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述了日本环境保护的法律体系,探讨了大气污染防治立法及水污染防治立法的发展过程.系统分析了日本大气和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体系,并介绍了最新日本国家统一排放标准.日本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制订及其实施制度值得中国借鉴.污染物排放标准制订应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中国氮氧化物污染严重,应纳入总量控制.为了保证污染物排放标准的顺利实施,中国应完善法律制度;运用已有的行政体制落实各级环保部门的职责,完善监督制度;提高国民的环保意识,逐步实现全民参与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2.
以辽河流域水体污染源为基础,结合污染源筛选原则及等标污染负荷法,先从废水排放量、COD排放量等方面对水污染源进行初筛。再采用层次分析法,从等标污染负荷结果、污水排放去向、行业类别、污染源管理级别及废水排放方式等方面对初筛结果进行精筛,并比较排名顺序,确定最终污染源精选名单,为辽河流域水污染源实行浓度控制及总量控制、实施污染物总量监测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
周小敏 《污染防治技术》2000,13(2):89-90,92
污染物总量控制是对污染源浓度控制的改革,有利于环境质量的改善,应运而生的排放污染物总量收费代替了排放污染物浓度收费,促进了总量控制工作的深入开展,调动了企业治理污染的积极性。总量收费政策执行时间不长,但已受其他政策制约。  相似文献   

4.
讨论了污水浓度的处理问题,通过修正Wehner-Wilhem理想模式,使之与实际情形更加接近。利用近代偏微分方程理论,对一般二级反应情况形下的污水浓度何时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进行了严格的讨论,计算了污水浓度的半衰期与残余量,并将结果与理论情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5.
刘风  马鲁铭 《环境工程学报》2012,6(11):3899-3904
开展了污水处理厂出水回用于污泥焚烧烟气净化的实验研究。生化出水净化吸收污泥焚烧烟气的效果与气水比、进气浓度、进水pH、进水碱度和水温等因素有关。研究结果表明,气水比10∶1,进水pH为7条件下,生化出水能够有效吸收污泥焚烧烟气中的各种污染物质,出气中气体污染物低于《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5-2001)的排放限值要求,吸收后出水各指标均低于《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污染物排放限值的要求。该工艺脱硫效率可达90%,具有系统简单可靠、以废治废、不产生二次污染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剩余污泥热水解后的回流对缺氧/好氧膜生物反应器(AOMBR)同步处理污水及污泥减量的影响。试验通过与常规AOMBR工艺对比,考察了污泥热水解回流量对系统污泥浓度、污泥产率、出水水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热水解污泥回流量分别为剩余污泥量的100%、75%、50%时,热水解会一定程度提高系统的污泥浓度,但污泥总量却分别削减了20.2%、21.2%和13.1%,系统污泥产率分别下降了46%、54%和33%,剩余污泥排放量分别削减了100%、75%、50%。两套工艺的平均出水COD、NH+4-N、TN分别在40、3、5mg/L以下,均能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的一级A排放标准。因此,热水解污泥的回流并不会对系统的出水水质产生明显影响,同时能够显著削减污泥总量。  相似文献   

7.
应用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OES)测定三峡库区垃圾渗滤液、渗滤液城镇污水合并处理厂进、出水以及剩余污泥中重金属元素的浓度。结果表明,合并处理后,除5个污水厂出水Ni超标(浓度为59.79~104.30 μg/L)外,其余重金属元素均低于GB 18918-2002污水排放标准;剩余污泥中的总重金属含量在15.31~27.73 g/kg之间,各元素含量均远低于污泥农用标准。因此,在目前各合并处理厂的运行条件下,控制渗滤液与城镇污水比例在1∶2 700~1∶50(V/V)范围内,渗滤液汇入生活污水进行合并处理是解决渗滤液重金属污染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8.
关于中国农村生活污水排放标准制定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中国缺乏相应的农村生活污水排放标准,而强行要求农村生活污水执行城镇排放标准,结果往往很难达到预期效果.通过对美国、日本和新西兰等国家农村生活污水排放标准的分析,并结合中国农村水环境状况和污染物处理技术水平现状,提出了按照污水最终去向(资源化利用和直接排放)分类、分级确定农村生活污水排放标准的办法.  相似文献   

