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娜 《环境保护》2023,(Z1):79-81
<正>伴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生态文学作品日渐增多,生态书写有了新的呈现与突破。生态文学作品通过有关自然的文字记录激发人们对自然美好的向往,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氛围,在文学的土地上寻找为自然生态发声的一席之地。胡冬林是生态文学作家的优秀代表,他的一系列作品生动诠释了生态文明的要义。他笔下的自然粗狂,充满了野性之美;他对自然的热爱,  相似文献   

2.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领下,党和国家在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一步深入认识后提出的现代化国家建设新目标。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键就是要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这体现了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坚持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求。准确把握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重点任务,以连接人民美好生活需求与自然要素的生态产品为切入点,提升生态产品供给能力,降低发展的环境负荷,构建“两山”转化机制,实现人与自然的动态平衡,是现代化背景下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3.
生态文明建设强调的是对自然生态的尊重与维护,能够形成新的人类文明形态,从而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生,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生产与消费方式,引导人们走向持续和谐的发展之路。本文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城市环境保护工作思路进行探讨,以期为进一步提升城市环境保护工作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4.
<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深刻体现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原则,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必然选择。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特征之一。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载体,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居于首要地位,  相似文献   

5.
<正>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环境问题是关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生态文明建设成为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必然路径。生态文明内涵丰富,是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集中呈现,也是社会文明发展的大势所趋。我国在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取得了卓越成绩,但也面临各方面的压力挑战。从理论层面探究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目标与实施内容,  相似文献   

6.
<正>现代工业革命及经济的发展,推动着经济社会的进步和文化艺术的繁荣,也带来了环境问题与生态危机。要解决环境问题,应对生态危机,维护地球的生态平衡,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必然要走生态文明发展之路,践行生态环保理念。音乐是情感的表达,音乐有着突出的艺术感染力,是深受人们喜爱的艺术形式。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推进对音乐生态美的挖掘,  相似文献   

7.
周书钟 《环境工程》2022,(4):297-298
<正>生态环境与人类的发展有密切的联系,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生态文明是当前社会上关注的热点话题,生态是自然界的状态,文明是人类社会的文明状态,生态文明是说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谐共生的一种愿望。随着当前工业化程度不断提高,人类的活动对于自然的影响越来越大,对自然的开发利用也在不断增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愿望的实现也面临着较大的挑战。我们要对我们赖以生存的大自然进行尊重和保护,自然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我们要与自然和谐相处,形成与自然彼此依赖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正生态环境关乎民族未来、百姓福祉。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成为当代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原则之一,也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必走之路。十九大报告中,生态文明建设再有新论断,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成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报告提出,到2035年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人类文明演进中人与自然关系特征的历史回顾,进而对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的特征及其社会影响进行了比较研究,认为工业文明时期传统发展观违背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客观规律,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生态文明要求人们克服传统工业文明的弊端,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的自然观,实现物质生产生态化、生活方式生态化、社会制度生态化,构建以生态产业为标志,以人与自然和谐、人与人和谐、人与社会和谐为特征的生态文明新时代,实现人类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正>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之一,并对“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出战略部署,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山东将坚定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锚定“走在前、开新局”,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突出位置,以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为总抓手,努力打造全面创新实验区、  相似文献   

11.
李慧 《环境工程》2022,(1):250-251
<正>社会经济高速发展,进一步提升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工业文明和物质主义所带来的生态危机逐渐影响着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在不断更新的时代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文学作品开始对生态危机这一类问题投入关注。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绿色发展理念研究:重回人与自然和谐》为新发展理念丛书中的一本,是关于绿色发展理念的研究成果。从政治、经济、社会和生态的交叉维度,分析绿色发展理念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将生态伦理作为绿色发展的指导,从人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入手,探索绿色发展理念的理论发展与实践需求,进一步展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与时俱进。通过绿色发展理念的科学认识和有效实践,让国民感受到生态带来的切身“红利”,  相似文献   

12.
邹俊滔 《环境》2023,(12):74-76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在系统总结了新时代十年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举世瞩目重大成就、重大变革的同时,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对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出重大决策部署,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了坚实的绿色根基。在新时代新征程上,高校如何用宣传教育这支“笔”在谱写生态文明建设新篇章中开良好序章?  相似文献   

13.
生态文明现代化的核心理念是现代化的人与自然共生。我们可以从建设现代化的重要目标、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核心理念、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价值追求与基本途径、重要意义出发,深入探究生态文明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全面系统总结了新时代十年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重大成就、重大变革,对新征程生态文明建设作出重大战略部署。报告鲜明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认识的新突破,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主题。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牢牢把握党的二十大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新部署新任务新要求,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快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15.
习近平 《环境》2022,(7):10-11
<正>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我多次强调,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这次疫情防控使我们更加深切地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来谋划经济社会发展。恩格斯早就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  相似文献   

16.
正透过马克思生态思想可了解到,马克思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有着充分肯定的意见,而这同样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所追求的重要目标。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在收获文明成果的同时,工业化建设也对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带来了严重破坏,人与自然的关系越来越紧张,生态污染、环境破坏已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此背景下,培育公民生态意识显得很迫切。而在我国公民生态意识培育过程中,马克思生态思想不仅可为公民生态意识培育提供重要理论依据,还可为公民生态意识培育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17.
正环境教育法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本法,引导人们树立生态文明观、规范环境教育行为,从而激励社会公民养成环境保护行为。有序、文明、规范的环境教育保护活动能够加快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美丽中国的重要环节。环境教育在于通过提高国民环境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18.
<正>伴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城市里的人们已经不满足基本的吃穿住行,对于身处的自然环境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环顾四周,我们就是生活在公共景观构建的社会里。当前,景观营造和城市建设不顺应自然环境的现象时有发生,时常导致系列的生态问题和城市治理难题。无论是景观营造也好、城市建设也罢,彰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理念的普及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9.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大力推进生态文明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2023年7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对以美丽中国建设全面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作出重大战略部署。新征程上,要认真学习领会、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深刻领悟其重大意义、丰富内涵、实践要求,在深学细悟笃行中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丰富内涵和重要意义,结合西北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现实状况、存在的问题,提出认真贯彻落实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方略要从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强化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落实、切实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强化生态环境保护监管四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