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作为《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的首批签约国,自2001年以来,严格落实《公约》的要求和义务,在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防治管控上取得了成就和经验。2022年我国颁布了《新污染物治理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公约》管控的POPs是《方案》明确的新污染物中的一类。《公约》所建立的POPs评估机制,以及通过履约获得的POPs污染防治、成效评估等管理经验可在新污染物治理领域复制和推广,并促进新污染物治理和履约工作相互协同。基于履约成果和经验,本文提出统筹新污染物治理清单研究,加强筛查和评估能力建设;制定合理可行的新污染物防治措施,强化管控试点示范;推动新污染物监测能力建设,建立实施效果评估机制三条建议,以进一步强化我国新污染物治理。  相似文献   

2.
要构建贯穿全过程、涵盖各类别的系统的新污染物治理体系,既要补齐制度缺陷和短板,也要充分整合现有环境管理制度。环境影响评价(以下简称“环评”)制度在环境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源头防控作用,应进一步夯实环评制度在新污染物治理中的基础性作用。本文对当前国内外新污染物管理工作的实践进展、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梳理总结,从强化对重点行业涉新污染物环评的指导、完善健康风险/影响评价技术方法等方面,提出环评制度中加强新污染物管理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环境》2022,(1):21-22
<正>推进新污染物治理取得新进展“十四五”时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由大气、水、土壤等传统环境问题、常规污染物问题的治理向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化学品环境风险防控等更广泛的领域拓展,需更加重视新污染物治理。2021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提出“重视新污染物评估治理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4.
高氯酸盐是具有高水溶性、高度扩散性和持久性的有毒污染物质,通过食物、饮用水为主的暴露途径进入人体,干扰甲状腺对碘的吸收,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饮用水和废水污染防治是高氯酸盐风险管控的重点. 我国水环境中高氯酸盐检出频次和浓度较高,亟需开展管控. 美国是最早报道高氯酸盐水体污染并对此展开调查研究的国家之一,并形成了系统的管控思路,积累了成熟的管理经验,值得我国学习和借鉴. 本文从饮用水安全保障和废水污染物排放管控两个方面介绍了美国有毒污染物风险管控思路,重点阐述了高氯酸盐的针对性管控措施,并整理分析了我国高氯酸盐相关污染管控现状,发现目前尚未开展有针对性的管控,究其原因在于缺乏完整的有毒污染物环境风险管控体系,未能及时关注高氯酸盐等有毒污染物的健康风险,造成环境风险管控力度不足. 最后在借鉴美国管理经验的基础上,立足于我国环境管理需求,提出了相关工作的启示及建议:要健全有毒物质管控体制机制,强化有毒污染物全过程风险管控的技术支撑能力,以提高有毒污染物风险管理的系统性、精准性、科学性;要系统开展本土高氯酸盐溯源分析、管控政策措施研究,填补高氯酸盐典型污染物的管控空白.   相似文献   

5.
化工园区地下水环境调查评估是“十四五”期间地下水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任务之一,而科学筛选地下水中优控污染物是调查评估工作的重点和难点。目前针对地下水中优控污染物筛选方法的研究相对较少,尤其是针对地下水监测数据缺失或薄弱的情况。以西南地区某化工园区为研究区,基于“源-路径-受体”的思路,构建了综合考虑污染源强(E)、污染物毒性(T)、污染物进入地下水难易程度(D)的综合评价模型(ETD模型),并通过K-means聚类分析获得高、中、低三个级别地下水中优控污染物清单。结果表明:该化工园区地下水中有高级别优控污染物12种、中级别优控污染物20种、低级别优控污染物22种,其中高级别优控污染物包括卤代脂肪烃7种、醇类1种、单环芳香族化合物2种、有机磷农药1种和其他有机物1种;筛选出的高级别优控污染物与国内外相关研究和标准的清单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同时也与该化工园区地下水样品中有机污染物的实际检测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且能反映该化工园区企业的“三废”特征。该研究方法为化工园区地下水中优控有机污染物的筛选提供了新的思路,研究结果可为化工园区地下水调查和污染风险管控措施的制定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危险化学品企业风险分析不到位、隐患排查治理难追溯等突出问题,分析近十年化工行业较大及以上事故原因,提出基于最严重事故管控的危化品企业双重预防机制数字化建设思路。从有科学完善的工作推进机制、有全面覆盖的风险分级管控措施、有责任明确的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有线上线下融合的信息系统、有奖惩分明的激励约束机制5个方面,给出“五有”标准,运用数字化方式实现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将风险管控措施转化为隐患排查内容,建立安全风险清单及隐患排查内容表,做好双重预防机制的基础工作,实现了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有机融合。实践表明,该方法能够提高危化品企业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水平,助力企业安全管理数字化转型。  相似文献   

