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正>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推动环保工作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手段。新时期,我国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战略目标。要求我们将生态环保、节约资源落在实处,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高校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和输送人才的重要阵地,在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过程中,高校语文教师应当积极推进生态文明理念在语文教学中的融入,实现语文教学和生态环保教育的融合,从而更好地发挥出教育的教化与引导作用,培养学生生态环保理念、引导学生践行保护生态环境行为,从而助力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2.
常素玲 《环境工程》2022,(3):310-311
<正>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我国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并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社会发展各领域,力求实现整个社会生态空间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在积极构建生态文明的大背景下,学校教育应承担起推动生态环境保护事业的责任,将环境保护理念融入学校教育理念中,使学生成长为贯彻落实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并付诸实际行动的人才。语文作为母语教育,是我国学科体系中具广泛性和普遍性的课程,在语文教学中,  相似文献   

3.
常素玲 《环境工程》2022,(3):310-311
<正>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我国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并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社会发展各领域,力求实现整个社会生态空间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在积极构建生态文明的大背景下,学校教育应承担起推动生态环境保护事业的责任,将环境保护理念融入学校教育理念中,使学生成长为贯彻落实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并付诸实际行动的人才。语文作为母语教育,是我国学科体系中具广泛性和普遍性的课程,在语文教学中,  相似文献   

4.
李雪针 《环境工程》2023,(1):258-259
<正>基于当前的环境保护问题,我国加快了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并将其融入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力求实行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计划。因此,教育事业应当承担起推进环境保护的职责。将环境保护意识融入学校教育,使学生不断提高环保意识,贯彻落实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任务,为祖国培养有利于建设生态文明的人才。语文教学作为青少年学习母语的重要途径,其课程内容具广泛性和实用性,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将环境保护意识与之相融合,有利于引导学生建立生态理念并养成环境保护的良好习惯。本文结合《生态语文视野下的识字与阅读教学》  相似文献   

5.
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抓环保就是抓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树立和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推动形成生态文明、绿色生活,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共进的必走之路。随着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力度加大,人们对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的认识发生深刻变化,越来越多的地方把加强环境保护作为机遇和重要抓手。  相似文献   

6.
张海霞 《环境工程》2023,(4):260-261
<正>近年来,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使得我国环境问题得到了明显改善,我们应从多领域强化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发展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的形成有助于绿色经济体系的构建。基于生态环保发展理念,将生态环保与艺术音乐教育相结合,既有助于生态环保理念的宣传,又能够促进艺术音乐教育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具体来说,基于生态文明视野对音乐教学模式进行探讨,是对以西方认识论哲学为基础的现代音乐教育的颠覆。生态文明视野下的音乐教学模式需要彰显音乐文化的理解,从人的角度体现音乐教学的意义,即倡导文道统一。  相似文献   

7.
两江新区作为重庆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典型与重点区域,在将生态环保理念与开发开放理念融为一体,坚持生态新区发展战略,走独具特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中具有众多特色。文章分析介绍了两江新区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具体做法,提出了可供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五中全会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重大部署,对环境保护提出了重大改革方向,并勾勒出了"十三五"时期绿色环保新蓝图。国际社会高度关注中国提出绿色发展的理念,认为中国强调绿色发展,展现了大国的决心与担当,为全球的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9.
温明月 《环境工程》2022,(5):270-271
<正>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背景下,各行各业都开始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实际运营发展过程中,以此推动生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不仅需要政治、经济等行业的转型发展,更需要从社会意识层面、生态文化角度出发落实生态文明教育,以此实现生态文明意识的普及。高校作为培养社会建设者的重要阵地,积极实施生态文明教育是其应有之义,在此需求下,思政教育作为引导学生思想价值观念的主要渠道,理应承担起落实生态文明教育的职责,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生态文明理念在学生群体中的传播与发展。文章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分析引论》一书,  相似文献   