9.
万琼  雷茹  张波 《环境工程学报》2019,13(7):1602-1611
针对分散式农村生活污水排放标准的提升,通过集约式立体生物生态耦合系统对农村生活污水二级处理出水进行深度净化,采用国家标准方法对系统进出水中的COD、氨氮、TN和TP进行了测定,评价了系统对各污染物质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在实验进水COD,氨氮,TN和TP均属于《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B标准时,系统稳定后实验出水的COD,氨氮,TN和TP的浓度分别可降至9~35、1~7、8.0~14.9、0.20~0.47 mg·L~(-1),均满足一级A标准。随着流水分区不同,COD,氨氮,TN和TP的浓度逐渐降低。采用集约式立体生物生态耦合系统可使农村生活污水二级处理出水水质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实现深度净化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
以86台中小型燃烟煤层燃炉(≤65 MW)的燃料特性分析数据和NOx排放实测数据为基础,通过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了锅炉出力、过量空气系数、燃煤挥发分、燃煤氮含量对NOx排放浓度的影响,分析了我国中小型燃烟煤层燃炉NOx的排放与管理控制现状。结果表明,中小型燃用烟煤层燃炉NOx平均排放浓度为324.6 mg/m3;锅炉出力对NOx排放浓度不具有显著影响;燃煤挥发分增高,NOx排放浓度降低;过量空气系数和燃煤氮含量增大,NOx排放浓度增高;并建议在国家层面上尽快制订燃煤锅炉NOx排放标准限值。  相似文献   

11.
工业污染源间接排放控制体系的不完善导致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超标严重,使污水处理厂成为污染物集中排放源,带来了较大的环境风险.以氨氮为例,阐明了制定浙江省工业企业废水预处理排放标准的必要性,分析认为企业预处理模式比集中处理模式更具经济可行性,并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工业企业废水预处理纳管标准体系及其实施手段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以86台中小型燃烟煤层燃炉(≤65 MW)的燃料特性分析数据和NOx排放实测数据为基础,通过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了锅炉出力、过量空气系数、燃煤挥发分、燃煤氮含量对NOx排放浓度的影响,分析了我国中小型燃烟煤层燃炉NOx的排放与管理控制现状。结果表明,中小型燃用烟煤层燃炉NOx平均排放浓度为324.6 mg/m^3;锅炉出力对NOx排放浓度不具有显著影响;燃煤挥发分增高,NOx排放浓度降低;过量空气系数和燃煤氮含量增大,NOx排放浓度增高;并建议在国家层面上尽快制订燃煤锅炉NOx排放标准限值。  相似文献   

13.
北京市城区雨水径流污染控制与节能减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节能减排是目前中国建设和谐社会、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方针.随着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和工业废水达标率的不断提高以及清洁生产技术与管理体系的大力推行,城市雨水径流污染在水环境污染排放总量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以北京市为例,2006年城八区生活污水处理率已达到90.0%.雨水径流COD排放量占废水COD排放总量的33.39%,足见城市径流污染已成为节能减排的重要方面,亟需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控制城市雨水径流污染应从加强雨水径流污染的监管力度下手,建立以市场激励为主、政府管制为辅的雨水政策框架.  相似文献   

