核心思想出发,把"地球资源是可循环利用的"这一观念带给我们。  相似文献   

5.
《冈特生态童书》是一套以童话方式对孩子们进行生态教育的科普绘本,共36册.在这套书里,作者以当前地球生态面临的许多现实问题为蓝本,设计出了一个个让我们好奇的话题,比如“苹果可以飞吗?”、 “让房子生长”、 “聪明的蘑菇”,并将这些有趣的故事用一幅幅生动的卡通画形式进行呈现.作者有一个核心思想:“不要期望地球生产更多东西,而要更善用地球已经生产的东西”.该系列书从这一核心思想出发,把“地球资源是可循环利用的”这一观念带给我们.  相似文献   

6.
月球起源于一个比火星略大的天体与地球的大碰撞这一假说,可以解释地-月体系的角动量、轨道特征和独特特性。地球与月球在密度和化学成分上的差异,都可用月球是由撞击体的幔形成的来加以解释。从宇宙化学的角度来看,在内太阳系区域形成一个撞击体是合理的,这是对碰撞形成月球假说的支持。  相似文献   

7.
责任把社会中的每个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责任感是形成现代文明社会的必要条件,从现实生活来看,责任缺失已造成了一个不可忽视的负面社会现象。教育中的责任缺失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学和社会现象。从生物学上来看,责任属于有条件的利他行为;从教育途径上来看,责任缺失源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传统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一、前言资源再生利用,是社会系统的一个环节,在生产活动中成为生产的本源之一,使资源得以再生循环利用,其主要对象是使用完了的物品和废弃物中的资源。从人类历史发展来看,在人类诞生的数十万年间的石器时代,人类就开始利用了地下资源。文明和进步的同时,增加了地下资源利用量和扩大了利用范围。由此与我们的愿望相反,唯有地下资源利用量和利用形态  相似文献   

9.
谈污染物排放总量的控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环境容量和污染物放总量人类生活在地球生物圈内,从生态学的角度来看,生物圈是一个由生物有机体和无机物质组成的庞大的生态系统。人是这个庞大的生态体系中生物有机体的组成部分。在生物圈里,生态系统的类型、规模和结构可能很不相同,但在一切生态系统中都存在着能量流通和物质交换。正是通过一定的能量流通与物质交换,把生态系统中各结构单元有机地联系成一个整体,维持着生态系统中的一系列动态平衡。人类就是在这样一种处于动态平衡的环境条  相似文献   

10.
在土改文学中,翻身意味着无数个体农民的身体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解放,同时这也象征着中国这个沉睡的巨人即将醒来。从生理政治身体上看,身体必须受到外在权力的控制,衣服是翻身的重要标志,然而过分追求衣服的美观舒适将会受到革命话语的指责。从生产政治身体来看,身体还需不断接受生产劳动的考验,身体成为了生产的机器和劳动的工具。身体因为阶级的划分而具有了不同的价值,地主的身体在示众的场面中遭受暴力,而农民的身体因为伤疤而具有了神圣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安全生产责任制作为安全生产管理的一种主要手段现今在各行业、部门推行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是,从安全生产工作实践中总结出的情况来看,安全生产责任制对安全生产的推动以及实际效果在一些企业中又存在明显的差异。在同一个上级指导下,内容基本相同的文本,为什么效果不一样?笔者认为,问题表面上看虽然出自对责任制的贯彻落实和严格检查、考核、兑现等环节上,但撩开问题表层,一个深层次的课题——“安全意识”便展现于我们面前。安全生产责任制的核心是责任心,而责任心来自安全意识。安全生产、人人有责。其责任理应从生产现场辐射…  相似文献   

12.
杜妮 《环境》2009,(10):56-59
从现在起到2020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一瞬间,但是对于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来说,世界可能会变得大不相同。让我们来看一看,世界杰出科学家是如何预测2020年地球人类生活的。  相似文献   

13.
浅谈我国绿色建材的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绿色建材的涵义与特征 1.1绿色建材的涵义 1992年.国际学术界明确提出绿色材料的定义:绿色材料指在原材料采取、产品制造、使用或者再循环以及废料处理等环节中对地球负荷为最小和有利于人类健康的材料,亦称之为“环境调和材料”。  相似文献   

14.
<正>地球是由有限数量的原子组成的,人类所有的活动都是对地球表面的原子组合进行重新排列。经济活动的实质不仅仅是生产或消费,也是原子的重新排列,比如把铁矿石变成钢铁,把氧分子变成二氧化碳。每次把原子组合成我们想要的化合物,我们都会不可避免地、在不经意间地将一些原子锁定在新组合中——其中一些组合被我们称为"废物"。地球上有限  相似文献   

15.
<正> 所谓环境,从广义来讲是指地球表面层周围包括大气圈、水圈、岩石圈构成的生物圈和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文明劳动创造而建立起来的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在人类出现以前几十亿年就已经存在了,而后人类也成为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生物和人类都是地壳物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  相似文献   

16.
《环境》2023,(9):10-11
<正>地球是人类的共同家园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地球是全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顾名思义,就是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的前途命运都紧紧联系在一起,应该风雨同舟,荣辱与共,努力把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这个星球建成一个和睦的大家庭,把世界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  相似文献   

17.
<正>直接作业环节是石化企业人员在生产装置区或工程现场内的一类作业或与作业相关的活动,具体包括用火、受限空间、高处、起重、临时用电等作业,是相对于生产装置、电气仪表等操作环节而言的。企业在装置检修期以及新、改、扩建工程中,甚至日常检查、维护、操作过程中,都会涉及大量直接作业活动。近几年石化企业的事故统计显示,直接作业环节事故所占的比例很大。从相关事故案例和违章行为的分析结果来看,安全培训的缺失或缺陷几乎是所有事故和违章的成因之一。因此,为了进一步提升培训效果,更好地预防安全事故,有必要研发符合国家要求、满足企业需求的直接作业环节安全培训产品。  相似文献   

18.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生物多样性,是指生物之间的多样性和变异性及其与环境之间的复杂性而言,它是地球上所有生命形式的总称,包括植物、动物及微生物在内的所有物种和生态系统及其中的生态过程。通常分为三个层次:遗传(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但从内涵、外延及分化的基础上来看,还应增加景观多样性和生物圈两个层次。这样,生物多样性这一概念就把遗传基因、物种、生态系统和生态环境等有机地联系起来了。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经过40多亿年的自然演化而形成的,是地球上最宝贵的自然资源,…  相似文献   

19.
微生物合成生物塑料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与金属和陶瓷一样,高分子物质也是现代社会不可缺少的重要材料.据统计,当今全世界年产合成高分子材料达1亿多吨.在石化工业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塑料,化学纤维和橡胶的生产.由于这些材料大部分是单体,在化学结构上非常简单,目前能以很高的产率用各种催化剂从石油中制取,其中的80%用作塑料,20%用作合成纤维和橡胶.然而,这些合成高分子多数不能被微生物分解,其废弃物在地球上积蓄起来,造成生物资源的污染和环境恶化.这种固形废弃物的污染,已被认为是继续地球温室效应、土地沙漠化、大气臭  相似文献   

20.
正环境执法在应对环境问题上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是环境法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有效的环境执法是可以避免大量环境事故发生的,然而从中国环境法治的现状来看,环境执法方在很多时候并未形成有效的监管。究其原因,除了部分部门执法权力不足、执法能力不足、问责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