10.
正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以下简称"新《环保法》")正式施行以来,涪陵区环保局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细化分解环保主体责任,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严厉查处环境违法行为,促进涪陵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抓责任落实,着力构建齐抓共管的新格局一是抓环保主体责任落实。按照新《环保法》有关要求和属地管理  相似文献   

11.
李永民 《陕西环境》2003,10(5):44-45
建设“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生态良好、人居和谐的生态城市”和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是市委、市政府在新的历史阶段提出的宏伟目标,是围绕人的全面发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推进我市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举措。无论是“生态城市”还是“环保模范城市”,都渗透了一种全新的发展理念,即“绿色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理念。绿色城市是当代世界城市发展的主流,它不仅仅着眼城市的生态环境等外在的视觉形象,更注重城市的绿色文明、绿色经济、绿色生态等丰富内涵,体现人…  相似文献   

12.
<正>新时期,我国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战略目标,要求我们建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重视环境保护生态保护,遵循可持续发展、协调发展、从而建设美丽中国,这意味着,我们要妥善处理效率与公平的矛盾、协调好发展与环保的问题,走可持续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的科学发展之路。早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就已意识到环保问题,其要求我们与自然生态环境和谐相处,要求我们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由此可见我国传统文化中不乏生态环保理念,对其进行挖掘并创新,赋予传统文化中生态文明理念新的时代精神、社会精神,使其融入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对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的完善和践行生态环境保护均具有较高的启发价值。  相似文献   

13.
<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正式确立,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打响,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成效显著……2018年,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保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作为生态环保工作的重要支撑,环保产业在2018年里紧跟政  相似文献   

14.
朱留财  杜譞 《环境保护》2011,(19):69-70
后金融危机时代,绿色发展理念成为世界经济秩序重构和全球环境治理的新动力,受到广泛关注。我国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生态文明水平。梳理绿色发展理念的国际实践及发展趋势,或许可为我国十二五期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探索环保新道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把"美丽中国"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写入党章,作为行动纲领。中国共产党正推动中国朝向绿色、可持续发展转型,也成为全球最具环保意识的政党。  相似文献   

16.
正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中共十九大报告强调,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这给各行各业发展指明了道路,提出了要求。国家对环保的要求就是企业前进的方向和动力。当前,加强产业结构调整、淘汰落后产能是大势所趋;对环保投入  相似文献   

17.
严峻 《环境工程》2023,(2):280-281
<正>高等教育是国家兴旺发达的关键力量,承载着为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发展培养人才的重要任务,关系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现阶段,生态文明建设是国家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在此背景下,高等教育创新发展主体也要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将其作为高等教育的发展基础和目标,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发展进程。由吴岚、董云吉编写,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的《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理论与实践》,贴近生态文明建设热点,围绕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可为生态文明视角下的高等教育创新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8.
<正>生态文明建设是指把可持续发展提升到绿色发展的高度,面对如今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严重,以及生态环境的问题,必须充分尊重自然,爱护自然,保护自然,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因而应当为后人乘凉而种树,不给后人留下遗憾,而是留下更多的生态资产,这便是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生态文明教育是人类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创建生态文明社会的需要,而将生态学思想、生态学理念、生态学原理以及生态学的原则与方法融入到现代全民性教育的生态学过程。生态教育内涵极为丰富,它可以涵盖教育的各个层面,意在通过生态教育使全社会形成一种新的生态自然观、生态文明观。  相似文献   

19.
在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努力建设生态文明的新形势下,承德市委、市政府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创新环保理念,提出了“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的奋斗目标。这标志着在建设生态文明进程中,承德市从自身优势出发,选择了一条利用自然又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良性互动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20.
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把"绿色发展"上升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美丽中国新图景徐徐展开。绿色发展是引领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路径,是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选择。坚守经济和环境良性互动、绿色与发展协同推进,是城市发展的长久之计。工业园区是城市化推进的重要平台,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是工业集约集群发展的典型战略。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