7.
我国在“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实现了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学需氧量和氨氮四项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大幅削减.然而,单纯粗放式的基于“去除效率”的管控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新常态下改善环境质量这一核心目标.针对这一短板,本文提出了“污染物综合管控效率”的概念,以此为基础,给出了污染物从产生、收集、治理到排放全过程管控指标的量化方法,并分别从国家政策制订和决策层面、企业在政策的落实和执行层面,以及政策实施效果体现的社会层面,分别提出了以“污染物综合管控效率”为目标导向的全过程精细化管控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新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国发[2011]35号,以下简称《意见》),首次把“有效防范环境风险和妥善处置突发环境事件”作为专门条款写入国务院的文件,提出了“完善以预防为主的环境风险管理制度,实行环境应急分级、动态和全过程管理”;同时,“环境风险防范”作为环境管理的重要工作内容,首次列入了《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与“总量削减、质量改善”并列为《规划》的三大战略任务.贯彻和落实《意见》中的一系列任务,要求环境应急管理部门在政策、制度、标准、基础研究、技术方法方面进行系统的梳理和准备.  相似文献   

9.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提出“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名录(简称‘名录’)管理制度”,广东省于2019年12月建立第1期名录,截至2023年7月已更新至第21期。统计广东省21期名录公开信息并分析了名录公开频次和形式、地块数量、地块分布和面积、土地使用权人、风险管控或修复进展情况、风险管控或修复技术单位、风险管控或修复委托人、地下水清单、地块后期管理情况等信息,得出了广东省污染地块分布的基本情况,并提出了推进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地方传真     
《环境工作通讯》2012,(1):115-117
《浙江省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发布 浙江省人民政府日前印发了《浙江省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规划》提出,到2015年,全省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环境安全保障体系基本形成,生态文明水平明显提高。《规划》围绕减少污染物排放、改善环境质量、防范环境风险、加强环境保护与“转方式调结构、惠民生促和谐”有机结合,提出了持续深化污染减排、着力改善环境质量、严格防范环境风险、全面加强生态建设和保护、健全生态安全保障体系5个方面的重点任务,涵盖了新阶段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领域。《规划》明确,“十二五”期间,浙江省将实施主要污染物减排、清洁水源、清洁空气、清洁土壤、重点领域环境风险防范、核与辐射环境保护、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环境安全保障能力建设等八大重点工程,并从体制机制和制度安排等方面设定了相应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1.
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是指通过在土壤污染治理全生命周期中,综合配套采用一系列减缓或控制土壤污染风险的技术方法,以降低修复成本,达到土壤污染治理与再利用的目的。《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将我国土壤污染防治的工作原则和实施土壤环境管理的主线思维确立为"预防为主,保护优先,风险管控"。《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四川省工作方案》提出在崇州、绵竹、古蔺、江安、船山、犍为、安州、蓬安8个县(市、区)启动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先行示范区建设,重点在土壤污染源头预防、风险管控、治理与修复、监管能力建设等方面进行探索,力争到2020年示范区土壤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本文全面系统地梳理和总结了近三年来四川省基于风险管控思路的8个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先行示范区建设的经验和措施,以期为四川省和全国的土壤污染防治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於方  肖庆聪  田超 《环境保护》2023,(17):52-54
目前,由于缺乏法律制度的有效保障,我国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管理和环境风险防控受到制约,新污染物治理措施的落实难度加大。本文通过对有毒有害化学物质和危险化学品、常规污染物的特点进行比较,系统梳理了有毒有害化学物质与危险化学品、常规污染物在管理理念、管理范围、管理方式等方面的区别,提出了加快完善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环境风险管控法律制度、全面提升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环境风险管理基础保障能力、着力建设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环境管理技术支撑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与“十一五”相比,《规划》着重强调以“切实解决影响科学发展和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为原则,加强重点领域环境风险防控,推进环境风险全过程管理。环境污染损害鉴定与恢复赔偿机制的建立正是环境风险全过程管理的必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4.
文章分析苏州“十二五”期间存在的环境问题,明确“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以改善水、大气、土壤等环境质量为核心,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控,建成较为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目标,并提出了绿色发展全过程治污减排,打好治水、控霾、净土三大战役,强化生态空间保护,加强综合管控降低重点领域环境风险,推进生态环保制度改革,全面增强环境监管能力等方面的主要任务,促进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保护更好更快地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5.
侯德义 《环境科学研究》2022,35(9):2015-2025
我国工业场地地下水污染严重,污染地块省级名录中含地下水信息的地块有31%存在地下水污染. 近年来,地下水风险管控和修复工作日益得到政府和行业的高度关注,相关环境管理体系逐步完善. 2021年国务院发布的《地下水管理条例》将会进一步推动工业场地的污染地下水风险管控与修复治理工作. 但是,我国当前地下水领域的相关研究仍然比较薄弱,不能完全满足国家的重大需求. 本文根据地下水修复领域国际研究前沿和国内的发展与管理现状,提出未来污染场地地下水修复的十大科学与技术挑战:地下水修复与风险管控的绿色可持续性,污染物及水文地质条件的精准刻画与风险评估,水土协同治理,低渗透地层及透镜体的反向扩散,原位氧化和生物修复过程中的有毒副产物生成,物理分离技术的拖尾,地下水修复中的污染物反弹,大型复杂污染场地的治理与管控,岩溶裂隙水污染迁移与风险管控方法,以及地下水中新污染物. 克服这些科技挑战的过程也必将给我国地下水污染防治事业的发展带来重大的机遇.   相似文献   