14.
采用连锁控制的A2/O-MBR工艺处理石化社区低浓度的生活污水并回用,处理规模520 m3/h。工程运行监测结果表明,该工艺对低浓度生活污水处理效果良好,出水水质达到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的一级B标准和《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设计规范》(GB50335-2002)标准要求。通过连锁控制,系统运行稳定,具有较强的耐冲击负荷能力,实现了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15.
城市污水处理厂恶臭污染源调查与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H2S和NH3为主要监测指标,对广州一大型生活污水处理厂主要恶臭源H2S、NH3的排放浓度进行了8个月的连续监测.结果表明,该污水厂恶臭成分H:S的排放浓度为0.01-22 mg/m',NH,排放浓度为0~0.67 mg/m3.同时,污水厂各处理单元由于其功能和运行条件不同,所产生的恶臭气体成分也不完全一样,在污水进水区段恶臭污染物以H2S为主,其中格栅井H2S浓度最高.其中沉砂池、格栅和污泥浓缩池的H2S、NH3排放浓度呈夏秋季节高、冬春季节低的特征,与季节变化的气温有明显的相关性.对恶臭排放影响因素的研究表明,污水水温越低则H2S和NH3的排放浓度越低,此外,降雨可以显著降低污水处理厂恶臭污染物的排放浓度.  相似文献   

16.
进行了厌氧折流板反应器-垂直潜流人工湿地(ABR-VSFCW)、复合厌氧反应器-水平潜流人工湿地(HAR-HSFCW)、膨胀颗粒污泥床-人工快速渗滤系统(EGSB-CRI)3种组合工艺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温度为10~29℃,进水COD为325.3~386.5 mg/L的条件下,3种组合工艺对COD均有较高的处理效果,当厌氧段HRT大于16 h时,3种组合工艺出水COD浓度均达到了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B标准;EGSB-CRI、HAR-HSFCW对TP的去除效果较好,出水TP浓度均达到了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B标准,且显著优于ABR-VSFCW,ABR-VSFCW出水TP浓度达到了二级标准;ABR-VSFCW、HAR-HSFCW、EGSB-CRI出水NH+4-N浓度分别为25.24~42.20、29.59~41.60和9.80~15.35 mg/L,其出水NH+4-N浓度达到了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二级标准;3种组合工艺对TN的去除效果无明显差异,去除率仅为23.9%~46.4%。因此,EGSB-CRI对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效果最好,HAR-HSFCW次之,ABR-VSFCW较差。  相似文献   

17.
控制废水排放的传统方法是控制排放的污染物浓度。然而在既定的水环境目标及与之相适应的环境容量的条件下,采用控制排放污染物总量的方法是更为科学而有效的方法。本文研究的是在实行总量控制时如何使保证水环境目标实现所需的处理费最小的问题。这就是在污染源调查的基础上,分析每个处理项目的费用,从总体上把各个单项视为一个系统,计算各单项的单位投资的环境设益,按环境效益的大小决定项目的投资顺序,从而在降低投资的同时不降低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18.
污水输送和污水处理过程中会有大量的CH4温室气体产生和排放。总结了污水厌氧生化处理过程中CH4产生的机制,列举了产甲烷菌的种类。同时,分析了在污水生化处理各单元CH4产生与排放的影响因素:污水处理过程中,DO、pH、温度、污泥负荷、硝酸盐浓度和亚硝酸盐浓度等因素会影响CH4的产生。在污水处理过程中的厌氧段,CH4的排放主要是与CH4产生量及CH4在污水中的溶解度有关;在好氧段,CH4的排放与机械搅拌或曝气作用对水流的扰动有关。  相似文献   

19.
中小型点源污染的控制是提高水环境质量和解决水资源短缺的关键。一体式悬浮载体生物流化床(ISCBFB)占地面积小、处理效率高,适合中小型点源污水的处理。以公牛啤酒厂废水为试验原水进行了研究,试验期间进水COD平均浓度1 213.38 mg/L,出水平均为50.75 mg/L,平均去除率达到95.82%。进水氨氮平均浓度为22.50 mg/L,出水平均为4.31 mg/L,平均去除率达到80.99%,试验中全部出水水样COD及氨氮浓度均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88)一级标准。总之,一体式悬浮载体生物流化床对啤酒废水具有很好的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20.
随着城市建设和工业的发展,大量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排放到环境水体中,污水中的有毒、有害组分的有机物也随之带入水体. 北京是首都,人口密集、工业集中且门类繁多,城市污水总量为14.25亿方/年,其中工业污水占60%. 北京排污河为承担北京市污水排放而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