16.
<正>日前,辽宁省政府印发《辽宁省"十三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实施方案》。方案提出,开展大气、水污染物减排重点工程。其中大气污染物减排实施电力、钢铁等重点行业全面达标排放治理工程,推动燃煤电厂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工程,到2020年,各类工业污染源持续稳定达标排放。开展大气源清单摸底调查工作,为大气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优化土壤样品顶空前处理方法和仪器条件,采用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某废弃农药厂土壤样品中53种有机污染物。根据测定值,参照《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36600—2018),重点对土壤样品中苯、氯苯、甲苯等25种有机物进行了单项污染指数法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如果某废弃农药厂地块要用作第一类用地,需要对土壤中氯仿、1,2-二氯乙烷、苯、三氯乙烯和甲苯5种有机污染物做风险管控;如果用作第二类用地,需要对土壤中氯仿和甲苯2种有机污染物做风险管控。  相似文献   

18.
特征污染物和优控污染物筛选技术主要针对流域和水体环境,缺乏从行业全过程角度对问题进行研究,行业层面的筛选技术仍不成熟.基于清洁生产全过程管控理念,通过资料收集、现场考察和水样检测分析,对行业全过程污染物排放特征进行分析,形成行业特征污染物清单调查和筛选技术;在将特征污染物与已有清单比对的基础上,对其暴露性、持久性、毒性进行赋分排序,采用综合评分法形成行业优控污染物清单筛选技术,并将该筛选技术方法在常州市纺织染整行业开展应用.结果表明:①通过全流程考察,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90%匹配度下的水样检测结果,最终得到纺织染整行业特征污染物清单中共含199种物质,其中以苯系物、脂类、烷烃和醇类为主(占比为65.3%).②纺织染整行业优控污染物清单中共含39种物质,包括13种苯系物、3种卤代烃、5种醇类、5种脂类、1种醛类、2种酮类、3种醚类、1种呋喃类、6种重金属.研究显示,运用行业特征污染物和优控污染物清单调查和筛选技术,可较为科学和有效地得到常州市纺织染整行业特征污染物清单和优控污染物清单.   相似文献   

19.
叶维丽  徐敏 《环境保护》2022,(13):24-27
自排污许可改革及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职责转隶后,点源水污染物排放管控体系发生了重大变化。点源许可排放量逐步增长、点源环境管理水平逐步精细化,非点源排放的点源化管理趋势明显,凸显出了目前排污许可量未与水质目标挂钩、“受纳水体—排污口—排污通道—排污单位”的全过程监管链未打通、入河排污口与排污单位出厂界排污口的边界划分与责任联动不清晰等问题。本文认为要明晰点源排放管控与入河排污口节点之间的对应关系,衔接完善排污许可、环境影响评价、入河排污口三大点源行政许可,严格点源准入机制,构建联动衔接的点源排放监管机制,支撑建设完善点源水污染物排放管控体系。  相似文献   

20.
随着“退二进三”和“退城进园”等政策的实施,我国工业企业搬迁、污染场地修复及再开发等问题逐步凸显,遗留了大量存在潜在污染隐患的场地,亟须加快污染场地风险管控的环境经济政策探索与创新。本文从对环境经济政策的作用机制分析入手,提出从全生命周期的视角出发,按照“防、控、治、管”的思路,在场地污染预防与调查、污染场地风险管控与效果评估、污染场地治理修复、污染场地监管和再利用四个阶段纳入多样化、差异化的经济激励政策工具,形成税费、补贴、价格、交易等多种手段组合的污染场地风险管控环境经济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